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双十一即将到来,对于电商行业来说,双十一的重要性如同年度期末考试一样牵动人心。在过去十年双十一的复盘总结中,GMV数字是众人最为关注的核心指标;然而现在的阶段双十一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为电商平台提供GMV的增量贡献,更重要的是为电商巨头们提供了新产品/新战略的实战演习机会,而新产品/新战略的实施与落地才是决定未来行业格局最重要的因素。然而,随着电商每年订单的不断增长,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作为铲子行业的快递业,却是如鱼得水。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阿里平台双十一创建订单量峰值(万笔/秒)

下月,由中国快递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双十一快递启动会在杭州举行,中国邮政、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百世、顺丰等11家中国主流快递公司联合宣布,与天猫、菜鸟一起正式启动2019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物流备战,将运用数智化技术提升配送速度,加快快递运输绿色化,在第11个天猫双十一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截止2019年8月,快递行业规模以上业务收入616.80亿元,同比增长26.24%,快递业务量为53.02亿件,同比增长29.28%,快递单价为11.63元,同比下降2.36%。2019年8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1.70。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快递业务收入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快递业务量

快递业的危与机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在物流领域的各个子版块中,快递标准化程度最高,易于复制和快速扩张。在物流领域 中,冷链的标准化程度最低,主要因为不同商品对于冷藏冷冻的温度要求不同,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而零担由于单票规模在30-3000kg,货物大小形状各异,在包装尺寸、装卸运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化难度提升。快递单票规模均在0-30kg,包裹体积接近,易于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的包裹辅以自动化分拣系统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边际成本更低,因此快递业务可实现大规模标准化扩张,从而获取丰厚的现金流。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快递市场空间广阔,标准化程度高

快速扩张带来规模效应,高周转模式也能催生ROE。以零售业巨头Walmart和Costco为例,服务同质化导致行业的单票利润空间被挤压,但是它们以极低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即通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率提升ROE。与零售巨头对比,当前快递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还有待加强,随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运营能力改善,未来快递企业的长期股东回报可期。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快递企业上市表现回顾

对于行业未来,也存在一些变数,人口红利的消失可能意味着业务增量减少。2013年-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出生人口更是同比下降11.61%,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将会面临拐点,需求端承压。从成本端来说,高密度和低廉的人工成本也许以后将不复存在。当前我国15-59 岁人口占比从68.71%下降到64.3%,60岁以上人口占比升至17.9%,劳动人口占比下降,老龄化趋势显现。可以预见,未来各快递企业的人力成本将有显著提升,利润端承压。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2013-2018年出生人口增长率下降

同时,中西部发展存在巨大潜力。当前我国快递需求和快递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快递需求较为疲软,行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但目前来看,中西部地区快递需求潜力巨大。根据贝恩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Q2,阿里新增年度活跃买家达到2400 万,其中80%来自低线城市。2018Q3阿里新增年度活跃买家2500万,其中75%来自低线城市。但截至2017年,五线城市网购渗透率仅为50%,相比于一线城市73%仍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中国各级城市网购渗透率

因此总体来看,快递行业的发展机会与威胁并存。如何尽快扩大规模,如何有效拓宽企业护城河,如何应对未来的成本压力,只有解决好这两大问题的快递企业才有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行业基本状况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回顾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电商系快递发展呈现三阶段特征。

1)第一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受益于电子商务红利,全社会网上零售额出现井喷,快递市场需求增速远超供给。增量市场竞争导致各家快递企业大量涌现,利润增速较快。此时行业竞争氛围相对缓和。

2)第二阶段:换挡降速阶段。电子商务红利期已过,全社会网购渗透率逐渐到达天花板,快递市场供需由逐渐平衡向供给过剩转化。存量市场的价格战导致二三线快递企业加速离场,行业利润增速小幅下滑。此时行业竞争氛围相对激烈。

3)第三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经历第二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参与者减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虽然全社会网购需求增速放缓,但快递市场供需重新平衡。寡头垄断将使得龙头公司议价能力提升,利润增速回升。此时行业竞争氛围相对缓和。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快递企业利润增速微笑曲线

行业内部,龙头快递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三通一达强势扩张。截至19年H1,中通、韵达、申通、圆通业务量分别为53.7/43.3/30.1/38亿票,单票增速分别为45%/45%/47%/35%,市占率依次为19%/16%/11%/14%。19年H1中通、韵达、申通单量增长明显加速,市场份额为全网竞争的焦点。据各公司经营数据公告,截至2019年7月,韵达、申通、顺丰、圆通业务量分别为56%/52%/23%/42%。白热化竞争促使各家快递企业压价冲量。自19年3月以来,快递行业价格战明显加剧。头部企业步步紧逼,二线快递面临出局。在规模效应明显的物流行业,业务规模与成本成反比,头部企业的低成本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良性循环。在成本控制及业务规模上,二线快递企业与头部企业的的差距将越来越大,中小快递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2019年,如风达快递、国通快递纷纷陷入困境,被迫停工。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二线快递陷入困境

参考美国和日本,快递行业最后整合完毕后,美国CR3达90%,日本快递企业CR3也已经达到93%。中国是否也会出来双寡头或三寡头垄断?或许短期来看很难,由于我国有庞大的网络消费人口,中国快递件量为美国的3倍,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占全球近60%。而在目前的效率下,很难由2-3家企业承运所有快递业务。因此,中国或许在以后还将剩下4家快递巨头,有望共同享件量30%,利润20%的增速。

竞争格局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行业内,顺丰、菜鸟、京东物流是未来供应链物流领域最顶级的竞争对手,综合来看,顺丰、菜鸟、京东各具有其优劣。

顺丰:

优势:直营模式下的高控制力和执行力,为公司赢得强有力的品牌优势;“天网+地网+信息网”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为顺丰开拓新业务提供有效保障。

劣势:缺乏电商平台的流量支撑,较难获取电商市场的业务增量。顺丰近10年不断涉足电商领域,从最初的电商平台顺丰E商圈,到明星项目顺丰优选,再到后期的嘿客和丰趣海淘,电商之路走的并不顺利,大量铺设线下店同时缺乏相应的零售经验使得亏损严重。

菜鸟:

优势:阿里系电商平台具有大量的流量支撑,同时菜鸟具有高度信息化+全网整合的能力,布局的全国性分仓网络能极大提升全社会物流效率。依托阿里巴巴旗下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建立起来的菜鸟联盟,通过对快递公司的入股,阿里巴巴得以与物流公司共同享受电商的发展红利,与阿里联系密切的通达+百世市占率达65%。除了对快递公司的资本加持,为了形成全球网络化规模效应,今年5月,菜鸟宣布创立智能物流骨干网,实现24小时货通全国,72小时货通全球的目标,专注通过物流大数据的挖掘进行快递行业标准化整合和衍生服务运营。

劣势:通过入股四通一达构建物流网络整合难度较大,可能缺乏协同效应。阿里不断的资本加持,未来可能带来通达百世的整合,而整合风险巨大。从过去5年,阿里整合其他行业的企业来看,成功率不到40%。另外,阿里通过菜鸟将快递公司进行深度绑定结合,这种合作关系很难帮助它们在物流体系的每一个基础环节进行有效的革新和升级。

京东物流:

优势:京东物流以服务于京东自营商城和第三方京东平台卖家为主,具备天然的自建物流属性,仓配资源丰盛,自营物流效率直逼顺丰。

劣势:现金流状况待改善,京东物流的揽收和分拣能力较弱,同时较难获取市场增量。京东物流已经连续12年亏损,2018年亏损超过23亿;由于履约成本过高(主要是人工成本和仓储,运输成本),外部单量较少,京东物流的现金流状况较差。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顺丰、菜鸟、京东物流各自优劣分析

未来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不断深入,行业将呈现更鲜明的新格局。

其中对于顺丰,将继续深耕高端商务件等细分领域,依靠直营化严控服务质量,同时新业务多点开花,最终通过延伸产业链上下游,迈向综合物流运营商。而京东物流:持续依靠电商平台,通过仓配一体与智能仓储深挖阿里系以外快递市场份额。

然后,菜鸟及其带领下的电商快递龙头:阿里通过持续入股四通,加快电商快递业的资源整合与相互协作,有望提前结束激烈的价格争夺战。电商快递间竞争氛围逐步缓和,各家最终将实现均衡发展。

快递业新变局,企业强者恒强

重塑快递业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