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文 | 八段錦

《圓桌派》李玫瑾、馬未都、蔣方舟參加這一期很有意思,有意思的點在於嘉賓彼此映襯,從旁觀的角度可以特別清楚地感覺到,什麼是

“父母的視角”,什麼是“孩子的視角”,以及這兩個視角是多麼的不相容

01 挫折教育or心理陰影?

問題聚焦在怎麼“管教”孩子。

馬爺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節目中說父母打孩子不算事了,他認為父母打孩子必定有原因,肯定孩子有錯啊,父母是講道理的。

也許馬爺自己家是這樣的,但是未必所有的父母都是講道理的。

蔣方舟就提到有些父母會“喜怒無常的打”,沒有提前定好規矩,孩子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就會捱打。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我倒覺得這個在現代社會恐怕更普遍,同樣一件事,父母心情不好想要洩憤的更容易升級為打,而且孩子越小越可能打,因為大了就打不過了,這根本不是在講道理好吧?

常打孩子的父母,自己的情緒管理才是更大的問題。

關於父母說孩子是垃圾箱裡撿來的是不是個問題,李玫瑾認為這就是個玩笑,自己也被這麼說過,而且還信以為真,跑到樓下去找,到底是這個垃圾箱,還是那個垃圾箱?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雖然可能是玩笑,可孩子真的會相信,也會為此惶恐不安,那為什麼一定要開這種玩笑呢?

馬爺認為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挫折教育之一,是讓孩子可以開得起玩笑、經得住貶損。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人的確是在不斷的創傷和修復中變得刀槍不入的,但是父母真的有必要給孩子造成額外的負擔,來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嗎?

只要孩子長大了忘記了,就代表沒問題?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在這一點上,我更贊成蔣方舟的說法。以大人的角度來說孩子有什麼問題,其實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孩子有他自己的感受,那個年齡特有的感受。因為他們弱小,沒有發言權,他們的世界和大人完全不同,這會造成大人和孩子認知上的不協調。

一件大人看來很小的事,也許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大的事,你不能因為自己不在乎,就要求孩子不在乎;不能你說不算事,就真不算事了。

你也不能因此說一個孩子嬌氣,反過來說,大人要死要活的事情,在孩子看來也可能根本不叫事呢。

老一輩父母常做的,嚇唬孩子、打孩子、當眾指責孩子、逗孩子是垃圾桶撿來的等等,在他們看來可能沒什麼,甚至當做“挫折教育”的一種;

但新生代的孩子卻很討厭這些做法,他們未必是玻璃心,只是更期待被當做一個真正的人來尊重吧。

蔣方舟說有一種貶損,真的給她造成了“童年陰影”。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青春期開始的時候,她的媽媽經常在外人面前隨意說她已經發育了,蔣方舟就感到特別的羞恥。

馬爺把這歸功於過去的文化,“人前教子”。所謂的人前教子,更多是為了大人的面子吧,對孩子到底能有什麼好處呢?

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無視、不被尊重的孩子,就能建立起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鈍感力”和“麻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主動選擇的“神經大條”,而後者,只是被迫“算了”。

這個社會給孩子的挫折夠多的了,只要孩子開始生活,他就不會缺少挫折。父母根本不需要費心加槓,只要不是什麼都包辦就夠他受的了。

蔣方舟說她也在難過的時候感覺被逼得要跳樓了,但是她最終沒跳,是因為她覺得媽媽“向著她”,她還不至於那麼徹底地絕望。

如果一定要特意進行“挫折教育”,那麼在失敗、痛苦的時候能提供支持的父母,才是真的在挫折教育。

因為他們在告訴孩子,挫折都是可以過去的,沒有那麼可怕。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02 別太沉浸在角色之中了

馬未都和李玫瑾都是50後,當過父母,也是很有見識的人,教育理念有很多可取之處;但我也能感到,即便是他們,也不可避免帶著濃濃的時代烙印,未必都適合現在。

而且一旦過於代入父母的角色,強調“如何管教孩子”,強調做“對的事”,就難免或多或少需要犧牲和忽視孩子的感受和主動性。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父母認為的“對”,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對”。兩代人分歧的根源其實是在角色和文化中。

舊時代父母在意的是孩子規規矩矩地長大,而現在的孩子在乎的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自在地生活。

蔣方舟生於89年,80後,也可以四捨五入算90後,未婚未育,也許她的年齡和閱歷更接近於孩子的角色,所以她的發言更多代表的是孩子“真實的感受”

真實是值得尊重的,尊重也未必意味著放任。

我並不贊成放縱孩子,但我已經深深感覺到了,正是因為我們這一代是受夠了“挫折教育”長大的,我們中的很多人一旦當上父母,總是擔心孩子不能體會到足夠的愛,希望他們不再受我們曾經遭受過的苦。

也的確因此矯枉過正,有嬌養的嫌疑。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徹底走回頭路,用父母那一套來應付今天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ta獨特的成長背景,如何找到適合這個時代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照搬,有規矩也有自由,有威信更有親密,這才是我們真正面臨的問題。

否則父母自覺再有道理,孩子也只會產生不被理解的心情。

兒子小的時候,馬爺帶他去王府井,兒子趴在櫥窗上看著裡面的玩具想買。但馬爺不同意,說今天不能買(父母拒絕孩子不一定有什麼特別站得住腳的原因)。

孩子說,爸爸,你要是我,你就知道我多麼想要這個玩具了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馬爺一聽心就軟了,但他前面已經說了今天不能買,只好硬撐。兒子就哭起來了。看到兒子哭,馬爺很生氣,你不能在這人來人往的地方哭啊,這樣我太沒面子了。

兒子就不哭了,但是他一到家就開始嚎啕大哭。兒子對馬未都說,我長了絕不能讓我兒子受這種委屈。

像馬爺兒子這麼擅長表達情感的孩子恐怕並不多,更多是說不出也不被理解的孩子吧。

千萬不要以為人和人的理解是很容易的,哪怕是家人之間,甚至可以說,特別是家人之間。

父母和孩子用的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在生活。如果你永遠只用父母的視角看孩子,或者只用孩子的視角看父母,那麼父母和孩子,永遠也不可能互相理解。

怎麼才能減小這種鴻溝呢?

馬未都、李玫瑾&蔣方舟: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別在父(母)子(女)cosplay中入戲太深,跳出來看看就都清楚了

李玫瑾剛學開車的時候,有點“路怒”。在她氣得嚷嚷的時候,坐在後面的女兒不冷不熱地說,媽,我給你個話筒吧,你直接對他們喊。

每次李玫瑾正煩的時候,女兒都會說她,你怎麼那麼沉不住氣。越說李玫瑾就越煩。她很委屈,女兒為什麼不向著我?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不同的是,一般生活中的情況是反著的,笨手笨腳嘗試新事物的往往是孩子,不停冷嘲熱諷認為“那點事不值得”、“不向著”的是父母。

每個人所處的角色不同,感覺就會完全不一樣。

“父母皆禍害”的提法,好像是委屈孩子們的集體控訴,可如果換成父母的角色來想又會如何呢?

蔣方舟說她的媽媽就經常代入“父母皆禍害”的視角,在干涉孩子人生選擇之前,心中要有個警鈴,先認定自己對孩子就是個禍害,然後再去思考,要不要干涉?怎麼才能不做禍害?

這個視角真棒。

作者:八段錦,心理科普作者+建築師,已出版《與最好的自己在一起》 、《東坡心理傳記》,微信公號“心理八八”(bdjxlbb);喜馬拉雅fm:八段錦的心理八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