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又火了,來看,這些保險機構早已深扎其中

導讀

區塊鏈,再次燃起了一把火,而這一次,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

10月24日,國家高層一次集體學習,明確指出,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要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變革、創新、突破,是對區塊鏈技術的期待,“區塊鏈+”則是落地的核心競爭力指標。

技術的落地,離不開場景運用。保險,則為區塊鏈提供了典型場景。事實上,穩健的保險業雖然保守,但卻科技“嗅覺”靈敏,無論是為解決經營難點及痛點的現實需求,亦或是探索新商業模式的未來走向,我國保險業在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上,早已起航。

區塊鏈又火了,來看,這些保險機構早已深扎其中

01

上海保交所:橫縱聯合,夯實行業區塊鏈底層基礎的構架者

2016年揭牌的上海保交所,是保險業前沿科技、區塊鏈運用全方位探索者。

據瞭解,截至目前,保交所已上線國際再保險平臺、國際航運保險平臺、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平臺、保險招投標平臺、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數字健康保險交易示範平臺等,其中,區塊鏈技術是重要支持之一。

2017年9月,上海保交所正式推出自主研發的區塊鏈保險業務平臺“保交鏈”,這是國內保險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保交鏈”系統為全行業保險交易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可以在金融清算結算、反詐騙,合規性監管及保險交易等多領域實現應用。

不同於其他區塊鏈,保交鏈在安全體系、靈活部署及應用開發三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首先,保交鏈研發並裝載了支持國密算法的Golang算法包,支持國際標準密碼算法,可滿足國際化業務的安全要求。

同時,保交鏈節點可以按照企業的需求實現本地部署及保交所云平臺託管部署的兩種部署模式,縮短部署週期,降低開發成本,方便不同類型機構的快速接入。

性能可靠、監控運維、多鏈架構,又能滿足監管審計要求,以“保交鏈”為代表,保交所打造“保交所+區塊鏈”模式,從橫向、縱向兩個方向打通了保險業內部、上下產業鏈的互聯互通,重塑了保險業的信用基礎。

02

中國平安:“速度+維度”的區塊鏈運用突破者

在保險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不可否認,中國平安是方向的帶領者、模板的打造者。

2015年,將科技作為驅動力的中國平安正式進軍區塊鏈,不算先發,卻勝在場景豐富。不到5年,區塊鏈探索與運用已觸及金融、汽車、醫療、農業、政務、公益等多領域。

金融壹賬通作為平安試水區塊鏈的排頭兵,打造的“福金ALL-Link系統”,解決汽車上下游多級供應商、經銷商融資難題,提升汽車全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區塊鏈貿易平臺“貿易聯動”(eTradeConnect),聯通香港、歐洲、粵港澳大灣區、渤海灣等地區的國際貿易樞紐,構建了金融貿易“空中走廊”;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試點項目,則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中的驗證應用,破解跨境貿易數據割裂零散、難以驗真的痛點。

此外,平安旗下智慧農業產銷溯源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連接物聯網設備,實現全產業鏈溯源管理;“1+7+C”智慧交通一體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助力深圳交警實現“數字交警、數字交通”的目標;“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完善了企業信用體系,降低風險管理成本,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可以說,從底層技術開發,到實際場景運用,中國平安用速度展示了一個綜合金融集團的能量,更在已有業務場景優勢中拓展了區塊鏈運用的維度。

03

眾安保險:4年129項的區塊鏈專利“收割者”

作為最早一批拿到互聯網保險牌照的眾安保險,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從成立開始,眾安保險便一直探索科技賦能的力量,因為眾安深知,新入局者想要進入保險這個傳統、相對封閉的領域,唯有從空白處突破、痛點處顛覆,才有出路。

2015年,眾安組建區塊鏈團隊,開始儲備核心技術。最初,針對保險業普遍存在的電子保單存儲效率及理賠環節的用戶隱私保護問題,眾安研發了區塊鏈分佈式存儲產品鈦空艙和鈦存證。鈦空倉是一個保證數據安全的分佈式加密存儲產品;鈦存證則運用眾安自主研發的眾安鏈智能合約、分佈式存儲、密碼學等技術,對存證文件進行安全加密存儲。

如果說創新的初階是模仿,那麼眾安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自主研發的能力。眾安自主研發的Annchain,成為眾安科技區塊鏈開拓之路上的“利器”,是工信部首批三大開源鏈之一,也是首批通過《區塊鏈參考架構》符合參考架構測試的5個產品之一。

2016年,眾安科技聯合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院成立了國內首個專注於區塊鏈研究的“復旦-眾安科技區塊鏈與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專注於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究,探索應用落地。2018年,眾安科技、眾安保險推出了首個保險通證PBT(Policy Backed Token)。

創新的不斷推進,讓眾安也不斷利器傍身。截至2019年9月底,眾安科技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總共290項,其中,已授權2項,實審公開可查241項。區塊鏈相關(名稱含區塊鏈三字)發明專利,已提交申請129項,實審公開可查112項。

04

中國人保:“區塊鏈+養牛保險”溯源系統探索者

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保險業的共識

中國人保此前曾發佈戰略全景圖,明確表示,探索區塊鏈、無人駕駛、生命科學等前沿技術運用。一系列動作開啟,尋找外部合作伙伴與區塊鏈平臺VeChain,擴展數據管理和更有效的數據處理服務,改善欺詐預防;完成第一份保險區塊鏈研究白皮書;與全球最大區塊鏈人工智能平臺新舸人工智能基金會合作;開展“人保V盟”,利用區塊鏈分佈式技術,對保險營銷管理模式進行再造。

此外,中國人保也進行了區塊鏈運用探索,典型案例就是“區塊鏈+養牛保險”。據保險學者、原人保財險副總裁王和此前公開介紹,這一運用中,中國人保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以生物特徵、DNA和耳標等多種生物識別手段為基礎,以移動互聯網為平臺,實現了肉牛個體識別與驗證。

通過區塊鏈溯源系統,真實記錄個體識別信息,以及進口、飼養、防疫、養殖、產仔、屠宰、物流等養殖和食品供應等全方位和全流程信息,實現有效溯源以及全生命週期的“驗明正身”和連續記錄。

在專家看來,這種區塊鏈溯源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意義。能夠為養殖保險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同時,還能為金融機構的農業貸款業務提供風險管控手段,確保信貸風險相對可控;為政府部門,特別是動物檢疫管理、農業生產管理和農業補貼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持;為食品安全,包括運輸、流通、銷售和消費的全程跟蹤管理,提供技術和數據服務。

05

泰康保險:試水企業級區塊鏈,規劃“區塊鏈+大健康”的攀登者

泰康保險對於區塊鏈的開發運用,在行業中並不算早,但基於其大健康鏈條的閉環優勢,卻是“區塊鏈+”落地場景最可期待的一家。

2017年2月,泰康保險上線了積分管理平臺,這一平臺採用基於超級賬本Fabric(Hyperledger Fabric)架構的企業級區塊鏈技術,通過邀請制對用戶開放,與第三方京東商城實現積分兌換。

泰康也曾表示,積分平臺將接入更多子公司積分應用,並且,在不斷完善積分平臺的雲服務能力後,將逐步為泰康保險集團大健康生態下的各類機構,包括醫院、養老社區、體檢機構等,提供積分管理能力,圍繞積分場景助力集團的大健康戰略落地。

對於保險業而言,藉助區塊鏈技術,可以融合不同行業的企業構成一個聯盟鏈,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有效增加客戶粘度並擴展獲客渠道。而這種模式,也並非在保險業首次推行,2016年3月,陽光保險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架構推出了“陽光貝”積分;同年9月民生保險計劃與區塊鏈開發平臺BlockApps、區塊鏈初創公司ConsenSys聯手建立區塊鏈員工積分獎勵系統,用於激勵公司的銷售人員。

除了積分管理平臺,2017年,泰康在線還試水搭建了基於Fabric區塊鏈技術的“反飛蛾”聯盟平臺,整合技術創新,以合作互惠形式進行的行業技術輸出,將各個保險公司數據共享到區塊鏈上,形成強大的數據資源,通過數據的應用降低風險。

對於區塊鏈運用的未來,泰康保險還有著更大的規劃。泰康保險集團助理總裁兼首席信息官劉大為曾公開表示,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泰康保險集團計劃將區塊鏈技術嘗試應用於泰康大健康生態內更多的場景建設,包括健康管理、互助保險、供應鏈金融,黑名單共享等。

06

互助新生力:“區塊鏈+相互保險”的挖掘者

2018年,相互保險有過一輪突破性探索,儘管爭議之中,相互保最終更名相互寶,從一款相互保險產品轉變為一款互助計劃,但其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探索的意義卻值得深究。

相互保在推出之時,介紹頁面就出現有“相互保×螞蟻區塊鏈”的字樣,這款產品的背後,有著區塊鏈技術的支撐。據瞭解,為了保障公開透明,“相互保”引入了兩大措施:一是設立公示制度,接受全體成員監督,確保只賠給應該賠的人;二是引入了區塊鏈技術,所有的賠案相關證據、資金使用流向通過區塊鏈上的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電子證書中心、法院等全節點見證,除不可篡改外,也具有法律效力。

此前,保險學者王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從區塊鏈的特點,相互保險是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他認為,傳統的商業保險一般採取“前信任模式”,即客戶先交保費,出險後按照條件進行賠付。而相互保險公司應採用的“後信任模式”,但這種“後信任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面臨信用風險,難以逾越。

利用區塊鏈的“全網共識”機制和“不可抵賴”功能,結合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能夠實現對信用的重構,構建一個可靠安全的信任體系,進而建立一個更加公平、透明、安全和高效的互助機制,打造真正的相互保險2.0時代。

結語

贏科技者贏未來。

看來,區塊鏈技術在不斷滲透、探索中,保險業這一大場景仍值得持續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