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戰艦”,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如何誕生的


“陸上戰艦”,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如何誕生的



一戰爆發後不久的馬恩河會戰阻止了德軍在法國的速勝,也令西線戰事進入了漫長枯燥而又異常血腥的塹壕對峙階段。不過在1914年9月,交戰雙方的大部分軍事專家都認為這種對峙將是短期的,不過也有極少數人對此持有不同觀點,其中之一便是英國工兵部隊的恩內斯特·斯溫頓(Ernest Swinton)上校。這位在英國工兵中以“作風強硬的工程專家”而著稱的人物,同時被稱作“軍隊中的作家”,在斯溫頓看來,協約國軍隊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佈鐵絲網的戰場上開闢道路、翻越壕溝並且能夠隨時摧毀和壓制敵軍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一舉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

這意味著,在所需各種技術條件的基礎之外,坦克問世所欠缺的一個重要推動力也開始生成了,那就是來自軍隊或者說是戰場實際的強烈需求。隨著圍繞著塹壕的殘酷戰事的繼續發展,英軍終於開始關注起農用機械(確切地說就是霍爾特拖拉機)在崎嶇路面上的通行能力。這種關注產生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打造出了基於拖拉機的履帶式火炮牽引車,從而開始展現出履帶式車輛在戰場上的特殊價值。

在歐洲戰場上的英國炮兵們開始感受到履帶式牽引車帶來的便利的同時, “作家”斯溫頓上校覺得自己的軍隊完全可以利用這種履帶式車輛收穫得更多。他奮筆疾書,向自己的好友、大英帝國國防委員會的一名高官莫里斯·漢基(Maurice Hankey)上校陳述此見。

通覽了斯溫頓的長信後,漢基上校深有同感,於是便在1914年聖誕節過後寫就了一份正式的書面材料,以多份複本同時呈交到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陸軍大臣基欽納爵士和海軍大臣丘吉爾手中。在這份書面報告中,漢基提出要打造一種體軀龐大,具有防彈能力,由履帶式行動裝置驅動,車組成員藏身於裝甲戰鬥室內,以馬克沁機槍為武器,可以壓倒鐵絲網而直取敵軍陣地的新式作戰車輛。

大概是忙於其他事務或者無暇細看,首相和陸軍大臣都沒有做出什麼反應,唯一對漢基充滿創意的建議做出積極回應的是丘吉爾。這位一貫對能夠贏得戰爭的新奇想法感興趣的海軍大臣在1915年1月6日致首相的信中稱:以英國的工業能力,製造40~50輛這種作戰車輛並非難事。這種車輛一旦投入使用, 可以在夜間突擊德軍戰壕,以其自身重量壓垮鐵絲網,履帶裝置則可以跨越塹壕,車上的機槍火力將壓制敵軍火力。這種車輛將在突破敵軍第一道塹壕後暫時停頓,等到步兵上來肅清周邊地區後,再衝擊下一道塹壕。

就這樣,在斯溫頓和漢基的力主下,在丘吉爾的大力支持下,坦克開始在襁褓中孕育了。丘吉爾開始積極地推進新型裝甲作戰車輛的項目。1915年2月20日星期六的早晨,他在自己的海軍大臣辦公室裡召集了一次小型專題會議,應邀到會的人士包括陸軍中主管軍事運輸的海瑟林頓上校、福斯特公司的總經理威廉·特里同、陸軍的鄧波爾(Dumble)上校,以及著名的軍艦設計師坦尼森·德因科特(Tennyson D`Eyncourt),大家一致同意正式組成一個委員會來推進此事,這就是在坦克發展史上赫赫有名的“海軍部陸上戰艦委員會”(Admiralty Landships Committee)。考慮到海軍部在這件事上的作用,用“陸上戰艦”一詞倒是相當貼切。


“陸上戰艦”,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如何誕生的

威廉·特里同




1915年2月22日星期一,陸上戰艦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正式會議,決定採取的第一步行動是對當時可以獲得的各種履帶式行動裝置進行系統的對比評估。丘吉爾對此要求道:“你們要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幹起來。”這次會議的另一項成果是明確了履帶式裝甲車輛的定位,委員們達成共識,“陸上戰艦”的重點是作戰,而不是運兵。從這次會議起,坦克這一嶄新的事業就算正式起步了。

到了1915年秋天,設計團隊完成了兩套並行的方案,根據行動裝置的不同,一種被稱為“蜈蚣”(Centipede),另一種被稱為“1號機械”(Number 1 Machine)。“1號機械”的樣車製造進度比“蜈蚣”快,它的履帶裝置是由福斯特公司的當家人特里同親自設計的(或者說是改進的),其車體後部裝有一對碩大的路輪以實現轉向,還在履帶式行動裝置的側面加裝了鋼板以隱蔽承重輪和託帶輪,樣車完成後“1號機械”得名“小威利”(Little Willie)。按照字面詞意來說,這個名稱的意思就是“小遊民”,而實際上,小威利是威廉·特里同的愛稱。小威利也好,小遊民也罷,總之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輛坦克,它很快就在位於林肯(Lincoln)的伯頓公園(Burton Park)進行了越野行駛測試,表現得相當不錯。


“陸上戰艦”,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如何誕生的

測試中的“小遊民”




特里同的設計團隊計劃為“小遊民”配備1門口徑為40毫米、發射2磅炮彈的山炮,另外加裝6挺機槍,如此的火力配置對於克羅普頓所設想的3英寸炮是一種退步,不過比海軍部最初要求的僅僅裝備機槍則是一種進步。但是這一配置方案沒有獲得認可,因為2磅炮對履帶式車輛這種大傢伙來說太過弱小,而且這種設計不失精巧的山炮還存在供貨不足的問題,最後海軍部決定在這輛接近完成的“陸上戰艦”的車體兩側各配備1門口徑為57毫米的6磅速射炮。

到了1915年的12月6日,與“小遊民”平行開發的“蜈蚣”的樣車也接近完成,當時它已經在車體結構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得比“小遊民”更好,因此委員會決定把研究重心全部移到“蜈蚣”身上,而就此叫停了“小遊民”項目。

1916年1月12日,“蜈蚣”在福斯特廠區內第一次隆隆開動起來,第二天便秘密駛往伯頓公園,在那裡成功越過了一道塹壕及其他模擬戰場實際的障礙物。從那時起,它獲得了一個親和得多也更具象徵意味的名稱“母親”(Mother)。1月26日,“母親”被運往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哈特菲德(Hatfield),接受軍方的正式測試。儘管英國工兵已經在當地的溫布利公園(Wembley Park)準備了一系列地貌障礙,但是委員會認為此地根本不適合進行正式的軍方測試,因為這個公園“太開放了”。於是臨時把測試場所改在了薩利斯伯利勳爵(Lord Salisbury)的私人莊園裡,徵得主人同意後,工兵們在莊園裡趕建了英式和德式的戰場障礙,等著“母親”去克服。

1月29日,“母親”第一次成功跨越了障礙,接著在2月2日進行了第二次測試,這次還迎來了許多身居高位的觀摩者,包括陸軍大臣基欽納爵士在內。測試同樣非常成功,可是大鬍子的基欽納爵士卻在中途早早離場,稱這場戰爭是無法靠這些“靈巧的機械玩具”來打贏的。2月8日,“母親”再一次跨越莊園裡的障礙,這次是給御駕光臨的英王喬治五世(George V)做表演。展示順利結束後,激動不已的委員會把當日情況致信報告給丘吉爾,在行文中第一次把基欽納口中的“機械玩具”稱作“坦克”(Tank),這個詞在英語詞彙中的意思是“水櫃”。

受到各方肯定的“母親”奠定了接下來三年裡英國坦克的基本樣式。其外觀和“小遊民”的方正箱體不同,呈碩大的菱形(讓人想起澳大利亞人莫爾的方案),兩側寬為0.52米的履帶包裹通體周邊,每側履帶由90塊履帶板構成,這種在菱形車體上的過頂履帶正是一戰英國坦克的外觀標誌。“母親”長9.5米, 高2.5米,寬4米,駕駛艙由厚10毫米的鎳鋼板構成,車體正面鋼板厚12毫米, 車體和後部各厚8毫米,頂部和底部各厚6毫米。除了履帶,還在車體後部安裝了一對用於轉向的路輪。一臺提供動力的6缸戴姆勒水冷汽油機,被置於車體中部,它在轉速達到1000轉時的出力為105馬力。車體前部內置有兩個容量各為105升的油箱。


“陸上戰艦”,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如何誕生的

“母親”側視圖




在車體兩側各裝有1個內置6磅速射炮的炮塔,炮塔向後方開有以鉸接方式連接的艙門,從炮塔向外伸出的火炮的水平射界達到90度。每側的炮塔都被設計成可拆卸式,以便由拖車單獨運送以降低整車運輸坦克時的難度,每個炮塔單獨重量為1778千克,在戰場上安裝或拆卸需要8小時。選用的火炮是最早源於1885年、後在1915年為英國皇家海軍特別製造的改進版哈乞開斯57毫米速射炮,身管40倍徑,最大射程6858米,炮口初速554米/秒。輔助武裝為4挺哈乞開斯09/13型8毫米輕機槍。炮組共有4人,每側的火由1名炮長和1名裝填手負責, 駕駛員的位置在車長右側,在車體後部另外還有2名操作者,“母親”的車組成員一共8人。

英王喬治五世成功視察“母親”四天之後的2月12日,大英帝國國防委員會成立了坦克供應委員會,專事負責坦克的量產和採購列裝,同一天裡發出了100 輛坦克的訂單。量產型號就是由“母親”略加改動而來,這就是英國和世界上的第一種正式坦克型號Mark I型。

本文摘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坦克裝甲車輛全史1914—1918》


“陸上戰艦”,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如何誕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