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上熱搜,最應該被心疼的不止賈乃亮

今天李小璐又上熱搜了,網友都在心疼甜馨。的確,父母的矛盾,總是孩子受到的傷害最大。現在離婚率比以前要高了很多,時代在進步,人們對於離婚的偏見已經沒有那麼高了。但是離婚的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知不知道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父母的離異很可能造就孩子性格孤僻、多愁善感,或者桀驁不馴等等的問題。離異家庭的孩子成長,一般要比其他孩子來得曲折。很多時候,家庭的破裂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不可彌補的。離婚可能是無奈之舉,但我們也應該想想孩子的感受。

父母離婚,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心理上:不管選擇哪一方,都會對另一方心懷愧疚。

不管父母因為什麼原因而分開,在孩子的內心中,他們會認為是自己不好,父母才分開。因為不管哪一方的離開,都意味著自己被爸爸或者媽媽拋棄了。

在孩子的認知裡,爸爸媽媽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父母的分量都很重要。

當父母離婚,孩子被迫做出“跟爸爸”還是“跟媽媽”的選擇時,會對另一方懷有愧疚感。

而且對離開那方父母的想念,又會覺得對不起撫養方的父母。

儘管有一些父母在離婚時會告訴孩子,離婚不是不要他。但孩子還是會認定自己是被拋棄的,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很難擺脫。

家庭本是個平衡的系統,但因為父母其中一方的離開,失衡了。

隨著成長,孩子開始明白父母的苦衷,他們會本能地去替補缺失的那個角色。

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們會拼命去懂事,表現得非常乖,去做一些事討好撫養方,因為他們怕撫養方不開心,怕再次被拋棄。

有一些父母離婚了,孩子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且不說隔輩教育的弊端,孩子首先就有“寄人籬下”的感覺,“被拋棄感”更加強烈。於是他們也會做一些事情,博取長輩歡心。

他們懂事的外表下,藏著的是深深的恐懼。他們自卑,沒有安全感,他們其實很渴望關心,渴望愛,渴望做個無憂無慮的真正的小孩。

小時候,爸媽吵架,他們有時候會問我:

如果爸爸和媽媽離婚,你跟誰?

至今我都對這句話很反感。當時的我,先是不知所措,再是害怕,最後是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我做錯了什麼?我哪裡做得不夠好?為什麼爸媽不要我了?

單單一個“假設離婚”的問題,就能引發我內心的諸多波動了,何況是真正的離婚呢?

所以希望做家長的,多多為孩子考慮一下吧。

李小璐上熱搜,最應該被心疼的不止賈乃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