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高新企業認定重點注意事項

高新企業認定需要準備的材料很多,所以財務工作尤為重要,一旦出現差錯,就會導致高新認定申報失敗,推遲享受高新企業的好處。今天,高企在線主要為大家介紹高新企業認定的重點注意事項,以下將以2019年度認定為例。

重點一:財務成長性

注意了!高新企業認定重點注意事項

財務成長性

  1. 對比2018年與2016年、2017年淨資產、營業收入的平均增長性;
  2. 測算2016-2018年淨資產、營業收入平均增長性得分;
  3. 一定要關注淨資產增長的途徑;
  4. 合理權衡收入增長的成本與稅負、能早點開具的收入發票儘量年內開具增加收入成長性;
  5. 淨資產、營業收入平均增長性得分各10分,合計20分,拿滿這個20分是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最關鍵的。

重點二:科研人員甄別

編制2018年年平均職工花名冊,根據個稅申報及社保繳納情況確定年平均職工人數及人員信息,在此基礎上梳理、判定、確定適合的科研人員名單,完善科研人員學歷、專業、職稱、部門、崗位、研發分工等信息,編制2018年度科技人員名單表,並使科技人員>年度平均職工總數的10%以上。

  • 資料備存:研發人員勞動合同、個稅申報證明、社保繳費證明、學歷證書、職稱證書、獲獎證書等。
  • 注意事項:研發人員工作時間183天時限。

重點三:研發費用歸集

注意了!高新企業認定重點注意事項

研發費用歸集

高企認定工作指引中明確了研發費用歸集的範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同時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並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

而如果企業在前期並沒有將研發費用單列到項目甚至沒有在賬內單獨列支研發費用,那麼必然導致企業財務人員在申報高企認定時,才臨時按照「指引」要求,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認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時甚至都是在做無用功。因此,提前歸集財務費用是十分重要的準備環節。

  1. 設計合適的研發費用會計科目體系
  2. 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設立“研發支出”會計科目,下轄“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二級科目及三級、四級、五級等明細科目。
  3. 執行企業財務制度及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設立“管理費用-研發費用”會計科目,下轄“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人員人工”、“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直接投入”、“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研發折舊與攤銷”、“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設計費”、“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裝備調試與試驗費”、“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委託外部開發”、“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其他費用”三級科目及四級、五級等明細科目。
  4. 及時、規範進行研發費用的核算
  5. 做好“研發人員清單”、“研發材料清單”“研發固定資產清單”、“研發無形資產清單”四張表,作為研發費用分配的依據支撐,對研發人工、直接投入、研發折舊、研發無形資產攤銷進行歸集和分配。
  6. 依據有關合同、發票、報銷單據等,對設計費、裝備調試與試驗費、委託外部開發、其他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
  7. 歸集分類注意:研發費用與研發活動、科研項目的關聯性、匹配性,正確區分生產、工程與研發,合理確定共性費用的分攤標準,合理確定費用在多項目中的分配標準,研發耗用材料的變賣、回收、再利用與研發產品銷售後對研發費用的扣減。
  8. 做好研發費用完整的證據鏈管理
  9. 人員人工:研發人員名單、工資表、社保與公積金繳納明細等;
  10. 直接投入:研發材料領料單;水電費與租賃費分攤表;檢驗檢測、中試及產品試製、樣品樣機及測試費有關合同與票據;研發設備維護、調整、運行費的有關合同、票據;
  11. 研發折舊與攤銷:研發折舊明細表、研發無形資產分配表等;
  12. 研發設計費:有關合同、票據、審批手續;
  13. 裝備調試與試驗費:有關合同、票據、審批手續;
  14. 委託外部開發費:有關合同、票據、審批手續;
  15. 其他費用:報銷單據、附件、費用審批單。
  16. 完成研發費用明細賬或輔助賬
  17. 通過研發費用財務核算,形成研發費用序時明細賬或研發費用多欄式明細賬;
  18. 財務賬上未進行分RD項目的研發費用核算,在年終應進行輔助核算,將賬面研發費用分配計入對應的RD項目輔助賬中。

注意事項:研發費用結構的相對合理性,研發費用與行業、企業性質的相對合理性,人均研發人工與企業人均人工的合理性,研發折舊佔折舊總額比例的合理性

重點四:高新產品收入

注意了!高新企業認定重點注意事項

高新產品收入

  1. 梳理企業主營業務產品或服務類別;
  2. 確定企業歸屬於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的主營產品或服務;
  3. 確定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50%);
  4. 編制2018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明細表(分PS);
  5. 取得高新技術產品證書、專利證書、產品鑑定證書、第三方檢測報告等高新技術證明文件;
  6. 關注投資收益、貿易收入、分包工程收入、OEM收入的比例(<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