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话是怎么说“厕所”的?

街区42570282


我们家乡说厕所叫茅子,那是很早之前这样说,现在随着年轻人慢慢的也就说厕所了, 现在很多原始的家乡话已经慢慢的开始往普通话发展了。


小珠珠幺


说到家乡话真可谓十里乡音各不同,就拿最平常的爹的叫法来说吧,在我们老家我们那一片儿叫爹(die一声),我小姑她们拿一片儿叫爹的时候就叫成(diang四声),哈哈哈这个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写,只能用拼音代替了。父亲在城里上班的孩子们则都叫爸爸。称去厕所为(上茅子里来)

记得有一回我回家探望父母,正好我堂哥在我家串门,他平时特别爱开玩笑,看到我回来了就问我哪会儿回来的?我说:"夜老咯后晌回来地."我堂哥立马笑着说:"诶呀!还是没有忘老咱家里的话儿,是不是回来的时候,在村西口的大杨树底下,孤得(念dei一声)着(zhao)想了想是昨天下午回来的,还是夜老咯后晌回来的才进家的,。"我说:"嗯,是了。"堂哥说:"还不错,没有忘本,我就见不得才出去三天半,回来就撇京腔,忘了自己是在哪儿吃饭长大的人。"我只好随声符合着说:"是是是."

而我现在所在的城市外地人称去厕所为去卫生间或是洗手间。

本地人称去厕所就有意思啦,他们称去厕所为"颗猫呀"称拉屎为(屙屎)称小便为(撒尿)真可谓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样的地名,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





高高兴兴286238407


哈哈😄这个问题我是可以不问别人就能回答的,因为我六十岁了知道是怎么个叫法,豫西地方就是和陕西山西交界的地方灵宝市西边大多叫矛子,后院,矛子我说不上来,后院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在我们那八十年代前人多地方少经济落后,厕所都在主房就是上房的后边就是后院,主房后有个小门,就是从小门过上厕所的。


xtz忍值千金


厕所,这个和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东东”,全国各地还不知道有多少种叫法,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我是滨州的,我们这里管它叫“茅丝”或者“茅房”。在我们农村,前些年一进村到处都能看到高矮不一的露天“茅丝”,有的人家爱“板正”(排场),就给厕所加盖一个顶子,这样方便下雨阴天上厕所,大部分厕所都是一米半左右,人蹲在里面从外面刚看到头顶,(俺们农民不太讲究)家里有老人的,有的在蹲坑边埋一根木棍,方便老人抓住木棍起身,前些年农村生活水平低,没有多少人买卫生纸用,真的他们舍不得!上厕所用破报纸书纸等,还有的老年人习惯在厕所墙角上蹭一下(我说的是真的别笑话我)。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对农村农民的关注加大,现在都实行了厕所改造,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旱厕和冲水式厕所,使得我们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村里大街上再也看不到露天厕所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古村居士1


蹲园,公房。先说蹲园吧,过去农村人家里只有尿桶,人们早起晚起都在家那门角放个木桶,以备尿急之需,久了房子很臭,没卫生,现在只有卧床的孤病老人才有了。大便太臭,又没厕所,便去村外的树林和灌木里蹲着拉大便了,一般都有农村散养的猪出来吃掉,这些落后的生活演继到八十年代尚存在,现在山区的农村还有这落后的生活习惯,因而去外面园里大便,便叫蹲园,这很古老的称乎了。解放后,各村各庄的生产队都在村子周边建了有几个坑,分男女大便的房子,因是一个村子,一个生产队人共拉便的公共厕所,大家便叫公房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庭院里盖了厕所,既能大小便,又能洗衣服,大家都说卫生间,人们生活起居,如厕都很卫生和方便了。


用户9015469366348w




Loveisover67222263


茅次,上厕所叫上茅次。方言区:下江官话区。



不过现在都这么说了,说土话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了,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说厕所或者卫生间了,正宗土语正在消失。


江淮位于官话区和南边吴语徽语区赣语区之间,划分上还是官话区,但是和北边的中原官话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东边江淮官话通泰片和西边的黄孝片,通泰片更接近吴语,黄孝片更接近赣语和武汉那边的西南官话,中间的洪巢片更接近于中原官话。

由于中原官话区的侵蚀,江淮官话方言的很多土语也都是在逐渐的消失,比如说我的外甥,今年10岁了,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说普通话,我都没有听过他说方言,更别说是说正宗的土语了。

会说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保护方言的多样性同样的重要,这些方言都是历史宝贵的财富,保护方言,人人有责。


坝轴线的反滤


陕西话最早的时候给厕所叫茅子,后来改进了叫茅房,现在人们更文明的叫法厕所。


于诺轩


在河南上厕所之所以叫做解手是因为咱们国家古代文人把上厕所称为解,小便称为小解,大便成为大解,流传到近现代就被称为解手了。解手一词看似老土但是解这个词义却是早在商周时期的文献中出现过,而这更加印证了我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深厚


俺是王老四


现在二三十年都习惯叫厕所,卫生间了。都几代人了,现在十来岁的娃都叫卫生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