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本文回顧了日本、美國多年的消費變遷歷史,總結了不同階段的日美消費市場都有哪些關鍵特徵,試圖找到最契合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的階段,進而探討中國消費市場的趨勢和未來。

01

中國處於日本消費偏好的個性時代

日本作為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其消費及業態變遷對於中國有較大的借鑑意義。

2017年中國人均GDP為8827美元,按人均GDP衡量,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與1980年代的日本相似。經濟發展驅動了消費意識的升級和消費行為的變遷。因此,通過對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消費偏好、爆發行業、零售業態的變遷進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中國消費發展趨勢。

按人均GDP衡量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與1980年代日本相似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日本消費偏好變遷四部曲:大眾—個性—理性—簡約

1960年至今,日本經濟及消費偏好共經歷4個階段。

日本

經濟

1960-1973

高速增長期

人均GDP1475美元

GDP平均增速16.6%

大眾消費時代

家電迅速普及,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1974-1990

換擋期

人均GDP12395美元

GDP平均增速8.44%

消費開始升級

“新人類”一代更加追求

消費個性化、高端化及品牌化

1990年後

泡沫經濟破滅

“失去的二十年”

GDP平均增速0.53%

消費迴歸理性

更注重精神消費,脫物質化現象突出

2010年至今

經濟恢復正增長

消費開始返璞歸真

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

更加追求簡約、自然的消費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與日本第二階段(1974-1990)相似,消費偏好也呈現個性化、高端化、品牌化趨勢,消費升級顯著。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數據來源:《第四消費時代》,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974-1990年這一階段是日本經濟的低速發展期,也被稱為轉折期或過渡期。受1971年“尼克松衝擊”和1973年“石油危機”的影響,日本國內經濟放緩、物價暴漲、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出現了搶購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的現象。1975年日本政府解除金融緊縮政策,後續實施財政刺激政策,並推進產業結構轉型,經濟開始穩步回升,國內平均經濟增速保持在8.44%。

個性化消費崛起,從“消費”到“創費”。這一階段消費由大眾化轉型為個性化,個性因人而異,所以商品的設計、功能等變得多樣化。1980年西武百貨的廣告“自己新發現”宣告了自我時代、個性時代的開始。1983年PARCO集團雜誌《穿越》首提“創費者”這一概念,“人們為了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消費,這就不是消費,而是創費”,並把商品分為四等級別,第三級別“差別化、表現自我的商品”彰顯了當時社會個性化消費盛行。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數據來源:《第四消費時代》,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消費偏好由量向質升級,高端化、品牌化傾向顯著。一方面追求高端消費,比起方便實用的普通轎車,人們更希望擁有設備齊全、乘坐舒適、外形美觀的高級轎車,日產西爾維婭(1975-1979,1979-1983年)、本田Prelude(1979-1982年、1982-1987年)都在這一階段相繼問世,同時手機、高清彩色電視攝像機等高檔家用電器的銷量增加。另一方面追求品牌化消費,該階段消費者在某種意義上認為品牌即質量,品牌即高級,“LV”“GUCCI”“CHANEL”的高檔皮包、配飾是日本婦女的最愛。

八大行業錯峰崛起,不同品類各領風騷。1980年代日本人均GDP達到14775美元,這一階段房地產市場高漲,高端消費復甦,個性化、品牌化消費盛行,家居、生鮮、服裝、珠寶、化妝品行業紛紛迎來高速增長期。考慮到當前中國與19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水平相似,且房地產市場火熱,高端消費復甦趨勢顯著,借鑑日本各大行業成長時間表,中國的家居、生鮮、服裝、珠寶、化妝品行業也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在各類零售業態中,便利店迎來快速發展。隨著日本經濟發展及消費偏好的變化,百貨、超市、便利店、專門店等零售業態分別在不同階段應運而生。1970-1990年間,以7-11、Family Mart為代表的便利店業態發展迅速,滿足人們的便利性消費需求。進入21世紀以來,多種零售業態疊加,網購盛行,但是超市、便利店、百貨仍是主導業態,其中超市業態的銷售額最高,便利店其次,隨後是百貨業態。

1970-1990年代快速成長的便利店

對當前中國有較大借鑑意義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數據來源:徐少丹《基於多維度視角的零售業態變遷分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2

中國處於美國品牌化消費崛起的時代

美國、中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在人均GDP水平上呈現出顯著差異。2017年,美國人均GDP達到59532美元,中國約合8827美元。若以人均GDP為衡量標準,則今天的中國的GDP接近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美國的人均GDP水平。

按人均GDP衡量

當前中國發展水平與1970年代末的美國相似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美國消費行為變遷的三大階段:大眾消費—品質化消費—理性消費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美國

經濟

1946-1973

高速增長期

美國的經濟在這一階段增長明顯,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都迅速提高

1974-1980

滯漲期

此時美國的實際GDP增長一度為負,失業率增加與通貨膨脹並存

1983-1999

迎來複蘇

受信息及通訊革命的驅動,美國在90年代步入新經濟時期

2000年至今

全球經濟霸主

先後經歷了互聯網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的高漲與破滅

近百年來美國消費變遷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大眾消費時期、品質化消費時期及理性消費時期。

美國消費變遷趨勢一覽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結合目前中國人均GDP的發展水平與1970年代末的美國較為契合的背景來看,當前的中國消費與1970年代末的美國消費均處於品質化消費崛起的階段,在品牌浪潮退去後,理性消費意識或將接棒成為主流。

70年代末-80年代,美國消費享樂主義氾濫,“雅皮士”風貌興起成為品牌與品質化消費崛起的時代縮影。1979-1989年間,1%的美國家庭年平均收入從28萬美元增長至52.5萬美元。物質財富的富足為消費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據《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介紹,富有階層在該階段大肆購買雷克薩斯汽車、勞力士腕錶、萬寶龍牌鋼筆、全套品牌服裝及藝術收藏品,“雅皮士”在此背景下誕生。

“雅皮士”的著裝、消費行為及生活方式等帶有鮮明的群體特徵:在高檔餐廳用餐、品上等的酒、穿名牌服裝、用頂級化妝品、開豪華轎車,在衣食住行方面一律追求品牌與品質。

女性逐漸成為職場中堅力量,品質消費需求凸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經濟結構變革,第三產業崛起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就業需求。“女權運動”衝擊了美國女性的家庭和就業觀念。受此因素的影響,美國女性的就業人數和就業比例從1960 年開始出現了明顯上升。

有學齡兒童的婦女進入職場的比例從1960年代的30%上升到1980年的近2/3。隨著離婚率及非婚生子女人數的上升,許多婦女不得不工作來養家餬口。到1979年,已婚職業女性的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24%。女性逐漸進入職場,經濟地位的提高使得以服裝、珠寶為主的品質消費需求爆發。

居民消費信用槓桿的增加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70年代末,長達10年的滯脹時期結束,受里根的結構調整改革刺激,經濟恢復增長。70年代的經濟問題破壞了美國人的儲蓄習慣,通脹使得美國人明白,與存錢相比,借貸和消費更加合理。10年的高通脹讓美國人更加習慣借貸消費來規避貨幣貶值的風險,居民債務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1978年的59%上升到1990年的75%。

1980年代居民消費的信用槓桿明顯加大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縱觀美國各大品類的成長路徑,週期性消費品與房地產行業的變革息息相關,非週期性消費者品隨消費時代的變遷錯落成長。70-80年代房產銷售高潮迭起,品質力量開始崛起,直接推動家居、珠寶行業進入增長高峰,同時家電、汽車、服裝也迎來進一步的消費升級。考慮到當前中國人均GDP水平與1970年代的美國較為相近,中國消費市場中家電、家居、汽車、珠寶等細分品類有望受益房產熱潮和消費升級實現高速成長。

隨著美國經濟發展及消費偏好的變化,百貨、超市、購物中心、折價商店等先後主導了零售業態的變遷。70-80年代,中產階級的崛起以及人口郊區化的趨勢促使購物中心迎來黃金時代。當前美國三大業態中倉儲會員店及超市銷售額最高,折扣店其次,百貨最低。當前的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接近於美國1970年代末的水平,零售業態中購物中心發展較好,會員店和折扣百貨發展值得期待。

美國零售業態變遷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由美國消費變遷百年曆史可以看出,在大規模生產得以保障的情況下大眾消費主義往往成為主旋律;經濟高速成長期,品牌與品質力量崛起;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貧富差距加大會導致消費行為逐漸迴歸理性。與之相伴的,是不同消費品類的錯峰發展和零售業態的變遷。

03

日美的消費變遷對中國的啟示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是驅動消費升級的核心因素,收入的變化->消費者心理變化->消費者行為變化->消費結構變化。”

從發達國家來看,尤其是日本和美國,基本都經歷了三個大的消費階段:大眾消費品時代(工業化革命+城鎮化推進,供需完美對接,消費爆發)、品質化和品牌化階段(消費者認知水平有所提升,從產品消費進入到品質和品牌升級階段,這個時代品牌既品質)、簡約消費時代(消費者認知水平大幅提升,真正實現從品牌升級到品質升級,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追求品質化消費)。

反觀國內這麼多年來的消費變遷,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大眾消費品時代,到2006年以來的品質化和品牌化消費升級,再到目前一、二線城市出現的簡約消費,核心是消費者認知水平的提升。

各細分品類國貨隨著產業發展相繼走向品牌崛起之路


中國處在日本美國消費變遷史中的哪一個階段?


而在零售業態領域,美日等發達國家零售業態的歷史變遷也與人均GDP的增長高度相關,中國零售業在過去30年間一直處於追趕式發展的進擊階段,與發達國家表現出相似卻又特殊的發展規律:

1)人均GDP處於1000美元—3000美元時,業態以傳統百貨為主;

2)人均GDP大於3000美元后業態開始豐富完善,大型總額綜合超市和現代百貨相繼出現;

3)與發達國家便利店和購物中心快速發展的路徑不同,我國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后電商取代實體渠道開始飛速發展,此時我國實體零售業也出現了發達國家加速整合的現象;

4)2017年我國人均GDP接近9000 美元,中國零售實現了從傳統商業零售到線上線下結合新零售的華麗轉身,中國零售業迎來了發展新紀元。

長期來看,居民追求消費品質的升級趨勢明確,消費各行業先後經歷或正在經歷品牌從無到有、從外資到國產、從弱變強的變革,國產品牌走上順勢崛起之路,消費將成為引領中國未來發展的強動力之一。

以上內容節選自:《日、美、中消費變遷的啟示——消費變遷系列之三》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完整版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完整版報告內容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