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簽訂《辛丑條約》的李鴻章

1901年的9月,北京城的天氣依舊炎熱,可負責談判的李鴻章卻在同八國聯軍一次次的談判桌上接連失利,他的心如同經受最寒冷的冰霜的衝擊。這場戰爭給清政府帶來了數億白銀的債務,也即將成為清帝國垮臺的重要壓力。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災難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竟然隨著歷史的發展發生了一些難以置信的改變。

一、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克北京並逼迫日薄西山的清帝國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需向各國賠償共4.5億兩白銀並以鹽稅、關稅等做擔保。1900年為庚子年,故史稱“庚子賠款”。這項規定使清政府對民間的剝削壓迫更為嚴重,加劇了清政府的滅亡過程,其中應該賠償美國的數額為3300萬兩白銀,佔比達7.3%,可以說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獲取了大量利益。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八國聯軍攻克北京之後的場景

1906年美國國會像往年一樣要對清政府的庚子賠款進行核對,但就在這一年他們發現中國給予的賠款數量已經超出了應賠數額,這多出的一筆錢應該怎樣處理呢,美國政府官員陷入了沉思。此時的美國正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中美關係正處於相對緩和的階段,從長遠利益考慮的美國政府在眾多民間人士的建議下決定將這筆錢用作專項的教育資金,培養日後親美的中國留學生與創辦以美國大學為模板的中國大學。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決議,庚子興學一事由此拉開了帷幕。

二、中國出現留美熱潮

美國將庚子賠款多餘部分退還中國的本意即是培養日後親美的中國留學生,以便在長時間內對中國政府保持重要影響,正如著名傳教士明恩溥在給白宮的一封信中提到:“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而清政府也正值新政改革時期,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以推動新政建設,雙方一拍即合。自此一批批學生踏上了美國的土地,開始接受來自大洋彼岸的高等教育。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按照規定,中國需每年派出100名學生前往美國學習,其中的80%要學習農業、機械工程、工業、商業等實用科目,剩餘的學生則要學習法政史哲等學科。為了讓留學生能夠更加有準備的赴美留學,中美雙方決定成立遊美學務處以對留學生進行必備的培養,而這所機構也成為日後清華大學的前身。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第二批留美學生胡適

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大量的學生產生赴美留學的想法。1909年共有630名學生報考遊美學務處,最終錄取47人,這第一批考生之中便有後來的著名教育家、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這一批考生中他位列第六。1910年的第二次招考,在400餘人中選拔出70人進入遊美學務處,這一批留學生中更是湧現出眾多日後的著名學者,著名學者胡適、竺可楨、趙元任都在其中。在此後的數年內,隨著遊美學務處逐漸改造為留美預備學校、國立清華大學,截止到1924年,中國已經派赴美留學生一千餘人。1924年正值中國時局混亂,為使庚子退款能夠不被執政者用作戰爭軍費,美國又在中國設立“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用作對其剩餘1000餘萬美元退款的專項管理,而這些資金也被用作清華大學的建設資金與培養留美學生,使得中國的留美運動沒有因為時局的動盪而停止下來。1928年國立清華大學成立後,庚子留美運動繼續展開,1933年新一輪的學生赴美留學。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第一批留美學生中的梅貽琦

三、庚子退款對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影響

在庚子退款一事中,隨著美國的率先退款,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將中國多餘賠款退還中國用作培養留學生。一時間中國政府獲取了相對大量的用以建設中國高等教育的資金,當然這筆金錢本就是列強對中國的非法掠奪,但對於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來說,這筆款項依舊是推動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因素。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數十年內,推動中國科技事業一步步向前發展的大量科學家依舊是當年的庚子留美學生,例如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化學家侯德榜、哲學家金嶽霖、物理學家葉企孫等,這些都對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著名哲學家金嶽霖

除卻對人才的培養之外,庚子退款還對中國近代高校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資金,清華大學即是庚子退款的產物。而一批批留美學生歸國之後又在各所大學內擔任校長或教授職位,據統計在1928-1937這十年間,擔任中國高校校長職務的人中有90%都曾是留美學生,他們學成後將在美國所學習到的先進的知識與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到中國高校內,使眾多中國高校由此轉型。高校也由此建立起完備的學科體系與運作模式,在培養人才方面更加註重全面發展。同時加強了對自然科學在學校中的比重與地位,使眾多傳統高校逐漸適應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並培養出一代代的新式人才,而這些人才又為中華民國以及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遊美學務處最後成為清華大學

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庚子退款是西方列強侵略下的產物,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瀕臨破滅的中國政府揹負上了更為沉重的財政重擔,人民的生活也更加貧苦。如果沒有數量如此龐大的賠款數額,中國的高等教育會獲得更多的財政資金用以發展而不是靠西方國家的施捨,庚子退款既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幸運,但更是在國力衰頹情況下的恥辱

,只有銘記這段歷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屈辱中帶來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如何改變了中國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留美學生容閎

文史君說:

《辛丑條約》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賠款數量,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自此清政府更加以西方國家為行事標準,對西方國家亦步亦趨。此後以美國為首的各國在長遠利益的考量開始向中國退還多餘的賠款用作教育資金,推動了一批批留學生赴美求學,正如電影《一八九四》裡所說:“

此去西洋,應深知中國自強之記,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參考文獻:

1.楊玉明:《清末“庚子賠款”與留美運動述考》,《蘭臺世界》2013年第12期.

2.王廣麗、雷大星、張耀平:《庚款留學對中國近代教育影響的研究》2016年12月第50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