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聽聽他們怎麼說

外貿持續健康發展關乎就業和民生,關乎國民經濟全局,關乎外界對我國經濟的評價和信心,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10月23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國務院關於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從多個方面為我國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01 加快民族品牌的培植 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

我國產業創新能力相對薄弱,新的競爭優勢還未有效形成。李銳委員建議,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優化升級傳統產業;依託園區培育產業,加快品牌培育,特別是民族品牌的培植,同時加快產品產業鏈的打造;大力增強貿易創新能力,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強化政策引導,制定出臺相關產業轉型升級計劃實施意見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

“外貿高質量發展不僅要賣得多,還要賣出好價格,由物美價廉變成物美價優,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促進高質量的外貿發展。”謝經榮委員建議,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大力支持中國品牌的宣傳,特別是在國外的宣傳,以轉變國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固有認識,提升中國產品的美譽度。

冷溶委員說,高質量發展要適應現在全球化的要求,在推動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普惠上,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建議由一個部門牽頭,加上中科院、社科院等部門,對外貿轉型升級這一重大問題進行深層次研究。要抱著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推動和適應更高層次全球化發展趨勢。要緊緊抓住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來進一步思考如何助推外貿高質量發展。

02 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支持 營造良好環境營商環境

“我們在中西部地區調研時看到,當地承接東部地區加工貿易產業的願望很強烈,但是接什麼、不接什麼,迫切需要有關部門給予具體指導。”徐如俊委員建議,有關部門重視示範引領作用,做好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轉移承接地和承接轉移示範地的培訓和認定;把好產業轉移的關口,不能讓落後產能原封不動地轉移到西部去;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要引導轉移企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活力。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商務部也持續優化外貿的國內區域佈局,中西部地區的外貿獲得了快速發展。”謝廣祥委員說,建議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在自貿區申建跨境電商綜試區試點、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區進一步傾斜。

如何加快對欠發達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指導和支持?羅毅委員建議,中央有關部門首先應加強政策指導。指導欠發達地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外貿”的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做好完善財稅政策、強化金融支持、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各項工作。

二是轉變發展模式。指導和支持欠發達地區積極對接國家開放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轉變發展思維,搞好政策設計,主動從“內向型”向“外向型”發展模式轉變,有針對性地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優化外貿營商環境,在鞏固和發展現有市場的前提下,加強和新興市場的貿易往來,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加大與國際市場的合作,提升欠發達地區的對外貿易開放度和經濟水平。

三是加快產業發展。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正不斷加快。欠發達地區更應主動順應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勢,加大對科技事業的投入與新產品研發力度,提高行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實現優化產品結構的目標,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實現較快增長。

03 提升國際經貿規則參與制定能力 使“中國標準”成為世界“語言”

據中央網信辦統計,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3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34.8%,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騫芳莉建議,立足產業優勢,主動參與數字經濟國際規則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立足於數字科技的創新,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與重塑國際規則有機結合,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多層次地參與國際貿易新規則的制定。支持企業層面參與建設全球性的跨境貿易服務基礎設施,探索形成貿易領域新的商業規則。支持我國數字經濟企業在海外的兼併收購。

“發展中國家對於國際經貿條約和協定規則的融入,要經歷模仿追隨階段、掌握適用階段、出現不適嘗試改變階段、領域主導和規則制定階段。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對於不同的領域的國際規則及其風險利弊,應該有相應準確的研判。對於國際規則參與權、制定權,應該制定有步驟、有規劃的整體措施。”全國人大代表楊松建議,要儘快提升國際經貿規則參與制定的能力。

趙憲庚委員認為,標準是產品、技術、服務推出去的“通行證”。在實現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要更加註重標準建設,努力使“中國標準”成為世界“通用語言”。

04 抓緊規劃設立新的自貿試驗區 打造內陸沿海同步開放新格局

魯培軍委員說,要進一步加大自貿區、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建設力度,積極培育國際貿易新的增長點。今年上半年,全國特殊區域進出口增幅較同期外貿進出口高5個百分點,佔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16.9%,以佔全國兩萬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實現了約六分之一的外貿總量。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葉雙瑜認為,現在已經基本形成外貿市場、外貿方式、外貿產品三個多元化,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出口與進口、內貿與外貿、外貿與外資協調發展的新局面。“從2013年上海設立我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以來,已經有了6年的成功實踐,並且已經設立了18個自貿試驗區。”葉雙瑜建議,在這些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再加快增設自貿試驗區,推廣複製試驗區創新的政策措施,在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和內地條件比較好的地區,抓緊規劃和批准設立新的自貿試驗區。

李銳委員建議,加快自貿試驗區特別是內陸地區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和制度體系建設的指導,打造內陸地區與沿海同步開放新格局。通過降低物流成本、擴大進口、降低收匯的風險,降低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提高外貿企業抵禦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優化外貿發展的環境,充分發揮外資對產業升級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


編校:侯朝宣

更多人大新聞請下載【全國人大】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