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早起倒痰盂,排隊上廁所,抱著大瓷盆去公共水房刷牙洗臉,在昏暗的樓道里跟鄰居們大聲問好。

這是上個世紀生活在筒子樓裡的人,一天中最普通的開場白。筒子樓裡的生活,是上世紀好幾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共同記憶。

筒子樓:一個時代的政治和經濟符號

在上個世紀計劃經濟時代,沒有“買房”和“房貸”一說,住房子靠單位分配。七八十年代,人口迅速膨脹,各大企事業單位建筒子樓成風,很快覆蓋了全國城市。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1993年的上海居民樓。Stuart Franklin/攝(來源網易看客)

這些樓參照了蘇聯的“赫魯曉夫樓”,模樣都是相似的,和大學宿舍無異——一條長長的、燈光昏暗的走廊,串起許多10平米左右的單間,每層樓有公共水房和廁所。因為走廊兩端通風,像個大筒子,被俗稱為“筒子樓”。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來源|騰訊圖片 作者|呂光偉

筒子樓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批居民樓房,住慣了平房的人第一次住進樓房還很興奮。但並非所有人都有資格住進筒子樓,能分到筒子樓,是一件會讓人羨慕得眼紅的事情。

“我們70年代一般結婚只能分平房,有小孩了,又是雙職工,工齡十多年了才有資格分到筒子樓。我74年結婚時就住進了一棟兩層的筒子樓,還是因為我是‘工業學大慶班’的班長,按骨幹對待可以加分。”婁先生回憶說。


孫先生講的一則往事很能說明問題:他有一位長相比較“困難”的同學,個子矮,還斜眼,上學的時候被大家看不起。80年代初,這位同學“頂職”在鐵路上班,一上班就在筒子樓分了單人宿舍,沒過兩年,就把班花娶回了家。同學們都說,要不是那筒子樓,他可能會打一輩子光棍。”

上廁所和洗澡是個大問題

九十年代以前,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兩個多平方米。相當於一家五口人只能擠在十多平米的空間裡。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來源|騰訊圖片 作者|呂光偉

這種房子為了嚴格縮減成本和空間,不僅房間狹窄,還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設計過筒子樓的老建築師吳藻無奈道:“當時的居住水平僅僅解決的是‘有’‘無’住房的問題。”

提起筒子樓,住過的人最先回憶到的就是生活的不便。

“上廁所要排隊,洗澡要排隊,做飯也要排隊……”“夏天太熱,有時候等不及了,就提桶冷水到公用廁所裡衝一衝。我那時候最大的夢想是想洗澡就有地方洗澡,不用排隊。”金先生回憶說,他作為高校青年教師80年代在筒子樓住了幾年。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走廊成了公共廚房 來源|騰訊圖片 作者|呂光偉

“房間裡空氣不對流,到了熱天就靠一把蒲扇,大人、小孩滿身痱子。”“我們住的筒子樓沒有廁所,廁所在樓外面一個小山坡下,一下雨,水就順著山坡流進了茅坑,大有江河橫溢之勢。”(市民婁先生)“晚上睡吊鋪,家裡放一張寫字檯一個大衣櫥一個沙發基本就滿了,吃飯的桌子是摺疊的,用的時候撐起來,不用的時候疊起來,不然屋子裡根本沒地方走路和站人了。”(網友 @流浪)“沒有廚房就把過道當廚房,僅兩米寬的過道里擺滿了火爐、藕煤、案板,有時候從樓道走過身上都會沾上油汙。”

濃濃的油煙味,濃濃的人情味

但是筒子樓作為一種集體式的生活空間,也把不同的家庭聚在一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公用的空間設施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交集。狹窄的樓道和房間裡,永遠熱鬧非凡,充溢著暖暖的人情味。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來源|騰訊圖片 作者|呂光偉

“一天最熱鬧的時候是傍晚,大人下班了,小孩子放學了,大人在樓道里做飯,鍋碗瓢盆響個不停,小孩子一堆堆地吵個不停。”


“都是一個廠裡的同事住在一棟樓裡,關係自然好。熱天吃飯都坐在坪裡,有點好菜吆喝喧天,喊別個來試味。”


“那時候生活條件也是真的不方便,但也是快樂的。我家八零年代買了一臺24寸的黑白電視機,吃過晚飯,樓道里蹲滿了細伢子等著看電視節目,天天如此,好熱鬧哦!”(李女士)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在走廊擺酒席。《老爸的筒子樓》劇照

“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在樓道盡頭的陽臺擺上桌子,幾家人圍在一起恰嗦螺。”(市民王嗲)


“我喜歡放學回來穿過這一條熱熱鬧鬧的走廊回家,十幾米的路可以看見每家晚上都在吃什麼,我見到每個人都要喊一遍,“王姨、吳叔叔、劉姥姥、高爺爺”。如果我誰也不理,一溜煙地跑進來,爸媽會批評我沒有禮貌。”(網友@靈素)“出去辦事,小孩子放學了,隨便走到哪一家去都有飯吃。”(市民姚姨)

筒子樓就是一個熱鬧的“大雜院”。大家都是同事,知根知底的,互幫互助成了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即使有點小矛盾也被樓道里不可避免的偶遇悄然化解。

這種“大雜院”式的熱鬧氛圍,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特殊印記,成為了那代在筒子樓裡生活過的人念念不忘的舊時光。

小孩永遠不愁沒有玩伴

筒子樓裡的小孩是永遠不愁沒有玩伴的,打開家門叫上一嗓子就能集齊一支小隊伍,在筒子樓裡打游擊。

“我們一點也不覺得苦,醫院子弟群天天很快樂,經常邀起十來個八到十四歲的細伢子,一起去水陸洲游泳。1968年還參加了省體委組織的萬人橫渡湘江活動,開心極了。”曾女士回憶說,她70年代住在長沙二醫院的筒子樓裡。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來源|騰訊圖片 作者|呂光偉

“我那時候住在長沙衡器廠筒子樓宿舍隔壁的單元樓裡,我們把單元樓叫‘新宿舍’,衡器廠筒子樓外面刷了黃漆,叫‘黃宿舍’。我放了學舍不得回家,經常跑到筒子樓裡玩到天黑。”(市民劉先生)“夏天一到,小夥子、小孩子們都打著赤膊,跑到樓下水龍頭旁邊洗澡,又方便又好玩。”葉先生回憶說,他是在長鋼社區筒子樓里長大的。“我小時候比較調皮,是個孩子王,在筒子樓經常帶著小夥伴幹一些調皮的碩路徑(不好的事),跑到別人公用廚房去偷吃人家鍋裡煮的好東西,什麼墨魚燉肉、臘魚臘肉啦,都是我們偷襲的目標。”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來源|騰訊圖片 作者|呂光偉

“筒子樓對孩子而言,最好玩的當然是“躲摸子”(捉迷藏)。那個年代,尤其是夏天,很多人家是不關門的,我想想,三層樓,幾十戶人家,太好躲了!”(市民劉先生)

對小孩子來說,筒子樓就是他們的遊樂場,他們在筒子樓裡度過了最好玩最快樂的童年時光。

搬出筒子樓,走向新世紀

九十年代,市場化浪潮洶湧而至。1998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多次開會表示:“決不讓筒子樓帶入21世紀!”

同年,國務院決定1998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到2000年以後,筒子樓幾乎成了不合時宜的低端代表,人們紛紛為“走出筒子樓”而奔走奮鬥,迫不及待地搬進單元房。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長沙市天心區里仁坡3棟筒子樓

“搬進新居的日子,講究的人是要看看日子的,而像我們這樣迫切要住進單元房的人們是沒有時間和精力請人看日子的,也固執地認為那天都是好日子。搬進新居,說實話,那天一整夜我是沒有睡覺的,看著白白的天花板,思緒萬千。”(網友@肚大乃容)

進入了新世紀的人們,就這樣陸續搬進了單元房、電梯房,奔向了小康生活。到如今,筒子樓的歲月似乎成了上個世紀的遙遠回憶。

筒子樓現已成危樓

今天,傳統的筒子樓大部分已在城市開發中被拆除,少數遺留下來的在歲月的侵蝕下逐漸老化,進入了它們的風燭殘年。

筒子樓成了付不起高價租金的外來打工者棲居之所。也仍有少數住了幾十年的老居民留了下來,他們由青年變成了中年,中年變成了老年。

在長沙城南的小街小巷裡兜兜轉轉繞了幾個圈,我們找到了被包圍在單元樓裡的馬益順22號和24號筒子樓。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馬益順巷22號筒子樓

這兩棟70年代建的筒子樓是長沙市第一批四層“豪華”筒子樓。每層八戶由一條外走廊連接,一戶兩間房外加一個廚房,樓梯拐角歇臺處設有兩個廁所。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如今這兩棟樓已經成危房。近五十年的歲月,在這棟樓裡刻下了深重的印記:被黑色積塵和蜘蛛網覆蓋的牆壁,被磕得殘缺不全的地面和水泥樓梯,佈滿鐵鏽歪斜在樓道半空中的燈泡,掉漆的木門和木窗……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馬益順巷22號筒子樓的公用廁所

樓裡原來共三十二戶,還剩四五戶老居民。今年76歲的陳娭毑在這棟筒子樓裡住了三十年,老伴醜嗲嗲在8年前去世了。這房子還是醜家奶奶的,到陳娭毑的兩個兒子,這房子已經住過四代人了。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陳娭毑住在三樓

醜嗲嗲去世後,陳娭毑就一個人住在這裡,每天中午晚上步行去附近的兒子家吃飯,吃過飯就去杜甫江閣和朋友們一起吹吹江風,唱唱老紅歌。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陳娭毑的臥室

她的臥室裡還掛著一個相框,裱在裡面的是一家人以前在筒子樓裡的留影。“能搬的都搬走了,冇得以前熱鬧了。”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陳娭毑一家人在筒子樓裡的留影

遇到下雨,陳娭毑還是習慣地幫不在家的鄰居的衣服也收了,即使是不認識的租客。二樓住著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她還特意把老人兒子的電話要過來了。

她說“我有個老同事住在電梯樓裡,死了三天都沒人知道。筒子樓裡一般白天都習慣敞著門,哪天看到那個娭毑家沒開門,就打電話及時叫他兒子過來。”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馬益順巷24號筒子樓

從她臥室的窗子望出去,對面正是馬益順24號,也是同樣的筒子樓。

曙光社區是長沙曙光電子管廠(現名曙光電子集團)的員工宿舍區,其中1棟和2棟以前是辦公樓,也是筒子樓,1958年建廠時建的,七八十年代作為住房分給了職工,每層樓有二十來戶。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曙光社區1棟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曙光社區1棟的危樓警示牌

曙光筒子樓的外面刷了一層紅漆,走進去才看到裡面嚴重老化,比馬益順筒子樓要破舊好幾倍。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曙光社區1棟一樓走廊

由於經久不修,牆面水泥石灰大面積脫落,已經露出紅磚,樓道窗戶上佈滿了蜘蛛網,走廊昏暗,用竹片做的天花板也大面積脫落,透過天花板的洞口能看到屋頂殘缺不全的瓦片,和透出的星星點點的亮光。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廊頂板的竹片部分脫落

現在曙光一棟只剩下6戶老職工了,其餘全租給了打工者。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姚嗲嗲住在四樓走廊盡頭

姚嗲嗲今年60歲,三月份剛從曙光退休,他跟這棟筒子樓年紀差不多大。1989年姚嗲嗲和他同為曙光職工的妻子結婚,分得了4層樓走廊盡頭離廁所最遠的一個房間。後來和妻子離婚,他帶著兒子住在這裡,兒子工作後,他就一個人住著,養了六隻鳥四隻烏龜解悶。他在這裡一住就是三十年。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姚嗲嗲養的鳥

姚嗲嗲說:“自己有時候坐在房間裡看電視,不知不覺思緒就晃到了二三十年前的光景,隱隱約約聽到樓道里熱鬧的聲音。那時筒子樓裡全是曙光的職工和家屬。”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而現在房門外的樓道冷冷清清,只偶爾有幾聲鳥叫。樓道里隨意堆放著雜物,滿是灰塵和汙垢,破裂的天花板和牆壁預示著隱含的危險。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姚嗲嗲的房間

姚嗲嗲計劃一個星期之後就搬出去,兒子擔心他一個人住在這棟危房裡出意外,已經做了他好幾年的思想工作了。

再見了,筒子樓!再見了,舊時代

姚嗲嗲屋子的窗臺

能搬的都搬走了,只有少數人出於無奈或其他原因還繼續住在裡面,徒增幾分淒涼。

已經變成危樓的筒子樓作為居民住房,顯然亟待改造和淘汰,只留有小部分可作為歷史遺蹟保留。

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人們在筒子樓這個“大雜院”裡結婚、生子、老去。大家雖然共同貧窮,但被空間拉近了的人際關係,給了人生些許的慰藉。

筒子樓的熱鬧被時代的洪流沖刷走了,卻還頑強地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裡,讓人感嘆時事易遷。

“退休後,我還去過好幾次以前住的筒子樓,每次離開都有些不捨。我珍惜筒子樓裡那種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實在,回憶起當年我們在坪前為了一項技術改造爭論不休。”(市民婁先生)


“筒子樓只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關鍵還是那個時代的人和事。兒時的記憶,長大了自然也會用成年人的視角去重新思考。”(市民劉先生)

我們懷念的筒子樓熱鬧的氛圍、溫暖的人情,恰恰是後來實現獨門獨戶後、搬進電梯樓後,逐漸消失的東西。

我們能夠很快地接受經濟和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也終究要與那個時代告別,但在某些方面造成的缺憾卻難以彌補,我們只能用文字去回憶、用圖片去記錄……

END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佈,採編作者 | 梁莉,攝影、排版 | 山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