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 激發脫貧鬥志

近日,一條題為“雲南一扶貧工作者‘罵’貧困戶”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新華社等媒體也進行了報道。(新京報 2019-10-30)

視頻中,一名女扶貧幹部在講話時說,“大家都是經過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現在政策越來越好,國家退耕還林還給補貼,老了有養老保險、病了有醫療保險、日子過不下去了還有低保,蓋房子了給你們補助,你們想一想,還有什麼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要靠自己雙手。扶貧,就是貧困了幫一把,牽著你走一步。貧困戶享受的政策不低於10萬修房子補助4—5萬,還要享受各種保險、耕地補貼、免稅政策。國家政策釋放紅利,讓燈亮了、路通了、房子蓋起來了。扶貧工作隊員要深入扶貧一線,心向國家,服務人民,敢講真話,講實話,要教育貧困戶,要開好“壩壩會”,對群眾進行政策宣講,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說服別人,去喚醒沉睡的獅子,讓老百姓激發鬥志,激發脫貧奔康內生動力。

扶貧並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現在有的老百姓集體觀念意識淡薄,“等、靠、要”思想嚴重,最缺的是“志”和“智”,扶貧一定要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要徹底改變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改變“福利依賴、政策依賴”思想,要激發老百姓的內生動力、徹底拔掉窮根。

扶貧的重點是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高群眾整體素質,要變“輸血”為“造血”,要樹立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形象,最終引導老百姓靠自己的雙手澆灌“幸福之花”,用奮鬥實現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要教育引導廣大老百姓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