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公司,它是怎麼做到的?共3點原因

拼多多可謂是電商的一匹野馬,和京東比較,拼多多用三年的時間走完了京東十幾年才走完的路。

前段時間,拼多多的市值正式超過京東成為國內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第二大電商公司。對於這個結果,很多用戶並不認同。他們的理由是,市值能說明問題,但是不能說明全部的問題。

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公司,它是怎麼做到的?共3點原因

8月13日,京東發佈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京東營收為2713.62億元,實現淨利79.38億元,同比增長1245.56%。

財報發佈之後,劉強東的臉上也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8月21日,拼多多發佈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拼多多營收為118.5億元,實現淨利-28.81億元,同比增長57.48%,大幅縮小的虧損額度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所以,今年以來拼多多的股價表現相當的強勢。

奇怪的是,對比兩家數據我們會明顯地發現,不管是從營收還是淨利角度,拼多多同京東都不在一個量級上。

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公司,它是怎麼做到的?共3點原因

那麼拼多多的市值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互聯網企業,用戶是一切的基石。10月10日,拼多多四週年慶動員大會上,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透露,拼多多的交易總額( GMV) 已經超過京東。

第二,根據拼多多的財報,今年上半年,拼多多Q2平均月活已經超過了3.66億,同比增長88%;年活躍用戶超過了4.8億,同比增長41%。而京東則只有3.21億,所以,用戶是拼多多的底氣。

第三,拼多多的市值之所以能夠超越京東,是因為兩者的商業模式有著根本的不同,因此從營收上來分析兩者之間的差距意義並不是很大。

且拼多多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了全品類的綜合電商,未來的市場和用戶的覆蓋率都有著很大的想象的空間。

而QuestMobile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拼多多的主要增量用戶均來自於一二線城市。

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公司,它是怎麼做到的?共3點原因

目前,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的GMV已經接近了50%。也就是說,拼多多已經從三四線城市逐步向一二線城市滲透,它的用戶群體也開始從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轉變成為一二線城市的“都市白領”。

互聯網大會上,拼多多聯合創始人稱,從去年雙十一到今年五月底,拼多多已經累計銷售了160萬部新款iPhone,目前他們已經成為蘋果手機銷售最好的渠道之一了。

對此,黃崢曾經也說過,低價只是階段性獲取用戶的一種方式,拼多多對性價比有著更深的理解,它始終能滿足消費者的超預期心理,對於一線城市也是如此,甚至更為強烈。

今年二季度,拼多多的研發費用增長至8.04億元,同比增長了322%。這筆費用絕大部分都用在了平臺治理和風控技術研發上。

也就是說,其實黃崢心裡非常清楚質量仍是拼多多的主要矛盾,在未來的發展中,拼多多如果不去掉假冒偽劣的帽子,它的發展仍然會非常艱難。

我認為雖然拼多多在市值上超越了京東,但是差異化的打法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拼多多與京東之間的差距。質量仍然是拼多多首要的要面對的問題。

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公司,它是怎麼做到的?共3點原因

市值並不能說明全部的問題,畢竟經過十幾年的深耕,京東已經積累了眾多忠實的粉絲,這些都是京東的基石。想要撼動京東和阿里的電商地位,拼多多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

因此,我覺得僅僅因為市值超越京東就給拼多多冠上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的做法顯然是不妥的,畢竟兩者市值差距並不大。

也許未來拼多多哪一季度的營收稍微不及預期,它就有可能被京東再次反超。

未來商業的鬥爭將越來越殘酷,你會發現,有時候打敗你的甚至不是你的同行,而是與毫不相干的產業,比如口香糖被微信打敗了,方便麵被美團和餓了麼打敗了。在商場,最殘酷的廝殺不是兵臨城下,而是我想消滅你,與你無關。所以,一個企業想要持續發展,那麼就必須擁有基業長存的基因。合格的管理者,都有一套系統完善的企業管理知識,內容涵蓋:“管理、運營、 營銷、激勵、領導力、團隊、戰略、商業、業績、文案”等,實用落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