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如今的流行樂壇,特別是一些流量明星的作品?

平凡的沈子


作為80後的我,老婆還沒開始懷孕,我已經開始懷舊了。對於新的音樂元素、新的音樂,還是保持一貫的看法。好聽就聽一下,不好聽略過。

新音樂還是得多多包容

當年周杰倫橫空出世,我聽到周杰倫唱歌。心中想,這特碼的什麼鬼?“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杆上裸睡”?這唱的什麼,歌詞是什麼鬼,哼哼哈氣的,天雷滾滾啊……出道時被罵的體無完膚,現在還有說他不知所云的。可事實如何?現在的周杰倫絕對的天皇巨星!周杰倫這種曲風(中國風)由如“喪屍病毒”一樣席捲全國!


同樣的,現在的音樂風格也是一路飽受批評。因為現在的音樂風格又是一種我們不常見的元素。

如今的流行樂壇說到底還是一些歌手想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說模仿周杰倫這樣獨闢蹊徑的也行。能不能走出來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定義哪些是流量歌手的,我根據自己的定位去找了很多所謂流量歌手,發現了確實都是想獨闢蹊徑。像鹿晗、蔡徐坤、吳亦凡的音樂都是電音的範疇。這種音樂風格國外大受歡迎,國內起步比較晚,也沒有大成的歌手。

好吧扯遠了、跑題了……


現在的流量歌手作品,詞、曲不佳,太小眾的音樂

一般的歌手唱歌唱的是詞,高級一點的是唱曲,再高級一點的是調調了。用人的聲音唱出屬於樂器的聲音,這就無敵了。以此為基礎,現在的流量歌手作品不屬於這三種情況。

  1. 詞毫無邏輯。中西合併,一個故事它講不出來。
  2. 曲抓不住人心,動聽的旋律它沒有。
  3. 調,根本沒有。這玩意流行歌手基本都沒有(大型合唱團玩的就是調,什麼小提琴、大提琴、風琴、笛子……應有盡有,唱的也不是詞,而是音調)。

像《小蘋果》這首風靡全球的歌曲,人家玩的就是曲。歌詞禁不起推敲,也沒啥營養,但防不住曲抓耳。
現在的歌手出的歌曲,說不出是詞好、還是曲美。就像沒放鹽的菜——淡的很。粉絲們也不要杆,拿出歌詞來,瞧一瞧到底講了什麼故事。說他們是歌手,倒不如說他們是偶像,小眾的歌手、大眾的偶像。

想必大家都聽過吳亦凡的《大碗麵》。本身這首即興說唱的歌曲聽的就是詞。這首歌,詞是很接地氣,但是曲……實話真不咋樣,屬於最低級的唱法。現在《大碗麵》已經從新制作了,請了一些音樂人加上曲風、更改了一下歌詞,一下子這首歌的感覺就高大上了。

當然這就是“口水歌”。作為流量歌手來講,唱“口水歌”是他們最好商業化的途徑。作為歌手、特別是流量歌手,如果不唱這樣的歌曲,走實力,明顯背道而馳!不能說他們不想擺脫標籤,但這條路鋪滿荊棘。流量走向實力還得拿出像樣的作品來。

只要能夠流行起來,讓別人不知道你是歌手也聽過你的歌,你就成功了一半。要知道現在一個流量歌手的歌曲除了粉絲,路人10個有9個根本沒有聽過他們唱的歌。

流行樂壇是包羅萬象的,有新元素值得稱讚,只有多姿多彩的音樂才能更好的發展。不想說存在即合理,音樂本來就是多元化的。好聽就聽,不好聽就不聽!


二次元獨愛


好久不關注了,曾經看過“我是歌手”節目,連同“中國好聲音”本人都感覺無味,不配做導師的在臺上那麼一坐,該平論如何時,連點水平都沒有,我不知道是“導師”的字眼兒降低了?還是本就沒有好歌手?

如何看當下的流行樂壇?對流量歌手的作品能成為焦點?本身就是錯誤!如果憑藉流量大 作品新 就可以做一款好的歌手,自身就存在著矛盾體,那麼當下的流行樂壇有什麼可觀的價值?沒有!

我對當下的流行樂壇比較失望,不像以前那麼喜歡。就在於樂壇想培育新人,又用錯了辦法和方式。任何人有個創作而沒有嚴緊和高品質的學習,自己有副容貌,再會說點好聽的話,各位“導師”你爭我搶,完全是作“秀”。

所以當今的流行樂壇沒有之前鮮活,一切都是利益交換。我聽業內人士分析:你以為某某真的唱的好?都是花了錢的!所以現在的流行樂壇不如從前,或選出來的流量作品的歌手,經不起推敲。

對這個問題我只感失望。是!我們的流行音樂要更新換代,要新老交替,才會達到老中青的延伸效果,這種音樂形式從真正意義上來講不能斷線。但只為達到量變而達不到質變的感覺,使很多真正有音樂夢想的人無放施之地,浪費資源而已!





蘭竹ZLZ


如今流行樂壇如"明日黃花"一樣,時過境遷,九十年代流行樂壇稱為黃金十年,人才濟濟,各類經典歌曲層出不窮,創作.唱家班都是堪稱一流的。大牌歌星比比皆是,反觀現在流行樂壇就靠幾個流量明星作品維持市場,很多音樂公司紛紛倒閉,已到了慘不忍睹的田地了!現還靠那英.王菲來維持人氣,大有"佘太君親自掛帥"之慘況啊!最後用阿米亥一段話作結束語:世界充滿了記憶和遺忘,有如海洋和陸地。有時記憶首我們站著的堅實土地,有時記憶是覆蓋一切的海洋,如同洪水淹沒一切。


張文禪


自我感覺流量明星是應運時代而生的,像我們想到當年的一些紅的明星,大概像許紹洋那種? 如果不是有極大成就,像奧黛麗赫本之類的,過了很久很久之後,還是會消失在這個世界的裡,畢竟我已經說不出很多很多年以前很紅藝人的名字了。但是他們是他們那一代人裡很多人的青春年華的代表,至少周杰倫是我的整個青春,從小學到如今工作兩年,他是我青春的代表符號。他的音樂幾乎傳唱大街小巷。

還有2000年流行的龐龍唱的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他們流行的網絡歌曲,至今我還能哼唱一兩句。所以,沒有誰可以高看誰,也沒有誰可以貶低誰。

他們或許不會被人銘記很久,但至少會被一些人存在一生記憶裡。我覺得這就夠了。人活過一生,好歹留了點東西,有那麼一點點痕跡存在過。

最後真心說一句,希望我喜歡的明星黃曉明,鹿晗,周杰倫在演藝的道路能一直走在開著鮮花鋪滿的地方,希望他們能出越來越多的精品之作。加油!





愛到萌寵


存在即合理,不管你喜不喜歡,他們畢竟能帶來流量,有眾多的粉絲,就可以說明他有做得很好的地方。文化是多元的,你不喜歡,你覺得他們都很難,那只是你個人的一種價值取向。但我們如今的社會還是要提倡多一些正能量的,對社會有積極引導作用的娛樂文化


好時光1990


流量不等於實力,人們更關注的是某位流量明星的花邊新聞及長相,並沒有什麼深刻的作品留下,這種流量明星必然是來的快,門檻低,但是也會消失的很快


紅河娘娘


花式收割聽眾的“流量時代”

同“ 流量明星”一樣,“流量歌手”是指那些粉絲數量多、對粉絲的影響力強進而擁有高商業價值的歌手。隨著音樂媒介的發展,華語樂壇由傳統的唱片工業體系時代過渡至電視選秀時代,再到如今的流量時代;粉絲也依次經歷了在音像店前排隊購買唱片、給電視機前喜愛的選秀歌手短信投票到如今在網絡上付費投票與下載的過程。同樣是“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的模式,但時下歌手所在的運營平臺與經濟公司等對於聽眾的收割方式更為精妙也更加多元化。

“亞洲新歌榜”年度十大金曲。

就拿由新浪微博主推的“2018 亞洲新歌榜”的榜單計分規則來說,其有播放、分享與付費下載三種計分項,其中後兩者的權重遠高於播放;也就是說,除了花錢下載心儀歌手的歌曲之外,還需要儘可能地在社交媒體上發動攻勢,以保證作品與歌手能獲得更多潛在聽眾的關注,進而使潛在聽眾完成被吸引—— 播放——付費/分享的閉環。“亞洲新歌榜”並非個例,其他平臺榜單的計算規則也頗為相似:像網易雲音樂中的“雲音樂歌手榜”排名規則選取了歌曲播放量、收藏量、分享量以及歌手話題活躍度四個項目進行綜合計算;而QQ音樂的排行榜則更是增加了“歌手社交媒體活躍指數”這一與音樂作品本身弱相關、而與歌手所帶流量強相關的記分項。正因如此,對於具有強大粉絲團體的歌手來說,流量時代無疑是“最好的時代”。

網易雲音樂的歌手榜及評選標準。

但對於華語樂壇來說,這似乎是“最壞的時代”。

流量與業務能力或成為零和博弈

音樂與影視、遊戲等產業類似,也是一種“注意力經濟”。尤其是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聽眾接受信息的渠道與方式越來越多,聽眾的時間與注意力也愈發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不少平臺與歌手深知此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因此,只有儘可能多地在各個渠道上增加曝光量,提升關注度,才有機會將這些曝光量與關注度轉化成為作品收聽次數、討論度、數字唱片銷量、代言費用等切切實實的效果數據,這是符合商業社會中利益最大化原則的。又因為互聯網本身的特點,導致但凡與其相關的產業頭部效應都愈發明顯,樂壇便出現了“強流量者恆強”的局面,這也就造成了音樂作品與流量二者之間的關係倒置:曾經能為歌手帶來高人氣高話題度、作為歌手立業之本的音樂作品,現如今卻越來越不重要,成為了歌手流量的附庸。

QQ音樂的“社交媒體活躍指數”計分項。

正因如此,為了維持流量水平,許多歌手不得不犧牲相當多原本應當用於歌曲創作的時間,轉而去參與熱搜話題炒作、綜藝節目錄制、廣告代言、商業演出等與音樂作品本身相關性不強的活動;久而久之,歌手的業務能力必然下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歌手帶來的流量與歌手本身的業務能力,正逐漸成為一場零和博弈。另一方面,由於音樂產業日益複雜化,絕大多數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的經紀公司與運營平臺採取的是偏保守的經營策略,即將資源重心偏向商業價值高的流量歌手身上,忽視了擁有強實力的新人歌手,致使其作品只能在逼仄的角落中吃灰。這種變相堵住新人向上流動的通路、阻礙樂壇新生力量的發展的做法,也致使頭部流量歌手缺乏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驅動力,進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聽眾逐漸認清了那些空有熱度的流量歌手的真面目,對他們在互聯網上所生造出的強大聲勢感到無聊甚至厭煩。因此,歌手如何合理分配自己在提升流量與提升業務能力上所花費的時間,唱片公司與運營平臺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將是他們能否在樂壇上突圍並走得更長遠的關鍵因素。

流量當道,音樂作品質量大幅下滑

可以看出,外部環境致使音樂創新與試錯成本提升,從業者自身亦缺乏探索與嘗試的動力,致使當下樂壇形成了流量當道的局面,音樂作品質量本身的重要性大幅下滑。這對於音樂作品的美學價值來說不啻為一種打擊,更是極大破壞了華語音樂的多樣性和原創性。

上世紀最後十年到本世紀初十年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百花齊放:聽眾既可以欣賞到融合了R&B 及英倫曲風的周杰倫,也對把崑曲與管絃樂結合的王力宏印象深刻,諸如方大同等唱作能力強的歌手可以包辦一張專輯中不同風格的作品,甚至去給其他歌手寫歌、擔任製作人,類似例子數見不鮮。如今,這種崇尚多元化、鼓勵原創音樂的氛圍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跟風借鑑、是模仿抄襲、是如流水線工廠一般的音樂製作。互聯網上何種類型的音樂有人氣受歡迎,就大量產出同樣類型的作品。

前不久類似《學貓叫》等“魔性洗腦”類型的音樂在網絡平臺上爆火,市場上旋即出現了諸多風格相似的“神曲”,甚至還有流量平臺鼓勵這種模仿跟風的模式。業內的種種做法,致使大量音樂作品從形式到意蘊上同質化嚴重,一方面極易促使普通聽眾產生審美疲勞,另一方面,也會固化聽眾的流行音樂審美,讓聽眾對華語音樂形成負面的刻板印象。從整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流量雖是一劑猛藥,但藥效總有過去的一天,市場終將回歸理性。因而,適當“擰一擰”華語樂壇的流量讓其“縮水”,保持音樂作品的多樣性與原創性,明顯更有利於音樂產業自上而下的多元化與圈層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