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查理芒格传》2、双子星共振的第一束光芒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击上方蓝色标识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查理芒格传》2、双子星共振的第一束光芒

上期节目解读节目中我们说到了芒格经历了婚姻的挫败和丧子之痛,但他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芒格更加努力的工作,开了新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事务所的业务就蒸蒸日上,几个创始人都因此成了富翁。同时期,芒格兼职开办了自己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同样取得的巨大成功,这让芒格的财富进一步的增长。后来在巴菲特的鼓动下,芒格放弃了律师生涯,成为了一名专业投资人。

之前,巴菲特和芒格虽然见过面,非常投缘,但依然是自己管自己的一摊子。后来,一个项目让这两个同样聪明的人深度融到了一起,这个项目的名字叫——蓝筹印花。我们先说下蓝筹印花的创办,因为了解蓝筹印花的历史,对理解芒格和巴菲特的资金是如何成长;以及伯克希尔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全球前十大最赚钱公司来说,非常的重要。

解读《查理芒格传》2、双子星共振的第一束光芒


蓝筹印花的创办

蓝筹印花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家公司生产蓝色的印花筹码,卖给各小零售商。在同一地区、同一个行业中仅选一家零售商进行合作。顾客在合作的零售商店那里购买了商品之后,可以领取相应数量的印花。这些印花是可以兑换成奖品的,比如玩具、烤面包机、手表等等。

蓝筹印花公司通过卖印花收了零售商的钱,拿去运作并购买奖品;零售商花了一些钱,建立了联盟,让顾客在平行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自己,获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能刺激顾客单次消费的时候花更多的钱;而顾客呢?在购买商品后,还获得了额外的奖品。这样就构建了一个良性的体系,这其实也就是上个世纪的积分管理系统。

在1956年,是由9家零售公司共同组建了这家蓝筹印花。其中包括加油站、药点和连锁杂货店。其他参与进来的商店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的印花来吸引客流,但他们无权过问蓝筹印花公司业务的运作,也无法分享公司的利润。

到了70年代初,蓝筹印花每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2亿美元,成为了加州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优惠券公司。正是因为蓝筹印花的成功,招致了一场来自小零售商的反垄断官司,小零售商认为蓝筹印花的创始人没有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最后,法院裁决,蓝筹印花需要向那些原本不是股东的小商家提供相当于整个公司55%的股份,没有被认购的部分则在市场上进行了公开出售。


控制蓝筹印花

这个时候,巴菲特和芒格的机会来了。他们看中这家公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对蓝筹印花的业务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但它1.2亿年销售额的背后,那可是规模1亿美元的备用金。

巴菲特和芒格做的事就是投资,这个备用金账户,可以为他们提供几乎利息为零的投资资本金。因此,他们在市场上分头收购了大量的蓝筹印花的新增股份,最后变成了大股东,控制了蓝筹印花,得到了这家公司投资委员会的控制权。


蓝筹印花再次绽放

后来呢,蓝筹公司的印花业务受时代变迁的影响,极速下降。到了90年代末期,甚至下降到了10万美元。从1亿到10万,萎缩到了巅峰时期的千分之一。但芒格和巴菲特他们俩才不会关心公司的什么印花业务!他们感兴趣的一直都是公司的备用金账户,用这些钱,他们收购了喜诗糖果、布法罗新闻和威斯科金融公司,并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了相当成功的投资。虽然蓝筹印花公司的主营业务极度萎缩,但却因为这个被深度开发的备用金账户,让他一直都是一架赚钱的机器。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深挖一下蓝筹印花公司的三大收购案,虽然按照时间主线的推移,我们可以直接讲后面伯克希尔公司的故事。但是我们想说的并非只是要简单的分享查理芒格的个人经历。我们在解读了《穷查理宝典》之后,继而解读《查理芒格传》这本书的初衷,是要找寻芒格智慧的起源。

回顾芒格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透过芒格这个人,观察到他所处的那段历史。而历史的事实本身又是如此冰冷的。我们透过人来读历史,就是要在这冰冷的历史驱壳中寻找到鲜活生命和意义。因为只有历史中个体喜悦、痛苦的情感,以及他所经历的挫折和灾难,才是我们可以身临其境感知到的,只有感知了这些,我们才能深刻的体会这个人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才能观察到他智慧的起源。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就对蓝筹印花的收购案进行展开,他们分别是威斯科金融、喜诗糖果和布法罗新闻。我们从这些收购按中探寻芒格智慧的起源和发展。


收购威斯科金融

我们先说威斯科金融的收购。有一个中间人向芒格和巴菲特出售一部分威斯科金融公司的资产,他们评估这份资产后,发现这份资产的售价只是其公司账面价值的一半。这个时候的巴菲特,还在受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叫做“烟屁股”的投资理念的影响,热衷于只买价格便宜的股票。

“烟屁股”的意思就是说:以低于公司账面价值很多的价格买入该公司的股票,这种投资方法的好处是,容易在股票回归公司本来价值的途中抛售获利,但坏处是,股票低于账面价值是有原因的,这类企业长期而言,经营状况可能很糟糕。

在烟屁股投资理念的影响下,芒格和巴菲特利用蓝筹印花的备用金买了威斯科金融8%的股份。结果,一年后,威斯科的管理层发表声明,计划和一家财务集团合并。但这样一来,对于刚刚进场的芒格和巴菲特来说就极其的不利。所以他们决定尽一切力量去阻止这次收购。为了获得足够的话语权,他们决定增持维斯科的股票。

在买下了他们能找到每一股威斯科金融的股票后,他们还面临一个大难题就是要说服威斯科金融的一个大股东,和他们站到一起。但这个大股东并不反对这次收购,他反而希望能通过这一次合并来提升威斯科金融低迷的股价。之前,蓝筹印花的总裁就前去说服这个大股东,但他失败了,这一次巴菲特决定自己去试一试。

巴菲特坐上了飞机,去向大股东说明,这次收购,不仅对他和芒格,对威斯科金融的其他股东来说,同样是不利的。大股东最终被巴菲特清晰的思路和他能拯救威斯科金融的自信所打动,但还是问了一个问题,而同样的问题在伯克希尔后来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只这一次。

大股东问:“巴菲特先生,如果我相信了你,你却在十字路口被卡车撞死了,怎么办?那时谁来拯救威斯科金融呢?”巴菲特简短、有力,又有些幽默的回答道:“查理芒格会随时待命。”

但眼下的问题是,芒格和巴菲特阻止了这次收购,势必造成威斯科股票的短暂下跌。他们出于道德的考虑,支付了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剩余的威斯科金融的股票。他们觉得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威斯科金融的股东们。

但这个道德高尚的堂吉诃德式的行为,却为他们惹来了一个大的麻烦——证交所开始怀疑蓝筹印花操纵威斯科金融的股价,而这样做是违法的。

解读《查理芒格传》2、双子星共振的第一束光芒


来自证交所的晴天霹雳

证交所初步调查后,发现威斯科金融、蓝筹印花和伯克希尔这三家公司交叉持股,情况错综复杂

。如果人们发现你所做的事情非常复杂,那他们就会假定你很有可能在做什么坏事。

最后,一份《关于蓝筹印花、伯克希尔和巴菲特的调查》的证交所文件一榔头砸了下来,证交所对此事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文件中描述:“蓝筹印花、伯克希尔、巴菲特,单独或与他人联合,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某些行动。制定了诡计、阴谋和欺诈。”

判决进展到后期,关于他们出高价买威斯科金融股票的行为。芒格和巴菲特的证词中表明,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公平,但这样的说法是不足以说服所有人的。证交所认为公司投资者的工作是为股东赚钱利润,而不是在股票交易中让那些无名的卖家获利。最终,蓝筹印花被判罚给威斯科金融的股东11.5万美金作为赔偿,然后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下来。

这次调查让巴菲特和芒格重新评估了自己运作业务的方式,芒格自己说,那是一段压力很大的日子。不过这场风波过后,他们经过重组与合并,把伯克希尔变成了一家规模更大、结构更简单的公司。

为什么会有表面上的冲突?原因很简单,威斯科金融是做投资的、蓝筹印花是做投资的、伯克希尔是做投资的。一旦有一些真正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出现时,芒格和巴菲特很有可能以牺牲一方股东为代价让另一方股东获益。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正如前面所说的,创业者一路走来,挫折和困难其实都没有一刻的消停。公司规模小的时候,有小的不易;公司大了,牵扯的社会影响和利益方也就更多,所以大有大的难。解决这些问题,靠合伙人的手艺、靠合伙人的资源、靠合伙人的远见,但其实更加依靠的,是合伙人之间的信任。

从芒格和巴菲特开始买入蓝筹印花到这家公司并入伯克希尔的这段时间里,双方在合作中涉及到的资金数额非常巨大,但从来没有一份书面的合同来定义他们合作的条款,芒格和巴菲特只是凭着信任一路向前,缓慢而稳妥的巩固着他们的合伙人关系。

芒格的孩子后来回忆道:“从爸爸的经商生涯中,学到宝贵的一课,

就是不要和自己不信任的人做生意。如果没有信任,一切都无从谈起。大多数人只会考虑经济问题,认为当自己和一个不信任的人交易的时候,合同会帮你把关。而爸爸从来都只和高水准的人打交道。

芒格对此则解释为:“永远不要和一头猪玩摔跤,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们两个都会变脏,但是猪会乐在其中。

那么,这期节目,我们通过蓝筹印花的收购及合并看到了巴菲特和芒格,这两颗双子星交汇、共振后形成的第一束耀眼的光芒;通过威斯科金融收购案的波折,让我们看到,对创业者来说,挫败和烦恼永远不会有停止的时候。这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一段对话。小女孩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苦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淡淡的问答:“一直如此。”



解读《查理芒格传》2、双子星共振的第一束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