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他开拓性地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建构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理论体系,代表作《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填补了历史空白,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就是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赵馥洁,男,生于1940年11月,陕西富平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陕西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大陆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曾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第八届陕西省政协委员。

拒官名勤耕耘,著书立说填空白

赵馥洁教授一直以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作为自己的学术使命和文化责任。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便开始潜心于价值哲学研究,为了学术,他毅然辞去了校党委副书记职务,心无旁骛,数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不为外界物欲功名所惑,坚持文化自信,在简陋的书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1983年,赵馥洁教授在读书备课

在价值哲学研究方面,赵馥洁教授开拓性地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建构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论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演变历程,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是我国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第一部专著。该著于199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学界认为:该书是一部拓荒新著,填补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历史空白。199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曾专门就该成果发《成果要报》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该成果的重要学术价值和主要内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动态》《人文杂志》《陕西日报》等全国14家报刊杂志发表了书评和报导。此后出版的很多价值哲学著作都署名引用了该书的学术观点,不少中国哲学史学科点也将该书列为研究生的重要阅读著作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几十年来,赵馥洁教授始终潜心学问,笔耕不辍,淡泊名利,不断创新,做"哲学园地里的寂寞耕耘者"。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学术成就载入《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等书,被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1998年8月,赵馥洁教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发言

扬师德育桃李,教育智慧传后人

赵馥洁教授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自觉把崇高人格、优良学风、高尚道德带入教学、治学中。他坚持教师、导师、人师相统一,作为好"教师",他认真备课教书,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好"导师",他以硕果累累、响誉学界的学术成就为基础,保证高水平、高质量地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作为"人师",他在教授学问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作风,引导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指导青年教师,教育学生,赵馥洁教授还把自己几十年教育经验、教育心得凝炼成教育智慧,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理念的文章。如《敬畏大学——关于大学理念的思考》《大学之道与"大人之学"》《做人师》《不断提高师道的自觉性》《人本理念、人师风范与人文精神》《论学风的自觉》《非学无以广才》《在书中读自己》等等。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2009年教师节,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向赵馥洁教授献花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2017年11月8日,赵馥洁教授应邀在陕西科技大学主讲《师道的自觉》

誉满身守初心,立心书屋承使命

赵馥洁教授半世纪钻研学问、教书育人,成果丰硕荣誉满身。1992年被评为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称号,1996年11月24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栏目播放了介绍赵馥洁教授的专题片。2004年9月被授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2010年荣膺"陝西省首屆社科名家" 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6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名家印象栏目以《赵馥洁:做有学术使命意识的读书人》为题、2016年6月28日《西安日报》以《社科名家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开拓者》为题专题介绍了赵馥洁教授的治学精神和学术贡献。赵馥洁教授钻研学术,也以读书人的方式激励后辈学人不断追求真知。2017年10月,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他将自己平生收集的万册藏书捐赠给自己学习、工作了一辈子的学校,建成"立心书屋"。

陕西79岁老教授:一本书填补中国空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

2017年10月28日"立心书屋——赵馥洁教授捐赠图书阅览室"揭牌仪式

正如他自己所说,捐赠藏书,是"为了使体现于个人读书生活中的治学经验供年轻一代学者参考;为了为学校建设学科、创新学术、培养学者、优化学风尽绵薄之力;为了将自己的藏书供学校师生共同使用,充分发挥功能"。而命名"立心书屋",是"为了秉承关学宗师张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的崇高使命"。这是一个学人对自己学术使命意识的认知,也是他对后辈学子做一个有学术使命的读书人的殷殷期许。当时赵馥洁教授还写了一首诗,名为《捐赠图书有感》:

少年志趣在囊萤,慧海茫茫无限情。

逝水波催诗笔老,芳园雨润蕙兰清。

立心使命承先哲,传火征途望后生。

万卷莫愁常寂寞,人间总有读书声。

诗以传情,诗以言志。一首诗,从少年写到暮年,志趣仍不改,使命仍不忘,承先哲,传后生。赵馥洁

教授一生的追求与努力尽显于诗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使命和文化责任。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