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如果說燒烤攤是中國的深夜食堂,那麼油條攤就是中國的清晨食堂。在忙碌的城市中,能在早上悠哉悠哉地吃上一根油條的人是幸福的。

油條這一古老的中式美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在《宋史》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岳飛,為了表達憤怒,人們隨手將麵糰捏成了秦檜和王氏的麵人,扭在一起丟進了油鍋,做成了“油炸秦檜”。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卻成就了油條這一美食,至今依舊風靡全國。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油條的叫法在各地也不盡相同,在北方地區稱油條為“大餜子”,在食用時人們總喜歡再來上一碗熱豆漿,一口餜子,一口豆漿,那滋味別提有多過癮了。而在南方地區,人們又稱其為“油果子”、“油炸鬼”等,雖然其名稱不同,製作方法卻是大同小異。

油條固然好吃,但外面買來的油條吃起來總有一種怪怪的味道,其實在油條的傳統做法中會加入一種明礬的物質,而明礬中含有氯元素,正因如此才會產生那種奇怪的味道。而且外面賣的油條衛生情況良莠不齊,為了節約成本,用的油也幾乎都是隔夜油,這樣長期吃下來難免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影響,所以想吃油條的話倒不妨自己親自做上一做。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其實細說起來製作油條並不複雜,相較於包子饅頭還要簡單一些。一碗麵粉加上一個雞蛋,筷子壓一壓,簡單炸一下即可輕鬆搞定,十分的簡單方便。在早餐,我時常都會給家人做上一次,口感鬆脆有韌勁,好吃無添加,全家人都非常喜歡吃。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油條的具體做法吧!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迷你小油條

【準備材料】

麵粉300g,雞蛋1個,乾酵母3g,小蘇打2g,鹽5g,白砂糖10g,水120ml,油20ml。

【製作方法】

第一步,將麵粉、雞蛋、乾酵母、小蘇打、鹽和白砂糖全部裝入大一點的碗中,然後用筷子將其大致攪拌均勻。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二步,在麵粉中加入20ml油和120ml的清水,將其揉成一個表面光滑,且不粘手的麵糰,然後蓋上保鮮膜,鬆弛5分鐘左右。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三步,在鬆弛的同時準備一塊保鮮膜,在上面刷上一層油,防止粘粘,然後將鬆弛好的麵糰用手大致捏成長條狀,放入保鮮膜內包好,醒發20分鐘左右。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四步,在面板上撒上一些乾麵粉,然後將醒發好的麵糰移至面板上,用掌心將其大致壓扁一些。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五步,用擀麵杖將麵糰擀成厚度約為5mm左右的長方形餅狀,然後用切刀均勻的切出若干條寬度大約2cm左右的小面片。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六步,將長度相近的小面片兩兩的疊放到一起,在疊放時,用手指在其中一條面片上稍微抹上一些水,這樣兩個麵皮粘合的會更加緊實一些。然後用筷子在互相疊好的面片中間壓一下,使面片兩邊翻翹起來。筷子壓的力度要適中,壓得不緊實,在炸至過程中容易使兩個面片分離。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七步,由於家裡的鍋沒有那麼大,所以在將壓好的面片從中間切開,這樣方便炸至。然後將面片的兩端捏合到一起,防止炸制時分離,接著蓋上保鮮膜鬆弛5分鐘左右。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八步,鍋中倒入適量油,油溫燒至5成熱左右,分次放入面片炸制,一面炸至表面金黃後,翻另外一面。由於炸制時油條會膨脹,所以每次放入的量不要過多。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第九步,將油條炸至表面金黃後就可以盛盤了。炸制時用筷子不停翻轉下,使其能夠熟熱均勻。我這裡為了拍照,火候稍微有點大,成焦黃的狀態了,正常呈金黃色後就可以了。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口感鬆脆、韌勁十足的迷你小油條就做好了,喜歡的小夥伴就嘗試做起來吧!

油條在家就能做,筷子壓一壓,個個鬆脆有韌勁,比包子饅頭還方便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大家好我是青蔥,敬請關注青蔥食味,每天為您帶來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