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工業學校優秀畢業生——於業梅

於業梅,女,日照市工業學校創業培訓優秀學員,先後創辦了山東國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日照市科技諮詢服務中心,齊魯軟件外包培訓學校三個單位。曾榮獲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山東省三八紅旗手、齊魯文化英才、日照市十大傑出青年、日照市中青年突貢專家、日照十大好人年度人物、中國優秀原創軟件獎、日照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

日照市工業學校優秀畢業生——於業梅

我叫於業梅,大學畢業後,選擇了自己創業。2011年,我參加了日照市工業學校舉辦的日照市第一期IYB創業培訓班,並被評為優秀學員。今天老師讓我談一談自己的經歷,以給在校的學弟學妹及正在參加創業培訓的新學員們一些啟發。說實話,我沒有什麼讓人值得學習的,只是在老師和朋友們的指導幫助下,抓住了機會,用心做好事有心做好人,才取得了一點點成績。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小家境貧困,父母為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為了我們姐弟三人吃飯、穿衣、上學,而頭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我自小便隨著父母在地裡幹農活,深刻地體會到了烈日陽光下的汗流浹背和生活的不易。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994年,父母把我獨自送到日照上學,從此,14歲的我一個人在日照開始了孤獨的求學之路。1996年,我揹負著父母借錢讓我上學的一個重擔考入日照一中,深知父母的不易,只有發奮學習,才不會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整個高中期間,我都是每天三點一線——宿舍、教室、食堂,把一切可能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甚至有的同學一句話都沒說過,大家可以想象那時的我是多麼的內向。2004年,我從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在高中擔任了2年的物理老師,因教學成績突出,得到了同事和學生們的認可。雖然老師是我所熱愛的職業,但卻總覺得我還有很多能量沒有發揮出來,於是當同事們在辦公室侃侃而談的時候,我開始在角落裡默默地學習。2006年,我考取納米材料方向的研究生。讀研期間我接觸到計算機行業,從此就愛上這一行,軟件開發就像一個魔瓶,深深吸引著我,在我的帶領下,與我有著相同愛好的同學一起成立了“瘋子工作室”。當時還沒有太多想法,沒設想過將來會成長為一家多麼大的公司,就是想趁著年輕,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我們一直不知疲倦的工作,因為我們熱愛這份事業。

2007年暑假,我在不耽誤學習和考試的情況下,迎來了我家可愛女兒的出生。記憶尤深的是,離預產期還有一個星期時,我還在期末考試的考場上。我常常這樣和丈夫說,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或許是我能給寶寶帶來的最好的胎教吧。

鑑於日照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招商引資政策,我們決定回老家創業。2008年8月,在開發區各級領導的大力關心和幫助下,國軟公司悄然落戶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軟件開發和外包、動漫遊戲開發出口、系統集成、網絡增值運營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要業務。公司剛成立,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研三這一年,我每月都在學校和公司之間奔波。寫畢業論文那幾個星期,有人勸我放棄或找別人代寫,說我這麼忙,哪有時間和精力去寫論文。“我一定要自己寫,而且我肯定能通過,”我堅定地回答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我每天凌晨3點才睡覺,天剛亮就蹦起來查資料、撰寫、核對實驗數據,論文完成的時候,嘴上起了泡,眼裡佈滿血絲,還有兩個熊貓眼似黑眼圈,但我無怨無悔——我的努力,證明了我可以。

畢業了,家人希望我能找份教師的工作,他們認為這是一份正式的工作,穩定且有保障。但我還是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了繼續創業的道路,因為創業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激情,讓我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發揮。

2009年夏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運營中,一邊制定公司發展計劃,一邊解決公司面臨的各種困難。作為軟件開發公司,人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和重慶的遊戲學院、濟南和日照等地的大專院校都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訂單式培養學生,為我們輸送人才;人來了,怎樣解決住宿?怎樣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成了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於是,我去為大家租宿舍,買自行車。為了留住人才,我更加註重公司文化的建設,增加團隊的凝聚力。為了推銷公司的產品,比較內向的我也學會了“真情打動、死磨硬纏”生意經,經常為了簽訂一個項目合同,每天要打上二十幾通電話,有時候一天都想不起來去喝一杯水,嘴唇經常乾裂的出血。每天的生活都忙忙碌碌,可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因為我的每一份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在國軟工作的每一位員工都是非常優秀的,其中楊國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楊國樑還在臨沂一家小酒店端盤子。2009年,從未鼓搗過計算機的他,帶著一臉的真誠和執著意外走進了國軟公司,雖然他沒有一點基礎,但我還是決定下力氣培養他,因為他身上某些與我相似的特質——真誠與刻苦,深深地打動了我。大年三十,楊國樑是在公司計算機前度過的。那一天,我為這一幫“瘋起來不睡覺不吃飯”的小夥子們做了豐盛的年夜飯。現在的楊國樑,從浪潮集團進入中科院讀博。雖然他不再在國軟工作了,但我覺得很欣慰、很自豪,因為是國軟為他提供了成長的沃土和施展才華的舞臺,讓技術人員在一個安靜、純真的環境中“迴歸技術”。走進國軟,唯一能聽到的就是鍵盤噼裡啪啦的敲擊聲。

有人說:偉大的事業,是一群痴迷於目標的人創造的!我想,我們就是這樣一群痴迷於技術創新的人吧!時光撥回到2009年,短片《瘋子工作室》爆紅網絡。國軟不僅培養了自己的技術人才,還向業界輸出大批人才。進“國軟”是石頭,出“國軟”是“猴哥”! 那一年,這群自稱為“瘋子”的特殊組合,年齡最大的35歲,最小的不到18歲。幾年後,200多名“小瘋子”開始活躍於世界軟件大舞臺,走進百度、浪潮、谷歌和騰訊等知名企業。應IT人才緊缺的形式所需,國軟投資成立了日照市齊魯軟件外包培訓學校,為培養更多的IT精英創造更加優越的環境,學員通過大學教授的理論授課,參與實際項目的實訓,就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在這個軟件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這些IT技術人才都是社會的財富。

創業之初,困難是難免的。最難的時候,我把家裡的生活費都拿出來解公司的燃眉之急。雖然公司運轉很艱難,但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和大家在為趕一個項目通宵加班,空調壞了,晚上就生爐子取暖,在這個既是工作室又是休息室的密閉房間內,大家突然都出現了口乾、頭暈現象,我猛然意識到這可能是煤氣中毒,趕快讓大家到外面透透氣,喝點水,回宿舍休息,但大家卻都沒有走,熄滅了爐火,每個人身上裹著棉被繼續工作。我深深地被同事們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公司做好,不為別的,就為了跟著我一起拼命的這幫“瘋子們”。

為了編程,大家餓了就吃方便麵,渴了就喝點水,通宵達旦,有時累了坐著就睡了,可頭一歪又醒了,“一瞅著程序就兩眼放光了”,“每時每刻想到的都是編程”,“光坐在那吃飯不寫程序的話,簡直就是浪費”,“瘋子們”總是這樣回答對我們充滿好奇的人。每個清晨,揉揉疲倦的雙眼,用涼水衝一下臉,吃著剛剛買回來的豆漿和油條,又開始了新的一天。說起國軟買油條,那是天津路上的一道風景,超大的袋子裝著滿滿的油條,得扛著走,常有路人停下來用詫異的眼光看著我們。

這些年,通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一些成績:2010年公司註冊資金從50萬增資到1000萬,由日照國軟變更為山東國軟,開發了各種益智小遊戲400多款,協同辦公軟件、即時通訊、視頻會議、輿情監控等應用類的產品,取得了雙軟認證、ISO27001國際認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以及近百項自主知識產權;2012年,被國家六部委認定為日照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重點文化出口企業”,同年12月,我榮獲山東省創業大賽成長企業組日照賽區一等獎、山東總決賽二等獎。

創新,是一個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2012年,公司開發出一套全新的編程體系,這套體系是可以跨平臺的,產品經過一次性開發就可以同時應用於windows、蘋果、安卓等不同平臺之上,省去了重複開發帶來的額外成本;開發語言是非常簡捷的,可以嵌入到其他語言,也可以轉化為其他語言;TML編程語言擁有簡捷優美的語法,多平臺編譯器,多行業開發框架,全部遵循簡捷統一標準……開發底層的可控性,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在政府、國防、金融等領域具有絕對優勢,新體系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可替代國外開發體系應用於國內、國際所有軟件開發行業,所有從事多平臺軟件開發的企業和軟件使用用戶都是潛在客戶。

公司發展到今天,我所做的不僅僅是為讓員工有個舒心的工作環境、穩定的收入,我們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我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在創造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承擔起社會責任,為民族文化和國家的信息安全盡一份力量,讓中國軟件事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對國軟取得的成績,各界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中國高等教育計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中國隊總教練、中國計算機學會主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導師吳文虎教授寄語國軟:“奮發工作,為國貢獻”。

——計算機研究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理事袁開榜題詞:“為發揚軟件的輝煌成果繼續努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聯想漢卡發明人倪光南參觀國軟產品寄語:“垂直整合已有資源,打通盈利渠道。”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創業心得:

1、創業路上都是孤獨的。馬雲:創業路上你要學會承受孤獨,自己左手溫暖右手。很多人只看到了創業成功人士的輝煌的一面,看到了被很多人關注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創業者有多少個夜晚是獨自一人在辦公室內思考今天的問題,明天該如何解決,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等等。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沒有時間給自己去挑選件合適的衣服,曾經有人問我有沒有知心朋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甚至沒有時間來交朋友,雖然如此我的生活並不寂寞,生活因為創業更加充實。

2、有了創業想法就要行動,並且要有足夠的毅力去堅持。創業前期需要衝動,但不能一直只靠衝動,最後要形成自己對商業的判斷。很多成功的創業項目是在市場基礎還不是很成熟的時候開始的,例如我們熟知的“滴滴打車”,2011年,對司機師傅來說,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很多人都認為做打車軟件是件很不靠譜的事情,但是83年的程維洞察到了這個商機並且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使得小桔科技成為打車軟件領域的領導企業。對創業項目的判斷,只要有二三十分的可行性,覺得是機會,就趕緊做,創業不怕犯錯。如果是百分之百可行,你已經沒有機會了。創業不是一開始就會成功的,也不是每次創業都會成功,需要我們堅持做下去。

3、建立起靠譜的團隊後再去做。今年的3月16日我參加了咱們日照創業青年的一個沙龍活動,聽了創業者們的一些問題,他們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對團隊的建設是沒有概念的,有的人說沒有技術人員、沒有運營人員,就是我一個人在做這件事情。一個項目的成功與否,創業初始階段的合作伙伴是很重要的,而作為企業的負責人,主要任務就是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包括人才和其他的資源。其中,有一位創業者在做O2O的PC端電商平臺,在這個時期(移動互聯網),在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運營人員的情況下,運營一個這樣的項目,單憑著自己的設想和對未來的暢想是不夠的。

4、創業者應該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一個人的大學專業是什麼不要緊,學歷高低也不要緊,過去長期積累的經驗並非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可能妨礙發現新機會的。而一個創業者最需要具備的素質就是:快速學習的能力。在當今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時代,沒有這種能力對創業者來說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請。初中還未畢業的葉晨曦16歲開始創業,在經歷挫折後,仍然讀書,仍然堅持不放棄,成功打造一款“懶人神器”的APP,並獲得A輪融資,他說:要比馬雲更牛逼,要把公司市值做到全球第一。

5、如果你只是被動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做產品決策是不靠譜的,必須主動去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6、合理應用政府的創業扶持政策。不管從國家層面上還是省市層面的,都出臺了很多的關於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扶持的政府文件,如日政發〔2014〕11號文,詳細闡述了促進創業就業的相關政策,設立了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提高了創業補貼標準,在融資和稅費減免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鼓勵高校開設創業培訓課程和創業實訓基地;建設市級公共創業孵化基地,創辦創業大學等等。

這些創業扶持政策對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好的,在創業資金和創業場地方面給創業者帶來實惠,同時給創業者搭建了一個獲取信息、快速發展的平臺。

在這個時代,不創業是會後悔的。如果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創業,雖然創業的道路孤獨而且辛苦,但是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為女大學生的我們,該如何把握這次創業的浪潮?

一要有創業的思維和夢想,是自願的而不是很風或者是被迫的,“做自己熟悉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

二要把自己的夢想付諸於行動,包括針對創業項目的一個市場調研、確定創業項目、尋找合作伙伴或者可以用的資源、公司註冊、組建團隊等。

三要展現女性創業的優勢與劣勢。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要有追求自己夢想的勇氣,要活出自己的風采,做真正的巾幗英雄,創業路上雖然有堅辛,但是更多的是收穫。在這個整個社會都在支持創業的時期,我們要抓住機會大幹一場,讓我們的青春不悔。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綜合日照市工業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