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主人公之后怎样了?

小毛八


凿壁偷光出自西汉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而故事的主人公匡衡,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一部诗经得高位,一丝贪念离庙堂。

一部《诗经》得高位

匡衡是东海郡承县(今山东兰陵县匡王村)人,家境贫寒,靠给他人做帮工获得读书的机会,凿壁偷光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根据当时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有才但不擅长考试,考了九次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作为西汉斜杠青年的匡衡有一个特长,讲《诗经》,“匡说诗,解人颐”这是时人对匡衡的赞语,意为“匡衡来讲《诗》,使人开心大笑不已。”

匡衡得到众人举荐,入长安讲《诗》,虽然当时的汉宣帝对此并不感冒,但是却成功引起了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刘奭(shì)的注意。汉元帝以“柔仁好儒”而著于史策,匡衡这样的明经儒士正合汉元帝的心意,而匡衡在向汉元帝上陈奏疏之时,也多引用《诗经》等儒学经义,言谈多符合法则义理,深得上心。

最终,在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匡衡接替病故的韦玄成担任丞相,并受封乐安侯,享有食邑六百户。


不过在他所授的食邑中,却埋藏有一颗不为人知的“定时炸弹”,最终迫使其去职归家。

一丝贪念离庙堂

当时的第一权臣为中书令石显,匡衡虽身为丞相也需低调行事,后汉成帝即位后,匡衡联合御史大夫等朝臣一同上奏,最终使得石显及其党羽罢官受惩。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廷尽忠的事情了,之后却因一丝贪念,而难以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重新划分郡国地界,办事官员发现匡衡的食邑有问题。匡衡的封地在临淮郡僮县乐安乡(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东北),全乡总共有田地三千一百顷,南边以闽佰为界。初元元年时(公元前48年),临淮郡的郡图把闽佰误作了平陵佰。长达十多年,匡衡封地临淮郡,实际上便以原来的平陵佰作为封地的边界,这比以真正的闽佰为封界多出了400顷。

办事官员报知相府,此时石显已除,匡衡已是一个真正握有权柄的丞相了,在明知是自己多占了四万亩食邑的情况下,最先考虑的不是如何及时的加以改正过来,却在想着怎样才能归为己有。临淮郡官员为讨好匡衡,马上把这四百顷土地划给了乐安国,匡衡贪墨了这部分的田租,派人多收取了约有一千石的谷子。

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十二月)事发,遭到廷尉的弹劾,匡衡被削职为民,后死于其家。

从一个家贫无以读书的寒门士子,到位极人臣的帝国丞相,匡衡有恒心毅力,为后世学习之楷模,但一念之差,却使得数十年的奋斗成果付之东流,悔之晚矣。


历史攻略


我们不知道的匡衡

“凿壁偷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刻的印象,小学课本也曾讲过这个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小时候的匡衡由于家庭贫困,白天帮家里人干活,晚上才能读书学习,由于家里点不起油灯,他发现邻居屋里倒是挺亮,便在墙上凿了个洞,光线从洞中穿过来,他便利用这微弱的亮光刻苦钻研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匡衡最初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参加过多次科考,结果并不如意,可他并不气馁,多年后终于被汉元帝发现,从郎中一直青云直上,后来官至太子少傅。



随着官位的一步步升高,匡衡渐渐的迷失了信仰,走上了贪赃枉法之路,他在朝中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推行重赋剥削百姓,因仗着皇帝的宠信,越加放纵,在任安乐侯期间,非法占地四万多亩。



到成帝时,被人弹劾,免为庶人,晚年生活十分落魄,死去也无人记得,坟墓也曾多次遭人破坏,至今,仅存一座墓碑于世。


后青舂期哋詩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但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有不少人并不清楚。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名叫匡衡,东海郡承县人,西汉人。匡衡家境贫困,祖辈世代为农。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但是匡衡却非常爱好读书。年少的匡衡没钱上学读书,也没钱买书。为了看书,他时常跑去问别人借书,但是,许多人都不愿意借给他。为了实现读书的愿望,他跑去给富人家打杂工,不求工资,不求管饭,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富人家能够把书借给他看一看。

然而,因为白天要干活,因此匡衡大部分时候只能是在晚上看书学习。因为家里穷,用不起油灯,他发现隔壁邻居的灯光挺亮,便找来凿子,在墙上凿开了个洞,借着洞里透出来的微弱的光来学习,这就成了广为流传的“凿壁借光”的故事。

因为爱好读书,刻苦钻研,长大成人之后的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华,通过考试当上了官。

汉元帝在位时,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后来因为在政治上给皇帝提过不少有用的良言计谋、治国之道,深受皇帝赞赏,而被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后期,宦官石显依仗着皇帝的宠幸,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匡衡为了弹劾石显,纠举他的党羽,直言进谏。可以说,早年时期,他曾为国家、朝廷做出过不少贡献。

不过,后来,也许是长期处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环境里,这位“三好官员”在仕途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开始走向堕落,沦为了贪官。比如,他非法扩张了食封的土地,通过其他的非法手段来谋取钱财收入,最后被汉元帝发现,被贬为庶民。

在他返乡不久之后,便病死在家中。

从匡衡的故事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有权,有钱了容易变坏,而坏人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大家觉得呢?


文 | 一木君

【以上仅个人观点,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


一木MU


匡衡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务农的家庭中,可是他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根本无法负担自己读书的费用,匡衡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但是因为要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这让匡衡很着急,他明白这样学习不会有成就的。

可是匡衡家里太贫穷了,晚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烛光让他学习,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偷偷的将墙上的洞挖的大一点,就这样不论春夏秋冬,匡衡就靠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但又一个问题来了,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后来成长为学问家,他励志求学的精神更是在朝中广泛传扬。

那么匡衡成为了一位怎样的大学问家呢?

匡衡的科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连续考了九次,才当上太原郡文学卒史。虽然是不起眼的官职,但因为对《诗经》了解透彻。得到刘奭赏识,将匡衡升为郎中,给事中。

汉元帝的时候,张衡受推荐被朝廷任命为郎中,再升为博士,给事中。汉远帝很赞赏匡衡的见识,提升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来又升来丞相,封为乐安侯。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

汉制凡是封侯者,都要赐予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其采邑。匡衡当时的封地有3100顷,封地中的租税都归匡衡享用。可当时因为土地丈量有误,偏偏给匡衡多圈出了400顷封地。这件事开始匡衡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问题的关键是当下属向匡衡报告这件事后,匡衡企图将错就错,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辨是非,不愿吐出这块到口的肥肉。地方官员畏惧匡衡的权势,也不敢得罪他,竟曲承其意,让匡衡得以侵占这原本不属于他的土地。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后来有人向元帝举发匡衡侵占土地,尽管匡衡位极人臣,很得元帝器重,但像他这样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元帝如何能容忍?最终,匡衡被撤职法办,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剥夺,并且被贬为平民。

不过几年,抑郁而终。这样的结局似乎不符合我们儿时的幻想,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就如同伤仲永一样最后沦为普通人,这也正告诉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罗欣333


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 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书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当上了宰相。


李红爱运动


匡衡后来官至丞相,但获得权势后,人又是另一副样子,他容易获得以往想得到却难得到的东西,身边也多的是奉承的人。

匡衡也喜爱金银珠宝,当丞相期间,贪污的事也没少做过,还喜欢贪土地,将诸多土地收入囊中,朝廷的臣子虽知此事,要么是恭维匡衡,获得一些小的好处,要么是不敢说,因为匡衡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只能赔笑忍着匡衡宰割自己。

汉元帝后期又宠幸宦官石显,石显也没少做过剥削百姓的事情,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逝,其子刘骜即位,为汉成帝,汉成帝喜好享乐,对朝事并不是很上心,匡衡就参了石显一本,弹劾石显,石显因此落马。

但匡衡的事情也被同僚告发到了皇帝那里,匡衡被贬为庶民,匡衡失势,回到老家十分不适应,他并不愿务农,没过几年,匡衡就是病逝了,不过也有人说,匡衡是受到了同僚的诬陷,匡衡实际是位直言进谏的清官,损害了其他同僚的利益,因而名声受损,匡衡心中有怨就去世了。


跪射俑


后来电力公司被感动了,免费为匡衡家搭通了电灯,匡衡就更努力学习,后来考上了建筑学院,并成为建筑设计师,由于匡衡在意每一户的采光,都非常用心将室内得到充分合理的光照,得到广大用户的赞美,最终成为优秀的知名设计师。


酒都乡佬倌


匡衡最后官至丞相,封候,后遭奸人打击陷害,被贬回乡,几年后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