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在古代,有许多类似“预言家”的人物,比如秦汉的黄石公、唐代的袁天罡、明朝的刘伯温等等,他们预测的某些后事都如实的发生了。不过,世界上也流传着诸如玛雅预言的荒谬之谈。

事实上,没有人能够成为先知,他们的预言,都是在正确分析事情的发展变化,进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的结论。因此,看似准确的预言,都是有其客观依据存在的。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依据?

在秦始皇以虎狼之势先后吞灭六国之后,中原大地上第一次建立起了一个封建集权的统一帝国——大秦帝国。然而,由于秦国一向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基本理念,这就导致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法家所提倡的严刑峻法,很容易就会使民间滋生出大量不满的情绪。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按照他们的话来说,秦国律法规定,徭役之人无法按时到达的,都要以死罪论处。但根据现今出土的文献来看,司马迁在做记载的时候,应该是有夸大的成分,因为秦国真正的律法并没有严苛到惨无人道的地步。不过,尽管徭役迟到不会斩首,但也要面临比较重的刑罚。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秦始皇死后,随着残暴的秦二世胡亥登基,大秦帝国境内的矛盾一度激化。后来,声势浩大的陈胜吴广的大楚政权被镇镇压了,不过,天下豪杰已经纷纷揭竿而起,这使得秦朝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在短短不到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再度灰飞烟灭。而在所有征伐秦国的势力中,唯独以楚国遗臣项家的军队最为勇猛,在项羽当权后,江东子弟在战场上更是所向无敌的存在,并在推翻秦朝政权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西楚政权,占据江东一方。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事实上,早在秦国覆灭之前,有一位名叫黄石公(楚南公的原型)的智者,就曾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预言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往往是属于统筹学的范畴,说白了就是依据现有的客观存在,去合理科学的推断日后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自然也不例外。那么,黄石公之所以能够如此断定,究竟是有着怎样的依据呢?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这就要从楚国的历史开始分析。要知道,在最初的时候,楚国不过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诸侯国,而在一度吞并周围地区的外族势力后,虽然迅速强大了起来,却被其余诸侯视为化外之地,说白了就是南蛮子。但是,在经过了楚庄王之手的楚国,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段问鼎中原的佳话,还将楚国推向了最为强盛的时期。在此期间,楚国还重用吴起完成了变法改革,为楚国积攒下了极为雄厚的实力。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从地域上来看,楚国位于荆襄地区,自古便被誉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也为楚国强盛的国力奠基了雄厚的基础。再者,楚国本就是融合了外族的一大诸侯政权,所以在对待民族融合的问题上,楚国的民族政策也是比较完善的,而外族的战斗力明显要比中原地区的人高出许多。这也就合理解释了为何楚国的战斗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凌驾于其余诸侯国之上。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这种优秀的战斗实力,也一直得以传承了下来,再加上楚国君臣百姓之间的爱国情绪高涨,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较高(屈原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在之后推翻暴秦统治之时,但凡有政权打出“楚”的旗号,不仅能够广泛的获取民心,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股势力的响应。

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这话的人是谁?又有何凭据?

因此,南石公正是凭借这些客观的条件,才敢断定在楚国政权覆灭之后,楚国人那种爱国好战的精神却并不会因政权的灭亡而随之消失。一旦秦国丧失了民心,只要有人打着楚国的旗号进行反抗,自然能够唤起广大被压迫人民心中的怒火,哪怕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其精神和号召力最终也一定能将秦朝推向毁灭的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