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江西奉新澡溪鄉有個叫羅家坳的村民小組,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它地處鄉政府所在地澡面村,澡面小街上有一座年代不久的門樓,門樓上面刻著“羅家坳”三個金色大字,據說這三個字出自奉新教育界知名先賢劉屏山的手筆。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穿過門樓順著一條村級公路延伸而去,都是羅家坳的地盤。

門樓這個地方就有故事,我正在醞釀寫這篇文章時,曾經在澡溪插隊落戶過的一位上海知青陳福根先生在微信裡告訴我,當年他們幾個知青來到澡溪的第一天正為沒有住所發愁時,生產隊長溫忠學自己住的一棟老屋裡,雖然已經安置了一位聾啞五保戶老人,他還是想方設法又騰出了兩個房間供上海知青落腳,而且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照這些遠離父母的上海伢子。雖然那棟老屋早已拆除,新建了這座門樓,陳福生幾次來奉新,還是會到當初棲身的地方來看看,回味那段甜酸苦辣五味俱全的人生經歷。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早年間羅家坳人的屋堂,都是順著山道零落而建,現在富裕起來了的村民便在離門樓不遠地勢比較平緩的地方集中建房居住了。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這條蜿蜒而上的公路以前可是崎嶇的拾級石階路,上七里,下八里,過了羅家坳是另外一個鄉,屬於仰山鄉的地界了。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上世紀60年代末,奉新舉全縣之力,自力更生土法上馬在澡下公社泥洋山下修建了一個與河南林縣紅旗渠齊名的“老愚公水電站”,澡溪、石溪等好幾個公社的民工都要挑著被子、自帶糧食從這裡翻山過到仰山再到澡下,行程近一百華里。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當年去修老愚公電站的民工常常在這塊巨石上歇腳。

其實,我在羅家坳也留下了滿滿的回憶。

當年我就在澡溪中學讀書,那個年代,讀書為輔,學農學工為主。老師常常帶著我們到羅家坳的深山裡去扛毛竹。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那時候,不用走多遠,便能見到一棟這樣的老屋。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這次來我以為那些老屋堂會像不少地方那樣,搞新農村建設時都被拆除了,沒想到羅家坳的老屋堂還保護得這麼好。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像這樣基本上完好無損的老屋,一路上至少有十幾棟。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我清楚地記得,當年我進去這個屋堂裡討過茶喝。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有些老屋還用石灰粉刷了牆壁,蓋上了琉璃瓦。當然,我更鐘情於原汁原味的黃土牆和灰瓦屋頂。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更令我驚訝的是:這棟老屋的吊樓上面竟然還掛著三隻只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能看到的高音喇叭,莫非真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文物?

我為從這裡走出去的遊子們慶幸,他們走得再遠,終歸有一個寄託鄉思鄉情鄉愁的載體;更何況,也許到某一天,一不小心,這些老屋堂就變成珍貴的鄉村旅遊資源了!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這裡正在重修一座祠堂,鄉村的祠堂文化總是頑強地在守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走過這棟老屋,順著小路走不遠,便是羅家坳山頂了。

當年為了“備戰備荒”,我們這些中學生曾在坳頂上挖過半個月的葛根,(用葛根曬乾榨出來的葛粉可是當下養生圈內推崇的養生佳品啊!)

就在挖葛根的那些日子裡,我聽到了當地一位村民向我講述的一則傳說:古時候,高安縣有個忠臣被奸臣陷害,忠臣的兒子被官府一路追殺,逃到羅家坳時,當地一位老農把他藏在石洞裡,並給了又累又餓的他一截藤根。老農告訴他山上到處都長著這種東西,雖然很難吃,但是餓了可以挖來充飢。忠臣的兒子躲在石洞裡幾天就是靠它充飢才保住了性命。後來他的父親平反了,他也當了大官,還特意到羅家坳來感謝那位老農,他問老農當初他吃過的那個藤根叫什麼名字?老農說沒有名字,忠臣的兒子要老農給它取個名,老農說你是忠臣葛家的後代,就叫它“葛根”吧。忠臣的兒子千恩萬謝,據說從今以後,他的官廳後堂,還長期供奉著一截洗得乾乾淨淨的葛根。

江西奉新羅家坳,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下山時看到的這兩棵松樹,與幾十年前看到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我就想,這不正是羅家坳的迎客松嗎?得閒時想來看一看的讀者,若是到了羅家坳,這兩棵迎客松一定會張開雙臂迎接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