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张炎300首词中使用鸟意象约为二百二十余次,形成了其自有的文化蕴涵特色。现作如下探讨。张炎与周密、王沂孙、蒋捷并称为宋末四大词家。他是张俊六世孙,张镃曾孙,张枢之子,门第辉煌,家世显赫。但其29岁时临安被元兵占领,33岁时宋朝灭亡他由贵公子变为落魄文人。张炎在词中时有今昔对比的失落之感,《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词就是在读了《武林旧事》关于高宗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十月驾幸张俊府第,张家供应御筵盛举记载之后所作,词云:“

梦里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词人写今昔对比,实出于自悼自哀。张炎词所使用鸟意象与其自身心境有密切关系据粗略统计,张炎词中使用的鸟意象中,子规意象约14次,鸥鸟意象约56次,均在宋词中同类鸟意象使用上位列前茅。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鸟意象

要弄清词人意象使用的创作心理动因,首先要了解其词中映现的词人的心迹。张炎的心受尽重重折磨。“短梦依旧江表,老泪洒西州载取白云归去,向谁留楚佩,弄影中洲”(《甘州》),是北归的寂寞苦痛;“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相思泪”(《琐窗寒》),是失去朋友的哀伤;“荒洲古,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渡江云》),是漂泊异乡、客居他方的凄苦意绪;“一掬幽怀难写,春何处,春已天涯”(《春从天上来》),是春去国亡家没得撕心号啕……在张炎词中,受损伤心迹的驱使,随处可见泪、孤、断、漂流、愁、萧萧等字眼,与其他“浙派词人”一样,多使用寒雪、冻云、荒台、冷池、凄凉、凋谢、岁晚、凄黯、废绿、空烟、斜阳、衰草、残笛、春怨、啼蛩、飞鸿、乱影、碎声这样的词汇和意象,构成了极度衰煞的词境,词情至为压抑、伤感。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斜阳意境

词人在备受摧残之中,激活了遁入佛门道区寻找精神寄托之心,使其踏入佛道门庭的脚步迈得更快《玉漏迟·登无尽上人山楼》写足了经院禅房的幽静深窈,“学维摩闲示病”(《渔家傲·病中未及过毗陵》)明显地展示了词人的禅心佛骨。据统计,张炎词中使用“空”字多达一百余次,正是佛禅思想影响在其词创作上的表现,其词论《词源》中也多有以禅论词之处,这些均为词人染佛浸禅之明显表征。南宋人多佛道两不误,张炎的两只脚也是虚踩佛道两门,词中除多处间或表现求仙长生之外,专写神仙道教洞天福地之作也随处可见。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斜阳意境

如《庆春宫·金粟洞天》:

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粟肌微润,和露吹香,直与秋高。小山旧隐重招。记得相逢,古道迢遥。把酒长歌,插花短舞,谁在水国吹箫。余音何处,看万里,星河动摇。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

在对象的细密刻写中,深寄着主体情志,上下两片各有辉光,词心时显时淹,迷离中见真,朦胧中见情,以景起,以景结,中间含苞心花,谋篇有意,布局停匀。张炎还迷幻般地称“眼底烟霞无数,料神仙即我,何处崆峒”(《一萼红》),往往沉浸陶醉于游仙访道之中。陆性斋筑葫芦庵,词人欣然命笔填《壶中天》词,见澄江仙刻海山图,作《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权作纪念,天师张公洞一游,感慨系之以《木兰花慢》,见云麓麓道人,热心一片,寄赠《清平乐》……类似仙道之词不下15首,这与词人卖药设ト肆之生涯恰合拍节。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山洞之意境

张炎又是一个隐士,面对元朝“征召”,徒作应付;面对异族的残酷统治,无心再续笙歌旧梦;北征南归后,郁郁寡欢,不与世争,潜心于自然。友人赵鹤心曾托人问其近况,托词以《木兰花慢》以说之:

目光牛背上,更时把、汉书看。记落叶江城,孤云海树,漂泊忘还。悬知偶然是梦,梦醒来、未必是邯郸。笑指萤灯借暖,愁怜镜雪惊寒。投闲。寄傲怡颜。要一似、白鸥闲。且旋缉荷衣,琴尊客里,岁月人间。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数亩清风自足,元来不在深山。

张炎一心向往归隐,作《渔歌子》词序时说:“张志和与余同姓,而意趣亦不相远。”张志和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自号“烟波钓徒”,长期过着隐逸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张炎形貌及心理血脉。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渔歌子》

由张炎词中所反映出来的词人的履历和心历,可以知晓词人使用子规意象和鸥鸟意象的真实创作动因。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任何一种意象的使用除有其不可或缺的文化之“

”外,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和渊源。相传,子规有如此来历:蜀王杜宇自号望帝,后被迫禅位给大臣鳖灵,退隐山中,欲复位不得,死后魂魄化为此鸟(杜宇即子规,也称杜鹃),每到暮春季节便悲鸣不已,声声如道“不如归去”,直至双眼啼出鲜血乃停止啼叫。历来多有诗词文使用子规意象作为美的有意味形式。宋词中子规意象不算多,北宋比南宋尤少。北宋词人柳永使用子规意象较多,欧阳修有《玉楼春》词专咏子规,晏几道《鹧鸪天》咏杜鹃,寄意无出漂泊思归。南宋词人使用子规意象日渐其多,陆游、陈人杰、康与之、吴潜均有专篇咏就,出大意象。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欧阳修纪念馆

陈人杰问杜鹃词与兴亡人世荣华倾颓联袂,吴潜枕上闻杜鹃声而叹“家山千里”(《谒金门》)。陈允平始多用之,约十多次,考其经历,知其入元后,曾因被仇人诬告接应宋军抗元而遭到拷打,财物被掠夺,后得以解脱,被推荐到元大都,以病免归。词中用子规意象未能别出新意。张炎抱玉田而老荒,握灵蛇而玉碎,将子规意象作为思念家国哀叹自己痛苦的象征。张炎词中较多地将子规与“飘然独去”(《忆旧游》)、“关愁不住”(《水龙吟》)、“玉老田荒”(《祝英台近》)、“寂寂江潭”(《木兰花慢》)等连在一起,担荷多重心意,下笔极省而创获颇厚,为有寄托入而无寄托出的行家里手。特别是“春已天涯”与“山中杜宇合写(《春从天上来》),体现了词人的创作胆识。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诗词意境杜鹃花

这种大胆的创作精神,在其意象的组接中亦时有体现,代表作品为《满庭芳·小春》:晴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此词据杨海明先生推测,约作于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其时元朝政府为了笼络汉族士人,决定重开已经停止了近40年的科举考试。一些生长在元朝的汉族青年以为“阳和”重布。这时年已68岁的张炎早已看清了元朝政府一面镇压一面拉拢的真实面目,便借“小春”之短暂以喻元朝世运,并以之为题告诫后生之辈,不要为元朝政府的收买、笼络假象所迷惑。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元世祖

小春是十月小阳春的简称,这个时候是秋尽之后的短暂回光返照,“百花间有开一二朵者”,短暂的阳和过后,寒冷将至,进入草凋花谢的冬天。词人以自然气候喻政治气候,以不犯本位为高,词中每进一笔,就可见到寓意深窈之意象,从表面上看,语语都是写物,从骨子里探视,句句都在言志,将咏物与抒情缝合得天衣无缝。《绮罗香·红叶》中,“红叶”象征遗民,“”象征新朝富贵场中之得意人物;《甘州·寄李筠房》中以“暮云”四起暗喻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等,不一一列举。张炎作为南宋子民,未能投入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是软弱的;作为词人,他能以意象深寄抗元情志,则是坚强、机智、伟大的。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红叶意境

如果说张炎以子规意象表征痛苦的对象化,鸥鸟意象则是缓释痛苦,进入归隐状态的静默练达之标识。科学证明,生物机体在受到外在伤痛之后,有自我调节和保护功能,以缓解伤痛之苦。张炎写子规的同时又大量写鸥鸟,二者交互穿插出现,使词人内心能够保持新的平衡,不会因外界的重磅压力而导致机体摧残。以归隐疗救内心苦痛是中国古人早已开好的廉价处方,张炎词中俯拾即得。张炎自北游南归后,流寓山阴甚久,曾在镜湖一带隐居,写下了《摸鱼子·高爱山隐居》词,以“眠鸥”喻隐士,心情颇为自得。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鸟意象

张炎以鸥鸟意象写归隐有其文化渊源,据《列子·黄帝》记,古时海上有好鸥鸟者,每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后人因此演化出盟鸥、友鸥说法,用于诗词中常可见及,陆游《登拟岘台》诗云:“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辛弃疾较多使用鸥鸟意象,有近20次之多,有一首专题咏写盟鸥之作,词中称“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写出了闲适和对鸥鹭的友好,也蕴含着对世事的关心。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鸥鸟意象

张炎大量写鸥鸟意象已成事实,见“星散白鸥三四点”,便想到“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湘月》);送友人周方山访吴,作词以为纪念,叮咛以“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之语,道出衷肠一片《台城路》);年老人瘦,白发半垂,盼望“与鸥同一清波,风蘋月树”,不愿再当浮踪不定漂旅之人《祝英台近》,给自身设计一个心中向往的“海上盟鸥,门深款竹,风月平分取”的清新宁静小乐园,于此中愁来酒浇,忧来风吹,心归自然(《壶中天》);愁来“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向朋友直表心迹,以期望解除“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的苦闷(《祝英台近·寄陈直卿》)。《浪淘沙·秋江》通体写江边隐居,寄心志于秋日枫红之时,见浓密秋气,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鸥鸟意象

不见悲秋意:“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空。”与多数写荡舟于江湖泛游词文相同,写出水天一色空明素月立体情境,显示绝去红尘心念,见花风长笛之乐。行笔以万里之遥和无际天宇空间与小小飞蓬和三三两两鸥鸟作比照,看出个体之微弱,又看出人心吸江海、容天地之宏阔与顺应潮生潮落的顽强生命精神,给一颗受过严重创伤的天地相合之心以有力的鼓励。有人说,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而张炎此词却也能咫尺见万里,以外乐内,将时间与空间合写,具有诗画相合的审美特征,值得称赏。

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

鸥鸟意象

张炎对白鹭意象也不乏精笔,与鸥鸟意象体现了相同的意趣。“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壶中天·赋秀野园清晖堂》),“斜照散,远去昏,白鹭飞下老树根”(《渔歌子》),与“西塞山前白鹭飞”为同一佳构,此处白鹭意象有为词篇定眼之功夫,绝非闲来之笔。况周颐提倡作词要真率而不要直率,曾于《蕙风词话》中说:“词笔固不宜直率,尤切忌刻意为曲折,以曲折药直率,即以落下乘。昔贤朴厚醇至之作,由性情学养中出,何至蹈直率之失。若错以真率为直率,则尤大不可耳。”况氏所云“昔贤”,包括宋代词人在内。张炎词以鸟意象多方位寄写真情,形成意象使用审美特征,已由大量事实做出无可辩驳之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