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

三分钟看大片


一、江一燕人设崩塌,源于其这回“选错了营销领域”。

这两天,知名女演员,被誉为”文艺女神“的江一燕似乎惹上麻烦了。

事件起因,源于她在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喜讯“:自己参与设计的建筑,获得了美国建筑大师奖。

一时间,营销通告四起,诸如”被演戏耽误的设计师“之类的头衔纷纷加之其身。

但很快,就有网友就通过大赛官网以及各种渠道扒皮了所谓的”设计女神“真相。

1.江一燕所谓参加的”美国建筑大师奖“不过是刚成立没几年,一年颁发出两百多个奖项的”猪肉奖”,本身含金量就不高。

2.江一燕只是作为房主,也就是甲方,在设计过程中提了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结果到了江一燕口中成了自己“参与设计”,并且完全没有提到真正操刀的设计师及背后设计团队的名字。

有网友调侃:江一燕这也能算参与设计,知道设计图纸怎么画么?那我妈装修的时候整天跟进跟出看着的,能去领个啥奖回来不?

其实,江一燕不是第一次买人设“掉皮“了。之前就被曝光过所谓的支教就是为了炒作,一共就去了没几天,还带着摄影团队摆拍。

至于所谓获得的”摄影大奖“,其实也就是个内地明星的特供奖项,水得很。

但之前几次”掉皮“并没有像这次这般引发全网热议。

尽管江一燕在微博辩解,甚至拿支教事业来当挡箭牌,但这一次,网友显然不买帐了。

因为相比于以往的“写书”、“支教”、“摄影”等文艺爱好,建筑设计实在是属于门槛过高的工科专业,江一燕这一次人设卖得有点过火,可以说是触犯了建筑设计师群体的“众怒”,再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网民群体,终于让其人设彻底“崩塌”了。

二、为啥说建筑设计门槛高?

首先,建筑学是整个建筑行业的金字塔的尖端,是建筑行业的龙头,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涉及方面多,专业知识丰富,所以正规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一般学制都是五年。唯一可以在本科阶段与之相比的只有同样五年学制的医学。

从工作内容来看:建筑设计师从事各种民用与工业房屋及群体的综合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咨询等建筑业务。

再先让我们看看建筑设计行业的职业资格证—— 一级建筑师的报考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严苛

(1)取得建筑学硕士以上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

(2)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3)具有建筑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或者具有建筑学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7年以上的;

(4)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或者取得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5)不具有前四项规定的条件,但设计成绩突出,经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认定达到前四项规定的专业水平的;

再看看一级建筑师的考试内容:

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建筑设计(知识),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经济、施工及设计业务管理,建筑方案设计(作图),建筑技术设计(作图),场地设计(作图)....可以看出,建筑设计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是门槛极高的行业。

而从注册人数来看:我国目前仅有4万多名一级建筑师,从业门槛都这么高了,能在这行混出头有名有姓的”设计师“更是极少数精英了。

总的来说,想要在建筑设计行业混出头,对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都是相当之高。

但是江一燕为啥偏偏要趟设计界这一混水?想来,正和“箭垛效应”有关。

三、为啥江一燕要卖”设计师“人设,正因“箭垛效应”作用

箭垛效应是由胡适最早提出的,他指出:

“古代由许多发明创造或者功绩,后人并不知道是谁创造的,就统统归到皇帝、周公这样的‘箭垛式’人物身上”。

比如黄帝作为华夏文明始祖,所以很多不明出处的发明创作都被“射“在黄帝身上,以致其成为一个古代爱迪生式的人物。简而言之,这样的人就成了“正面典型”。

同样,坏的特质也一样具有箭垛效应,比如纣王,就被后人把很多古代暴君的行为都混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让其成了“反面典型”。

再让我们回顾下江一燕的从艺经历:

江一燕,1983年9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 [1]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音乐创作人、写作者、摄影爱好者、山区支教老师。

2006年,签约艾回唱片

[2] ,发行第一张个人EP《用爱呼吸》

[3] 。2007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星光电影院》

[4] 。2008年,因主演爱情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而被观众所熟知

[5] 。2009年,凭借历史题材影片《南京!南京!》提名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

[6] ;因主演爱情电影《宝贵的秘密》获得第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7] 。2011年,凭借话剧《七月与安生》获得第一届丹尼奖最佳女演员奖

[8] 。2012年,因参演剧情电影《消失的子弹》提名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9] ;随后,推出个人首部散文随笔摄影集《我是爬行者小江》

[10] 。2014年,凭借动作影片《四大名捕》系列三部曲获得第16届华鼎奖最佳女配角

[11] 。2015年9月,举办首个个人摄影展,11月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12] 。2017年11月3日主演的电影《七十七天》上映

[13] 。12月14日发行个人专辑《我们的小世界》

[14] 。2019年4月出版第二部文学作品《在时光里流浪》

[15] 。演艺事业外,江一燕还热衷于公益事业。2007年起,她每年抽取一段时间去广西山区支教。2012年获得“年度明星公民大奖”[16] 。2013年建立“爬行者爱心基金” [17] 。2015年被中央电视台推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 [18] 。2016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崇义友善好青年” [19] 。2016年9月组织成立“爬行者公益团” [20] 。

可以发现,虽然作为一个演员,江一燕不乏一些口碑还不错的作品,但始终缺少大爆的角色,从而一直未能晋升到一线花旦行列。在90后乃至00后女星开始抢占市场的当下,江一燕在缺少好的作品和角色的情况下,显然靠”卖人设“来打造个人品牌、保持热度才是首选。

美国学者玛格丽特·马克和卡洛斯·皮尔森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品牌原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有生命力的长寿品牌是具有人格原型的,而打造品牌人设的关键,在于能够向大众传递自身个性化与差异化,为你的品牌带来光环加成,加强消费者记忆,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

对于江一燕这样的明星来说,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便在于利用”差异化“让观众形成记忆点。

但比较遗憾的是,作为演员的江一燕,其影视作品和角色还不足以让观众形成独一无二的记忆点。

所以,打造独特“人设”,让自己成为娱乐圈的“箭垛式人物”变成了关键。

但很显然,江一燕的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才女”、“文艺女神”标签在女明星里实在太常见了。

典型的代表便是“四大花旦”之一的“老徐”徐静蕾。

作为第一代“箭垛式才女”,又是处在内地娱乐圈中心的”京圈女王“,从年轻时就和王朔这帮大佬谈笑风生。写作、书法、摄影、音乐创作、拍电影、支教、公益这些女明星常见的“文艺爱好“,可以说都是老徐玩剩下的。

可以看出,仅仅靠这些“文艺爱好”,虽然有助于江一燕打造”个人品牌“,但不足以让江一燕形成独一无二的记忆点。所以这一次,江一燕显然不再仅仅满足传统的那些文艺爱好,而是把营销触角伸向了建筑行业。

但江一燕显然错误的把建筑设计当成了和写作、摄影类似的文艺爱好,却忘了建筑设计的本质不是平面设计之类的艺术学科,而是跟建筑挂钩的工科、是一门科学。

所以,我们用”民科“来形容江一燕自称”建筑设计师“的行为显然并不为过。

民科是自称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一类群体的简称,但又区别于广义上的科学爱好者和非官方科学家,本质是梦想着不需要学习,只凭借胡思乱想就推翻科学大厦的"妄人科学家"。典型的便是那些高等数学都没学过,却自认为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那群人。

可以说,江一燕的这次非常规“跨界炒作”,彻底让其成为了娱乐圈的“负面箭垛式人物”

四、箭垛效应下,江一燕成为了广大网民宣泄情绪的出口

前有因“不识知网”的翟天临博士,后有”建筑民科“江一燕女士,可以说这两位明星都因为卖人设过激,成了“负面箭垛式人物”。

每当毕业生为要求越发严格,反复修改的论文焦头烂额之时,便免不了吐槽一番翟博士。

每当设计师没日没夜加班作图,反复受到甲方摧残之时,也会免不了吐槽一番江女士。

把问题再扩大来看,这一次,由建筑设计师群体扩大到整个网民群体,江一燕已经成为了工薪阶层对于娱乐圈明星发泄不满情绪的出口。

1.近些年,随着内地娱乐业的迅速发展,资本的快速流入,娱乐圈明星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但业务水平没随着收入增长,反而营销炒作水平越来越高。

而反观普通工薪阶层,寒窗苦读多年,进入社会后996苦干,收入可能还不到那些明星的零头,这让人怎么心理平衡?

2.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势必或多或少都受到过甲方的“摧残”,在这个资本为王的时代,掌握着资本就掌握着话语权。现实中不乏很多江一燕这样的甲方,思维天马行空还不容乙方置疑,至于项目落地时的脏活累活都得让乙方干。最后更关键的是,人家还就能住得起这样的房子,甚至连功劳簿都要一人独揽。

你说这气不气人?而这恰好反映了当下娱乐圈明星和普通工薪阶层之间的社会圈层鸿沟。

不过,反过来,我们也大可不必完全从负面的角度看这起事件。

首先,江一燕这次的行为固然有炒作因素在,但同样也可以说是投入了”真情实感“的。

而这种心理,就是很典型的”宜家效应“

宜家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于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物品的价值产生高估的价值判断偏差现象。

顾名思义,“宜家效应”是由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研究发现,源于宜家(IKEA)”家具商店的一种销售策略:通过出售需要顾客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来加强顾客的参与感,从而增加对完成自己“作品”的自豪感和依恋感。

一方面,江一燕确实可以说从头到尾对房屋的设计投入了很多心血。但这就跟很多只谈理念的甲方一样,这些心血都不涉及到核心技术层面。

而真正把想法落地,通过技术把想法呈现在图纸上、变成真正的建筑,是依靠幕后的设计团队。

作为不懂技术的甲方,江一燕所谓的"参与设计”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就好像早年患有先天愚型、著名的指挥家舟舟一样,更多的是乙方在背后帮甲方”擦屁股“罢了。而乐团之于舟舟,就好比设计团队之于江一燕一般。

当然,江一燕如今搞这么一出也不能说全是坏事,就像翟天临事件掀起了学术圈整顿行动一般,如今,因为这次事件,也让更多人注意到建筑设计师这个很容易被外行人因为缺乏了解而低估的职业。

小到江一燕背后的设计团队,大到整个”没日没夜画图“的”秃头“设计师群体,都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也让更多外行人真正开始了解、尊重这个群体,这从建筑设计行业、以及设计师的长远发展来看,必然会起到很多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更多试图像江一燕这样炒作人设的艺人来说,势必会更加谨慎,避免”踩过界“。


薛定谔的猹


以前老是说支教,真心不喜欢她,明星支教做公益真的不算什么 ,韩红,黄晓明,国家哪里有灾难,每次都带头捐款 ,黄晓明夫妇不还是被人喷 ,人家怎么没拿公益说事啊,这年头做公益的人很多,我们单位领导之前也是一直资助贵州留守儿童,后来号召我们一起加入 ,家里有孩子闲置物品的都可以收拾好送过去,有一次看到孩子照片一点小的孩子就要做饭,冬天衣服也很少,我们就在换季的时候大家每人二百,公司统一采购好东西给孩子们寄过去,一年花个几百能够让这些小孩子添置点新衣服,我们都很开心,真心算不上什么


涵东0805


江一燕获奖,这基本是一个确认的事实。可是这与江一燕获奖,圈内人士纷纷表示不尊重,这又何必?人家获奖,你也可以呀。问题是你没有获奖,那干嘛怀疑人家获奖的能力。听说炸锅了,确有其事吗?我倒觉得十分的不幸,毕竟这圈子里,获奖也是个人的事情,何必大肆宣扬,高得人尽皆知,好像自己真有多出名似的。

先不去管那个奖项含金量如何?也不要去管那个奖是猴年马月拿的?更不要管那这奖的人是谁,出于何种目的?但有一点,和自己有多大关系?毕竟就算是圈子里的人,各有各的事,忙忙不迭的,难道忘了赚钱,忘了自己手中的事业吗?全心全意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了,自有奖项属于你,鲜花、掌声、荣誉,实至名归不好吗?

江一燕获奖的事,那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获奖了很好,恭喜。说明人家能力强,资质高,多面手,才女绝伦。为什么怀疑人家呢?不必吧。还是好好的哈,免得落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大秦观


看了这条问题的大部分回答,发现支持江一燕的回答竟然占了多数!于是也回答一番。江一燕是位女演员,说实话她的电影电视作品我一个没看——不光她的,别人的我也没看,因为很少看电影电视。但是对她做公益倒是听说过,很是敬佩,因为现在肯做公益的演员是凤毛麟角。但是这一次她做错了事情!跨界不是这么跨的!建筑工程界不是靠流量吃饭的地方,不光有艺术,更重要的是功能和安全!一部电影砸了可能损失上亿票房,一项工程砸了损失的可能是多少条人命和设计师坐牢!这一行几乎没有人敢于跨界!她选择建筑界跨界,显然是建筑界的佼佼者了,否则不会得奖——不管这个奖是什么野鸡奖项都不是很容易得到的。我们对此不满,更重要的是你江一燕作为一个客户、一个业主,竟然获得设计奖?你以为你的诉求就是设计?你的任务书就是设计文件?你就成了建筑师?建筑设计人员要想在设计图上签名都需要九年以上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这一行,跨界?

既然您获得建筑奖,那么为了证明您的成功,还请您直播一下您的CAD绘图,或者天正,或者您直播一下编制设计说明书吧,不需要把概算说明部分加上就行。只要您江设计师能做到这些,您就是实至名归,不折不扣的建筑师。否则您还是去磨练演技吧,毕竟那是您的本行,不需要跨界!当然最后还是要说,真的赞同您做公益,那是美好的事业和美好的跨界。


马炅1


江一燕到底做错了什么?关于这个什么建筑奖我不懂也不敢说。去支教也是被说成是卖人设,卖人设也总得做点事,总不是凭空臆造出支教活动吧?这人是不是有招黑体质,一有点新闻都是一片质疑声。看过极限挑战那期感觉她的情商是不太高,或许因为性格问题得罪过一些什么人?最后想说演员还是把影视作品拍好,拿出有质量的作品,观众会对演员的容忍度也会高一些。不要舍近求远去做自己力所不能的行外的活,搞不好就是一片骂声,得不偿失。





莆田运动鞋服基地


江一燕,在这次建筑获奖争议之前,我对她还是很有好感的。印象最深的角色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周蒙,美好极了。

后来了解到她还会去山区支教,去旅行摄影,微信公众号“小江的时间缝隙”也是满满的文艺范儿。不管是人设也好,真实自我也好,她呈现出来的气质是很能赢得我这个老文青好感的。

这次建筑获奖之所以“翻车”,我觉得问题不在于这个奖含金量如何如何(各行业都会有一些垃圾奖),江一燕是否有实力拿这个奖。

关键问题是对建筑行业的误解。作为与医学难度相媲美的建筑专业,门槛极高,难度也大。人人都能提想法,能将想法付诸实现,用钢筋混凝土搭建出来,那才是最难的。

还有一点,江一燕在那条“翻车”微博里有句话是说,她去西班牙是参观学习高迪的建筑。这点激发了我的表达欲望,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关于高迪的文章。高迪的杰出伟大是他毕生勤勉专注工作得来的,没有任何人能够随便成功。你看李佳琦,也是如此。

客观地说,人各有志,还是希望我们文艺女神江一燕同学学习高迪,就学到底,拿出更多的代表作品,不论是影视剧、建筑物还是摄影照片,用实力堵住悠悠众口。





哆啦一梦


你见过不会美术、不懂设计基础也不会设计软件的平面设计师吗?你见过不懂西药、不懂中药的医学专家吗?你见过怕水的游泳健将吗?你见过不会编程代码的资深程序员吗?我告诉你,这些都是江一燕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她都能做到,等着。


飞城落雪505


江一燕拿的这个奖,打个比方吧,你小学同学,本来是学厨师的,停了几年没见,他忽然说自己医学自学成才,现在能做开颅手术。你信吗?


用户2062019851391


其实吧,不管她是凭实力得奖还是其它什么途径得奖,至少人家奖在手中。首先这第一点,这个就是不能否认的。有些企业老板做大了也要去拿个学位去镀金,未必个个都是真才实学吗?所以,爱怎么玩是人家的事。不知道瞎操什么心!不要在现在的这个社会谈所谓的公平公正。美国打伊拉克公平吗?现在的叙利亚公正吗?国际社会尚且如此,所以洗洗睡吧,想想明天吃啥才是务实。


沙瑞金V


非常好,支持江小姐拿奖,支教,摄影,表演,在合法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用理会那些键盘侠,道德君,砖家,口水帝皇。

因为他们做不到,才认为你做的都是过分。

我也做不到,但佩服你做的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