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改革,语文居然这么难

2019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2017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9月起,“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之前,“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某次会议上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新学期用上了部编版新教材的老师都感叹:“这次教材改革,作文、阅读、古文,比以前难太多了!”

部编版改革,语文居然这么难

部编版教材的作文、阅读、古文,与原来教材相比,到底难在哪里?我们来看一下:


作文难度骤然上升

部编版作文与人教版相比,3年级起难度骤然上升。有经验的老师看了部编版三年级各个同步单元作文,感叹:“难多了!”

部编版每学期8篇单元作文,好几篇是提前了1学年的原题(原来人教4年级的题目在三年级出现,原来人教7年级的题目在6年级出现),有几篇甚至是来自于中考、高考的题目。

我们来看看这几道典型的同步单元作文题:

三上7单元作文是《我有一个想法》。这篇显然不是记叙文,也不是说明文,而是类似议论文的一个选题。让三年级的孩子按一定的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真正的培养孩子的能力,为部编版改革叫好!

三下3单元作文是《中国传统节日》。2015年山西中考作文题目是: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端午、清明、中秋、腊八、春节),自拟标题,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10年前广西省中考作文题目是:感受(中国传统)节日。让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所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这是我们国力强盛的表现,为部编版改革叫好

四上4单元作文是《我和_____过一天》。2015年北京高考,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这篇单元根据儿童的生活特点进行了改变,要求同学们写我与神话童话中的某个人物共同生活一天(易佳满分作文在教这道题的时候,用马斯洛的5种需求做教学导入)。没有想象力就没有科技创新,这篇文章题目新颖,真正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为部编版改革叫好!

部编版改革,语文居然这么难

四下2单元作文是《我的奇思妙想》,五上4单元作文是《二十年后的家乡》,六上1单元《变形记》,这三篇都是想象作文,跳出了以前单元作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窠臼。与天津中考题《重回童年》,甘肃中考题《我想去(北京、火星、未来)》,广西中考题《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几年中考作文的新动向显然符合语文改革的初衷,想象作文考的是能力,考的是思维,这样的命题,才能培养出锐意创新的人才,为部编版改革叫好!

部编版同步作文选题更加灵活,更加新颖,更注重能力的培养。看似作文难度超前了,但是,这是时代在进步,国家更强盛的必然结果。部编版语文教材这次改革,大背景是中国蒸蒸日上的国力,改得好!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阅读量显著增加

部编版改革,阅读量显著增加。

人教版一年级上有8万字,一年级下有10万字;

部编版一年级上有15.5万字,一年级下有16万字。

简单地比喻一下,如果两套教材是同样大小,同样字号,原来人教版是100页,现在的部编版是150页,阅读量涨的不是一点点。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成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为了适应新变化,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2019语文高考已经难出新高度,今后究竟会有多难?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有言在先:“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2.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此外,温儒敏还透露:

“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也就是说,只看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对于阅读少、不读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教改后考察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配,临时抱佛脚没有指望。

对于很多一直关注中高考动向的教育者来说,语文试卷这种“难”早该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语文难”就已成定势,可惜没有引起重视。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新高考”,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古文篇幅大幅度增加

部编版语文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

新的语文教材,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部编版改革,语文居然这么难

中高考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

2019全国各地中高考结束后,段子手还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学霸们却早已开始关注今年升学的最新动向,总结经验,适应变化,调整策略。大家意识到,语文才是真正的拉分王!

最拉分数的学科为什么会变成了语文?毕竟,这些年一直以来都是理科容易拉开分数。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很多家长发现,语文逐渐成了拉分厉害的科目。

杭州天长小学五年级家长说:

“……孩子进入高年级以后,阅读和不阅读对成绩的影响开始显现。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在上数学培训班,因此校内的数学考试不相上下。反而是语文,从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能坚持有效阅读的孩子并不多,而阅读优势往往到高年级才逐渐显现,所以往往语文拉分厉害!”

往远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会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最容易拉开档次。

别再打无准备的仗!

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是:

语文和语文阅读在中、高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内外的结合将是必经之路;

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

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东济南等地中考语文将增加30分

……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文节目……所有现象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后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次教改是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这次的新教改酝酿了整整4年,经过了10多轮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语文为王时代,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