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會計人員參與稅務籌劃的幾點建議

一般而言,根據涉及到的事項以及參與主體的不同,可以將稅務籌劃可以分為戰略架構、商業模式、財稅管理三個層面。從財務會計人員在公司中的角色定位看,可以較多的參與到公司財稅管理層面的稅務籌劃,在提高稅務管理的規範性、少交冤枉稅的同時,提升核算的水平、爭取成本費用扣除最大化,積極協助公司申請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等,降低運營稅負。

給會計人員參與稅務籌劃的幾點建議


一、爭取成本費用扣除最大化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從該規定可以看出,扣除項目應保證“有關”、“合理”。會計人員應充分利用相關規定,爭取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最大化。如根據最新規定,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自行建造),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對四個領域重點行業小型微利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含)的,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全額扣除;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即上述四個重點行業企業若有新購置或者新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財務人員可按規定申報或在匯繳時享受該政策,增加了企業前期的成本費用,使企業受惠。除此之外,會計人員也應及時與其他部門溝通,如控制企業原材料購進與存貨保有數量,購進數量應與生產能力、訂單數量保持在一定的比例關係上,達到當期成本支出的效用最大化。

華稅建議:積極關注新財稅新政策,及時準確掌握各項成本費用扣除新規定,以實現成本費用扣除最大化。

二、提高發票等憑證的管理規範性


根據《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條、二十一條、二十二條規定:收款方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付款方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同時,會計人員也應掌握在哪些情況下無需取得發票也可以稅前扣除,如工資薪金、社保費用、固定資產折舊等等。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會計人員應在取得專用發票後,在該發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並在認證通過的次月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未在規定期限內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申報抵扣或者申請稽核比對的,不得作為合法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得計算進項稅額抵扣。總之,會計人員應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嚴格按照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入賬的發票嚴格把關,即使在做賬時未取得合法發票最晚也應在匯繳前取得相應發票或扣除憑證,避免被稅務局調整。

華稅建議:“營改增”後,“以票控稅”會進一步強化,會計人員應該協助公司加強內部發票憑證的規範化管理。

三、積極申請行業、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所得稅率的大小直接決定企業的稅負情況。在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同時《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因此,擁有高新資格對企業來說是極大利好。要想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應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中規定的六大條件與八大領域。近日,由科技部、財政部、國稅總局聯合制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外界發佈,按規定將於2016年1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國科發火[2008]172號將廢止。因此,會計人員若認為企業的相關財務指標和研發費用核算符合規定,即可建議管理層考慮是否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對各項標準先進行自我評價,並時刻關注高新政策變化。此外,對於符合西部大開發相關條件的企業,可以通過申請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華稅建議:諸如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動漫企業等行業性稅收優惠以及西部大開發、各地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等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對於企業節稅效果十分明顯,會計人員可以在申請上述優惠資格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積極享受加計扣除優惠


目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主要有研發費用及安置殘疾人員工資,依據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及第九十六條。第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按照原國稅發〔2008〕116號和財稅〔2013〕70號的規定,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實行專賬管理,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彙算清繳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相關資料,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有異議的,可要求企業提供政府科技部門的鑑定意見書。2015年11月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改研發費加計扣除預先申報制度為事後備案制度,稅務機關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項目有異議的,可以轉請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鑑定意見。第二,安置殘疾人員工資加計扣除,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企業應在年度終了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彙算清繳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相關資料,辦理備案手續。會計人員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符合上述加計扣除規定,如實準確申報,積極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給企業帶來的稅收優惠。

華稅建議: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大大擴大了加計扣除的範圍和行業,簡化了審批環節,會計人員可以協同研發部門等申請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提高企業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五、按要求申報資產損失


根據《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第25號)(以下簡稱“25號文”),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後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企業資產損失按其申報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兩種申報形式。會計人員應於匯繳時按照規定申報資產損失,準確進行會計處理,保留好相關發票、憑證、合同等證據資料,同時,在境內跨地區經營的彙總納稅企業發生資產損失的,也應按照第25號公告正確處理。

華稅建議:資產損失扣除政策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會計人員的全面參與,比如對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只有“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才可以作為壞賬損失,因此,會計人員應該予以充分重視。

給會計人員參與稅務籌劃的幾點建議


結語:


當然,華稅律師律師必須提醒的是,稅務籌劃應建立在充分了解稅法的基礎之上,會計人員在實施上述稅務管理與籌劃的過程中,應該查閱、研究相關稅收法律政策,同時充分的與企業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和協調,或者尋求專業稅務人士的幫助,通過多方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稅務籌劃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