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主人公之後怎樣了?

小毛八


鑿壁偷光出自西漢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而故事的主人公匡衡,他的一生可以概括為一部詩經得高位,一絲貪念離廟堂。

一部《詩經》得高位

匡衡是東海郡承縣(今山東蘭陵縣匡王村)人,家境貧寒,靠給他人做幫工獲得讀書的機會,鑿壁偷光的事情就發生在這一時期。根據當時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有才但不擅長考試,考了九次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

作為西漢斜槓青年的匡衡有一個特長,講《詩經》,“匡說詩,解人頤”這是時人對匡衡的讚語,意為“匡衡來講《詩》,使人開心大笑不已。”

匡衡得到眾人舉薦,入長安講《詩》,雖然當時的漢宣帝對此並不感冒,但是卻成功引起了太子即後來的漢元帝劉奭(shì)的注意。漢元帝以“柔仁好儒”而著於史策,匡衡這樣的明經儒士正合漢元帝的心意,而匡衡在向漢元帝上陳奏疏之時,也多引用《詩經》等儒學經義,言談多符合法則義理,深得上心。

最終,在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匡衡接替病故的韋玄成擔任丞相,並受封樂安侯,享有食邑六百戶。


不過在他所授的食邑中,卻埋藏有一顆不為人知的“定時炸彈”,最終迫使其去職歸家。

一絲貪念離廟堂

當時的第一權臣為中書令石顯,匡衡雖身為丞相也需低調行事,後漢成帝即位後,匡衡聯合御史大夫等朝臣一同上奏,最終使得石顯及其黨羽罷官受懲。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為漢廷盡忠的事情了,之後卻因一絲貪念,而難以為自己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重新劃分郡國地界,辦事官員發現匡衡的食邑有問題。匡衡的封地在臨淮郡僮縣樂安鄉(今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東北),全鄉總共有田地三千一百頃,南邊以閩佰為界。初元元年時(公元前48年),臨淮郡的郡圖把閩佰誤作了平陵佰。長達十多年,匡衡封地臨淮郡,實際上便以原來的平陵佰作為封地的邊界,這比以真正的閩佰為封界多出了400頃。

辦事官員報知相府,此時石顯已除,匡衡已是一個真正握有權柄的丞相了,在明知是自己多佔了四萬畝食邑的情況下,最先考慮的不是如何及時的加以改正過來,卻在想著怎樣才能歸為己有。臨淮郡官員為討好匡衡,馬上把這四百頃土地劃給了樂安國,匡衡貪墨了這部分的田租,派人多收取了約有一千石的穀子。

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十二月)事發,遭到廷尉的彈劾,匡衡被削職為民,後死於其家。

從一個家貧無以讀書的寒門士子,到位極人臣的帝國丞相,匡衡有恆心毅力,為後世學習之楷模,但一念之差,卻使得數十年的奮鬥成果付之東流,悔之晚矣。


歷史攻略


我們不知道的匡衡

“鑿壁偷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刻的印象,小學課本也曾講過這個故事。講的是:西漢時期,小時候的匡衡由於家庭貧困,白天幫家裡人幹活,晚上才能讀書學習,由於家裡點不起油燈,他發現鄰居屋裡倒是挺亮,便在牆上鑿了個洞,光線從洞中穿過來,他便利用這微弱的亮光刻苦鑽研學習,最終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文學家。



匡衡最初的仕途並不順利,他參加過多次科考,結果並不如意,可他並不氣餒,多年後終於被漢元帝發現,從郎中一直青雲直上,後來官至太子少傅。



隨著官位的一步步升高,匡衡漸漸的迷失了信仰,走上了貪贓枉法之路,他在朝中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推行重賦剝削百姓,因仗著皇帝的寵信,越加放縱,在任安樂侯期間,非法佔地四萬多畝。



到成帝時,被人彈劾,免為庶人,晚年生活十分落魄,死去也無人記得,墳墓也曾多次遭人破壞,至今,僅存一座墓碑於世。


後青舂期哋詩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鑿壁偷光這個故事,但對於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有不少人並不清楚。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名叫匡衡,東海郡承縣人,西漢人。匡衡家境貧困,祖輩世代為農。雖然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但是匡衡卻非常愛好讀書。年少的匡衡沒錢上學讀書,也沒錢買書。為了看書,他時常跑去問別人借書,但是,許多人都不願意借給他。為了實現讀書的願望,他跑去給富人家打雜工,不求工資,不求管飯,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富人家能夠把書借給他看一看。

然而,因為白天要幹活,因此匡衡大部分時候只能是在晚上看書學習。因為家裡窮,用不起油燈,他發現隔壁鄰居的燈光挺亮,便找來鑿子,在牆上鑿開了個洞,藉著洞裡透出來的微弱的光來學習,這就成了廣為流傳的“鑿壁借光”的故事。

因為愛好讀書,刻苦鑽研,長大成人之後的他,憑藉著自身的才華,通過考試當上了官。

漢元帝在位時,任用匡衡為郎中,遷為博士,後來因為在政治上給皇帝提過不少有用的良言計謀、治國之道,深受皇帝讚賞,而被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漢元帝后期,宦官石顯依仗著皇帝的寵幸,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匡衡為了彈劾石顯,糾舉他的黨羽,直言進諫。可以說,早年時期,他曾為國家、朝廷做出過不少貢獻。

不過,後來,也許是長期處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環境裡,這位“三好官員”在仕途中漸漸迷失了自我,開始走向墮落,淪為了貪官。比如,他非法擴張了食封的土地,通過其他的非法手段來謀取錢財收入,最後被漢元帝發現,被貶為庶民。

在他返鄉不久之後,便病死在家中。

從匡衡的故事中,可以悟出一個道理:人有權,有錢了容易變壞,而壞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

大家覺得呢?


文 | 一木君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一木MU


匡衡出生在一個世世代代務農的家庭中,可是他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根本無法負擔自己讀書的費用,匡衡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

但是因為要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這讓匡衡很著急,他明白這樣學習不會有成就的。

可是匡衡家裡太貧窮了,晚上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燭光讓他學習,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於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偷偷的將牆上的洞挖的大一點,就這樣不論春夏秋冬,匡衡就靠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但又一個問題來了,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同鄉有個富翁家中藏書很豐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卻不收分文工錢。富翁被他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所深深感動,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從此,匡衡就有了極好的讀書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匡衡後來成長為學問家,他勵志求學的精神更是在朝中廣泛傳揚。

那麼匡衡成為了一位怎樣的大學問家呢?

匡衡的科舉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連續考了九次,才當上太原郡文學卒史。雖然是不起眼的官職,但因為對《詩經》瞭解透徹。得到劉奭賞識,將匡衡升為郎中,給事中。

漢元帝的時候,張衡受推薦被朝廷任命為郎中,再升為博士,給事中。漢遠帝很讚賞匡衡的見識,提升他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後來又升來丞相,封為樂安侯。

元帝后期時,宦官石顯為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為漢朝廷盡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

漢制凡是封侯者,都要賜予一定數量的土地作為其采邑。匡衡當時的封地有3100頃,封地中的租稅都歸匡衡享用。可當時因為土地丈量有誤,偏偏給匡衡多圈出了400頃封地。這件事開始匡衡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問題的關鍵是當下屬向匡衡報告這件事後,匡衡企圖將錯就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辨是非,不願吐出這塊到口的肥肉。地方官員畏懼匡衡的權勢,也不敢得罪他,竟曲承其意,讓匡衡得以侵佔這原本不屬於他的土地。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後來有人向元帝舉發匡衡侵佔土地,儘管匡衡位極人臣,很得元帝器重,但像他這樣明目張膽地違法亂紀,元帝如何能容忍?最終,匡衡被撤職法辦,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剝奪,並且被貶為平民。

不過幾年,抑鬱而終。這樣的結局似乎不符合我們兒時的幻想,但是現實就是如此,就如同傷仲永一樣最後淪為普通人,這也正告訴我們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羅欣333


西漢時著名的經學家匡衡,幼年時期,家裡貧窮,買不起蠟燭,他常常讀書讀到黃昏日暮,才遺憾地收起書本。有一天晚上, 他突然感到什麼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來。睜眼搜尋,他發現原來是自家牆破,鄰家燭光由牆的縫隙中透出。於是他找來鑿子,把牆上的縫隙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書就著光束去看,直讀到鄰家熄燈之後。由於勤學苦讀,匡衡的學問長進很快,後來受到漢元帝賞識,被封為安樂侯,當上了宰相。


李紅愛運動


匡衡後來官至丞相,但獲得權勢後,人又是另一副樣子,他容易獲得以往想得到卻難得到的東西,身邊也多的是奉承的人。

匡衡也喜愛金銀珠寶,當丞相期間,貪汙的事也沒少做過,還喜歡貪土地,將諸多土地收入囊中,朝廷的臣子雖知此事,要麼是恭維匡衡,獲得一些小的好處,要麼是不敢說,因為匡衡是皇帝面前的紅人,只能賠笑忍著匡衡宰割自己。

漢元帝后期又寵幸宦官石顯,石顯也沒少做過剝削百姓的事情,公元前33年,漢元帝病逝,其子劉驁即位,為漢成帝,漢成帝喜好享樂,對朝事並不是很上心,匡衡就參了石顯一本,彈劾石顯,石顯因此落馬。

但匡衡的事情也被同僚告發到了皇帝那裡,匡衡被貶為庶民,匡衡失勢,回到老家十分不適應,他並不願務農,沒過幾年,匡衡就是病逝了,不過也有人說,匡衡是受到了同僚的誣陷,匡衡實際是位直言進諫的清官,損害了其他同僚的利益,因而名聲受損,匡衡心中有怨就去世了。


跪射俑


後來電力公司被感動了,免費為匡衡家搭通了電燈,匡衡就更努力學習,後來考上了建築學院,併成為建築設計師,由於匡衡在意每一戶的採光,都非常用心將室內得到充分合理的光照,得到廣大用戶的讚美,最終成為優秀的知名設計師。


酒都鄉佬倌


匡衡最後官至丞相,封候,後遭奸人打擊陷害,被貶回鄉,幾年後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