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替基本都是漢人政權,但是也有少數民族實現統一的例子,比如“元朝”,以及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元能實現統一,並且實現縱橫亞歐大陸的帝國夢想是因為有著強大的騎兵和驚人的戰鬥力。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當時宋朝的羸弱,所以才會出現這種低級文明反而戰勝高級文明的個例。

元朝雖然是遊牧民族,但卻有著舉世無雙的武力,它的成功其實也是實至名歸的。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蒙古騎兵

與元朝相比,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成功就有很大的水分了,他們的成功雖然也是勵精圖治從小壯大,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清朝的運氣確實很好。

但這也許這就是歷史的選擇吧。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如果換了明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江南地區的資本主義萌芽如果得以發展,而不是閉關鎖國。

如果統治者是漢人,而不是腐朽的八旗子弟。

那麼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我們有沒有可能避免近代的恥辱史呢?

當然,這些都是猜想,歷史並沒有偶然。

接下來我們就來探尋一下,清王朝建功立業開創山河時,究竟走了哪些好運?

一、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是明朝和清朝(那時還叫後金)在戰略意義上的一次決戰,也是決定明清戰爭格局的一戰。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薩爾滸之戰影視插圖

清軍在這一關鍵戰役中得到了命運的垂青。他們遇到了一個他們喜歡的對手,楊鎬。

薩爾滸之戰中,明朝方面的兵部侍郎熊廷弼其實是最適合做統帥的人選,但是因為明朝內部的權力鬥爭,加上方從哲在內部活動,最終讓楊鎬擔任了明軍的統帥。

楊鎬參加過朝鮮戰爭,主要的功績就是在東北大規模屯田,一定程度上發展了當地的經濟。

但楊鎬並不是一個適合在危難關頭挑起大梁的將領,在朝鮮時就曾貽誤軍情、謊報戰功。

在這樣的生死決戰中,明朝派出楊鎬這樣的將領,實際上已經輸了一半。

薩爾滸之戰後,清軍雖然也遇到了一些阻撓,但是大的困難已經沒有了,從此勢如破竹,為一統天下打下了基礎。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二、毛文龍被殺

袁崇煥雖然是個英雄,但是關於殺毛文龍這一點,一直都是一個爭議。

毛文龍一直在東江發展,背靠朝鮮,在清軍的大後方活動,毛文龍在當時顯然是很可怕的一股牽制力量。

清軍的陸軍力量雖強,但是對於水戰還是個外行,而毛文龍的優勢恰恰就被凸顯了。

毛文龍如果突襲清軍後方,對清軍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誰都不曾想到,讓清軍擔心受怕的毛文龍竟然以一種戲劇的方式被殺了,清軍瞬間掃除了絆腳石,從此徹底放開了手腳。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袁崇煥斬毛文龍插畫

三、鄭芝龍的選擇

相比於北方的焦灼局勢,南方的鄭芝龍一直在穩步發展自己的力量,甚至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海上勢力,他的據點遍佈整個東南沿海,從臺灣到日本,從日本到東南亞。

那時的鄭芝龍無疑是整個東亞的海上霸主。

他在海軍上的優勢對於不熟悉水戰的清軍來說是致命的,就算清軍打到了內陸,有鄭芝龍這樣的海上霸主騷擾,他們的江山也難以坐穩。

但鄭芝龍的選擇卻讓人遺憾,在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後,不久清軍入關,後來又主動投降了清朝,至於自己建立的海上基業,最後也被曾經的手下施琅帶著清軍一舉消滅。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影視劇中的鄭芝龍

四、農民起義軍勢力分散

在明末的農民起義軍中,勢力較大的除了李自成還有張獻忠,張獻忠的部隊以英勇嗜殺聞名,部隊的整體戰鬥力也要高於李自成的軍隊。

但李自成先攻破了北京滅亡了明朝,而張獻忠盤踞在四川盆地,如果是讓張獻忠和清軍正面對抗,清軍可能也會面臨更艱苦的戰鬥。

另一個原因就是張獻忠和李自成無法形成凝聚,張獻忠在南方活動,而李自成深入中原腹地,如果張、李兩軍能夠聯合將會給清軍帶來巨大的麻煩,而不是被逐個擊破。

清朝究竟走了多少好運,才能最終一統天下

張獻忠與李自成

當然,我們也沒法回到當時的歷史場景中,所以只能猜測。至於張獻忠,李自成為什麼不聯合,其中的原因也許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每一篇,都是一個瘋狂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