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億28年建成的大型對撞機,我國有必要造嗎?楊振寧至今仍反對

在科技研發領域,越是精密的儀器越是代表著技術的先進性,也意味著所要耗費成本的不可估量性。而在大型粒子對撞機研發領域,是否需要真正投入研究一直是中國科學家們討論的焦點,目前全球僅有的就是歐洲的“LHC項目”,但是其創造的成果價值並不是很大。而

中國如果目前想要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那麼其耗費的基礎費用就將高達1400億,而且還需要28年之久,這也意味著很多基礎物理研究項目也將因此受到不小的影響,那麼大型粒子對撞機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有沒有必要建造呢?

1400億28年建成的大型對撞機,我國有必要造嗎?楊振寧至今仍反對

出品|國器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對大型對撞機提出了七大反對原因

其實在是否建造大型對撞機建造的討論,我國是有著兩大代表性科學家,一位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級科學家楊振寧,而另一位則是王貽芳——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也是CEPC大型粒子對撞機計劃的主要負責人。關於CEPC計劃,楊振寧是列出了七大根本反對原因。他認為對於仍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CEPC計劃耗資,將會是幾十個大型項目資金的總和,這是目前中國難以承受的,而且目前的高能物理突破並不在於大型加速器而在於物理理念,還有在國際上目前都沒有什麼試驗根據以及美國的前車之鑑等。所以楊振寧對於中國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態度就是在此階段不太適宜。

1400億28年建成的大型對撞機,我國有必要造嗎?楊振寧至今仍反對

支持大型粒子對撞機的代表王貽芳認為中國高能物理研究的機遇

對此王貽芳則表示中國此時建造是正合時機。王貽芳是中國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第一人,所以在這領域上他還是比較有權威性的。他認為對於物質微觀結構的研究將會引領現在的高能物理研究走上一個新的層次,也將讓中國能夠在該領域領先國際,有利於高新技術發展。而對於CEPC計劃,王貽芳是打算在2022-2030年完成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的建設階段,而第二階段的質子對撞機(SPPC)預計是在2040-2050年左右實施。

1400億28年建成的大型對撞機,我國有必要造嗎?楊振寧至今仍反對

歐洲存在全球唯一大型對撞機至今在粒子領域發現沒有突破

大型粒子對撞機能夠引發如此大的爭論也是因其重要性以及需要投入的巨大成本。目前的基礎科技在各大物理學家的不斷鑽研中似乎已經達到了頂點,而量子力學的出現則讓科技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微觀粒子自此成為主角。看過三體這本小說的人可能知道,智子就是通過擾亂大型粒子對撞機的研究成功讓人類的侷限在基礎科技中,無法得到更先進的發展。不過目前存在的唯一大型粒子對撞機——歐洲強子對撞機(LHC)也僅僅是在2012年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此後再無其他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突破。這也讓很多科學家思考目前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必要性。

1400億28年建成的大型對撞機,我國有必要造嗎?楊振寧至今仍反對

中國是否應該造大型粒子對撞機且看而後的結果分曉

其實王貽芳對於楊振寧提出的七大發對理由也是進行了辯論,他表示美國大型粒子對撞機研究的失敗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而且歐核的FCC計劃時間是2030年到2040年,這與中國的CEPC計劃相差了十年。這也就意味著歐核可以成為中國的“免費的第三方論證”,而十年的空窗期對於中國建設超大環形對撞機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不過目前來說這場拉鋸戰還是會在進行當中,孰對孰錯,讓我們靜看未來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