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化智能厨电行业讲不响资本故事,纯米科技还有D轮融资么?

作者|蒋杰升

简称|单蒋让你们荡起

一个窄仄感突显的厨电行业能不能讲一个资本的故事?这可能没有绝对化答案,但至少有人试图讲一个故事,开讲人即纯米科技。

昨天(10月27日),偶然发现智能厨电玩家纯米科技,早在2018年已获C+轮融资——这几乎是厨电玩家的融资孤例。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非同寻常。

厨电行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是一个几乎完全意义上的存量市场,行业基本面受限之下的个案玩家高成长,这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然,纯米科技未必承认厨电就是一个存量市场,更有可能认为它的智能小厨电是一个增量市场。但问题是,智能化之后的纯米厨电,同样也体现不了超出传统厨电的使用差异。因此,纯米科技的智能厨电必然回到存量市场的正面战场。

存量化智能厨电行业讲不响资本故事,纯米科技还有D轮融资么?

那么,在这个几乎完全存量化的市场,厨电以及智能厨电玩家,谁又是“省油的灯”?这大概都不会是,或者说,谁也不可能主动“省油”。

然而,一个事实却是,从2015年到2018年纯米科技融资到了C+轮。这并不必然印证“故事讲的好,资本回家早”的那个逻辑,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投过C轮、C+轮的VC们过高地预期了基于智能厨电&厨房场景浮现的资本愿景。

既然这早已是过去式了,那没什么可说的,但一个新的悬念是,谁家的资本还将押注纯米科技D轮融资?或者说纯米科技能否抵达下一轮融资?

厨电存量市场没谁是省油的灯

纯米科技是一个厨电产品SKU数不多但品牌数不少的厨电及厨电周边玩家。玩的包括米家、TOKIT两系小厨电(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电烤箱)、圈厨微厨电以及知吾煮下厨小工具。

从2014年到2019年3月发布TOKIT之前,纯米科技以小米生态链公司和米家某些厨电ODM角色存在,之后纯米科技也发布了TOKIT、圈厨等自主品牌。

也就是说,纯米科技无论是不是小米生态链公司,它首先是干小厨电的。在这里,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位置和角色,顶多也就确保了纯米科技的平稳开局和常规运营期间可能避免的彻底下滑风险,仅此而已。

存量化智能厨电行业讲不响资本故事,纯米科技还有D轮融资么?

为了强调与传统小厨电的不同,纯米科技开始贩卖它的产品精度,这指的是0.1毫米和1毫米的比对。然而,对所有小厨电乃至所有家电来说,真问题是,价格战把它的可靠性几乎打没了,而3C标准打造厨电也远未到泾渭分明的时候。

既然此厨电和彼此厨电的差异并不明显,纯米科技面临的外部环境同样也是一个几乎完全意义的存量市场。继2018年厨电全行业首现负增长之后,今年1-9月,厨电零售总额再度同比下滑7.6%。

当负增长或者零增长成了大小厨电的新常态,且不说若干巨型家电玩家不是“省油的灯”,即便专注某宝和拼某多走量的小厨电玩家也都不可能主动“省油”。

因此,从基本面上说,在小厨电这个行业能够“活下去”就是一个不错的愿景,其中任何一个玩家指望高增长,这几乎都不现实。

互联网厨电也约等于非互联网

当然,纯米科技未必认可这是一场存量市场的拼杀和彼此对等的PK,或者说,它从一开始并不打算直面这个日益存量化了的小厨电市场。因此,除了圈厨、知吾煮被分别定义为与智能、联网无关的微厨电和下厨操作小工具之外,米家、TOKIT均被定义为互联网或者智能小厨电,包括电饭煲、电磁炉等。

于是说,纯米科技从开始到当下的盘算是,你打你的存量市场,我打我的增量市场,要不咱们就这样“和平共处”好了?然而,对不起,这里不想强调别的同行也在跟进玩智能小厨电,而是说智能或者联网之后的厨电与大家所说的传统厨电在实际操作上几乎没有分别,事实上也完全可以不需要体现这种分别。

存量化智能厨电行业讲不响资本故事,纯米科技还有D轮融资么?

这里的结论是,任何智能小厨电最终还是要折返到日益存量化的传统小厨电正面战场上来拼杀。于是,智能化上所做的努力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第一个结论。

但,纯米科技并没有停止继续讲故事。于是,它开始在厨电“前市场”(或者后市场)玩点花样,大概是想把食材接入到基于互联网厨电这个硬件的入口,而所谓“器食结合”的“米智厨”正是这一厨电“前市场”模式探索的表现。

基于软硬件TOKIT(APP)&TOKIT互联网厨电入口,这能玩出什么花样?明确地说,这跟那些在烟机屏上做社交、在冰箱屏上驱动食材在线分发的路数没有什么不同,重要的是,这也是巨型家电玩家玩的滥大街但也没有玩起来的残局。

因此,当智能化不足以撑大一个下厨场景的资本故事,模糊得几乎不能透光的互联网厨电“前市场”的探索模式也落入了别人家走过的俗套。

一个怎样的VC跟进押注D轮

当然,还有最后仅有的一种可能,那就是纯米科技给它的智能饭煲、智能电磁炉等厨电加一块人机交互显示屏。但,这只是逻辑上的模拟或者推测,实际上任何智能小厨电几乎都不会走到需要这样一步“创新”的程度。

因此,在纯米科技出品的智能小厨电这里,几乎没有“为发烧而生”的性能故事可讲,几乎也没有能够对冲硬件低毛利的流量故事可讲。

但,一个事实摊在台面上——纯米科技从2015年1月到2018年9月期间一路融资到C+轮。这可能是智能小厨电玩家仅有的一例。所以,这也非同寻常。

纯米科技A轮很正常,原因是米家系智能终归要找一个投资标的来担当小厨电ODM角色;B轮也在正常范围,原因是小米科技&顺为资本从不玩核心硬件之外的硬件。于是,2016年8月纪源资本&尚势资本将纯米科技接龙到B轮。

存量化智能厨电行业讲不响资本故事,纯米科技还有D轮融资么?

接下来,2018年5月到9月,Star VC&光控众盈新产业基金投了纯米科技的C轮,诺基亚成长基金(NCP)&盈科资本则投了纯米科技的C+轮。从它的C轮开始,这并不必然印证纯米科技“故事讲的好,资本回家早”的那个逻辑,但可以肯定的是,后来接盘的VC们过高预期了基于智能厨电所浮现的资本愿景。

可能在VC们的眼中,小熊电器的今年上市不就是另一个案例么?是,但,很遗憾,小熊电器对应的是学生公寓&工厂宿舍等没有厨房的场景,它事实上一路走在一个无人盯防的非厨房场景,它的成长和上市逻辑无法用来向小厨电玩家昭示信心,当然也不能用来预期纯米科技C+轮之后的日常。

到此,想起了一个非著名标题——那些炒房租的资本真是蠢出了新高度。事实上,不同领域的事不能简单“类推”,但也不妨碍抛下这个悬念:一个怎样的VC还将押注纯米科技下一轮融资?或者说纯米科技往后能否绕过D轮融资?

提示:我们不生产文字,只是高可信度的搬运工。互动交流请头条私信或者加本人love9evol

声明:世界上只有一个风吹物浪和它的原创出品,任何形式的摘编抄袭复制是风吹物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凡违者,虽远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