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今天凌晨2:00,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降至1.5%-1.75%,这已经是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的第3次降息。

决议后,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黄金上演V型反转,美元指数冲高跳水。

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01 美联储又又又降息

此前,美联储已于今年7月和9月两次降息。

7月末,美联储实施金融危机后十年来的“首降”, 调降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2%-2.25%的目标区间;

9月中旬,美联储在距上次降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再次调降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1.75%-2%的目标区间。

每次美联储调整利率,都会有一波跟进者迅速反应,尤其是一些新兴经济体。今年以来,全球已经有30多个经济体降息,这个降息名单有望进一步拉长。

那么,这波全球降息潮对全球资金流动和资产配置会有何潜在影响?

美联储降息最直接的影响是利率和汇率,进而扩散到股、债、商品等大类资产。

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从理论上来说,降息虽然降低了无风险收益,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利率溢价和通胀水平。而且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刺激经济增长,所以降息对于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都是利好。

可以说全球利率下行已成为必然趋势,保险业的预定利率也在随之下调。一旦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就会形成利差损。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保险业预定利率变化史:

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今年8月底,为避免保险公司可能出现的利差损风险,银保监会把预定利率从4.025%降为3.5%。此后,4.025%的预定利率的产品都将成为历史。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年金险卖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和金钱投入到高预定利率的年金产品中,也有少朋友开始关注降息之下,价值暴涨的香港储蓄险。

02 降息之下,储蓄型港险大卖

在这个全球大放水,通胀高企,二师兄贵过唐僧肉的时代,自问一句:“你攒养老金的速度,赶得上利率下滑的速度吗?”

存在银行怕贬值,拿去投资怕亏损,这整个人生的跨度上,收入和支出的期限史错配的,能让我们收敛财富的就只有这么20、30年。

而利率下降,让我们的养老问题更加的严苛。做个假设,如果我们每年需要10万元的利息来养老,那么:

  • 当存款利率4%的情况下,要存本金250万
  • 当存款利率3%的情况下,要存本金333万
  • 当存款利率2%的情况下,要存本金500万

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关注收益较为稳定,风险较小的香港储蓄险。

香港储蓄险大多以“美元”来计价,通过长期平滑机制,稳定市场波动,可以长期累计收益,抵御贬值风险。

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在这个降息大潮之下,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了香港储蓄险呢?

①保险市场发展成熟

大多数的香港保险公司都是世界上经营几百年的优质金融机构,投资能力、抗风险能力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由专业投资团队做稳健投资,资金规模大、投资期限长、全球范围内投资,盈利能力强。

②保险分红收益相对高

在保单定价和投资管理上,香港保险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红利每年派发,能跟随市场享受每年保险公司投资的红利,像此前某香港储蓄险产品公布的最新归原红利高达140%。

③美元计价,对冲宏观风险

一般香港保险都是以港币或美元计价,能够满足部分高净值人群对冲宏观风险,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相较于其他理财手段,购买保险在资金灵活运用方面有优势。

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④实现大额、中长期融资需求

很多明星、企业老板和炒房客喜欢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主要是将保险视为一种理财融资的工具,用来实现大额、中长期的融资需求。

03 一般人,谨慎入手港险

看起来非常吃香的“香港保险”,自己是不是也该去凑个热闹呢?管家建议,谨慎而行!

要知道,除部分高净值人群外,赴港投保的客户大多数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中产家庭,或是还在奋斗阶段的年轻潜力中产阶层人员。

因此香港保险对于内地客户的市场定位是:有较高的金融素养,还有一定的财富累积,对未来生活有长远规划,对家庭资产多元化配置有一定需求。

如果你只是看到高红利,想要跟风购买一波,最好别凑这个热闹。

买保险从不是跟风,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去考量。特别是想要购买香港保险这块的朋友,最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资产有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去配置自己的家庭保障。

美联储年内第3次降息,港险大卖:注意,这热闹可别乱凑

记住一点,先保障后理财!保险姓保,先保障好我们的生活,再用闲钱来投资增值。不仅保当下,也能对未来的生活(教育、养老)增添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