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友情提示:本文字數超過1萬5千字,歡迎收藏細讀。

作家大衛莫瑞爾 (David Morrell)在1972年出版的小說《第一滴血》(First Blood),最後成就了一位新銀幕動作英雄的誕生:蘭博 (Rambo)。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1982年,根據小說《第一滴血》改編了電影《第一滴血》,隨後1985年推出續集《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1988年再推出《第一滴血3》(Rambo III),之後過了20年,2008年久違的續集《第一滴血4》(Rambo)出爐,而就在2019年,《第一滴血5:最後一滴血》(Rambo: Last Blood)也許會為這個系列畫下句點。

從小說到電影, 47 年間蘭博經歷了什麼?和老張一起來看看吧。

一切的源頭:1972 年小說《第一滴血》

小說家莫瑞爾從17 歲就立志成為作家,文藝少年很快就成為了文藝青年,10 年後他成了文藝教授──他取得了美國文學碩士與博士的資歷,並且在27 歲就成為了愛荷華大學文學系教授。

當時他有一位曾經參與越戰的學生,與學生的相處過程,激發了莫瑞爾撰寫一本以越戰退伍官兵為題材的小說,也就是1972 年出版的《第一滴血》。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這本小說有大量的暴力描述,與殘酷血腥的悽慘結局。時代雜誌甚至為這本小說創了一個新詞“carnography”:將屠殺(carnage) 與色情(pornography) 合在一起。

別誤會,《第一滴血》沒有你想象的香豔橋段,時代雜誌諷刺這本塞好塞滿殺戮橋段的小說,如廉價X片一般極盡嘲諷之能事,只為了激發讀者的獸性反應。

但是新聞週刊(Newsweek)卻給了《第一滴血》“一流”的評價,紐約時報也稱讚這是一本好小說。當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在緬因大學教寫作時,他直接用《第一滴血》作為課本——能被大師欽點作為課本,這也許是對莫瑞爾最高的評價。

揹負辛酸過往的戰士

別忘了,當時還是70 年代,直訴暴力的《第一滴血》當然引起兩極反應。故事敘述一名叫蘭博的男子(書中只出現他的姓氏),在肯塔基小鎮出現。他留著一頭宛若嬉皮的長髮,渾身髒亂、兩眼無神,看起來非常疲累的樣子。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小鎮警長提塞爾(Teasle) 將蘭博載上車,送到小鎮門口,要他不要再回來了。但是蘭博一而再再而三地回來,在警方驅逐多次無效之後,毫不掩飾自己盛氣凌人姿態的大老粗警長提塞爾,指控蘭博是遊民而逮捕了他,將他關入大牢35 天。

在寒冷潮溼狹窄的牢房中,蘭博回憶起他在越南兵集中營的日子。而當警方試圖剪除他的長髮、並剃掉鬍子時,銳利的剃刀讓他瞬間回憶戰時被虐待的印象。小說中的蘭博瞬間擊倒身邊的警察,並用刀片殺害了其中一人。他逃出警察局,偷了路邊的機車逃往附近的山上。這引來了公權力的大力搜捕,困獸猶鬥的蘭博殘忍地殺害了大量警察、居民與國民兵。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首部《第一滴血》電影中,粗獷打扮的蘭博遭警方施虐,反擊的蘭博襲警後便展開逃亡。

最終,提塞爾與特種部隊上校山姆特勞曼(Sam Trautman) 追蹤到了蘭博,亟欲為同仁復仇的提塞爾偷襲槍擊了蘭博,但蘭博的反擊也讓他身受重傷。垂死的蘭博決定以土製炸藥光榮地自殺,可惜他已重傷氣力放盡。蘭博與提塞爾,一位是越戰退伍士兵、一位是韓戰退伍士兵,就在寒冷的肯塔基山區雙雙殞命。

反映越戰之後的美國樣貌,1982 年電影《第一滴血》中的越戰tui退伍軍人蘭博,對上韓戰退伍背景的警長,結局令人不捨。

奮勇殺敵的戰場英雄,能順利迴歸和平日常嗎?

這個故事裡沒有英雄,公權力變成了發洩私慾的工具,警長宛如小鎮的土皇帝,自我感覺良好地以“法律”之名整治任何他看不習慣的傢伙,而蘭博無法從戰爭陰影掙脫,那些痛苦不堪的回憶折磨著他,但這個國家已經不需要戰士了,連反對越戰的人民,也視這些歸國子弟為治安的潛在爆彈,他們應該與良善美國人民的生活區隔開來才對。

孰不知,蘭博只不過想找個可以避寒的安穩之地而已,卻沒人願意收留這位獲得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 的戰士。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奮勇殺敵的大兵,迴歸日常卻無法從壓力釋放,創傷後遺症的影響在《第一滴血》蘭博與警方的對峙上明顯表露。

更重要的是,美國人民還不清楚蘭博從小說一開始就受了重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在那個年代,人們以為這些美國大兵只要脫離戰場,他們在戰爭中所受到的傷害就會一天天痊癒。肉體傷勢也許真是如此,但心靈創傷卻無法輕易抹滅。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陸續在越戰退伍官兵身上大量出現,導致了嚴重的家庭與社會問題,美國精神學科在70 年代開始大量關注這些不幸的案例,乃至1980 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認正式認定為一種精神疾病。

《第一滴血》蘭博可能是你心中曾經的銀幕英雄,但他也是個受PTSD 折磨的凡人。

蘭博“生父”也讚譽電影《第一滴血》的最大功臣:史泰龍

如果你看過《第一滴血》的電影,你會發現電影基本上改編了大部分的小說劇情,最大的差別有兩個,一個是蘭博在全書裡殺紅了眼,卻在電影裡沒有直接造成任何一人死亡——電影裡唯一的死者是自己意外摔死的。第二個差別在於結局,蘭博倖存下來了,特勞曼接納了他。

這些改編乍看之下似乎削弱了小說生猛粗暴的野性,事實卻不然,《第一滴血》電影比小說更加精彩——連作者莫瑞爾都欣賞這樣的改編,那麼,是誰促成了這樣的差異?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在電影中詮釋的蘭博,讓《第一滴血》小說原作者也欣賞不已。

一切都是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的功勞,他讓這部沒人想拍、沒人想演、片商互踢皮球的慘淡電影計劃,成為了經典名作。諷刺的是,原本連史泰龍自己也不想成為蘭博……

一本衝擊社會的兩極評價爭議小說,裡頭有越戰歸國士兵與警方,把恬靜小鎮山區當作越南叢林一樣開戰。

對好萊塢來說,這是一個極富顛覆意味的題材:1982年的好萊塢年度票房第三名,是《軍官與紳士》( 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 )這部“盡忠報國”代表作,理查基爾 ( Richard Gere)飾演一位相信軍隊能讓他成為真男人的準軍官。比起來,電影《第一滴血》(First Blood)實在太叛逆了,軍隊是本片裡的隱藏魔王,它讓美國好子弟變成了殺人怪物。

曾是爹(片商)不親孃(影星)不愛的孩子:《第一滴血》

出奇制勝是好萊塢電影通往成功的途徑之一,既然1972 年發行的暢銷小說《第一滴血》這麼驚世駭俗,那麼它會被好萊塢盯上一點都不意外,哥倫比亞影業很快立刻購入了本書的製片權……然後《第一滴血》就被賣掉了。哥倫比亞花了好一陣子,找不到有誰願意製作這部連小說都很血腥的電影,許多人前來試探機會,許多人離開了。

最終,哥倫比亞只好把《第一滴血》權利轉售給華納影業……

《第一滴血》的悲慘故事開始了,這種“野心勃勃電影公司買下版權──N 年後轉賣”的套路,一直在《第一滴血》的命運裡出現。1972 至1982 的整整十年內,《第一滴血》都在好萊塢各大片商手中轉來轉去,沒人能成功地讓這滴血流下來。

1982 年讓史泰龍成為“蘭博”的電影《第一滴血》曾經差點難產。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如果演過戰爭電影、如果你是硬漢、如果你是……隨便了,如果你演過電影男主角,你就可以來試試看成為蘭博。

事實是,好萊塢70、80年代的一流天王們,幾乎全都曾經可能飾演過蘭博:“一代酷王”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銀幕鐵漢保羅紐曼 (Paul Newman)、傳奇牛仔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叛逆小子阿爾帕西諾 (Al Pacino)、黑幫老大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演過越戰老兵的尼克諾特 (Nick Nolte)、青春偶像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霹靂神探金哈克曼 (Gene Hackman)、演技派勞勃杜瓦 (Robert Duvall)──基本上《教父》那一派演員都來了、還有好萊塢百搭工具人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等等──太多了,不斷變換。

這些一代男神、偶像、戲精們,全都曾經接受蘭博一角的邀請,然後全都放棄了。還有人臨陣脫逃的,《第一滴血》真的有鬼。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曾參演過《荒野大鏢客》等眾多動作電影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曾婉拒演出《第一滴血》蘭博一角,他覺得這部電影太過負面了。

蘭博找不到,這部電影幾乎就廢了一半,但是光看《第一滴血》的劇本難產程度,你就知道似乎老天不願意看到這部電影:在《第一滴血》籌備的十年裡,這本小說被改編成至少26 份劇本,沒有一部劇本被採用。有些導演對劇本有自己的創見,有的男演員堅持要忠於小說,但是無論怎麼改,似乎都改不出一份令所有人都滿意的劇本。

沒有劇本、沒有男主演,連原著小說作者大衛莫瑞爾 (David Morrell)都願意自己下海幫忙改劇本,《第一滴血》卻仍然一直是紙上談兵。最終,導演泰德科契夫 (Ted Kotcheff)找到了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他有著堅定的理由,相信史泰龍一定會接受。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還不是“蘭博”的史泰龍,已是當時大銀幕上最知名的拳擊手:《洛奇》。史泰龍當時的《洛奇》第三集將在同年上映。

是什麼讓史泰龍從擂臺上的洛奇,走向戰場下的蘭博?

事實上不是什麼偉大的理由,只是因為史泰龍是名單上資歷最菜的票房巨星。1976年就能拍出美國破億美金票房電影《洛奇》(Rocky)的史泰龍,是電影圈的奇蹟,這位拍過X片的義大利種馬,自編自演的《洛奇》竟然一鳴驚人,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拳擊電影。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他在《洛奇》裡被打得連媽媽都認不出來,卻仍然在化為地獄的拳擊場上堅持到最後一秒。

對製片團隊來說,史泰龍能演出打死不退的鬥士、還是票房巨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還是很有意願自己改劇本的票房巨星──史泰龍的編劇天份一直被忽略,但他的《洛奇》劇本可是獲得了奧斯卡入圍殊榮,往後他主演的大型電影,劇本也都由他親自操刀。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但是,後人勿忘前車之鑑,史泰龍沒有笨到撿下兩打好萊塢天王全都放棄的蘭博,這些大咖全都比他資深又有名氣,為什麼他要接下這個爛缺?眼見又有一位天王要拋棄蘭博,由後來成功行銷大量好萊塢電影到全世界的名製片馬利歐凱薩( Mario Kassar )領軍的製片團隊,馬上向史泰龍丟出了兩個他無法拒絕的理由:史泰龍有完全重寫劇本的權利,加上一份優厚到被認為製片腦子壞掉的超高片酬——350萬美金。


而史泰龍答應了,他著手修改劇本,改出了一份讓他成為影壇動作天王的劇本,也讓他獲得了另一個銀幕長青形象:他成為了蘭博。

小說《第一滴血》翻拍的電影總算找到男主角“蘭博”:史泰龍,而日後蘭博與史泰龍如膠似漆再也分不開。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的修改真的是動作電影史上的珠玉之作,小說改編的動作電影,只會讓電影男主角變得越來越殘虐——以滿足追求視覺刺激的觀眾們。史泰龍卻大逆其道,在小說裡殺了至少十數個人的蘭博,在電影裡沒有親手殺害任何一個人。

在《第一滴血》原作小說中,蘭博是一個被國家、軍隊與國民欺壓到無話可說的受氣包,但在電影裡,他只遵守“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的法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如果有人逼迫他想起那段集中營歲月,他立刻轉變成沉默的兇獸──史泰龍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的影響放到最大。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第一滴血》中的蘭博是個越戰退役的美國大兵,但他深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所苦,服役時受到許多非人道對待。

這種改變讓蘭博成為了一個反抗者,還是一個被迫反抗的反抗者──如果沒人激化他的夢魘回憶的話,蘭博基本上是無害的。即便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觀之,蘭博的憐憫心似乎都大得異常。

這種設定最終促成了史泰龍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的後果:全書結局蘭博悽慘地死去了,但是因為電影《第一滴血》極力將蘭博從神經殺手轉變為悲劇英雄,初期試映的觀眾無法接受,苦逼全片90 分鐘的蘭博,竟然最後還要含恨而亡──在戰場上遭到蹂躪的好兒郎,回到家鄉後最棒的結局,竟然就是死。

因為觀眾的抗議,製片團隊大轉彎,讓蘭博最終在向長官的告白裡,釋放他的所有悲痛,而他活了下來。

史泰龍的加入,讓1982 年電影《第一滴血》走向與原著小說不同的結局,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理念蘭博活了下來。

“親爹”大衛莫瑞爾大大讚賞!史泰龍就是蘭博!

史泰龍就是蘭博,不只因為他親自撰寫了這部電影裡所有重大的轉折,他還請制刀大師吉米李爾( Jimmy Lile )打造一把獨一無二的新刀,這把刀必須防水、尖銳、還要多功能。必須讓四處漂泊的蘭博,能夠一刀在手走天下。

這把日後被暱稱“蘭博刀”的絕世好刀,犀利地可以割開獸皮與敵人的咽喉、長度可以用來輕易地解剖一頭鹿、刀背的鋸齒可以用來鑿木與防衛。這把刀從此與蘭博走在一起,至今仍然是好萊塢動作電影裡最出名的近代冷兵器之一。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蘭博與蘭博刀,多少男孩憧憬的硬漢形象,都誕生於史泰龍加入後的電影《第一滴血》。

也許你會好奇,史泰龍這樣大改劇本,小說家莫瑞爾應該會大發雷霆。事實上不然,他非常讚賞史泰龍的傑作,稱他已經完全抓住自己的創作精神。莫瑞爾與史泰龍從此成為莫逆之交,幾乎每部蘭博電影,莫瑞爾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在《第一滴血》得到票房與評價的雙料成功之後,往後兩部蘭博電影,都有不錯的收益。而莫瑞爾竟然願意,回頭來為《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與1988年《第一滴血3》(Rambo III)撰寫全新小說──將史泰龍的電影劇本反過來改編成小說。

“蘭博生父”作家大瑞莫瑞爾十分讚賞史泰龍調整後的電影《第一滴血》劇本,並協助將電影續集劇本寫成小說。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第一滴血》讓史泰龍在1982年6個月裡賺得盆滿缽滿:5月的《洛奇3》( Rocky III )已經獲得了全美1.2億美金的漂亮成績,10月的《第一滴血》又有將近5千萬美金的佳績──這部電影僅花費1,500萬美金。突然之間,“第一滴血續集”變成了必然,而所有電影公司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瞎了眼,這部先前還沒人敢碰的電影,瞬間成為了所有監製的夢幻計劃。很快地,史上最賣座的蘭博電影《第一滴血續集》要誕生了……

1982年電影《第一滴血》(First Blood)裡,警方與國民兵,似乎都不是蘭博 (Rambo)的對手,這其實並不算是一部太刺激的動作電影。警長的惡行惡狀與欺凌,讓《第一滴血》看起來更像是好人被打壓到底之後反抗的社會暴力電影。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但是這個電影系列三年後推出的續集:1985年的《第一滴血續集》(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就不一樣了。

這部電影續集讓蘭博成為了真正的動作英雄,影響了一代的觀眾,讓大量的電玩、漫畫與電影紛紛仿效山寨這位美國大兵。長年評價低落的《第一滴血續集》,卻有著比電影本身更大的文化影響力。

接續蘭博的高人氣,“第一滴血2”電影《第一滴血續集》(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推出後也帶動同名遊戲登場。

《第一滴血續集》竟曾讓“卡神”詹姆斯·卡梅隆黯然神傷

《第一滴血續集》已經不再是小說改編電影,事實上《第一滴血》小說作者大衛莫瑞爾 (David Morrell)當時只寫了這一本,這代表續集電影必須擁有自己的原創劇本;而《第一滴血續集》初版劇本的編劇,是一位意料不到的人物──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動作導演,與史上最偉大的動作巨星合作,應該激發出耀眼的光芒才對。很可惜地,事實上並沒有,兩個人搞得有點僵,更糟的是,這份由卡梅隆撰寫初稿、史泰龍修改的劇本,劣評如潮,榮登當年金酸莓獎最爛劇本──卡梅隆就此對戰爭電影感到灰心喪氣。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第一滴血續集》上映之後推出的玩具及遊戲等等,也讓作品及“蘭博”的硬漢形象更快速地散佈全球。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劇本真的很爛嗎?也許與它生長的環境有關:卡梅隆並沒有專心在這份劇本上,很糟糕的是,他同時必須撰寫《第一滴血續集》與《異形2》(Aliens)兩部劇本;更糟糕的是,這兩部劇本雖然都是續集劇本,但是前一集電影並沒有留下太多延伸的劇情,那個年代的好萊塢還不像現在如此貪婪,不會在電影裡放進明顯為了續集鋪路的戲哏,這導致他必須專心致志地想出全新的劇情;而最糟糕的是,他只有該死的三個月可以寫完兩本全新的故事。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工作量大、同時還得趕工兩份世界觀完全不同的劇本、而且時程緊迫,卡梅隆又受傷又著急──這位大導的早年生涯就是這麼悽慘悲哀。

“我必須一天同時寫兩份劇本,也就是《第一滴血續集》與《異形2》。這就像我去參加一個會議,然後在會議中同時又接到一通電話要溝通一樣,我只有3 個月的時間同時搞定蘭博與異形。

我只能為這兩份劇本各準備一張桌子,一張放在臥室裡,一張放在客廳,這樣我就可以把不同的參考資料與筆記放在它們該在的位子,我只要在桌子間跑來跑去就好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卡梅隆只要想不出蘭博的新劇情時,馬上轉換桌子寫異形。

拍攝《異形2》的詹姆斯卡梅隆,其實他編寫劇本的時候也同時煩惱著《第一滴血續集》電影的初版劇本。

史泰龍讓卡梅隆版蘭博孤獨,卻也成就孤高的勇者

雖然在之後的30年裡,我們常看到某些動作遊戲裡出現蘭博挺著機關槍打異形的畫面──例如《魂鬥羅》(Contra)。但我們從沒想過,戰士與怪物的距離曾經這麼近,還是出自同一雙手。

卡梅隆至少做到了不讓張飛打岳飛的荒唐劇情出現在這兩份劇本里,阿彌陀佛,不過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異形2》裡出現了太空陸戰隊,而《第一滴血續集》也出現了不管下屬死活的邪惡高層——正如《異形》系列的邪惡企業韋蘭湯谷集團 (Weyland-Yutani Corporation)一般。

但是不只如此,其他卡梅隆不由自主的喜好,仍然在《第一滴血續集》劇本里出現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卡梅隆是貨真價實的工程師,他筆下所有角色裡,總要有幾名技術超強的工程師或是駭客。即便像是《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這種看起來與駭客沒有太大關係的電影,他也要安排約翰康納懂得如何無卡提款。蘭博也一樣,卡梅隆精心設計了一位科技宅男,續集電影中他要與蘭博一起上山下海,成為他的好幫手。

這聽來有點驚世駭俗:全身肌肉、冷麵無情的戰士,背後跟著一位戴著眼鏡與計算機的工程師,這是什麼奇異的cosplay現場?還好我們還有史泰龍,他大刀一揮,把這個連工程師都覺得很怪的拖油瓶角色刪除了。猜猜原本可能飾演工程師的人是誰呢?是約翰·特拉沃爾塔 (John Travolta)。從來沒演過頭腦型角色的約翰·特拉沃爾塔,如果真的加入了《第一滴血續集》,那隻會讓這段詭異的劇情變得更加詭異。

2001 年的動作驚悚片《劍魚》(swordfish) 中,能歌善舞的巨星約翰·特拉沃爾塔在其中飾演詭譎殘暴的反派電腦高手。

但是史泰龍不只是來砍劇情的,他是來讓蘭博更加完整的:《第一滴血》並沒有留下太多續集能夠發揮的線索,因此卡梅隆把蘭博關進了大牢,直到蘭博的前長官山姆特勞曼(Sam Trautman) 來訪。特勞曼與蘭博坐在他的牢房裡,上校說了:看來我總是扮演把你拖出屎坑的角色。”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這是卡梅隆的劇本,但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結果卻不同,入獄的蘭博正在採石場揮汗揮舞著鐵錘,直到長官來訪,兩個人站在鐵網圍欄的兩側對話。

《第一滴血續集》電影開頭,在獄中的蘭博與前主管的對話,已是史泰龍調整過卡梅隆劇本後的呈現模樣。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從開場的這個小差別,看得出史泰龍的用心:他強化了蘭博的孤立。自《第一滴血》之後,蘭博仍然陷在一個自我封閉的苦牢中。

史泰龍特別加入了蘭博做工的畫面,讓大環境始終不肯放過虐待他的意圖昭然若顯,而即便是與他最敬重的長官會面,兩個人仍然站在圍牆的兩邊,代表著蘭博在《第一滴血》之後,那種與社會隔閡的感覺仍然沒有打破。

史泰龍調整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滴血續集》電影初版劇本,凸顯放大蘭博內心那份孤立的情感。

打破蘭博的心牢!

打破心牢,對史泰龍來說,正是《第一滴血續集》最重要的工作。觀眾在第一集裡只見到蘭博苦於某些越戰時期的回憶,卻不知道這些回憶的由來。而《第一滴血續集》要解開這個謎底──美國政府官員馬歇爾莫鐸(Marshall Murdock),要求蘭博回到越南戰俘營,探查是否有其他跟他相同遭遇的美國軍人仍然被俘。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第一滴血續集》要讓擁有傷痛回憶的被害人,重回事發現場,進行最激烈的心理治療。

1985 年電影《第一滴血續集》讓蘭博重回越南,找出和他一樣曾受困的美軍大兵,但也逼迫他面對那些折磨他的不堪過去。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這種方式到底有沒有幫助,也許不是電影的重點,但《第一滴血續集》也不是找到機會讓蘭博開更多槍殺更多人而已,最重要的,蘭博需要再次走一趟越南地獄,讓他有一個救贖的機會:上一次他自己逃出了戰俘營,這次他有機會,救出仍在受苦的同袍們,如同拯救自己一般。

當然,《第一滴血續集》上映時,越戰早已結束,戰俘營也應該早就消失。1985 年的《第一滴血續集》劇本拉來了蘇聯,使其繼續在原地訓練越南人。這個設定實在是腦洞大開,趁著美蘇兩大強權還在冷戰時,好萊塢慣於將蘇聯當作所有動作電影的大魔王,而這當然也算是《第一滴血續集》的原罪。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可是,這個差勁的設定,只不過為了製造更多蘭博的獵物而已。史泰龍實際在《第一滴血續集》裡,控訴的可不是蘇聯,而是造成他痛苦一生的元兇──美國政府。這種徹底打臉“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的做法,跟卡梅隆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史泰龍自己的點子。

遷就於80 年代的美俄關係,電影《第一滴血續集》中一切邪惡的源頭看似是俄國,但史泰龍更直指美國政府見死不救。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應該來救援蘭博的直升機卻放了鳥,蘭博又被騙了。

“……我認為放進政治思想是很重要的,就特勞曼以及與他對立的莫鐸來說,蘭博與他們兩個人的立場完全不同,我相信他的立場已經完全體現在最後的演講裡,我知道,蘭博最後的演講可能會讓數以百萬的觀眾把白眼翻到爆血管,但是這段演講的內容,是許多老兵灌輸給我的真心話。”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蘭博在《第一滴血續集》裡又被美國政府欺騙了第二次──第一次很明顯地是越戰。因此被俘被虐的他,殺出重圍回到了基地,差一點殺了下令封殺蘭博與戰俘的莫鐸。

在警告他必須救出所有仍然受難的海外軍人之後,蘭博發表了這段演講。他告訴長官特勞曼,他只希望祖國能像軍人愛國一般愛護她的子民,不要再把軍人視為可以拋棄的耗材。而在長官詢問不願回國的蘭博未來將何去何從時,他只留下了“過一天算一天”的灰心話,離開了長官與回到美國的道路,走向未知。

《第一滴血續集》電影最後,蘭博走向茫然的未來,令人不禁鼻酸。

影評嫌觀眾愛,續集大賣卻也催生蘭博最“不堪”的發展?

《第一滴血續集》有更多的刺激戰鬥場面,比起第一集,《第一滴血續集》更像是動作電影:孤立無援、裝備全無的蘭博,將一身求生與戰鬥技能全用上了,那把蘭博弓也真正地發揮了戲劇效果。但是,除卻這些純然的娛樂效果、與為了製造效果而安插的荒唐設定,《第一滴血續集》最有趣的部份,在於正面打臉政府的無懼態度。

從這個角度上,《第一滴血續集》與《絕地任務》(The Rock)幾乎是非常類似的電影,而早了十數年的《第一滴血續集》更加大膽與直接,把美國政府罵得狗血淋頭。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讓複合弓有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蘭博弓”,可見《第一滴血續集》電影中,蘭博戰技全開的奮勇英姿多具代表性。

觀眾愛死了,醜話說盡子彈噴光的《第一滴血續集》,票房突破了前作的好成績,1.5 億美金的票房超越了《第一滴血》票房的三倍。這部電影不但在1985 年就創下了億萬票房,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滴血續集》全美票房超過了全球票房的一半。一般動作電影票房的海外成績,大多是美國本土票房的1.5 倍左右。但是看起來《第一滴血續集》在美國比全世界更受歡迎,電影裡對美國政府露骨的政治批判,看來是這個票房紀錄的主因。

影評討厭《第一滴血續集》,但觀眾卻熱愛《第一滴血續集》,連原著小說家大衛莫瑞爾也是影迷,他甚至反過來根據《第一滴血續集》的劇本與一些刪除片段,再寫了一本《第一滴血續集》電影小說。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電影《第一滴血續集》對美國政府的反諷,就連小說原作者都為史泰龍詮釋的蘭博再加筆推出新書篇章。

蘭博在好萊塢的未來,看起來比電影裡的他更加光明。延續《第一滴血續集》的路線,3年後的1988年,這個電影系列即將再度推出續集《第一滴血第三集》(Rambo III),這一次更加熱鬧與暴力,相同的,也更加荒唐。最後,一部好萊塢與史泰龍本人,至今仍然希望徹底銷燬的《第一滴血第三集》上映了……

蘭博 (Rambo)快被炸死了,這好像一點都不稀奇,畢竟越南兵可是在他頭上丟過一大桶炸彈。可是蘭博跳進河裡,下一秒他又滿血上場了。不過,我提的不是銀幕上的蘭博,是真實世界的蘭博: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在《第一滴血第三集》(Rambo III)的片場,快被炸死了。

動作橋段更多、殺人數量更多的《第一滴血續集》(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年上映並創下了超高票房之後,《第一滴血第三集》是非拍不可。但是要成功,子彈、爆炸、場景都要加倍升級,蘭博已經成為了80年代的戰爭英雄,不能再回到山裡跟民兵糾纏了,小型部隊、幾臺直升機、瘦弱的越南兵已經對蘭博來說太過簡單,他需要更大的挑戰,才能讓他的炸彈箭有用武之地。

《第一滴血第三集》經費燃燒,史泰龍內心快要爆炸

身處在超過48℃ 高溫的死海海畔,晚上氣溫還會快速降到低於10℃,劇組想要青出於藍的《第一滴血第三集》,一開始就陷入內憂外患的危機;而劇組一開拍,史泰龍就要求大量的爆炸特效——這裡的沙漠地形,讓爆炸引發的沙塵可以幾乎淹沒攝影機;浮動的沙地更讓固定炸藥變得困難。

這些環境問題都會造就大量的重拍,史泰龍向千里迢迢來採訪的美國媒體表示:親愛的,如果你想要找我,很簡單,跟著爆炸聲走就好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每一次爆炸都是美金堆起來的,但大量的重拍讓成本持續上升。更糟的是,《第一滴血續集》奠定了史泰龍赤膊開弓、赤膊開槍、赤膊逃跑、赤膊發射火箭筒、赤膊開直升機而且繼續發射火箭筒的慣例。現在《第一滴血第三集》蘭博當然要持續打赤膊,史泰龍的肌膚在48℃ 的高溫曝曬、與爆炸火星的灼燒下,膚質不是很好──他都快被烤焦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但是膚質不是最大的問題,能夠到這死海畔開拍已經是《第一滴血第三集》的福氣:這部電影的籌備階段一團糟。

影史“酷帥之王”(The King of Cool) 史提夫麥奎因 (Steve McQueen)的御用編劇哈利克連納( Harry Kleiner )是這次《第一滴血第三集》的編劇,能請到動作片資歷如此完整的編劇,對於蘭博系列電影來說很不容易,寫過警匪經典《警網鐵金剛》( Bullitt )的克連納,來寫註定要有更多無腦爆炸的《第一滴血第三集》好像有點浪費……但其實沒有浪費太多:克連納寫的初稿劇本,史泰龍一點興趣都沒有,馬上請克連納回家。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警網鐵金剛》是飆車電影類型與警匪電影類型中的傑作。

大導演華特希爾 (Walter Hill)非常賞識的克連納,被史泰龍嫌到不行。再次證明了蘭博是史泰龍的親兒子,他不喜歡任何人——即便是王牌編劇——對蘭博指指點點。

但是,的確是因為史泰龍大改《第一滴血》(First Blood)的劇本,才讓蘭博能夠順利在好萊塢站穩腳步。即便史泰龍其實是編劇天才,那麼就讓他繼續編劇《第一滴血第三集》好了,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史泰龍在劇本以外也有很多不滿。

小孩捧大碗,拿不穩的話還是回家吧!

史泰龍不喜歡原來的攝影指導瑞克威特( Ric Waite ),但問題是,其實威特是他一開始認可的,威特還與史泰龍合作過《眼鏡蛇》( Cobra ),連預定擔任導演、拍過《時空英豪》( Highlander )的羅素莫卡席( Russell Mulcahy ),都被史泰龍趕跑了(其實穆卡尼也是史泰龍欽點的)。

最後換上的新導演彼得麥當勞( Peter MacDonald ),甚至沒執導過長片電影,《第一滴血第三集》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以“城市蘭博”為概念,導演喬治柯斯麥託斯與主演史泰龍製作的1986 年電影《眼鏡蛇》。

“這部電影的規模如此龐大,你必須在拍攝時就想到後面十個鏡頭該怎麼拍,不能臨時抱佛腳隨機應變。沒有人等到要上戰場時,還不知道自己的戰略是什麼。

這樣說好了,《第一滴血第三集》幾乎算是一部戰爭電影,我們有大量的卡司與劇組成員(超過250 人)、我們還得克服艱難的外景環境,每個人與每件事都必須協調完美才行。”

看來,史泰龍對無法跟他一樣做好作戰準備的工作人員非常不滿,只好請他們離開。光是這些人員變動,《第一滴血第三集》有超過半個月毫無進度可言。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的焦慮除了怕別人搞壞親兒子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第一滴血第三集》的成本是6,300 萬美金。這個數字約是當今一部中等成本電影的成本,但在1988 年, 6 千萬美金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高的電影成本紀錄。

這部電影還有大量的海外外景要拍,以及史泰龍提到的人員調度問題,並非所有導演都能承擔這部超大製作規模的電影。穆卡尼其實也不適合,《時空英豪》基本上是部低成本電影,6 千萬的大電影超乎他的預期。

80 年代極受歡迎《時空英豪》也是出自羅素莫卡席之手,但對於當時天價成本的《第一滴血第三集》電影,大家其實有點擔心Handle 不過來。

帶蘭博轉往全新戰場,迴歸沙場戰士的“Rambo III”

其實《第一滴血第三集》是一個被誤譯的片名,因為原片名“Rambo III”中根本沒有「第一滴血」四個字,而且蘭博也流過不止一滴血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為什麼連原片名都要捨棄“第一滴血”這幾個字呢?

事實上,這是史泰龍的點子,他想要藉著更名,將動作英雄“蘭博”與陰鬱的創傷後症候群電影“第一滴血”區隔開來。

蘭博依舊有心傷,但從《第一滴血第三集》之後,殺戮成為了他上鏡的主要理由,他不再對抗他的夢魘或祖國,有更邪惡的敵人等著他掃蕩、有更壯觀的武力對決等著他到位。

所以,《第一滴血第三集》的娛樂性瞬間提升不少,一樣是大開殺戒,《第一滴血》是藉著傷害別人來阻止他們傷害自己,這是困獸猶鬥、這是以攻擊為防禦;《第一滴血續集》裡,他被迫面對多年的傷痛回憶,他用殺戮與救俘作為救贖,這是為自救而殺、為獨活自責而殺。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但在《第一滴血第三集》裡,他要對上的是萬惡的蘇俄,俄軍傷害了他亦師亦父亦友的特勞曼上校(Sam Trautman),他要血債血償,把老毛子殺得片甲不留。《第一滴血第三集》把進退兩難的帶傷野獸,化為了單向的殺人機器……

《第一滴血第三集》(Rambo III)也許是最適合入門者觀看的一部蘭博電影,這部無腦動作電影甚至不需要觀看前作,它充斥著奇觀式的片段──用火藥灼燒傷口;蘭博竟然跑得比直升機的炮火還快;當然,別忘了最後戰車對上雌鹿攻擊直升機(Mil Mi-24)的創舉。直升機對坦克、天龍對地虎,理應打不起來的兩方,最後竟然撞成一團作結,充滿了熱血衝腦的男子氣概。而坐在戰車裡的蘭博,在與最高時速200公里的直升機對撞時,只低哼了一聲──說有多Man就有多Man。

封印解除的《第一滴血第三集》,還蘭博沙場戰士原形

還記得嗎?我們介紹過,《第一滴血》(First Blood)裡蘭博沒有殺害任何一個人;而在《第一滴血續集》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裡,總共死了81個人;可是在《第一滴血第三集》裡,蘭博還沒有救到特勞曼上校,代表這部電影還沒有超過一半,死傷人數就已經超越了上一集。更何況《第一滴血第三集》最後還塞進了一場阿富汗人與俄國人的荒野大決戰,總死亡人數超過了150位,幾乎是前作的兩倍。

這部用子彈與死亡堆砌起來的電影,譭譽參半,當年榮獲多項奧斯卡……頒獎前一天公佈的金酸莓獎入圍,當代影評雙天王金希斯可 (Gene Siskel)與羅傑伊伯特 ( Roger Ebert)也有評價兩極的看法。但是,給了《第一滴血第三集》大負評的伊伯特,卻也承認,對粉絲來說,《第一滴血第三集》是一部極富娛樂性的優秀電影。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可是,評價兩極不是《第一滴血第三集》期望的結果。它是1988 年當時好萊塢史上成本最高的電影(6,300 萬美金),而《第一滴血續集》的美國票房高達1.5 億美金。所以,《第一滴血第三集》至少要賣到跟前作打平的1.5 億美金才算合格。

史泰龍用心塞了大量的爆炸與屍體,希望更歡樂的動作電影能夠創下更漂亮的票房數字。悲慘的是,光是首週末票房,上映院線數更多的《第一滴血第三集》,還低於前集800 萬美金。最後,《第一滴血第三集》的美國票房僅有5,300 萬美金,比成本低了1 千萬。

但是即便美國觀眾不買單,海外觀眾應該會繼續支持英勇的蘭博……看來並非如此,海外總票房1.3 億美金的成績,還是低於第二集的1.5 億美金。最後《第一滴血第三集》的全球票房,僅贏過《第一滴血》 6 千萬美金,可是反過來想想,《第一滴血第三集》的成本超過了《第一滴血》 4 倍之多。票房證明,花更多錢、片長更長、場景更浩大的《第一滴血第三集》,獲得了重大的慘敗。

《第一滴血》是當年從眾多電影公司手上救下《第一滴血》製片權的名製片馬利歐凱薩 (Mario Kassar)、其製片公司卡洛可影業的第一部票房大勝電影,前兩部蘭博電影,讓卡洛可影業吃飽喝足。在每部卡洛可影業電影開場,隨著卡洛可logo出現時的配樂,就是配樂大師傑瑞高登史密斯( Jerry Goldsmith )為《第一滴血》撰寫的主題配樂變奏。但是沒想到,蘭博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電影,卻狠狠地打擊了投下重金製作的卡洛可影業。

史泰龍與製片團隊千萬沒想到, 80 年代誓言與阿富汗人民站在一起的美國,在數十年後變成阿富汗恐怖組織的最大敵人。這導致《第一滴血第三集》的劇情處處尷尬。舉個例子,《第一滴血第三集》的劇情目標,是蘭博要從入侵阿富汗的俄軍手中,救出特勞曼上校(Sam Trautman)。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經歷一番惡戰之後,蘭博與特勞曼離開蘇俄基地,準備前往阿富汗村子離開這裡。電影原始的劇本其實是在這裡告終,你甚至在《第一滴血第三集》裡,可以發現在這個段落,連光榮生還風格的配樂都響起了,一般好萊塢動作電影在此時都準備要升起演職員名單了……

突然,蘭博的順風耳聽到了騷動,他們隨即發現,不死心的蘇俄軍隊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一整支擁有戰車、直升機、步兵與機動部隊的軍隊,要殺兩個人,嗯哼,真是合理。就在絕體絕命的此時,一群阿富汗反抗軍騎著馬、舉著槍、帶著迫擊炮前來拯救他們……

之後蘭博跟反抗軍一起並肩作戰,在眾多死傷之後,蘭博爬上了蘇聯戰車,撞爆了萬惡老毛子。一切塵埃落定,當特勞曼與蘭博準備踏上歸程,反抗軍詢問蘭博是否願意留下,連村子裡的小男孩也痴痴地希望蘭博能待在這裡,蘭博遲疑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離開。

上頭這一段結局是史泰龍後來補上的,這一段不只是加上最後直升機撞戰車的高潮而已,更重要的是,加深了阿富汗聖戰士堅決抗俄的決心,結尾蘭博甚至還考慮了幾秒鐘,要不要加入這個聖戰士大家族。更諷刺的是,看起來這裡似乎真的是最適合蘭博的新家:他們接納他、而他們需要蘭博一起打倒眼前的高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在這個刪除結局裡,蘭博最後選擇留下,這部電影向阿富汗投以極大的憐憫溫情,在電影片尾還加上了特別字幕:“這部電影獻給最英勇的阿富汗人民。”

如今看來,處處諷刺。

在911事件後,美國和阿富汗勢同水火,往後20 年,“聖戰士”逐漸變成西方世界最厭惡的名詞,因國際情勢變動,《第一滴血第三集》變成了最尷尬的蘭博電影。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第一滴血第三集》繼續強化蘭博作為捍衛弱者的戰士形象,只是沒想到,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弱者,今日的朋友通常都是明日的敵人。身為一介戰士的蘭博,這次真正無仗可打、無家可歸。

就在《第一滴血第三集》票房慘敗、口碑爭議、後來還被迫與911 事件扯上關係之後,這個曾經是票房奇蹟的電影系列,就此湮沒20 年。

《第一滴血第三集》(Rambo III)是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試圖改變《第一滴血》(First Blood)系列的作品,他想讓蘭博從創傷後症候群老兵,轉型為捍衛弱者的鐵血戰士。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為此他更改了片名,使電影更加聚焦於約翰蘭博本人,而非他腦中的夢魘。這點改變直到蘭博第四集《第一滴血4》(Rambo)仍然持續,但你可以發現,第四集並不叫“蘭博4”(Rambo IV),而是簡簡單單的“蘭博”兩字而已,這某種程度上呈現史泰龍想要回歸初心的本質。

史泰龍經典動作電影系列《第一滴血》2008 年推出的第4 部續集英文片名《Rambo》已不見血,轉型意味濃厚。

無論正面海報還是背影海報,都是“蘭博”(Rambo)。

相隔20年的續集,用蘭博的血與淚堆疊而來

這部電影原本應該被叫做《約翰蘭博》(John Rambo),但是在電影公司要求下,最終只剩下了Rambo 一個字:這個系列的年月已經太過漫長,電影公司覺得許多觀眾,已經忘記了我們的蘭博本名是約翰了。

2008 年上映的《第一滴血4》的時間設定與真實時間相同,自1988 年的《第一滴血第三集》上映之後已過了20 年。在第三集最終,已經捨棄大美國故鄉的約翰蘭博,似乎已經連憤怒都失去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我們在《第一滴血4》裡看到的他,已經獨自在泰國叢林裡生活20 年,他沒有妻小或任何情感關係,以捉蛇、船伕、偶而噹噹導遊等工作維生。

他不只捨棄了美國,甚至幾乎已經捨棄人生。直到一隊熱情的傳教士團體找上他,希望他開船載他們沿著薩爾溫河逆流而上,深入緬甸援救被貪腐軍隊壓迫的人民。

《第一滴血4》:偶爾當當不灑網的漁夫

蘭博在這20年來看起來過得並不好,蘭博電影也是。它曾經是卡洛可影業 (Carolco Pictures)當家王牌電影,但卡洛可影業最後無法活得比它的造物還長──卡洛可影業於1995年破產,《第一滴血》系列就此在好萊塢拓落飄零。

1995 年電影《割喉島》是卡洛可影業收山前最後一部發行的作品,這部該死的電影摧毀了卡洛可一代王朝。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2年後,米拉麥克斯影業 (Miramax)買下了它,意氣風發地,準備在1998年開拍《第一滴血4》。

但這次喊卡的卻是史泰龍本人,他宣稱已經不想再拍任何動作電影,這讓米拉麥克斯影業感覺宛如受騙——好像買了一個空殼子。他們一方面繼續與史泰龍溝通,一方面想找其他動作天王替代史泰龍成為蘭博——如果當時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沒有被困在《大開眼戒》(Wide Eyes Shut)彷彿無窮無盡的製作期之中,也許他會是個好蘭博,嗯,大概吧。

從洛奇到蘭博,《第一滴血第三集》之後的史泰龍一度不想再演出動作片,而留有像是1992 年《母子威龍》這樣的作品。

1992年的《母子威龍》( Stop! Or My Mom Will Shoot )是史泰龍少見的恐怖電影。

他是史泰龍,不是各種肌肉戰警

米拉麥克斯也清楚,沒有史泰龍,沒人會想要看蘭博電影。問題是,歷戰老兵的心境已經高掛免戰牌。1996年史泰龍在接受採訪時已經表示,做了20年的動作天王,這些打打殺殺的電影已經讓他內心“空虛不已”。他已經厭倦觀眾與好萊塢都只當他是一團肌肉,把這團肌肉放到水銀炸彈上,就變成了《魔鬼專家》( The Specialist );把這團肌肉丟到未來去,就變成了《超級戰警》( Demolition Man )或《超時空戰警》(Judge Dredd) ——看看這兩部電影連片名都如此雷同。

他想要逃離“在一堆垃圾裡演完戲之後再換到另一堆垃圾去”的生活,他想要擺脫“爆炸動作肌肉天王肌肉棒子”的形象。

洛奇與蘭博這兩個大銀幕形象太過經典,史泰龍日後演出的電影如《魔鬼專家》、《超級戰警》、《超時空戰警》都出不了肌肉硬漢這個框架。

彷彿遲來的中年危機,史泰龍在50 歲前後面臨了職業倦怠的高峰期,觀眾嘲笑他的電影每部都是“戰警”,但他的內心掙扎並不比這些嘲笑難熬。

他已經在40 歲之前,就賺進能過著尊貴華美生活的大把片酬。但這世界需要一個肌肉英雄,好萊塢永遠需要一臺硬漢ATM,連觀眾也口中嫌棄身體誠實的需要他,蘭博也需要他,但他內心真的無法回應這些熱切的索求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阿諾史瓦辛格以及布魯斯威利斯等肌肉派動作影星曾合夥開設“好萊塢星球餐廳”。

90 年代這幾位天王合作了好萊塢星球餐廳(Planet Hollywood),這間上市餐廳一度市值高達25 億美金。

史泰龍50歲前的1995年10月,可以說是個分水嶺,《刺客戰場》( Assassins )是動作片大導李察唐納 (Richard Donner)的電影。只要看到唐納的名字,就代表著爽快與刺激,但這部電影其實也不太唐納,沒有他過往電影裡那些正邪不兩立的對決氣氛。

本片中,史泰龍與飾演反派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建立起一種亦敵亦友亦師徒、甚至有些曖昧的奇妙關係,讓女主角的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徹底變成一個超大電燈泡——這些變化當然都是因為兩位編劇的設計,當年還默默無名的華卓斯基兄弟,完成了好萊塢對吳宇森黑道電影最精彩的一次無痛轉譯。

《刺客戰場》裡的史泰龍溫柔地像只大貓咪。

最不刺激、“最不史泰龍”的史泰龍電影,從《刺客戰場》之後陸續出現,像是《警察帝國》( Cop Land )或是《十萬火急》( Daylight ),這些電影的海報上都有大大站在主位的史泰龍,但是他在這些電影裡,不是擔任配角,就是擔任不完美的殘缺主角──可不是斷隻手那種殘缺,而是道德上的殘缺。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希望這些電影能讓他“洗盡鉛華”,正如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自動作天王漸漸轉型為編導時,拍攝了一些類似《黑心獵人》( White Hunter Black Heart )此類顛覆英雄形象的電影,史泰龍也希望戲路上的轉變,能讓觀眾能見識到他沒有肌肉的那些部分。

擂臺燈光再度亮起,《第一滴血4》復活有望

這條路沒有那麼好走, 1995年至2003年間,史泰龍從劍走偏鋒,漸漸轉為只能當偏鋒——只能配音演出、在外國電影裡插花、或演出搞笑角色(還是配角)。

最後在中斷演藝工作近3年之後,已屆60高齡的史泰龍推出了《洛奇:勇者無懼》(Rocky Balboa)宣佈復出好萊塢。

而此時,《第一滴血》系列電影的權利,也已經流轉到了千禧年影業 (Millennium Films)手上。蘭博終於重出影壇,代表著《第一滴血4》有希望復出了。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2007 年的拳擊電影《洛奇:勇者無懼》是“洛奇”系列睽違16 年的第6 部系列作。

整體來說,史泰龍在50 多歲的十年期間,彷彿飄零在好萊塢的幽魂,大家都認識他,卻僅將其視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模糊形象。他算是“過氣”與“晚節不保”的最完美象徵,卻沒有太多人願意思索他這些另類演出的內心歷程。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如同《警察帝國》,當年被認為是集結勞勃狄尼洛 (Robert De Niro)與哈維凱託( Harvey Keitel )等一干演技派的大作電影。還很年輕的編導詹姆士曼格 (James Mangold)事實上交出了非常細膩的成品──多年後他拍出了《羅根》(Logan)。而史泰龍的演出亦算可圈可點,他還特地增肥以符合小鎮警長的氣質。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但是,《警察帝國》卻一直被認為是史泰龍的過氣之作之一,直到多年後,眾多評價才還給這部電影一個公道。

(1萬5千字長文)《第一滴血》47年簡史:從第一滴血到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就是蘭博,蘭博不能沒有史泰龍,如今史泰龍已經拔刀現身,最後只有他能讓蘭博找到新生命。在好萊塢失意十年的史泰龍,決定讓蘭博嚐到跟他一模一樣的痛苦──重新做人有多痛苦?《第一滴血4》裡蘭博就要知道了……(未完待續,歡迎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