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移风易俗气象新

“以前那些都是表面风光,我们内心叫苦!对移风易俗,我们是打心眼儿里拥护。”无为县泉塘镇金牛村村民安代玉说,儿女结婚、孙子满月,赶上了婚事简办的新风,村里乡亲“随礼不坐席、最多一百块”,自己只招待双方直系亲朋,摆了两桌酒席。“这搁在过去,乡亲吃流水席,少说也得30多桌,挥霍浪费严重,还欠下一大笔‘人情债’!”

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移风易俗,成为无为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少地方的乡风民风焕然一新。

在宝山村,当地党员干部协同村民,综合利用祠堂场地,打造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宣讲好人模范、组织文艺表演,通过多种形式文化活动引领新风尚。

在金牛村,许凤莲和几位邻居凑了1500多元,买了一台兼具教学和播放功能的音响设备,组建了一支广场舞队。短短一年,在她们的感染下,整个村子诞生了6支广场舞队。茶余饭后,村委会修整一新的水泥地,就是他们享受生活的舞台。

“以前逢年过节,男男女女都挤在牌桌上。现在,娱乐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健康。”泉塘镇老党员安代西有感而发,不管是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赌博、迷信,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精神生活贫瘠。如今的泉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庭院等阵地,都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舞、篮球比赛、品戏、观影等活动丰富多彩,乡风民风变得积极向上。

泉塘镇党委书记沙云龙告诉记者,规范婚丧礼俗,是移风易俗重点。为此,全镇党员干部带头倡导红白喜事不收礼或随礼标准不高于100元每人,每桌酒席含烟酒标准不超过500元。同时重点吸纳大厨、红娘、老党员、老干部进入红白理事会,劝阻大操大办。

记者进一步从无为县文明办了解到,为了让移风易俗“实起来”,该县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栏、文化墙、各类媒体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县276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四倡四反”等文明新风。督促所有村建立完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组织,保障村规民约“起作用”。选树文明户、好人、好婆媳、好邻居、最美庭院,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形成文明新风尚。(芜湖日报 记者 王世宁 徐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