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說起鬥狠比犟,沒有誰比得過孩子。

叫他吃飯,說不吃就不吃,叫他收拾自己的玩具,當成耳旁風。

老母親們紛紛感慨,天啊,這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惡魔,這哪裡是天使了。

對於孩子倔強,許多家長已經束手無策,怎麼才能讓孩子聽得懂,並且能聽從我們的話呢?

試試這5個訣竅,說不定你會有所啟發。

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1、平視孩子,放低身段

沒有誰喜歡被人居高臨下地吩咐,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對大人充滿命令的口氣很反感,你越是命令,越起反作用。

而放低身段,平視孩子,和孩子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才能讓孩子感覺到善意。

當你叉著腰對孩子說“趕緊把玩具收拾好”,不如蹲著,眼睛看著他說“把玩具收起來好嗎?”孩子可能更能聽得進去。

為什麼不同的角度效果不一樣?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的研究成果也證明了:平行的眼神交流,能讓人在當面交流時能夠事半功倍。

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教授也發現:微微傾斜的臉更具親切感,從而促進溝通的效果。
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所以,眼睛平視孩子,放下身段就是消除孩子的戒備,讓他信任你,看到你的善意,他就能聽進去。

大人和小孩僅僅是年齡上的差距,不是身份上的差距,再小的孩子也值得尊重。

2、用好“我”和“你”的力量

有時候,你跟孩子說“你很吵誒,可以不以消停一下?”,他照樣吵。而如果換成“你吵的我頭有點疼,讓我休息下好嗎?”他可能不會再吵了。

同樣的意思,主語換一下,效果就很明顯。

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小S有一次錄完節目回到家,很累,但是她的大女兒還想纏著她,讓小S陪她玩,但小S明顯沒精力。

她就對女兒說“我頭有點疼,先讓我休息一下,我休息好了再陪你玩,好嗎?”,沒想到女兒聽完這句話,乖乖地讓媽媽去睡覺,而自己則守在媽媽門口。

當其他人發出了聲音時,她提醒說“小點聲,媽媽睡著了”,小S知道後,直言感動。

所以,孩子並不是喜歡跟大人作對,他們有時愛大人勝過愛自己,我們抓住他們的心理提要求,就會有驚喜。

3、認同孩子的情緒

有一句話特別重要,那就是當你改變不了孩子的行為或者思維的時候,可以改變孩子的情緒。

如何改變孩子的情緒呢?那就是認同他的情緒。

例如當孩子哭的時候,你說句“不要哭了,我幫你摸摸”,但孩子還是止不住地哭,還鬧點小脾氣,因為你沒有說出他想說的話,沒有認同他的情緒。

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媽媽是超人》中,有一次嗯哼被自己扔的玩具紮了一下,腳被戳破了,疼的大哭起來,霍思燕抱起他說“你很疼,是嗎?”,並用玩具戳了一下自己的腳,並說道“媽媽也覺得很疼”。

當嗯哼情緒穩定後,霍思燕說“為什麼你會被玩具扎到,是不是因為你亂扔玩具?”,嗯哼想了一下,點頭,霍思燕繼續說“那你以後還亂扔嗎?”,嗯哼表示不會了。

嗯哼扔玩具的事,一下了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在勸導孩子時,要共情,才能被孩子接納,但也要避免三個誤區:

1.不要鸚鵡學舌:孩子:好疼。家長:你真的很疼。

2.不要在接納的過程中,忍不住指導孩子該怎樣做。

3.沒有真正的共情。

4、長話短說

不要對孩子進行長篇大論,猶如對牛彈琴,他根本接收不了那麼多訊息。

例如他吃飯時看電視,不要說“吃飯就別看電視了,你不如趕緊把飯吃完,就可以專心看電視了,現在又要吃飯有要看電視,你顧得過來嗎?”

你的話語太長,在他耳朵裡就變成了噪音,早就自動屏蔽了。

不如改成“吃飯別看電視”,字數越少越有力量。點到為止。

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為什麼越嘮叨的媽媽,容易養車越叛逆的孩子,就是因為嘮叨,抓住一個問題,能講半天,直到說煩孩子,語言力量被削弱,孩子就聽不進去了。

越簡潔的話,孩子越明白,這是原則,是規矩,不容商量。

5、一次下達一個指令

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有待提升。

給的指令越少,孩子越能記住,給的越多,反而一個都記不住。

《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有一次葉一茜催促小亮仔幫忙整理垃圾。

  • 快,自己收!
  • 快,把沒用的垃圾扔了!
  • 快去把不要的垃圾趕緊扔了!
掌握溝通的5個訣竅,讓孩子聽得進你的話

接連三個指令,讓小亮仔一臉懵逼,不知道做什麼好,在一旁手足無措。

他看著桌子上的一片狼藉,為難地看向媽媽:“我不知道怎麼弄。”

所以,不要以為多多益善就是好,對於孩子來說,完成任務時,是越少越好。

每個孩子都不願意跟家長作對,為什麼他就是不肯聽話呢?其實是兩個人的視角不同,錯誤的視角是你說你的,他做他的,不在一個頻率上。

正確的是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你才能說出孩子想聽的話,孩子也才能聽得進去你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