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自从《都挺好》热播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对原生家庭的探究。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很惨,没有幸运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我们发现自身的性格缺陷后,会刨根到原生家庭的问题。那如果一个人没有原生家庭会怎么样呢?

看完《海上钢琴师》的电影,又看了这本书,三十岁的我,才看到这本书,真的是惭愧,但是看完后,1900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而且他婴儿时期被遗弃的样子,他童年时坐在下等舱里的船窗前,透过一小块玻璃窗户望向船外的大海的样子,让我的心里总有隐隐作痛的感觉。尤其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总是见不得这种孩子被遗弃,孩子失去父母的情景。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小说的主人公名字叫“丹尼.布德曼.TD.柠檬.1900”,简称1900。他为什么会有这么长的一个名字。第一,他被遗弃时,他躺着的摇篮里放着一个纸条上写着“TD·柠檬”。第二,他被老丹尼捡到了,于是又加了“丹尼·布德曼”的姓。第三,就不得不追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1900年,美国7600万人口中有将近14%的人来自移民,移民是使美国经济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里每年有100万的移民需要乘船涌入美国,而“1900”就是一个移民弃子。1900年,美国人均收入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霸,世界经济的重心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那个时候吸引着众多国家的梦想者。这些移民是一群梦想家,同时也是一群贫民。美国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金钱,梦想,欲望。而这些欲望足以让他们做出抛弃难以落户的新生婴儿的决定

01

没有原生家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

父母遗弃1900的时候,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将他放在摇篮里,放在钢琴上,头等舱最显眼的位置。他们的本意应该是他能够被一个富人收养,但是命运总是这么悖逆。他被正准备摸进头等舱偷吃东西的黑人烧炭工人老丹尼捡到并收养。烧炭工老丹尼很爱他,但是老丹尼只是个烧炭工,他生活在下等舱里,知识和文化素养有限,他决定要给1900最好的教育,船长也决定给1900最好的教育,就连面包师也想给1900最好的教育。

他没有国家,没有家庭,没有身份证明。有人说按照制度,他要被送去孤儿院,老丹尼说:“去他妈的制度”。有一次,1900在看报纸,他问老丹尼:“什么是妈妈?”老丹尼告诉他:“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一匹马。”

随着1900的成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他所有好奇的解答都来自于丹尼,丹尼跟他说陆地上有大白鲨,让他别下船。孤儿院是监狱。就仿佛我们吓唬不睡觉的孩子,床底下有猫咪,专抓不睡觉的孩子,吃糖牙齿会长虫子一样。

就在1900八岁的时候,这个黑人爸爸老丹尼意外死去,船长在丹尼用白布裹着的遗体上写下了“Tanks Danny”,这个时候1900第一次来到船的甲板上,目睹着丹尼父亲的遗体被推向大海里。他再一次沦为孤儿。这是他八年以来第一次见到蓝天,第一次听到大海的声音,他仰着头,看着蓝天,聆听着大海的呼啸,连呼吸都屏息。伤心难过加之好奇各种滋味,五味杂陈。八年时间他没有登过陆地,他没有祖国,没有故乡,没有家庭。在医院,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他出生的痕迹,他相当于没有出生过。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1900失去了直接监护人,船长打电话让警察送他去孤儿院,八岁的1900藏了起来,谁也找不到,在他的意识里,孤儿院就是监狱,他不能进监狱。警察走后的第八天,大家发现1900时,他坐在钢琴边,开始着自己的弹奏。大家都诧异:“鬼知道他是怎么学会弹钢琴的,谁教他的。”事实上,谁也没教他。也许作者比较信奉“宿命论”,他出生就在钢琴上,他突然会弹钢琴也是宿命。他就是一个钢琴天才,他弹的曲没法模仿,因为他也不知道他弹的是什么东西。当他坐在钢琴凳上的时候,他忘我的弹奏。当他从钢琴凳上站起来的时候,他忘记了弹奏的是什么曲子,每天的音乐不重复,他可以因人弹奏,让伤心的人放下心事,让虚伪的人放下伪装,让失意的人燃起希望。

然而,他只能在船中央弹奏。离开大海,甚至船一着陆地,他就无法弹奏。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他的与众不同,他就是个神奇的存在。可是在我看来,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从出生到28岁,他从来没有下过船,他呆在船舱里,眼里全是透过船玻璃看见的海。每次视线里移动的都只是冰山,每一次耳边的声音都只是海水,每一次……”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每天生活在一个密闭而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了好久好久,他无法再走出这个空间。

就像故事的叙述者小号手一样,他第一次见到1900,他说:“听说这个船上有一个人,27年,从来没有下过船。”1900说:“没错,那个人就是我。”当时小号手吃惊的看着1900,他很惊讶,觉得特别不可思议。此时他对1900的世界是充满恐惧的,因为他不理解。同样,那样的身世,那样的经历,那样的环境,1900对船上的人们所向往的新世界、欲望,他不理解,所以他也充满了惊讶和恐惧。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虽然在这艘船上,他吃着大锅饭,大家都对他关爱。但是父母的爱与其它不一样,他是一种一对一的关爱、给予和家庭文化的潜移默化。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它有约束、有爱、有伤害、有抗争、有影响、也有依恋。这些微妙的感情1900通通没有体会过。他的情感很单一,环境也只是船上,他接触到的不是船上的服务者,就是船上的客人。这些客人也仅仅是告诉他一些地方有什么,有什么故事。所以他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没有切身体验过。

他唯一的玩具和伙伴就是一架钢琴,只有在弹钢琴的时候。全场嗨起来的时候,他是最兴奋最快乐的。但是船靠岸的时候,就是他最失落的时候。所有人站起来,喊道:“美国,我来了。”他只是惊讶的望着他们,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突然会那么亢奋。

02

没有父母做后盾的孩子没有“复原力”

那么我们再进行一种假设,假如老丹尼没有死,1900的人生会不会有变化。

老丹尼在他的生命中充当着父亲的角色,小的时候他对这位父亲充满依赖,他所有的好奇都源自于老丹尼对他的解答。

如,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马,孤儿院是监狱,陆地上有大白鲨……

他享受着老丹尼一对一的呵护,他对老丹尼的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关系,就是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当他淘气的时候,老丹尼会告诉他,不能破坏船上的公共财产,不能熬夜,没经过允许偷吃面包房的东西是不对的,小孩子应该怎么样?这些规约对他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约束。

当他开始长大,老丹尼对他会有期望,会期望他去美国发展,会给他树立梦想。当他有自我意识,当他开始叛逆。老丹尼发现他没有小时候听话,对他充满依赖,企图对他控制,又无法控制的时候,他们之间就会有父与子的对抗。他会有叛逆期,他会骂丹尼啥也不懂,他也会鄙视老丹尼是个骗子,居然告诉他妈妈是马,孤儿院是监狱,陆地上有大白鲨。他们之间会有父与子的依恋和冲撞,他会经历正常孩子必经的成长阶段。

而这种冲撞和约束也会让他感受到人间烟火,他会受源自原生家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他也会有源自原生家庭的力量。虽然没有妈妈,只有老丹尼,他的生活不会有多富裕,他也仅是生活在船舱里,他也会弹钢琴,但是他也会下船。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试想当老丹尼在台下,看着这个无师自通,弹奏得一手好钢琴的儿子,他会充满了骄傲,会夸他,也会自我陶醉,觉得自己教养出了好儿子。老丹尼也会因为爱,因为骄傲,试图控制孩子,试图在孩子面前张显他作为一个父亲的伟大。而正当年轻气盛的1900,会不屑于老丹尼的自恋。甚至他会觉得他像个骗子,啥也不懂还爱瞎咧咧。他会探索他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种爱与被爱,控制与被控制,叛逆与争脱间,他会学会与人的相处,老丹尼的处世也会或多或少影响着他。

他也许决定去音乐学院去学钢琴,回炉再造,他也许要去陆地上去看一看不一样的音乐人。他会成长。老丹尼也会经历一场目送,目送1900渐行渐远长大的背影。1900也会因为老丹尼的爱而充满力量。即使他在闯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委屈,会因为老丹尼的一个电话,一通安慰而很快复原。

然而老丹尼死了,他的成长就出现了断层。

所以当他决定走到第三个台阶时,又走了回来。那个时候他知道他已经下不了船了。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如他所说:阻止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绵延的城市应有尽有,惟独没有尽头。拿钢琴来说,第一个音,最后一个音。钢琴上有88个琴键,在有限的琴键上你可以创造出无限的音乐。无尽的城市是无尽的琴键,怎么能弹出旋律?无从下手啊。成千上万你怎么取舍和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种死法?无穷复杂的选择难道不会让人崩溃吗?

03

没有原生家庭羁绊的人生,也就没有世俗的希冀

1900的人生没有任何羁绊,也就是没有任何牵挂他的人,或者能被自己牵挂的人。唯一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孩,也下了船。也许是这个女孩,才让他萌生了下船的想法,但是他最终没迈出心里那个坎。原因应该有很多,他喜欢她,但是他不知道如何找到她,他更不知道如何来爱她。而这个女孩可能只是一时心灵的悸动,还成不了他的牵挂。在有限的人生里,他已经很不羁了。船长也拿他没办法,他无视规则。他常挂在嘴边的是:“去他妈的规则”。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有一天,突然从陆地上来了一个音乐大师,自称是“爵士乐之父”的人,要来跟1900斗琴,1900居然不懂这是为什么。在这个海上,他只弹琴,他只知道钢琴就是他从小到大最喜欢也最令他感到快乐的玩具。他本来带着敬畏和佩服的眼光看这位“爵士之父”,没想到他居然跟他炫琴技,这让他很失望。当这位自诩为“爵士之父”的钢琴家被1900的琴技打败,他灰头土脸的溜走时,1900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说了一句“去他妈的爵士”。

他跟人的交流也是通过琴声,他很少能与人深入的交流,跟伙伴一起玩耍。他最快乐的时光是船开动到海中央,那是他最兴奋的时候,那是他最自信和最快乐的领地。他从小没有同年龄的伙伴跟他一起玩耍,跟他一起打架,争吵。他只是独自一个人。他对世界的一些新的认知来自于这个新来的小号手,小号手跟他分享着他和女儿的事情,外界的事情。也是这个好像第二父亲一样的小号手,鼓励他下船,又令他产生下不了船的痛苦。

这个时候他的人格已经形成,即使削肉锉骨都无法进行改变了。他和小号手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父子之情,这个第二父亲很多时候只是扮演着一个师者的形象。就像一个离家多年的父亲,孩子很小的时候一直没陪伴在孩子身边,突然孩子长大成年了,他回来后再管教孩子,他无法跟这个孩子有更亲昵的连结,这个孩子的人生态度也再难以扭转。

其中文中有一段特别不起眼的文字,就是1900的这位第二父亲,他在和1900交谈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生活:作为一个老父亲,他的生活糟糕透了,不仅遭到了妻子的背叛,就连他的五个孩子也不幸染病去世,他一度想自杀,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然而唯一留存的小女儿却点燃了这位父亲心中最后的希望。

羁绊一定时候,也能让人走出绝望,有所希望,有目标。起码在失意的人生里还有这么一点亮光,让他匍匐前进。

记得朋友曾经说过,他以前无所记挂,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跟朋友玩通宵,飙车技。可是结婚成家有孩子以后,他变了,他更多的是对家庭的记挂和责任,所以性格也温和多了,开车都很小心很慢。

羁绊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软肋,同时也是责任、勇气和归属感。

1900呢?当他决定不下船的时候,他所有的希冀和乐趣都是来自于这艘船和那架钢琴,当这艘船要停运了的时候,他决定跟船一起走向毁灭。他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吗?他本来对这个世界就没归属感。这艘船承载着他的人生,离开船,离开海他不能弹奏钢琴,他还能做什么,他不知道,他的自我价值感没有那么明确,在他的潜意识里,这艘船和那架钢琴才是他最终的归属,是他的家。就像《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他与世界的格格不入,他对京剧的痴魔,源自于他童年时的阴影和封闭学戏的那段时光。如段小楼骂程蝶衣的话:“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他已经活在了戏里走不出来。在海中央弹钢琴,大家都为他的琴声痴迷、陶醉,才是他真正的自信,而除此之外的其它都让他不知所措,充满恐惧。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钢琴天才的执念还是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

后来的人都很佩服1900对于音乐有那么深的执念,他不同于这个欲望城市的人。我想那些人没有真正地懂他。

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说:“满地的六便士,而你一抬头却只看见了月亮。”

在旁人看来这个抬头看见月亮的人有很高的境界,是“神”一样的存在。而事实上,这个只看见月亮的人根本就不在社会规约内,他没有国籍,没有故乡,没有原生家庭,他对那个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恐惧,他看不到满地的六便士,他的眼里只有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