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一项研究创经济效益20多亿

他以国家需求为要,执梦前行;他以科技创新为念,砥砺奋进;他以教书育人为趣,倾注心力。与时代同频,与理想共舞。他就是

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许明标教授。他的血液融入国脉石油,日夜奔流;他的信念化为人生力量,扎根大地。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一项研究创经济效益20多亿

突围技术封锁,只为争一口"气"

8年前,在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中国石化发现了国内首个页岩气田,页岩气由此进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也从此与许明标教授结下不解之缘。2011年,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在钻探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时,当时引进了国外公司的油基钻井液技术,由于从未使用过油基钻井液作业,问题接踵而至,伴随着井下复杂,通井困难,下套管困难,费用居高不下……通过在全国遍寻"良方",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将难题交给了许明标教授团队。"要想加快我国页岩气开采步伐,必须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许明标瞄准关键技术国产化这一"痛点",带领团队执梦前行,依据建页2HF井的井底温度及安全作业密度,开始对油基钻井进行研究。

经过紧张的科技攻关,建页2HF井顺利穿过2886米的完钻井深,在2888米完钻。资料显示,建页2HF井不仅是中石化第一口完全采用国内技术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作业并获得成功的井,而且钻井液费用仅为国外钻井液体系的60%。

此次"技术大会战"胜利后,中石化江汉工程公司考虑到许明标教授团队不仅具有油基钻井液的技术储备,而且长期从事固井水泥浆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提议将油基钻井液水平井固井作业也一同委托给他们进行设计和体系配方调控,一揽子解决油基条件下水平井的固井技术问题。2012年7月9日,经测试,固井作业试验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陆地钻井人的传统认识,破解了几十年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迄今为止,油基钻井液及固井技术已成功应用253口井,为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降低成本6.6亿元。

目前,在油基钻井液技术方面,许明标教授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国产化材料,为国内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在非常规页岩气的开发中,许明标教授团队多次突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打破技术垄断,为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8月12日,《中国教育报》以"长江大学:技术创新助力页岩气革命"为题,对许明标教授团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进行了典型报道。2019年3月26日,在湖北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蒋超良点赞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攻克页岩气优快钻井等技术,研发、推广科技成果8项,

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成员,许明标教授贡献突出。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一项研究创经济效益20多亿

不断创新,与国际公司同台竞技占据优势

2000年,许明标研究团队参与研究的早期油基钻井液体系在南海西部高温井中得到应用,虽然该井成功完钻,但许明标并不满意,因为该技术与国际油服公司相比,差距明显。要改变现状,必须科技创新。从2005年开始,许明标把办公室搬进了实验室,这一坐就是3年,从查阅资料、结构设计到化学合成,他都亲力亲为。经过团队协力攻关,2007年底,具有现代意义的油基钻井液初具雏形,并在南海东部开发大位移井群气田得以应用。"与国际油服公司同台竞技,我们占据了一定优势。"许明标说。

2014年,中石油威远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设立,需要采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为研制高性能的油基钻井液,许明标带领团队成员奔赴长宁黄金坝作业现场,并结合现场需求和实地研究,成功解决了油基钻井液高密度下粘度问题。2015年,南海东部一口7148米的超大位移井同步顺利完钻,标志着许明标团队研究的油基钻井液在大位移井中再次获得突破……

得益于科技创新,许明标教授团队先后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横纵向科研项目100多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70多项,获得授权的专利21项。系列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科技创新成果不束之高阁,许明标还创办了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始终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据统计,许明标教授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在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后,公司产值由2010年的4200万元跃至2014年的1.65亿元;2014年以来,虽然受世界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但公司仍连续几年实现年产值1.4亿元,税收从2010年的15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100万元。2018年公司产值突破2.1亿,累计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并获2018年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奖,获批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一项研究创经济效益20多亿

"有技术难题,找长江大学,找许明标教授团队。"涪陵页岩气公司监督中心领导感言。这句话是对许明标教授团队科研实力的最好印证。因为这个团队凭借充沛的干劲、强劲的实力,多次突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打破技术垄断……去年5月,《楚天都市报》也对许明标教授创业创新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

以教书育人为趣,倾注心力

"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虽然科研占据了许明标很多时间,但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他从不松懈,从不因为科研任务的繁重而找托词。在教学中,许明标常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科学方法融入教材,引进课堂和实验室,带领学生前往现场观摩实践,不断丰富、充实和提升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致力于石油工程专业改革,2017年,他参与的"石油工程专业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特等奖。因为责任、因为努力,许明标多次被长江大学授予"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一项研究创经济效益20多亿

就业是学生发展的生命线,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前几年恰逢油价低迷,各大油田都不再招人,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裁员,学生的就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许明标鼓励学生考研,在油价低迷的时候去学习深造,当年海洋油气工程系考研录取率接近50%同时扩大其成果转化单位——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引进数量,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嘉华公司70%的技术人员来自长江大学,并与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建了新兴战略产业培养班,为该院本科学生生产实习免费提供场所、实验和生产设备,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场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令人称道的是,嘉华公司还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的"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称号。2010年以来,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帮助,公司累计为长江大学捐赠达到120万元。2014年,许明标教授做的一件事在长江大学被传为佳话。他向长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0多万元,用以购置苗木美化校园。2018年5月9日,他再次捐出

200万元,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一项研究创经济效益20多亿

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部发文在全国范围评选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经各级单位评审推荐,教育部最终在全国范围表彰1432名优秀教师,长江大学许明标教授获此殊荣。在教育和科研的路上,

许明标教授一路奋进,他走得稳健、走得从容,走出了人生的风景,走出了人生的高度。面对未来,他心中有一个愿景,那就是坚持教书育人,坚持科技报国,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成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忠实践行者,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江大学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