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區:國際會展中心首展萬事俱備

寶安區:國際會展中心首展萬事俱備

圖為即將迎來首展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外景。

寶安區:國際會展中心首展萬事俱備

圖為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服務項目。

【核心提示】從空中俯瞰位於寶安區北部、灣區核心的空港新城片區,一組蔚藍底色封面的巨型現代建築,在陽光照耀下分外奪目——新近落成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猶若一條靠泊的巨輪正待揚帆遠航。

11月4日,這裡將迎來首展:2019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寶博會)和2019深圳市國際智能裝備產業博覽會(智博會)如同兩朵並蒂花,給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帶來驚豔世界的“馨香”。

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設創下8項世界之最。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達到160.5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鳥巢”,一、二期整體建成後將是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築;地下室面積達58萬平方米,最大長度達1700米,可以容納9000輛小汽車……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順利落成並即將開啟首展,彰顯了深圳市和寶安區加快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堅強信心和決心。

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大部分完成,周邊已具備良好通車條件,配套商業已部分完工,寶安區為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首展精心籌備——

完善環境與配套為首展“保駕護航”

2019年11月4日,新落成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將迎來首展。

深圳新會展中心一期展館面積為40萬平方米。一條長1.75公里的中央廊道串聯起16個2萬平方米的標準展廳、2個2萬平方米的多功能展廳和一個4.8萬平方米的超大展廳。所有展廳均採用先進的魚骨式佈局,既可獨立使用,也可根據需求靈活組合使用。

而本屆寶博會和智博會分別啟用首期工程的1、3展廳及2、4展廳,每個展廳面積2萬平方米,展覽總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約為一期展館面積的五分之一。這是深圳新國際會展中心首期工程落成後舉行的首個大型展覽展示活動,因而引發各方廣泛關注。

萬事開頭難,周邊環境、交通、通訊及配套設施能否跟上?考驗著相關組織方。

新會展中心已具備舉辦大型展會的強大能力

展會期間人流量眾多,安全問題無疑是重中之重。為此,設計方、施工方和指揮部想盡辦法。展廳地面上每隔6米就有一條約半米寬的管溝,並排成列,有了它們,日後展覽布排電線、網絡等不僅方便美觀還能保障用電安全;展廳巨大的建築空間已經超出正常消防設計要求,團隊找到特殊消防設計策略,運用水幕和屋面開啟對超出規模的展廳進行有效的防火分隔;1.75公里的中軸走廊除了連接展廳,還能在必要時迅速疏散客流。

會展中心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統一載體,國內外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發展歷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周邊交通、配套設施的不斷髮展和完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佔據得天獨厚的區域位置,併兼備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條件,必將帶動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和區域經濟的飛速發展,造就不可估量的經濟效應。

據悉,本次首展約有400家重點企業參展,預期專業採購商日均不低於3000家,參會客商日均不少於20000人次,其中國際參會客商日均不少於2500人次,將給會展中心帶來巨大的客流量和消費量。

目前除了項目本身外,周邊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交通設施和綜合配套設施也大部分完成。在此基礎上,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已具備舉辦各類大型展會活動的強大能力。

全面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基本滿足首展需求

據介紹,為保障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順利運營,需要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工程共有87項,包括:新建和改擴建道路34條,綜合管廊6條,橋樑6座,公交接駁項目3個,景觀工程20個,公共配套設施18處。其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新建道路12條,改擴建道路2條,會展中心片區將形成“六橫三縱”的主幹路網體系,兩個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道路閉環和多個外部通道出入口。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能夠有效提升會展中心周邊發展質量、完善其基礎設施建設。空港新城啟動區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包含19條市政道路及8條綜合管廊。道路總長度為29.28公里,綜合管廊總長度為16.92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包含9條道路和6條管廊,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橋涵工程、岩土工程、給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通信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等。

海雲路、重慶路、橋和路、展覽大道、景芳路、和秀路、沙福路(海濱大道—— 海雲路段)於10月底完成建設;鳳塘大道和海濱大道一期預計將於2019年12月底完成建設。此外,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約6.5公里的綜合管廊已大部分完成。

為了營造良好的會展中心周邊環境,寶安區啟動海上田園升級改造,實施截流河綜合整治等項目。加大環境汙染綜合治理,大力整治重汙染流域和黑臭水體,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

大空港規劃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北部,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區域內截流河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防洪(潮)治澇工程、水質改善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工程建成將解決流域面積約29.8平方公里的片區內澇問題,解決截流河、南北連通渠的城市水環境問題。該工程目前正在開展主河道、導流渠、截汙閘、節制閘等施工;截流河景觀設計優化工作也正在開展。此外,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約3.5公里的截流河綜合整治工程已大部分完成。

通達順暢 確保各項疏解、接駁工程完備

緊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毗鄰福永碼頭,緊挨廣深沿江高速,直通地鐵,接駁城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擁有極其便利的交通條件。為保證首展順利進行,周邊配套交通也已經完善,片區道路已基本具備通車條件。

據介紹,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互通工程將強化區域幹線交通對西部工業組團,特別是深圳市五大戰略規劃區之一的大空港地區的服務,加強與北側東莞的快速聯繫,更好發揮其深圳和東莞合作示範區的作用。該互通工程的建設將對大空港地區、寶安區乃至整個深圳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該項連接展館與沿江高速的工程已全面完工,已達通車條件。

在地鐵20號線尚未建成之前,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重點依託地鐵11號線進行疏解,寶安區規劃了空港新城雲巴線路、沙福路智慧公交、機場接駁線三條接駁線路,在展會期間可投入使用。

由於軌道20號線、12號線計劃2022年左右才可建成通車,不能為近期會展交通疏解提供軌道服務。為了解決會展中心運營初期的交通出行問題,寶安區規劃了國際會展中心快速智慧公交接駁工程(會展中心至地鐵11號線塘尾站)。該項目預計10月底完工,在會展中心大展高峰期間,將組織三路巴士同時發車、每班間隔2分鐘,以解決6000人次/小時的接駁需求。據介紹,智慧公交車上裝有電腦感應設備,計算紅綠燈的時間,設定平均時速,達到避開紅燈亮燈期間目的,使得公交車可準時、順暢抵達國際會展中心。另外還規劃了機場專線,機場接駁線起點接會展中心海匯路公交場站,終至機場離港平臺落客區,線路全長約27公里,中途不設站,全程30分鐘可達。採取“一人一座”模式,發車頻率3分鐘一班,可滿足高峰1500人次/小時的客流需求。

根據會展中心總體交通保障需求,空港新城雲巴示範線(L1線)已開展前期可研研究工作。近期重點解決會展片區與地鐵11號線和穗莞深城際線的交通接駁問題,遠期在地鐵12號線、20號線開通後,重點為沿線地區提供城市公交服務。

日臻完善 綜合配套設施承接會展經濟機遇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集展覽、會議、餐飲、娛樂、辦公於一體的超大型會展綜合體,集合了辦公、物流、安保、海關、國檢、倉儲、垃圾清運等專業功能,可為主辦方、參展商和觀眾等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給參展人員帶來更好的體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在展館內部配備了強大而豐富的展覽、會議、活動和餐飲設施。除此之外,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還將配備完善的綜合配套。綜合配套建設總面積將達154萬平方米,集產業總部、商業中心、國際酒店群、產業展館、精品公寓、交通樞紐、會展公園、會展河等多元複合業態於一體,兼具綠色生態與商業價值。目前,會展配套商業已部分完工,已具備承接首展相關商業活動的能力。

其中,為充分滿足會展和商務住宿需求,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7公里範圍內)現共有14家四星級以上酒店、21家三星級酒店、26家經濟型酒店,共能提供11191個床位。目前,福海意庫、格蘭雲天酒店正在建設,另有三家工業園區擬實施改造。

此外,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共設置了約4.5萬平方米就餐面積,另有共約2.4萬平方米的中央廚房,同樣以就近分級的原則規劃佈局在標準及超大展廳、特殊展廳和登錄大廳三大區域,可在40萬平方米展廳全滿的情況下滿足12萬人/天的就餐需求。

未來,這一深圳國際會展城將形成“一城雙島三區多廊”的規劃結構,以深圳西海灣新城為核心,主要分佈國際會展島和海洋新城島,搭載生活服務區、綜合配套區、產業發展區,形成新沙路生活服務走廊、南環-沙福路綜合服務走廊、鳳塘大道創新服務走廊、福州大道交通服務走廊等多條服務走廊,全力打造西部城市功能中心。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下八項“世界之最”,應用52項全球領先綠色建設技術,可抗擊17級颱風——

會展巨無霸“首秀”看點多多

“一流的設計、一流的建設、一流的運營”,這是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設立的目標和追求。這項“超級工程”的背後是深圳人對品質和速度的極致追求。

從2016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這裡的每一項進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9月28日,正值動工建設3週年之際,這個位於寶安福海街道,與沿珠江口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南沙自貿片區遙相呼應的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一期)工程正式落成。

雖然一期工程已經落成,但是這裡繁忙依舊:車來車往,裝卸著下個月要展出的展品;人來人往,精心佈置著首展展廳。所有人都鉚著勁,希望“首秀”能夠以最華美的姿態綻放。

工期減半質量嚴控,總用鋼量相當於32座埃菲爾鐵塔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上空,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一架飛機掠過。乘客從舷窗往下看,能夠欣賞到超高顏值的金屬屋面。屋頂採用海浪元素,呈現彩色絲帶花紋,寓意“海上絲綢之路”。不但顏值高,這個可覆蓋106個標準足球場的屋面實力也不可小覷,屋面構造足足有13層,可以抗擊17級的颱風,去年便成功經受住了高溫、暴雨、超強颱風“山竹”等惡劣天氣的考驗。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不僅是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單體建築,也是全球首個集大型建築、軌道交通、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同時開發的建築工程,創造了8項“世界之最”。按照正常的施工進度,國際會展中心施工需要五六年,然而該項目僅3年就完工,且各環節都嚴把質量關,做到精益求精,創造了會展中心建設的“深圳速度”。

國際會展中心工程宏大,是深圳建市以來絕無僅有的,也是全球房屋建築領域內鋼結構用鋼量最多的項目。項目鋼結構總用鋼量達27萬噸,相當於10個地王大廈、32座埃菲爾鐵塔。最快時日安裝5000噸,周安裝20000噸,月安裝60000噸,相當於1個月就建成一座鳥巢。

據瞭解,會展中心及周邊工地最高峰時有近3萬人同時施工作業,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還創造了全球房屋建築領域的一項紀錄:一次性投入機械設備最多的施工項目,單次投入各類起重機械達321臺,其中塔吊48臺。這給安全生產都帶來了巨大壓力。

為了實現密集的塔吊聯動運行不“撞車”,工地的每個塔吊上都裝有“黑匣子”——防碰撞系統和塔吊實時監控設備。“黑匣子”可實現塔吊群的安全控制和防碰撞保護。

52項綠色建設技術全球領先,智慧場館未來可期

“展館的演進,不僅是外觀、設計、名稱等表現上的變化,更是功能、定位、技術應用等各方面的全方位變化。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追求的全球第一不只是面積、接待量的第一,更是數字化建設、在行業創新上的第一”。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信息化建設負責人表示。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以“數字化、智慧化、智能化”為目標,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打造為深圳大空港片區的智慧城市標杆。目前,已經將智慧停車、餐飲、物流、安防、網絡、設備等智慧服務整合到統一移動應用,提升場館的安全水平和運營效率。未來還將實現互動體驗平臺、VR導航、全景式會展導覽應用等服務,打造便捷會展服務體系,提供數字化智慧會展互動體驗。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全球首家實現 5G 移動通信全覆蓋的展館,在5G技術的加持下,通過微信、微博、直播平臺、現場媒體播放、產品演示和數據共享等方式,觀眾可以與展館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除了自己享受參展的樂趣,觀眾還能隨時隨地接入5G無線網絡,即時與親朋好友分享激動時刻。

展館圍護系統和空調系統設計科學,單位面積能耗僅為美國同類建築能耗的46%,遠低於深圳市大型公共建築平均年能耗。這是怎麼做到的?據悉,為打造一個“最節能、最節水、最節材、最低碳”的一流綠色展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設計與建設中融入了52項全球領先的綠色建設技術、方法與經驗,如慕尼黑新國際博覽中心的雨水回用、光伏屋面、生態綠廊體系,波士頓會展中心的挑簷通風、靈活隔斷、聲學優化體系,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的大流量低速送風、樓宇自控體系等。這些讓它成為全球首個三綠色認證(國家綠色建築二星級、LEED-NC金級、英國BREEAM三星級)的會展中心。

據悉,這個超有國際範的一流智慧展館備受歡迎,目前,慕名前來預約展位的展會主辦方已經排起長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