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改革,語文居然這麼難

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9月起,“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之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在某次會議上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新學期用上了部編版新教材的老師都感嘆:“這次教材改革,作文、閱讀、古文,比以前難太多了!”

部編版改革,語文居然這麼難

部編版教材的作文、閱讀、古文,與原來教材相比,到底難在哪裡?我們來看一下:


作文難度驟然上升

部編版作文與人教版相比,3年級起難度驟然上升。有經驗的老師看了部編版三年級各個同步單元作文,感嘆:“難多了!”

部編版每學期8篇單元作文,好幾篇是提前了1學年的原題(原來人教4年級的題目在三年級出現,原來人教7年級的題目在6年級出現),有幾篇甚至是來自於中考、高考的題目。

我們來看看這幾道典型的同步單元作文題:

三上7單元作文是《我有一個想法》。這篇顯然不是記敘文,也不是說明文,而是類似議論文的一個選題。讓三年級的孩子按一定的邏輯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真正的培養孩子的能力,為部編版改革叫好!

三下3單元作文是《中國傳統節日》。2015年山西中考作文題目是:請任選一個傳統節日(端午、清明、中秋、臘八、春節),自擬標題,結合生活經歷,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10年前廣西省中考作文題目是:感受(中國傳統)節日。讓小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所瞭解,培養民族自豪感,這是我們國力強盛的表現,為部編版改革叫好

四上4單元作文是《我和_____過一天》。2015年北京高考,請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象,敘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寫出英雄人物的風貌和你的情感。這篇單元根據兒童的生活特點進行了改變,要求同學們寫我與神話童話中的某個人物共同生活一天(易佳滿分作文在教這道題的時候,用馬斯洛的5種需求做教學導入)。沒有想象力就沒有科技創新,這篇文章題目新穎,真正考察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為部編版改革叫好!

部編版改革,語文居然這麼難

四下2單元作文是《我的奇思妙想》,五上4單元作文是《二十年後的家鄉》,六上1單元《變形記》,這三篇都是想象作文,跳出了以前單元作文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的窠臼。與天津中考題《重回童年》,甘肅中考題《我想去(北京、火星、未來)》,廣西中考題《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有異曲同工之妙。前幾年中考作文的新動向顯然符合語文改革的初衷,想象作文考的是能力,考的是思維,這樣的命題,才能培養出銳意創新的人才,為部編版改革叫好!

部編版同步作文選題更加靈活,更加新穎,更注重能力的培養。看似作文難度超前了,但是,這是時代在進步,國家更強盛的必然結果。部編版語文教材這次改革,大背景是中國蒸蒸日上的國力,改得好!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閱讀量顯著增加

部編版改革,閱讀量顯著增加。

人教版一年級上有8萬字,一年級下有10萬字;

部編版一年級上有15.5萬字,一年級下有16萬字。

簡單地比喻一下,如果兩套教材是同樣大小,同樣字號,原來人教版是100頁,現在的部編版是150頁,閱讀量漲的不是一點點。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成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為了適應新變化,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2019語文高考已經難出新高度,今後究竟會有多難?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有言在先:“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此外,溫儒敏還透露:

“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語文試卷這種“難”早該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成定勢,可惜沒有引起重視。

對於中國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古文篇幅大幅度增加

部編版語文教材大量增加古詩文。

新的語文教材,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要求孩子背誦並測驗默寫。這一欄裡經常會出現文言文,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選段“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了!

部編版改革,語文居然這麼難

中高考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

2019全國各地中高考結束後,段子手還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學霸們卻早已開始關注今年升學的最新動向,總結經驗,適應變化,調整策略。大家意識到,語文才是真正的拉分王!

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會變成了語文?畢竟,這些年一直以來都是理科容易拉開分數。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髮現,語文逐漸成了拉分厲害的科目。

杭州天長小學五年級家長說:

“……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後,閱讀和不閱讀對成績的影響開始顯現。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在上數學培訓班,因此校內的數學考試不相上下。反而是語文,從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能堅持有效閱讀的孩子並不多,而閱讀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往往語文拉分厲害!”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會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最容易拉開檔次。

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是:

語文和語文閱讀在中、高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內外的結合將是必經之路;

各地已在相繼增加語文中考總分,且高達30分:

2015年,湖南長沙等地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東濟南等地中考語文將增加30分

……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語文節目……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後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

這不是聳人聽聞,這次教改是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進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這次的新教改醞釀了整整4年,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語文為王時代,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