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样教,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思维定势,不被传统思维“套路”

在生活中最有创意的往往是最成功的,能够突破定式思维是大人们最难做到的一件事,年纪越大就越容易按照固有的想法去思考问题,很难接受新鲜事物。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都是他们没看过没见过的,所以思维还停留在塑造期,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惯性,这些惯性其实对思维来说是一种束缚。

在孩子处于心智思想发展的时期如果家长放任不管,时间长了肯定会有定式思维的趋势,如果有了定式思维之后,孩子的思考习惯就会慢慢被禁锢,这样孩子智力水平和创造力就不会得到提高,甚至会成为巨大的阻力。

如果教会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很独特的视角或者是转换方向的话,产生的结论也有可能与别人大不相同,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家长这样教,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思维定势,不被传统思维“套路”

那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打破孩子的定式思维呢?

1. 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越小他们的好奇心就越大,也是孩子学习动力的来源。孩子有一段时期是求知欲非常强的时候,他们会追着大人后面不停的问为什么。

这也是孩子思维最外露的时候,他们对事物越是好奇,思维活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时候开始激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维持这个状态很重要。

家长要珍惜每一次孩子问为什么的机会,不要不耐烦的敷衍孩子,如果自己不知道答案,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寻找,趁着这个时候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父母不能只告诉孩子答案,还要告诉孩子原因或者是如何得到的答案,这样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学会对一个问题要怎么样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孩子的好奇心是应该被保护的,家长对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给予鼓励,对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表示出兴趣和想要知道答案的意愿。

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中,会逐渐形成遇到问题想要自己去寻找答案的习惯,打破思维定式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试想一个孩子如果什么都喜欢现成的答案,不愿意思考,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形成思想上的懒惰,过早的就会陷入思维定式中。

家长这样教,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思维定势,不被传统思维“套路”

2. 开发孩子思维的丰富性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讲故事猜谜语都是能够激发孩子思维的好方式,每天只是让孩子看动画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被动接受信息,不能够产生主动思考。

孩子喜欢听故事是不够的,要试着让孩子讲故事,这样他们才能够主动思考,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故事是不是足够逻辑通顺不重要,越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说明孩子越不拘一格。

童话就是通过幻想创造出来的情景,好的童话写作者会通过看似荒诞的童话来反应现实生活,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故事不需要有那样深刻的意义,不过如果孩子能够讲出属于自己的情节曲折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就说明他们的思考方式是多样的,不受传统束缚的。

想要好的输出,就要有多的输入,家长从小就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年纪小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就可以带着他们读故事,时不时的问问孩子,你认为下面会发生什么呢?又或者是让大一点年纪的孩子给父母讲故事,时间长了孩子的思维就能够得到锻炼。

还有很多游戏也是能够锻炼孩子思维的,比如说最简单的“过家家”,孩子通过想象自己是某个角色,然后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表演”出来,这其实也是对换位思考的一种练习。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让孩子去观察这些人平时都是怎么说话,做什么事,时间长了,孩子有了丰富的观察力和模仿力,他们的思维也会越来越宽。

家长可以在娱乐中对孩子进行启发和教育,在生活中也可以多用一些童话情节,将触景生情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孩子就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生活看待每天的日常。

给孩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说出来,让孩子多在自己的想象力中遨游。

科学证明长期感受童话氛围的孩子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各方面,都会超过同龄孩子不少。

家长这样教,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思维定势,不被传统思维“套路”

3. 培养孩子思维的细腻性

不论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些过程中,都无法忽略孩子在其中的存在和作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需要靠主动思考,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观察力,才能够对事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观察就是“思维着的知觉”。

父母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观察性趣开始,向孩子提出大量的观察环境与观察的题材。在此基础上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一起和孩子观察花草树木的样子,又或者自己在家养植物和小动物,让孩子每天都有机会参与到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习性,让孩子了解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共同点,在孩子提出一些关于大自然的问题时,家长要及时给出解答,大自然中有无数的为什么从孩子的思想中迸射出来。

很多孩子提出的问题其实都很值得人深思,家长不要忽略或者糊弄过去。无论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荒诞,那都是他们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不按照套路想事情,一点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这就是打破思维定式的时刻。

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引导孩子往更多可能性上思考,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变成无数美好而奇异的童话,在孩子想象的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语言或者是图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家长这样教,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思维定势,不被传统思维“套路”

4. 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引导孩子对已经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去认识,从而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这样就会使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从多方面去发现事物的多面性,多样性,从而形成考虑事情全面的好习惯。

比如当孩子解决出一个问题之后,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孩子如果能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问题就给其他奖励。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来让他们努力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家长可以更好的鼓励来激励孩子,只要孩子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以后不管家长是否提议,他们也原意自己多想几个解决方法。

当孩子的兴趣被激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不受传统思考方式束缚,面对任何事都更有变通性。

一个人的思维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非智力因素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关系,一个孩子如果能有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是由众多特征一起构成的,其中包括孩子的种种才能何其不同于他人的人格特征。

家长这样教,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思维定势,不被传统思维“套路”

5. 让孩子走进自然,接触社会

如今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但是生活面却越来越窄,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见得最多的就是家人和同学,再加上受传统定式思维的影响,思维水平也会受到很多限制。

家长可以利用一切有利时机然让孩子多接触社会,群体和大自然。

让孩子走出家门,走出自己的社交圈,多到外面开拓眼界,增加见闻知识。在经历不同的事情之后孩子的思维方式自然就会扩宽,只有拥有足够的见识才能让孩子思考的方式与众不同,也会更加灵活的面对很多生活中的事情。

6. 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空间

克服定式思维,其实就是打破传统,创造求新,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孕育诞生,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和压力,留给孩子足够自由的思考空间和放松的心情,这样能让孩子有空间去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

让孩子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回答,想要让孩子脱颖而出,就要让他们从小培养突破传统定式的思维习惯,这样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才能够更出色,更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