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镇雄县杉树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竹产业,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在镇雄县杉树乡瓦桥村万亩竹园基地,竹农正在采笋,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王开仙一家是2014年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在规划她家的产业发展时,建议她家种植筇竹和方竹。

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杉树乡种植的主要是享有“笋中之王”和“笋中之冠”称号的筇竹和方竹,丰产期每亩两季可以收入鲜竹笋600斤左右,产值约2500元。竹农把山当田耕、把竹当粮种,管护很严格、经营很细心,竹笋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经过几年努力,竹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竹农收入提高了,收入上万元的比比皆是,大部分竹农的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收入最高的有40万元。

2015年,杉树乡党委、政府引进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细沙河村建厂,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云笋”品牌,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加工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

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稳定鲜笋价、保障竹农利益的同时,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公司带动了6000多农户24000多人发展。细沙河村及瓦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343人以集体经济形式人均入股1500元在竹笋加工厂,年人均可分红120元。

杨明芬家是细沙河村2015年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4口人,由于丈夫和1个孩子是残疾人,增收脱贫不易,前年她被安排到厂里上班,有了稳定收入。

2019年5月,央视精准脱贫镇雄云笋广告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15个栏目持续播出一个月。6月,“2019中国电商扶贫行动”第二站走进镇雄,央视财经频道栏目组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再现云笋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宣传推介以云笋为代表的脱贫产品。这些宣传,为云笋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杉树乡党委、政府还积极引导竹农对以前种植的30000多亩竹子进行提质增效改造,增加鲜笋产量,继续做大做强竹产业。

来 源|镇雄台 吴长宽 碎金 申开光 吴长彬

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镇雄杉树乡:竹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