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对此你怎么看?

杜文才



显然因为不赚钱啊,先说种粮食,之前CCTV有个报道,黑龙江农民刘贵夫,他和他儿子承包土地,年入二三十万,曾经引起热议。其实掰开里面,就发现很多细节,不可复制。

1、规模化。

他们是在黑龙江的大平原农场区(江垦区),人少地多,他自己是农场职工,才能承包如此多一马平川的土地(500亩),莫说南方一些非平原地区,就中原平原地区,人均一两亩地,想连块承包几百亩,几乎不可能。

2、承包价格。

刘贵夫承包500亩,一年的承包费7000元/年,一亩地才14元,随便种种,只要能收上来,就肯定挣钱 。我老家现在每亩地的承包价格在400~600元/年之间,莫说他们以这个价格,即使按照280元/年,价格就上升20倍,他们基本上就没得赚了。

为什么能拿到这个价格?因为“2002年前后农民和农场职工种地挣钱较少,那时很少有人愿意承包土地,土地承包价格比较低”,明白了吧,这是正赶上好时候,就跟你2002年买房子就赚翻一样的事。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3、国家补贴。

刘贵夫自己说,良种补贴啥的,直接能拿到三万多,其他还有人透露,土地补贴全算上能拿到十几万。如果真有那么多,这二三十万中大部分钱都属于“躺赢”,承包后不种田,一样能拿到不少,不属于农业收益,属于政策收益。

4、农机投入。

这个没见详细报道,但估计大型农机也得百十万的投入,是有些门槛的。

5、实际收益

即使按照三十万算,五百亩地,他平均每亩地也就600块收入。

所以,可以看出,刘贵夫这一年二三十万,采用规模化承包、工业化收种,但赚钱还是因为赶上好时候,低价承包很多土地,同时拿到很多国家补贴,他也不是一般农民,真实的身份是农场主。

如果换成普通农户,分散种地,给他翻倍,每亩给算成1200元/年的收益,每人两亩地,也就每年2400元,一个人在工厂半月就可以挣那么多,明显亏。

如果除去政策收益,俩壮劳力去打工,一年工资也能弄个十几万,还不用前期投入,也没有收成风险。

如果想和他们一样承包土地,且不说大部分地方想承包大量连片、可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很难,且不说还得有数十万的启动资金,就目前这承包价格,也挣不了钱。而且,后面很多农业补贴也在消减,两边一抽,想成为和他们一样挣钱的“种粮大户”,难。

种粮食是不好赚钱,种经济作物赚钱啊,为啥不种经济作物呢?

这样想的人很多,但其实能赚钱的也不多,风险大是原因,经济作物种植要想成气候,需要规模化,需要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保证销路;还要有致富带头人带领,传播技术。靠一两户或者几户种几亩地的经济作物,销售和抗风险都是问题,往往不能持续。

我们村每年都有琢磨着种其他作物的,比如板蓝根、留兰香、牡丹等等,零零星星,没人来收,这产量也没有议价权,没有上下游支持,最后都是草草了事。

之前看有介绍湖南一些“花卉之乡”如何引导特色种植经济,不仅需要地利,基层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统一规划,邀请专家,统一外销等等,大部分地方政府干部没有这样的本事。

类似的,山东寿光的大棚蔬菜很有名,其发展离不开一个人:王乐义。

王乐义_百度百科

乡村创农阿剑


首先声明,我对“现在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表示异议。我认为,不是现在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恰恰相反,是现在很多农民愿意种地,但是条件不允许。

以我身边为例。我所在的镇,以前就是农村,后来慢慢发展才变成了现在的镇,但周围还是农村,山上的土地有的退耕还林栽上了树,没有退耕的还栽有果树,平地都种蔬菜,平时收了菜,农民就挑着或用手推车把菜运到镇上来卖,反正是没有一块荒着的地,为什么?离镇近交通便利啊!走几步就到了,不需要额外的交通支出,而且蔬菜的收益比纯粹的种粮要高。

但是,离镇远偏远点的村土地都荒着,为什么?因为连人回家都还要开车或租车,你让农民开车或租车回家就为种地,他们愿意?粮食的收益又低,种蔬菜又运不出去,谁会种?不如荒着出去务工。我敢说,如果在镇边上给他们划块地,他们肯定会抢破头去种;或者说村里哪怕是通公交车,每次乘车2元钱,他们也会边在镇上务工,边回家种地。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不是农民不愿意种地,不愿种的实在是没有条件种,这里的条件指的是出行交通条件,如果能解决,就不会出现不愿种的现象,至少不会出现土地都荒着的严重现象。

当然,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让农民回家好种,给每个村都通公交,目前来看不不现实。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招商引资,成立农村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模式,整合偏远村各家各户的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种植,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同时也可以在合作社内务工,这才是解决之道,这也是国家目前正在推行、鼓励的一种好的方式。


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交流,喜欢我的,别忘了点赞,关注我就更好啦!!!下方留言评论,支持下我吧!

农村一山货


现在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对此你怎么看?

(1)现在农村农民面临老龄化,年轻的都走出去了,岁数大了种地没有那么多的能力,所以农民也都不愿种地了!

(2)在我们这儿农村地不多,主要靠承包种地,有时候地价太高了农民也就不愿意种了!

(3)农民靠天吃饭,很不容易,只要有好的地方宁愿打工也不愿种地!

我个人的看法是

(1)希望能成立合作社,专业管理,都机械化,人就不那么累了!

(2)土地集中起来,遍于管理,提高产量!





平阳飞燕儿


现在农村许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你怎么看????现在农村许多农民都不愿种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一)农民在社会上总有那么多人在鄙视农民,看不起农民,认为低下。这是必需把农民地位提高,才能真正当家作主,达到社会的真正关心,落实老一辈农民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医等多方面的倾斜,让下一代能看到现实的新农村,帶来的实惠,看到发展的前途,看到提高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权力,引导他们专心务农的光荣,使安心农业的必要性。(二),改变农村老年人的待遇在社会上的存在分配的不公,让他们看到真正的体贴农民的好政策的落实,不是从口头上,或官话,真正做到,落实,才能使青年农民畄在农村,安心农村,踏根农村。(三)科技下乡,支农,爱农,大力宣传並做到切实可行的惠民政策,惠民措施,指引科学种田,科技下乡,支持与邦助青年一代做新式农民。使扎根农村,大有作为的新天地。(四),提高粮食价格,使他们有钱赚,不做赔夲买卖,吸引他们安心农业,创造新天地的大有作为。(五),国家应少進外国粮食,促使平恒,使国民提高利益,让他们看到红利,促使他们安心农村。这是我的几点看法,请评论?


WangFDDI夢圓


感谢题主,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实验师老陈!

对于“现在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对此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1、农民的种地意愿;2、种地成本。

第一,我们来分析一下“农民的种地意愿”。

目前我国农村居住的人群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因为年轻人都觉得种地辛苦没出头之日,种地的收益比进城打工赚的钱少,无法满足现代年轻人的消费。我来举个例子:一亩地产稻谷1100斤左右,平均每100斤水稻的收购价格为125元,收益125*11=1375元每亩,除去化肥农药种子成本300元左右,1375-300=1075元,南方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天,1075/120=8.95元/天,就算种了10亩也才89.5元/天。这样的收益是所有年轻人无法接受的,他们进城随便找一份工作都有每个月3000元以上,而且不用像种地那么辛苦。还有一个导致年轻一辈不想种地的原因:价值观使然,他们认为种地当农民是会被看不起的。所以年青一代相比于种地更愿意进城打工。老一辈的农民的年纪已经大了,他们也干不了种地的重活累活了,他们的孙子需要专心去照顾,儿女们也不愿意看到父母还那么辛苦,所以老一辈的农民也不大愿意种地了。

第二,来看看“种地成本”。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些生产化肥农药的小厂家陆续被关停,一些正规厂家的生产成本的提高,使得种地必须的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飙升,农民的种地成本也随之增加。种地生产的粮食本来就收益不高,现在成本提高了,农民更不愿意种地了。另一方面,现在农村都鼓励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种植确实能解放农民双手,但是成本也增加不少,我们可以算一下:机械化耕地:120元/亩、机械化播种:120元/亩、机械化收割:100元/亩,这就要支出340元/亩了,前面计算过每亩才收益1375元,在除去机械化成本,所得收益就更少了。所以种地成本的增加也是农民不愿种地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造成农民不愿意种地的根本原因还是收益太低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若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在评论里批评指出,谢谢!


实验师老陈


农产品价格过底也导至了一些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种一亩地,除去人工,农药,种子,肥料,还能有多少收入?如果这种现壮持续下去,种地的农民会更少,所以农村现在就出现了现实又很无奈的问题,有的地方的大量土地荒废,最终会导至部分耕地流失,其实农民也很无奈,也不想荒废土地,但在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一切向钱看,挣不到钱什么都是假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也是无奈之举,如果种地有好的收入,谁高兴背景离乡,抛妻弃子,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没办法,你以为农民真的喜欢外出打工!

如果在家种地,高额彩礼怎么办?人情往来谁出钱?孩子结婚,上学等等一切的开支压的农民抬不起头,透不过气,扛工挣钱还是现实一点。

农民只有老了,打工没人要了,才会安安稳稳在家种地,哪怕收入很少,不种地怎么办,老了也要生活,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这就是农村老人,朴实也很无奈!

总之,农民不是不想种地,而是收入太少!





皖侠漂泊


一:收入低

单纯种田的话,普通家庭年收入大概是在5000元-30000元之间,能达到40000元-50000元的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是不是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那些说种田年收入十几万的,大概是骗你去种田的吧?

一般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都不高,举个例子,像水稻,农民自己种的水稻可能一斤就卖两三块,有的卖一两块的也有,但是到了商家手里,可能会卖到五六块,六七块。

有中间商赚差价,你懂的!

小时候,我家里就是种田的,一斤水稻连壳的就卖两块,一次大概会卖三四千块。一年两季水稻可以卖,大概七八千左右!

除此之外,还会种些其他农产品,例如:花生、芝麻、地瓜、蔬菜,还会种一些土水果,像橙子、柿子、木瓜等,不过这些土水果一般都是自己吃,因为外观不好看,果肉也不多,很少有人愿意买。

收成好的时候,一年收入大概20000万元左右。

但是,这只算赚的,支出还没算。种田需要买农药、肥料和菜籽之类的东西,这些也需要钱的。不过肥料的钱可以省一些,因为种田的人一般都有养点牲畜,鸡鸭鹅牛羊之类的,这些牲畜的粪便可以当做肥料使用,算是少点支出!但是,有的农作物比较娇气,是非要买肥料才能种的好的。

所以,一年说挣20000万元左右,也是有点水分的。

对于种田的,国家也有补贴就是了,一年可以领几百块,算是补贴种田的农民,这点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二:比打工辛苦

打工也辛苦,但是大多数的工种都是在屋檐下,而且一个月有三四天能休息。

种田是没有地方遮荫避雨的,也没有休息日,唯一能休息的时候,就是老天爷不赏饭吃了。例如:连续下一个月的春雨、或者能把人刮懵的台风。

闽南这边有下春雨的习惯,有时候时间短,下几天就好了,农民这几天干不了活就当休息了;但是,有时候老天爷皮一下,能给你下上一个月……还是瓢泼大雨的那种,你只要从家里往外面一冒头,完全可以秒变落汤鸡。

这种情况,能干个鬼活哦?

而且闽南这边每年都会有台风,刮狠一点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刮倒。像手臂粗的树木枝干直接吹断,埋的浅点的电线杆直接吹歪,凹凸不平的地方积水大概都有膝盖高了。

这种情况,只要是长个子的农产品,没有一样不被风吹的杂乱无章的。大概只有地瓜是唯一不打紧的东西了吧?

我家种的玉米,直接刮的收不了……最后草草收了点喂鸡鸭了。。

水稻收的晚点的就比较惨了,割也不好割,不割只能喝西北风。。

三:没面子

别人挣了钱,盖起了小洋楼,开起了小四轮。

你捏?

你一个种田的你要存到何年何月才能盖个小洋楼?就算存一辈子了,可以盖小洋楼了,那你锄具放哪里?总不能放小洋楼里吧!一个不小心,就把你的宝贝砖给蹭花了。

小四轮的更不用说了,你种田的最多开个拖拉机,也算四轮的了,平时拖拖肥料粮食。小四轮的就不要想了,买来能放到生锈。重点是,你也没空去学个驾照是不?开上街可能就让警察叔叔逮住,带走了。

emmm……

万一上街了,小学同学遇上了,人家问你现在做什么呢?

你咋回答?

我种田呐!

噗噗噗……

怕是怎么回答你自己都觉得丢人。

别人衣冠楚楚,你一身旧衣服还都是泥巴,尴尬不?

肯定尴尬啊!换我,我也尴尬!

如今社会,已经不是谈“士农工商”的时代了。

古代,吃饱才是王道!所以农民地位贼高。

但是现在,时代的小步伐在前进,人们已经不愁吃喝了,农民的地位自然也没那么高了。说真的,感觉扫大街都比种田来的轻松。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可能去扫大街的,种田就更不可能了。


清酒浅饮写恣意


农民种地根本不挣钱,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农村单一靠种几亩地发家致富根本没有。但是农业农村部还恬不知耻地欺骗党中央,2018年全国小麦减产,这个无耻的单位还说农民增产增收了!我可以给你算一笔账,农民(北方小麦区),亩产小麦900斤,这已经很高了产量,玉米亩产2000斤(湿的),小麦一斤国家收购价1.2元左右,小麦收入1080元,湿玉米0.32元,玉米收入640元,除去,小麦种子亩25斤*2元=50元,这是还是按便宜的种子,收小麦收割一亩地60元,小麦播种一亩20元,小麦喷洒治虫农药两次,一次一亩10元,除草剂一次一亩20元多,灌溉一亩30元,灌溉两次,种小麦底肥一亩地150多,春季小麦追肥一亩地35元(尿素);玉米收割一亩地60元,种子一亩地30多元,玉米播种一亩12元,玉米压苗水一次一亩地40元,风调雨顺浇一次压苗水就行,如果干旱还要浇一到两次,按一次,一亩浇地30元,玉米除草剂一亩20元,玉米除草剂往往打一次不行,草死了以后,伏天下雨多,会继续长出草,往往还要打一次药,按20一亩。秋天播种小麦犁地一亩地60元。其他还要潜水泵维修等一些想不到的要花钱的地方。这样算下来,一亩地小麦和玉米收入1080+640=1720元。小麦和玉米投入415+272=687,这样用一亩地的收入1720减去一亩地的投入687,实际纯收入1033元。以上还是按较好的情况下的收入,庄家长势差或者遇上自然灾害农民可以说一年白干了。大家可以想一想,农民一亩地一年纯收入1000块钱,一户人家即使是有10亩责任田才一万块钱的收入,但是中国的形状,彩礼这么多,要几十万,农民哪有这么多的钱,真是砸了骨头渣子都不会有这么多钱,所以农民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剩下老弱病残,勉强耕种土地,这样一家人由年轻人外出打工,和耕种的土地的一点微薄收入,才可有一点积蓄。可见现在农村老百姓是多么的无奈!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扶持农民的政策,让他们真正富起来,应该参考日本、美国等国家那样,真正让老百姓没有什么负担,真正感到幸福!


逗点娱乐


1:农产品分季节性;2、关于农产品的定价,农民无话语权;3、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价格不对等;4、经济、社会地位不对等,比如说房价经历过了绝对和相对的涨幅,但粮价还处在地平线;5、社会否定农民财产地位,比如农房农民花一百万盖起的房子,没人承认它的市场价值;6、种田的总产值 亏本,亩产1200斤粮食,也就1300元钱,减去生产资料的话,农民能落到400-500元,如加入人工和机械,那这笔账没有计算的意义。因此,农民无办法种地,而不是不愿种地的因素,是社会、市场等对农民、农村不公所构成。


296061987q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