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100元還是明天拿110元?諾獎得主解讀行為經濟學

“今天給你100元,或者明天給你110元,你選哪個?一年之後給你100元,或者一年零一天之後給你110元,你又會選哪個?”10月30日,世界頂尖科學家經濟與金融峰會於上海海事大學臨港校區大禮堂舉行,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經濟學家羅伯特·奧曼(Robert John Aumann)在主旨演講中對行為經濟學的最新研究結果進行了解讀。

奧曼表示,大部分人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時,會選擇前者;而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大部分人會選擇後者,這是因為我們的行為遵循了這樣一個規則:“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

“如果現在給我100元,那我可以立刻裝在口袋裡;但明天給我110元?這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當下和以後之間存在本質的差異;而在365天和366天之間,這種差異幾乎不存在。”奧曼表示。

在過去幾十年裡,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 BE)成為經濟學的重要流派,即“大家的行為和經濟學講的不一樣”,但真的是這樣嗎?奧曼表示,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發展的新方向,提出了從“非理性”人的角度來進行經濟個體的微觀研究,這是對傳統經濟學的最有意義的理論突破。

今天拿100元还是明天拿110元?诺奖得主解读行为经济学

人在做決定時經常不會使效用最大化

2005年,因為“通過博弈論分析改進了我們對沖突和合作的理解”,奧曼與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奧曼認為,博弈論具有互動性,即一個主體在決策時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反應。

奧曼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人們的行為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是完全隨心所欲的,而是遵循著一種“經驗理性(Rule Rationality)”,在今年5月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論文《行為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的結合》中,奧曼介紹了“經驗法則”在人們行為中的作用。

奧曼表示,傳統的主流經濟學(Mainstream Economics, ME)通常認為理性是人們選擇一種效用最大化的行為,即“人們的行為是為了達成他們的目標”,但是,行為經濟學認為在經驗理性的情況下,人們不會使行為效用最大化,而是依據某種經驗形成的規則去選擇行為,也就是說,“人們會先採用規則,而非先選擇行為。”

奧曼舉了一個“吃”的例子:“我們吃東西是因為餓了,而不是因為我們需要能量、小孩子需要成長髮育等目的,只是因為餓了”,這就是一種經驗理性的情況。瞭解經驗很重要,“一家提供很多菜、但是每道都不好吃的餐館很快就會被行業淘汰掉”,奧曼表示。

奧曼進一步總結道,以“經驗法則”為核心的行為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並不矛盾,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基於經驗而發生的行為與傳統經濟學的預測相匹配。“通過進化和學習,人們‘應該’和‘要做’的事實際上是相同的,行為經濟學是主流經濟學發揮作用的原因。”

在當天的峰會上,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同樣強調了行為經濟學的重要性,“我覺得所有經濟學都是行為經濟學,就好像一場遊戲,遊戲裡的人對於現在的預期會影響現在的行為,”薩金特認為,行為經濟學能夠解釋人們貸款、購買金融產品等行為,對經濟學的總體發展有重大意義。

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上海臨港舉行,44位諾貝爾獎科學家,21位圖靈獎、沃爾夫獎等傑出科學家,以及100多位中外青年科學家將圍繞基礎科研、科技創新、腦科學經濟金融等話題展開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