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更看重猪八戒,而不是孙悟空?

陆兴毕


唐僧喜欢猪八戒都是因为他俗不可耐


“四大名著”最老少皆宜的,不是公认水平最高的《红楼梦》,而是《西游记》,明年暑假都有播放,小朋友特别喜欢,只是太短,不然影响力不可想象。

表面看来,《西游记》是神仙书,实际是最俗的人情世故。神有佛道,有天庭和西天,仙有水系和山洞,天际还有各种各样的仙,能人异士太多。


说到人最俗的是猪八戒,他那个戒都破,尤其好色,如果不是一头猪,肯定也是个西门庆,撞天混和与蜘蛛精洗澡,太色太傻,还贪财,偷懒,占小便宜,播弄是非,巴结讨好,无能还喜欢自夸,小毛病太多。

他的师傅唐僧,是个帅哥,特别偏心这头猪,太喜欢别人的逢迎,几个徒弟里面,最喜欢的就是八戒,骂的最多,实际最疼。不喜欢正直勤劳的沙僧,只在遇到妖精才想起孙悟空,八戒很像皇帝跟前的小人奸臣。

实际孙悟空也无能化了,大闹天宫多厉害,《西游记》里面就只会拉关系,面对有背景的妖精无能为力,实际整部小说都以俗为主题,八戒只是代表而已。

当然这也是明朝佛教兴盛有关,当然吴承恩实际是借佛教,讽喻社会人生,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江湖视野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唐三藏是整个取经队伍的领导者,也是核心,孙悟空主要负责保卫唐僧,而猪八戒除了辅助孙悟空保护唐僧,打妖怪的同时,还担当了一个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纽带关系,即使是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也是取经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毕竟,让孙悟空和猪八戒挑担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说在西游记中,唐僧大多数时候,是特别的不相信孙悟空所说,而特别的相信猪八戒呢,从什么地方可以表现出来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孙悟空告诉唐僧打死的是名为“白骨夫人”的妖怪,唐僧一开始是相信孙悟空的。


但是,猪八戒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是怕你念紧箍咒,故意变化成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呢。”

唐僧于是对猪八戒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就念紧箍咒,并把孙悟空给赶走了。

2.在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这一回,孙悟空让猪八戒去巡山,猪八戒却找了个地方睡觉,回去以后,并对唐僧和孙悟空说谎。


当猪八戒回去以后,孙悟空说要用金箍棒打他,猪八戒才说了实话,而唐僧说了这样一句话:悟空说你编谎,我还不信,今果如此,着实该打。

从这两处,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危急情况下,还是普通情况下,唐僧对孙悟空说的话都不是特别相信的,而对猪八戒说的话是特别相信的。那么,同样是自己的徒弟,而且孙悟空的本领更高一些,唐僧为什么不是特别的相信孙悟空,而是特别的相信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呢?

首先,猪八戒有能力,他本为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仙子才被贬下凡,但是他有神兵利器九齿钉耙,还有三十六变以及其他高深的法术,在孙悟空不在唐僧身边的时候,都是猪八戒保护唐僧的。

其次,猪八戒与孙悟空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优点,第一个就是尊重师傅,唐僧不懂一点法术,但是他毕竟是四人之中的师傅,孙悟空经常仗着自己的火眼金睛讽刺师父,尽管他没有恶意,但是时间长了,唐僧也会觉得不喜。



反观猪八戒,虽然他经常偷懒,而是时不时的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唐僧最为得意的一个徒弟,不仅法术高强,能在关键的时候保护自己,而是平时和自己的交谈之中,也十分尊敬自己这个师傅,这样的猪八戒他怎么会不喜欢呢。


张三的视频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表面上看,唐僧确实“偏听偏信”,更喜欢听猪八戒的“小报告”,多次不相信孙悟空,结果不是导致气走孙悟空,就是自己被妖怪捉去。

一般从世俗层面的理解,我们认为这是说要和领导搞好关系,虽然你能力很强,但如果不注重和领导的交流沟通,甚至动辄表现出“你比领导还厉害”,这样不仅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和信任,而且经常会领到“一双小鞋”。

但五叔说过,《西游记》是一本“修行手册”,如果我们从修行层面来看,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孙悟空在原著中经常被称作“心猿”,取“心猿意马”之意,指的是我们的心动不动就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上可达天庭,下可至地府,一念间十万八千里……

而八戒则是“八关斋戒”的意思,简单说——戒律(纪律),用戒律来规范行为,来影响你的心。(当然了,猪八戒这个名字也是有反讽意味的,叫“八戒”,实际啥戒也守不住。)

正如学生上课会胡思乱想、交头接耳,我们就要用课堂纪律进行规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猪八戒打孙悟空的“小报告”。

当然,想要修心,纪律只是外在的规制手段,重点还是——“悟空”,至于如何证悟空性,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五叔茶馆


《西游记》我们都知道,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唐僧带领着他的徒弟们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然而,细心的读者或是对《西游记》小说或86版电视剧熟知的读者,便会发现,唐僧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态度不大相同。唐僧总是会偏袒猪八戒,那么唐僧为何最喜欢猪八戒,而不喜欢孙悟空?其实这还要从人性上去看。

首先,孙悟空我们都知道,曾师出菩提祖师,出身也是相当的高啦,在菩提祖师那里学的筋斗云和七十二变。筋斗云使他一个跟头便可以翻十万八千里,还曾经大闹过天宫,将玉帝打到桌子下面,声称“皇帝轮流转,明年到我家”。想他孙悟空的能力是多么的强大,能办事,效率很高,可是,孙悟空却不懂人情世故,不想猪八戒那么圆滑,领导都喜欢听话而且又很会说话的人,所以唐僧不是很喜欢孙悟空。

其次,孙悟空不但有能力,同时也是具备很强的实力和资格,孙悟空天生散漫不受拘束,简单如来,玉帝也不曾跪拜,又是一个敢于与如来,玉帝对抗的人。而唐僧仅仅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人,在地上对唐皇也都是毕恭毕敬的,更何况是天庭的神了,所以,唐僧对于孙悟空的强大实力和资格不免有点嫉妒。可是我尽管嫉妒,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对你冷淡啦。猪八戒就不一样了,猪八戒好吃懒做,喜欢说闲话,挑事,这些也许是唐僧想做却又不能做的事,只好通过猪八戒来实现,来满足自己心里的欲望,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整天围着自己转,天天拍马屁的员工和下属呢?

再者就是孙悟空过于板正,不太有趣,身上一切都是正能量的,而且能力又强,比领导都优秀,盖过了领导的风头,这样便会使得唐僧疏远孙悟空。而猪八戒往往能够抓住唐僧的心,说出唐僧内心想要说的话,能够得到认可,所以自然是喜欢猪八戒这样的人。

那么,社会上或工作职场中亦是如此。即使自己不是那种阿谀奉承的人,也是要做到独善其身。所以,社会就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社会。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可以进行探讨,抒发各自的想法和见解!





商杰JACK


因为唐僧是个老滑头.孙悟空虽然空有一身本事,斩妖除魔,但却过于顽劣难于管教。

沙和尚吃苦耐劳有一手,却太过闷骚,除了会喊大师兄,三脚还蹬不出个屁。

也只有猪八戒最懂唐僧. 师徒五人中.就唐僧体质最差.只要唐僧稍有累了,八戒就吵闹要休息。唐僧稍感口渴,八戒就嘟囔要喝水。唐僧稍感饥饿,八戒就嚷嚷要吃饭.......

这样的徒弟.能不看重他么?


小贱贱说经典


《西游记》中,唐僧更看重猪八戒,而不是孙悟空,这与八戒的性格特点有关。

1.摸透领导心思,善于投机钻营。

一般领导大都喜欢嘴巴甜的人,对溜须拍马的人嘴上有点烦,其实内心却是美滋滋的。唐僧虽是取经团队的领导,但其能力弱,难以服众,特别是在孙悟空这样的能力超强的员工面前,说话的底气不足,有点力不从心。八戒是取经团队中唯一接受过人间烟火锻炼的员工,深知人性的弱点,特别是领导的心理特点,拿捏的十分到位,善于分析唐僧意图,捡唐僧喜欢的话说,时不时的打一下孙悟空的小报告。唐僧在八戒面前找到了做领导的感觉,又通过八戒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员工一般会成为领导的心腹,领导力一般的唐僧看重八戒也就不足为奇了。


2.在唐僧这样领导的眼里,善于听话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八戒除了嘴巴甜之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听唐僧的话,不论唐僧说的对还是错,八戒都照单全收,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唐僧的眼里,八戒能够服从管理,不惹事,也不闹事,这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所以,即使八戒在取经中偷懒耍滑,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训斥两句也就过去了。反到是悟空,时不时的顶撞唐僧,甚至违背领导意志,自做主见,被唐僧念咒惩罚,甚至被开除取经团队。


3.和领导有共同的阅历,能大大增加领导赏识的机会。

在取经团队中,唐僧是肉身凡胎,是经历过人间生活冷暖的,八戒被贬下界也在人间生活过,二人都有一段在人间的人生经历,而孙悟空、沙僧及小龙马,他们没有食过人间烟火。所以,唐僧和八戒有一定的共同语言,于悟空相比,八戒自然会被唐僧更看重。

4.故意暴露人性弱点,博得领导的欣赏。

八戒深知唐僧迂腐懦弱、是非不明等缺点,故意在唐僧面前表现出好色贪吃,好吃懒做,偷奸取巧等弱点来,一来向唐僧说明人无完人,我身上的缺点比你还多,我比你差多了;二来故意露出小尾巴,让唐僧抓住小辫子,意在让唐僧明白,我八戒对你唐僧没有任何隐瞒,是完全忠于你的。而唐僧感觉从头到脚彻底了解八戒的底细,欣赏八戒的这种光明磊落,自然也就更器重八戒了。


凌云渡


这其实是团队分工合作的问题。唐僧取经队伍中有四人,唐僧是老板,负责管理队伍、做出决策,手中有人事权、财经大权,是队伍核心。悟空是业务骨干,负责冲锋陷阵专啃硬骨头,古人有句话说得好:有本事的人有性格,本事越大,他身上的个性就越强,胆子也大,遇到看不惯的事,爱直言,历史上那些“批龙鳞、范龙颜”的人物比比皆是,大都是那些有风骨、有本事的人,很多不得上级的心;一句话,靠本事吃饭,领导不好管,也容易得罪人。八戒在团队中是秘书角色,领导的“贴心小棉袄”,成天围绕领导转,给领导出各种主意,传达各种消息,当然也会把他不喜欢的人一些负面新闻报告给领导,并不时拍领导马屁,这样的人最的领导欢心。每个人都喜欢被人尊敬恭维,稀罕喜欢直言纳谏的少,所以,八戒得唐生信任,也是人之常情。


晓天123


唐僧为什么比较看重猪八戒而不是孙悟空呢?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孙悟空的能耐比较大,处理问题多是一针见血,而八戒比较愚钝,处理问题多数都是和稀泥,上遮下盖,特别会讨师傅欢心。

2、孙悟空的性格是我行我素,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掩饰。而八戒则是毫无主见,却是好大喜功自吹自擂,且能搬弄是非无中生有,大有自古奸臣受君恩之势。

3、悟空过于强势,这样的属下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八戒无能自然弱势,常常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来,自然会得到领导的庇护。


皇帝142949225


其一,孙悟空太有能力,所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又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何等的威风八面。唐僧只能干瞪眼,此种情况下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却不会阿谀奉承,自然不会让唐长老喜欢。而猪八戒尽管功夫不高,却喜欢在唐长老面前煽风点火,这让唐长老以为八戒才是自己最坚定的跟随者。

其二,孙悟空有资格,这是一个敢跟玉皇大帝叫板的人物,唐僧哪里敢这样做,即使见了人间的皇帝也是下拜。

当然对于唐僧,悟空也是直言不讳,公开宣称悟“脓包”、“忒不济”、“好不聪明”,这无疑让唐僧的自尊心严重受挫,毕竟作为取经团队的最高领导人,悟空这样做有点让唐长老下不了台。

其三,孙悟空不贪财不好色,英勇善战。

而八戒是远近闻名的好色之徒,当年调戏嫦娥的事情在整个天庭都闹得沸沸扬扬,唐僧如果惩治八戒,极容易抓住他的小辫子;孙悟空处处优秀,让领导极不自信,唐僧在悟空面前没有自信,在其潜意识中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失衡,相比之下,唐僧必然会对八戒从感情上更亲近一些,八戒的缺点在他眼中可能反而成了可爱之处了.

其四,孙悟空曾做过齐天大圣,那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差使,尽管是闲差,却和天上好多神仙都相识。唐僧虽然是如来佛祖驾下的二徒弟金蝉子,却肉眼凡胎,两眼一抹黑。既没有大闹天宫的经历可以炫耀,也没有大闹地府的资本,如果不是菩萨送了他一个紧箍咒,面对着孙悟空不知道要懊恼到什么地步。

可见,唐僧选择猪八戒,绝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而是他很会办事,懂得领导的心思;至于孙悟空你再有你本事,你是你自己的事情。





刘辣椒


唐僧与八戒走的更近,一定程度上是无奈的选择,是一个弱势领导,面对孙悟空这样的强势下属时的策略。一句话,是联合八戒,制约悟空。可以参考《解码西游记》,第六章第四节。当然,这也只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

部分内容附在下面:

人们常说,是因为猪八戒的挑拨,才使唐僧赶走了孙悟空,这当然不错。但仔细分析一下猪八戒的挑拨语言,就会发现其理由都十分粗糙,基本上是捕风捉影,和对孙悟空的动机和行为做最坏的推测,而没有什么坚实的事实依据。唐僧乃是有道高僧,对于这些经不起推敲的话,却总是如此轻易地相信,这太不符合情理。我们可以大体下结论说,不是猪八戒的挑拨水平高,而是唐僧有先入之见,本就愿意接受八戒的挑拨,他们俩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具有一致性。

孙悟空一路上总叫八戒为“呆子”,唐僧对此也予以认可。这样,唐僧自认为与八戒相比,具有智力和道德上的优势,这使他能在八戒面前找到作为领导者的感觉和自尊。而同样的感觉在孙悟空那里很难产生。孙悟空人很聪明,道德上的弱点也不明显,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还不偷懒。悟空对师父有时确实不给情面,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他“脓包”、“忒不济”、“好不聪明”,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唐僧爱听这样的话。唐僧在悟空面前没有自信,在其潜意识中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失衡,相比之下,唐僧必然会对八戒从感情上更亲近一些,八戒的缺点在他眼中可能反而成了可爱之处了。

孙悟空还有一个特别不利的地方,就是他历史上的“污点”。对于八戒,唐僧暂时并不担心他会夺权篡位。孙悟空则不同,一方面他曾做过齐天大圣,原先就是天庭一个级别很高的官,现在还经常耍老孙派头;另一方面,他当年就有“皇帝轮流做”的要求,只是因为力有所不逮,没有成功罢了。现在,面对自己这个能力一般的上级,难保他不会产生类似的取自己而代之之类的想法。还好有个紧箍咒在手,可以对他稍稍加以控制,不然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我们即使抛开唐僧对取经形势的错误判断不论,在三打白骨精一回,唐僧赶走悟空的决定也是愚蠢的。因为悟空虽然不听话,但毕竟还有个紧箍咒制约着他。赶走了孙悟空,他又拿什么制住八戒和沙僧,他凭什么保证八戒就会那么听他的话呢?好在孙悟空很快就回来了,我们没有看到唐僧与八戒的矛盾激化。

种种迹象表明,唐僧实际上一直在寻找敲打孙悟空的机会。只要孙悟空的表现稍有令他不满意的地方,他就可以在八戒的“蛊惑”之下给悟空念紧箍咒,而且往往是颠来倒去地念一二十遍。

唐僧的这种做法,是在大徒弟面前没有自信的表现,他需要通过间歇性的惩戒向悟空表明到底谁是师父、谁是徒弟,特别是要表明,不管你孙悟空的本事和功劳有多大,这个名分和身份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孙悟空的功劳越大,唐僧就越有必要强调这一点,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悖论。相比之下,八戒犯了错误就很少受到严厉的处罚,这固然和八戒的有眼色、会奉承有关,但根本的原因在于八戒本领有限,对师父的地位不构成威胁,反而是师父需要通过与他联手来对孙悟空进行制衡。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唐僧跟八戒也闹翻了,其结果只能是更加强化孙悟空的地位,而师父则可能被架空了。

这种情形,沙僧多少也看到了一点,在红孩儿一役中,唐僧也“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看来在沙僧的劝阻之下,唐僧也知道自己念紧箍咒的理由并不充分,“只好”上马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