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徽縣電商達人樑倩娟,惠農初心終不改變

梁倩娟:在改變中始終不變的是惠農初心

隴南徽縣電商達人梁倩娟,惠農初心終不改變


就算身處逆境也永遠保持上進

梁倩娟,1986年生於隴南徽縣水陽鎮石灘村,她的家境不好,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讀完初中她就輟學跟隨著親戚南下廣東打工,因為學歷限制,只能做一名流水線工人,每天面對周圍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工作,她內心是忐忑的。但是,每想到自己出來的初衷,內心又充滿了自信和力量。學歷不高的她有一個好習慣,上班之餘堅持讀書,學習寫作,堅持不懈的她在寫作上還小有成就,曾經在《惠州日報》《仲愷報》《南方工人報》上發表過文章,2012年她還獲得了“爭做雷鋒式好職工 向十八大獻禮徵文比賽”優秀獎。

農村走出來的她質樸、善良、勤勞,工作期間她加入了惠州鵝城公益組織,利用業餘時間,經常組織探訪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生,參加交通環保、慰問貧困家庭等活動。一份努力,一份收穫。她先後獲得 “優秀志願者”、“優秀管理員”等光榮稱號。


隴南徽縣電商達人梁倩娟,惠農初心終不改變


返鄉跨行業在農村電商再“發光”

外出務工開闊了眼界,磨練了心志,增長了知識和本領,也得到了榮譽增加了收入。但是故鄉總是隔不斷的鄉愁,她始終日夜掛念,時刻關注家鄉的動態,在得知國家正大力支持隴南“電商扶貧”政策後,毅然放棄現有的榮譽,回到了家鄉的小山村。

回到家鄉之後,梁倩娟就迫不及待的找電信公司拉網線,買電腦,但是因為電商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她跟著一名老師學習做淘寶,同時積極參加市縣各級組織的電商培訓,就這樣,在梁倩娟回來家鄉的半年後,她的淘寶網店“隴上莊園”誕生了。剛開始的時候,不要說村子裡的其他人,就連家人都不相信,能在“網上”賣農產品。開始只收購自己村子裡的農產品,鄉鄰們看到收益之後都把自家的蜂蜜、核桃、幹金銀花、土雞蛋等農產品拿到梁倩娟的網店裡變成了收入,幾年下來,梁倩娟積累了豐厚的農村電商運營經驗,將家鄉的農產品銷往祖國的大江南北,現在的她不再為身處異鄉而忐忑,不僅積累了物質財富,而且收穫了真正的精神財富。她曾經獲得由中共隴南市委、隴南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隴南市勞務輸轉先進個人”稱號,徽縣婦女聯合會“優秀女電商”,隴南市婦女聯合會授予“三八紅旗手”。

在全國兩會上,梁倩娟作為隴南電商的一份子做彙報,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如何發展電商。 同時,還代表甘肅團在“代表通道”上向全國的觀眾 做了同樣樸實的農村電商 介 的介紹,深受好評。


隴南徽縣電商達人梁倩娟,惠農初心終不改變


在改變中始終不變的是惠農初心

那些獲得的榮譽並沒有使這個農村姑娘忘乎所以,一次次榮譽只是讓她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該擔當的使命。一枝一葉總關情,她始終站在扶貧的一線,有一次,一位阿姨背了一背篼灰灰菜到梁倩娟家,賣了200多塊錢,阿姨笑著說,沒想到我這個老人家,老了老了,還能掙錢了。 還有一位賣土雞蛋的村民算了一筆這樣的賬,“如果我拿50顆雞蛋到你這裡來賣,我就直接能拿到50塊錢。如果我拿到城裡去賣,來回的車費是10元,肚子餓了,再吃碗牛肉麵啥的,8塊錢,我拿到手裡的才有32塊錢,還要耽誤一天的時間。”還有一位貧困戶老人,經常到梁倩娟店裡讓幫忙充話費,交電費啥的。老人說,原來農村電商就是方便老百姓的嘛。 在農閒的時候,村民經常到她的店裡做零工,網上銷售農產品增收,閒餘時間家門口也實現了增收。 久而久之村民們都非常信任梁倩娟, 手機壞了、微信用不了了、電視壞了等帶點“高科技”技術的問題,也都會來找梁倩娟。這便是梁倩娟的日常,小小的舉動就像一條條河流,年復一年,終將匯成電商扶貧,助農脫貧致富的汪洋大海。2016年,她被全國婦聯評選為“全國三八紅旗手”,2018年榮獲 隴南青年五四獎章,2019年,“隴上莊園”網店被評選為“全省優秀網店”,2019年榮獲中國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稱號。

講到今後的打算,梁倩娟說:“她依然會紮根農村,立足電商,做一個接地氣的電商人” 。以前,是鄉親們有什麼,梁倩娟賣什麼,這段時間,她在做好本職的同時,謀劃著帶著鄉親們發展惠農產業,因為最終,帶著鄉親們發展產業,讓產業和電商深度融合,是她的初心,也是一個新的目標。在新時代,梁倩娟既是隴南電商人的縮影,更是新中國新農人的縮影。


隴南徽縣電商達人梁倩娟,惠農初心終不改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