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強有力水利支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河南濮陽縣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攻堅克難,務實重幹,水利事業實現新突破

以強有力水利支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

□ 本報記者 王緒闊

河南省濮陽縣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攻堅克難,務實重幹,紮實工作,水利事業實現新突破。據統計,目前全縣有效灌溉面積107.86萬畝、旱澇保收田面積104.16萬畝、節水灌溉面積56.95萬畝、機井15,337眼,解決了110.1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濮陽縣自1998年以來連續獲得河南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競賽獎盃,蟬聯十八連冠;被濮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河南省“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先進縣、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水利建設專項獎、2016年~2017年濮陽市冬春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水利建設先進縣。濮陽縣水利局被河南省水利廳評為2017年~2019年河南省水政監察隊伍文明執法示範窗口單位、2018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被濮陽市水利局評為全市水利系統先進單位,被濮陽縣委、縣政府評為綜合考評先進單位等。

重點項目“高標準”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自2005年以來,濮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始終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來抓,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和規模化發展,注重建管並重,努力做到“工程責任具體化、規劃設計科學化、供水運營多樣化、資金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濮陽縣共投資4.05億元,解決了971個村莊、110.1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貧困村16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6,213戶,貧困人口9.8733萬人,建設集中供水廠站154處,其中千噸萬人集中供水廠24處,聯村供水站41處,單村供水站89處,基本達到了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全覆蓋。

以強有力水利支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河道“清四亂”現場

引黃灌區移動提灌站項目。面對黃河因調水調沙使河道下切3米左右、引黃口門無法正常引水的困境,投資858萬元新建南小堤灌區、王稱堌灌區兩處移動提灌站。其中,王稱堌灌區移動提灌站安裝泵船2條;南小堤灌區移動提灌站安裝泵船8條,每條泵船安裝有4臺90千瓦的軸流泵,8條泵船全部啟動出水量達32立方米/秒。為解決南小堤灌區移動泵船正常運行用電問題,2018年又投資215.48萬元架設線路4.7千米,地埋電纜線路1.5千米及其他附屬工程,保證了泵船正常運行。

引黃口改建項目。投資1000萬元,涉及郎中、習城、梨園、王稱堌、白罡5個鄉鎮,建設涵閘8座、提灌站1處及移動泵船附屬工程等,有效解決了沿黃灘區農業灌溉問題。

澶州河工程項目。澶州河工程始於子岸鎮故縣村北,經子岸鎮三里店和大陳村南、五星鄉葛邱村南,至呂佔村西與五星溝相接,下段由五星溝改建,全長12.212公里,佔地3035畝,河道設計底寬105米,口寬約130米,河深4.5米,邊坡1:3,縱坡1/13,750。沿線經故縣溝、三里店溝、濮渠路第一濮清南輸水乾渠、固堆溝、濮壩路、安寨乾渠一支渠、五星溝、在建的鄭濟高鐵、帝舜大道,最後匯入金堤河。計劃投資4.1093億元,新修建水閘9座、倒虹吸1座、橋樑19座,工程排澇採用五年一遇標準設計,防洪採用二十年一遇標準設計。目前,已開挖土方300餘萬立方米,完成投資3700萬元。工程建成後,不僅能保障城南新區免受澇水侵襲,還將大大改善城市生態水系環境,加速該區城鎮化建設步伐和工農業生產發展。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項目。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十二五”期間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由濮陽向雄安新區生態補水的戰略工程,也是全面提升濮陽水利設施保障能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礎工程,受益區總面積465萬畝,其中濮陽市受益面積193萬畝。工程輸水線路全長482公里,規劃總投資42.4億元,設計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年引水量7.4億立方米。濮陽市段84公里,其中濮陽縣段30.8公里,概算投資12億元,涉及渠村、海通、慶祖、子岸4個鄉鎮34個行政村,佔地8593畝。濮陽縣段,襯砌渠道30.1公里,修建巡視道路30.8公里,建設倒虹吸1座、節制閘4座、沉沙池1處、橋樑57座、分水口門86座。濮陽市段5個控制性工程中有4個在濮陽縣段,分別是金堤河倒虹吸、沉沙池、一號樞紐和老引黃閘復建工程。濮陽縣段工程2015年10月開工建設,歷時兩年時間,圓滿完成徵遷任務,投入徵遷資金7.6億元,於2017年11月實現工程提前通水。

防汛實現“五到位”

濮陽縣防汛工作始終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及早準備,夯實基礎,全力做好各項防汛工作。

安排部署到位。及時召開全縣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全面部署防汛各項工作。縣政府同各鄉(鎮)簽訂防汛目標責任書,落實了責任。

領導責任到位。調整充實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縣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明確縣級領導防汛分工和重點險工責任人,全縣21個鄉鎮(辦)都成立了相應組織,使防汛工作做到了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分級管理、分級負責。

預案方案修訂到位。各鄉鎮、縣直各部門根據防汛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修訂完善了各類防汛工作方案和預案。

隊伍、物料落實到位。防汛隊伍和物料準備到位,確保防汛搶險需要。

防汛實戰演練到位。先後組織開展了黃河防汛軍民聯合實戰演練、灘區遷安救護實戰演練和北金堤防汛軍民聯合實戰演練。由於各項措施到位,黃河防汛、內河防汛、城鎮防汛都取得了全面勝利。

河長制和“四水同治”工作穩步推進

濮陽縣及時制定出臺了《濮陽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落實縣級河長15位、鄉級河長105位、村級河長535位,設立了95塊河長制公示牌。先後開展了巡河保潔、河道清障、河道汙染防治、河道綠化、河道“清四亂”等專項行動。縣級河長累計巡河73次,鄉級河長累計巡河1031次,村級河長累計巡河9146次。取締黃河內非法採砂船9艘、採淘鐵砂船156艘、餐飲船4艘,取締金堤河採砂船2艘,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穩步推進。

按照濮陽市“四水同治”工作方案,濮陽縣有17個項目納入了市政府規劃盤子,概算總投資13.3億元,其中2019年計劃完成投資8.3億元。目前,已實施完工項目8個,完成投資1.04億元;正在實施項目5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項目4個。在此基礎上,濮陽縣還積極謀劃了城區水生態治理、引黃穿堤閘改建、南水北調淨水廠、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等4個工程項目,目前正在積極推進。

水產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濮陽縣水產業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農民為目標,加快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截至2018年底,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7500多畝。養殖模式由傳統品種鯉魚、草魚、鰱魚一統天下,發展到加州鱸、斑點叉尾鮰、南美白對蝦、克氏絨鰲蝦、羅非魚、烏鱧、螃蟹等名優品種齊全。

魚類健康養殖技術廣泛推廣,漁用膨化飼料應用迅速普及。水產品產量每畝1000公斤以上,高產塘達5000多公斤,濮陽縣水產業走上了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同時,結合扶貧攻堅工作,成功實施水產業扶貧項目。新建標準化池塘1512畝,鞏固提升原有池塘1850畝,發展藕魚、稻魚綜合種養面積1萬多畝。全縣有39家水產帶貧企業直接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264人就業,1028戶貧困戶入股水產企業受益。

(濮陽縣水利局辦公室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