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叛唐後,唐軍仍有些許優勢,卻為何遭逢大敗?

我們知道,唐玄宗可謂是在唐朝歷史當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他力挽狂瀾,匡復李唐宗室,更是勵精圖治,締造大唐盛世,秉承著包容的心態,吸納異族的同時,也將中華文化弘揚至全世界,可謂是一代“聖人”。然而在另一方面,唐玄宗也逃不過人性的倦怠,在一番英明之後也逐漸變得昏聵,安於享樂,不思進取,以至於繁盛的唐朝在天寶時期開始盛極而衰,藏匿著諸多的社會矛盾,只待最終的爆發。我們也知道,歸根究底,唐玄宗即締造了盛世,也一手摧毀了盛世,儘管這也並非是他自己的本意,可是世間無奈本就是如此。

安史之亂的爆發,無論結局如何,都已然說明了唐玄宗後期的統治之道是錯誤的,儘管在他自己看來,盛世已至,萬民安寧,便不必去過多打擾,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這何不是他給予自己偷懶怠政的藉口呢?所以我們也能夠從《長恨歌》中看到“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表面看來這似乎是楊貴妃的鍋,可是實際上這本就是唐玄宗無心理政所衍生出來的附屬品,若是唐玄宗還是那個勤於政事的唐玄宗,又就算是“春宵苦短”也不必“君王不早朝”,這很明顯只能夠詰責於他自己了。

安祿山叛唐後,唐軍仍有些許優勢,卻為何遭逢大敗?

另外,在唐玄宗前期,任用賢相輔理國政,君臣共治方才締造瞭如此盛世,並且,唐玄宗也明白久任而私的道理,所以他更換了許多的宰相,並且同一個任期琢磨每位宰相的品性操守,以便保持各方面的平衡,可以說,在開元時期,唐玄宗是深諳用人之道的。然而,從李林甫開始,再到後來的楊國忠,唐玄宗皆一反常態,以至於李林甫能夠任宰相十九年之久,要知道在這十九年裡,位高權重的宰相也不免會動一些其他的心思,而唐朝的政治局勢,也因此從往日的良性循環一下陷入惡性循環當中,難以自拔。這也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伏了一個炸藥包,直到後來的爆發。

恰如《伏爾泰語錄》中所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在安史之亂爆發之時,楊國忠並不以為然,而唐玄宗亦如是。我們曾經介紹過安史之亂的責任歸屬,很明顯唐玄宗理應為主要責任,而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同樣有著莫大的關係。不過,在安祿山選擇造反之時,李林甫已然過世已久,所以,我們只能說,安祿山的造反很大程度上也和唐玄宗與楊國忠有關,但是其中最大的因素,還在於安祿山自己對於權力的野心。可是頗為弔詭的是,在安祿山叛唐之後,唐玄宗不僅未能夠反思自己的過去,反而其所作出的一些行為決策恰是將大唐盛世推向了最終的盡頭。

唐廷與安祿山的實力對比

不可否認,安祿山確實有著動搖大唐的資本,而這些資本皆為唐玄宗所給,然而我們也不能夠就此認為曾經賓服四海的唐朝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了。事實上,當時能夠同安祿山與之對抗的大唐名將還是有的。比如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以及久經沙場的老將軍哥舒翰。很明顯,這三個將軍皆有著豐富的戰事經歷,甚至在安祿山反唐之初,封常清還說“計日取逆胡之首獻闕下”,可見其也是極富自信心的。不過信心歸信心,接下來的現實也呼呼給了封常清一大巴掌,讓他迅速的認清了當下。

安祿山叛唐後,唐軍仍有些許優勢,卻為何遭逢大敗?

當時,安祿山兼任三鎮節度使,並且還有部分區域的人事任免權,可謂是兵強馬壯,光參戰部隊就有十五萬之多,更何況這次造反本就是已經蓄謀已久,在各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的。另外,因為在唐玄宗時期已經將府兵制改為了募兵制,並且還將主要的軍隊派到了邊境,這就造成了外強中乾的局勢,也就是說,軍隊實際上都掌握在各方節度使手中,而京城所留部隊少之又少,更何況承平日久,戰鬥力也早已遠遠遜色於邊境部隊。如此看來,在兵源、兵力的問題上,唐軍與安祿山軍隊的實力相差的並非是一星半點。

然而,我們也知道,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並非僅僅在於兵力,否則歷史上也不會有著如此多以少勝多的案例。事實上,當時的安祿山反唐,是應該被定義為叛變造反的,因為唐朝的正統性仍然還在,民心所向的仍然是曾經締造盛世的唐廷。並且,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當時安祿山軍隊中能夠打的將領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而反觀唐廷,除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將之外,更有這郭子儀、李光弼等後起之秀,他們同樣擁護唐朝正統,並且在安祿山大後方,同樣有著如顏真卿等義軍加入戰鬥,將安祿山纏得焦頭爛額。同時,擋在長安之前的,還有著潼關這道易守難攻的天險…如此看來,唐軍還是有著不小的優勢的。然而,儘管有著諸多的有利因素,可是我們也很清楚安史之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安祿山的軍隊還是突破了潼關,打進了長安城,致使唐玄宗等人不得不棄城入蜀。

安祿山叛唐後,唐軍仍有些許優勢,卻為何遭逢大敗?

既然雙方實力比較平衡,那為何唐軍就守不住長安城了呢?

唐玄宗的所作所為

在安祿山反叛的事情傳入至長安之後,唐玄宗不以為然,因為他還在等待著確切的消息,畢竟他也不願意相信,自己所寵信的將軍竟然會行反叛之事,不過他最終還是得接受寵臣倒戈的現實。不過,恰如我們之前所分析的,儘管安祿山兵多但是唐玄宗卻將廣,也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唐玄宗在心涼之外並沒有太多驚慌,還是兵來將擋,讓封常青、高仙芝去募兵抗敵,並且對他們二人滿懷期待,畢竟他們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了。然而,就在二人合力於潼關抗敵之際,唐玄宗卻來了一次“不過腦子”的行為。

當時,雖然高仙芝、封常清因為兵力懸殊問題不能夠主動出擊,但是卻利於防守,將敵人阻擊於潼關之外,準備以空間換時間。可是,恰在這個時候,唐玄宗聽信了監軍邊令城的誣告,認為“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於是憤意忽起,沒怎麼具體調查就下令斬殺高仙芝、封常清二人,而封常清也只能“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尸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先高仙芝一步而去,而後高仙芝也隨之自盡于軍前。於此,唐軍的兩位最高抗敵將領,也算得上是未能死於敵手,卻先死於內耗。

在高仙芝、封常清之後,唐玄宗讓哥舒翰接了班,雖然這個時候的哥舒翰年已老邁,但是國之危矣,君王有令,哥舒翰也只能走馬上任,來到抗敵前線。不過,哥舒翰也是明白雙方局勢的,再加上自己行動不便,所以也深知為今之計,只有固守潼關,別無他法。所以哥舒翰同樣安守於潼關之內,任由敵軍陣前叫囂。當時,雖然安祿山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潼關之前,但是卻是後方不穩,各地義軍皆擁護大唐,與安祿山展開游擊戰,令安祿山也叫苦不迭。若是如此,不必多久,安祿山只能由攻轉守,勝利的天平也必將朝唐軍所傾斜,然而,現實卻是如此的差強人意。

安祿山叛唐後,唐軍仍有些許優勢,卻為何遭逢大敗?

本來按照哥舒翰的計劃,只要固守住潼關,必將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本就是一個明智之舉。然而,這個時候,問題又出現了。當時,在潼關之外有著部分敵軍的活動,並且數量並不多,依照關內唐軍的實力,是能夠吃得下的。然而,哥舒翰卻明白,這很可能就是敵人的誘敵之計,只有關門洞開,敵軍方有機會入關。然而事情傳到唐玄宗這,卻認為哥舒翰是畏狼怕虎、消極避戰,當然,哥舒翰也解釋過自己的看法,明言此必敵軍誘敵之計,莫要上當,而唐玄宗也有些猶豫了。恰是這個時候,楊國忠添了一把火,認為應該讓哥舒翰出兵,既然楊國忠都那樣說,唐玄宗也就讓哥舒翰出兵應敵,而哥舒翰君命難違,也只能離開潼關,偏向虎山行。

果不其然,哥舒翰率軍離開潼關之後,確實是遭到了敵軍的埋伏,導致唐軍傷亡慘重,最後徹底的丟守了潼關。雖說這次戰事也有著諸多的細節有待商榷與議論,但是最大的事實就是潼關失守,安祿山軍隊長驅直入,長安城就這樣擺在了敵軍的眼前。如此看來,安祿山能夠成功突破潼關的最大因素並非是自己兵糧充足,而在於唐廷內部的內耗。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唐玄宗在遭遇背叛後猜忌更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問題是唐玄宗不辨忠奸,不分青紅皂白便臨敵殺將,這恰是為君、為帥的所忌之處,而唐玄宗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