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酒友圈比较喜欢关注的酒

前面的几篇文章,我分析了一下白酒的行情及有性价比的酒,今天我来总结一下,说说我们酒友宜关注怎样的酒。

说到白酒消费,无非是饮用消费和价值消费,绝大多数白酒消费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白酒具有品牌加持和投资性;还有一些酒,虽然品质不错,但价格却贵的要死,已经完全没有性价比可言,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些酒还在涨价。对于我们酒友,对白酒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清楚这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我们选购白酒。

前面说过,我们要买有性价比的酒,一定要有耐心,毕竟酒厂清仓货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信息判断哪些酒厂最近可能出有性价比的酒。就像当前,大众白酒市场逐步萎缩,酿大众酒的酒企往往会有性价比酒出现,毕竟酒厂产能有那么大,多出来的酒还是要卖出去的。相比之下,高端酒市场依旧需求旺盛,有些品牌为了开拓市场,甚至透支自己的基酒储备,不惜用降质的手段来推出新产品。对于这两类酒,谁有性价比,一看就知。因此,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大众酒企的状态,关注一下其推出的新品,尤其是非传统渠道的新品,说不定这里面会有性价比的产品,可以满足一下我们的日常急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熟悉这些酒厂主流产品的价格体系及品质档次,并关注其流通及消费量,对于一些难得卖出的酒,说不定酒厂哪一天就会放货清仓,对于这类酒,我们可以多买一点,毕竟不经常有。

说说酒友圈比较喜欢关注的酒


当然在酒友圈,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都完全按性价比来买,许多酒友是按品价(即品牌和性价比的综合考量)比来买酒,毕竟现在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认品牌,有些没品牌的酒,虽然性价比好,但在待客场合,除了酒友圈的场合,其他的场合都用不出去,而这也正是品牌酒为什么贵的原因,毕竟品牌有价值加持。对于这类酒消费,我建议大家关注论坛、贴吧里面的好价表,这个表是个不错的参考,尤其是在当前品牌酒行情好的环境里,要想捡清仓的漏基本上不可能。

对于有品牌的酒,商务接待等场合非常有用,但从投资角度,我建议大家多留个心眼。对于白酒产品投资有很多类,有炒作投资,有文化收藏投资,有品质投资,在当前炒作投资是最疯的。比方说前段时间炒的生肖茅台,其酒质跟同时期的普通茅台一样,但价格在高位的时候却超过了茅台15年。玩这类酒的朋友,我建议您还是把它当金融产品玩吧,对于这类产品,要持续性的关注其行情和价格,不建议走长线(有钱的土豪老板除外)。

说说酒友圈比较喜欢关注的酒


相比炒作投资,文化收藏投资和品质投资玩长线的较多,其价格的波动也没有炒作投资那么大。不过在当前白酒环境里,玩这两类投资的消费者也要时刻关注炒资的进入,炒资一旦进入,这类产品很可能就变成炒货。

对于文化收藏类白酒,不一定酒质都好,但却能见证一个时代,一段历史。老酒投资圈里有人专收七八十年代的无名小厂酒,当他们收藏的种类到达一定的量的时候,他们的酒可以做成一个博物馆,让大家见证一个美酒飘香的时代,这类酒合并起来所展现的价值是很难估算的,因为很多小厂很早就倒闭了,而其留存下来的酒可能就只有几十瓶甚至几瓶,因此把这种品类收集丰富是很难的。

除此之外,一些藏酒玩家喜好某种品类,某个区域甚至某家酒厂的酒。通过多年的积累,其收藏某个品类的酒达到了唯一,这类酒加起来也是很有价值的。我去过的一些藏酒玩家,其收藏的某个品牌酒甚至比该酒厂博物馆收藏的种类还多,有时酒厂举办一次展品会,还要找他们租酒来展示。对于白酒文化收藏,到了这个水平,其价值也就出来的。

相比之下,现在许多酒厂推出的纪念酒,文化酒,收藏酒,其更多是针对当前投资市场而设计出的产品,这类酒的文化投资属性其实是很弱的,在酒圈里也有很多酒友嘲笑这类酒是瓶子货,其价值涨跌更在于资本推动,当前资本比较青睐品牌酒,尤其是大品牌酒,因此参与茅台、五粮液这类酒购买的消费者比较多,相比之下,一些小品牌推出的这类酒有时卖都卖不出去。因此玩这类酒,我建议您将其当做炒货来玩,需要持续关注。

对于白酒文化类投资,一般都是有很强实力的人玩,作为我们酒友一般都玩不起,不过有时我们可以去拜访这些老酒店铺饱饱眼福,了解一些酒厂的历史,这些知识在圈内作为谈资也是很有用的。除此之外,一些名人签字的酒,或者是一些其他因素加持的酒也有文化收藏价值,不过对于这类酒,更不用奢求,名人亲笔签字酒的基本是买不到的,因为有这种酒的人也不会卖,当然,您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碰一些名人,让其给您手中的酒签字。

最后一种价值消费是品质价值消费,这种消费许多酒友能接受。有品质价值的酒一般都是品质好且稀缺的酒,这类酒老酒里面有不少,新酒里面也有,我个人因为写品酒公共平台,因此也很关注这类酒。对于酒友圈的酒友,挖掘这类酒,一定要有较强的品酒水平,能够品鉴酒质的优劣细节,从而判断其价格和价值是否有性价比,价值与存量之间是否有增值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判断一款酒值不值得花钱购买。

说说酒友圈比较喜欢关注的酒


这段时间价格疯涨的贵州老酒其实跟这有关系,许多贵州老酒,运用的工艺很独特,那些酒厂而后倒闭,现在的新厂基本没按当时的方法酿,使得其酿出的风格不同于老酒,而这使得那些老酒成为了稀缺品,因此价值也展现了出来。不过,并非所有的贵州老酒品质都好,风格都稀缺,当前的品质价值投资对贵州老酒推动很好,而其价格也勾勒出了贵州老酒的品质水平,品质好的贵州老酒价格都贵,便宜的酒品质差些。以鸭溪窖为例,90年基本成为其价格的分水岭,90年以前的鸭溪窖价格一骑绝尘,在贵州酱香、董香之外(当然还除了金沙窖酒这个BUG,好多人把金沙窖酒当酱酒买,所以其价格也贵),其价格是最贵的,相比之下,老湄窖、老安酒价格要比其便宜很多,而90年以后的鸭溪窖价格也要便宜好多,但品质要比80年代的鸭溪窖差了不少,风格也不典型。说到老鸭溪窖酒风格,是一种很浓郁的酒,虽然其宣称是浓香,但我觉得更像是兼香酒,其浓郁度跟酱香酒比毫不逊色,她的酱香与浓香协调,别具一格。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风格,受到了许多老板的推崇,价格自然也被他们买上去了,毕竟很多老酒存量也不多,有的有一万多瓶,有的一万瓶都不到,几位有钱的老板,花点钱一下子就可以把价格买上去。

相比之下,一些品质较差的老酒如果存量大价格确实难得涨,因为买单的人少,毕竟品质差了,在新酒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可以替代其的产品,而这也让这些酒的价格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相比更老的酒价格差一截,又比一些新酒贵。对于贵州老酒,现在有两个规律,86年以后的贵州酒,同时期同香型的贵州名优酒中,最便宜的那款可以不用看了,80%的可能品质不好,因为其价格都是被其他相同类型酒给带上来的;同一个品牌,不同年份的酒,如果相邻年份价格存在较大落差一定要谨慎,这很有可能跟品质跟不上有关。当然这一点,对于86年以前的贵州酒不太适用,因为在那之前,许多酒厂的产量都很小,价格贵更因为是稀缺。对于这个规律的产生,是因为玩品酒的人已经把贵州这些酒基本给品完了,哪个品牌哪个时期的酒品质到底怎么样许多老板心中都有数。相比之下,江淮及北方的很多老酒,玩酒老板们对其品质没有对贵州酒挖的这么深,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性价比较高的老酒。

对于有品质价值的酒,不仅在老酒里面有,新酒里面也有。对于这些新酒,品质至少要超过当前大众品牌的高端酒,毕竟许多大众品牌都是东北粳高粱,微机制曲,机械化酿造,这类酒品质相比传统制曲,优质糯高粱,人工酿造要差不少,其实很多值得称赞的老酒也是这种工艺执行。当前有品质的新酒,主要在品牌酒里面,但也不乏一些小厂和地方名酒厂酿这样的酒,对于这类酒,需要慢慢发掘。

说说酒友圈比较喜欢关注的酒


总的来说,对于我们酒友选购白酒,宜多观察。对于有性价比的口粮酒,我们可能找准时机狠下手,满足至少一年的需求;对于品牌酒消费,建议当前行情按需购买,在行情不变,该品牌酒不出现大变故的环境里,高端酒不会出现很大的便宜;对于炒作投资的酒,一定不要把它当收藏投资的酒,有些酒,一旦错过了时机,卖都不好卖;对于文化收藏酒,不是我们能干的事,偶尔转转老酒博物馆,看一看,丰富一下知识还是很有意思的;对于有品质价值的酒,需要自己有丰富的品酒经验去发掘,有些稀缺的品质好酒,发掘出来价格变化也是很可观的。对于我,主要精力都在关注有性价比的口粮酒和有品质价值的酒,相关的信息我也会一点一点在平台中与大家分享,这里也很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奉献一些有意思的白酒品鉴信息。文章的最后,我留一个话题给大家讨论:您觉得现在哪些酒(不论新酒、老酒)值得我们关注及讨论,并说说其中的原因,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