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Admirateur128


种姓制度是一种血统论,他是制约印度社会前进的一具无形枷锁。虽然印度政府早在独立之初便从法律上废除了这一陋习,但实际上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种姓观念依然普遍残存在印度社会当中,短期内根本难以根除。

一、要想知道种姓制度的危害,就得先了解种姓制度的起源演变、制度特点和传承形式。

1.种姓制度的起源和演变:

种姓制度由早期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创建。当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创立了这种社会制度。起初并没有太明显的身份阶级和高低贵贱之分,主要是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族群生活、工作的基本保障。后来随着马木路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对种姓制度予以保留并将其演化调整,这一调整种姓制度的阶级等级立马显现。后来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出于统治管理需要,殖民政府进一步将其演化、固化。种姓制度从此正式成为森严的社会阶序体系。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油画写照)

2.种姓制度的特点

阶级特点:印度的种姓制度总体上分为四个等级,从最高到最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排在首位的婆罗门为宗教僧侣贵族,掌管印度祭祀、宗教教义的解释权和传播权,相当于是一种控制大众思想灵魂的职业,婆罗门终身受其它三个种姓群体的供养。排名第二位的是刹帝利贵族,掌管印度政治、军事、经济的统治决策权,地位凌驾于另外两个种姓之上,但还得尊重婆罗门群体。排在第三位的吠(fei)舍群体为普通阶层,大多为农民、牧民以及商人身份,一辈子需要以纳税的方式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些贵族。排名最后的是首陀罗,人口最多,又是社会的底层群体,以往不少都是那些贵族的高阶奴佣,以服侍贵族群体为生存,没有自由可言。除了四大种姓群体,还有未排名的贱民群体,地位处在整个印度社会最底层,卑贱的身份令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加凄惨。

(种姓制度等级结构示意图)

观念特点:高种姓群体普遍认为那些低种姓血统不洁净,而贱民的血统更是是极其肮脏的,所以高种姓群体是禁止本族群体与低种姓群体通婚的。对于贱民就更加苛刻残酷了,他们认为贱民是肮脏到不可接触的群体,认为接触他们会玷污自己血统的圣洁,给自己带来厄运。

3.种姓制度形成的传承方式和影响力

印度种姓制度和观念的传承方式主要分三种形式:

A、统治者的继承推广。自从雅利安人创立种姓制度后,后续的入侵者变为新的统治者。新统治者们发现这样的制度很有利于自己的执政地位,故而保留并进一步演化成更苛刻、等级更森严的社会阶序制度。

B、种姓制度形成的观念被镶嵌到印度宗教典籍和神话记载中,信仰的权威使种姓制度在广大信徒群体中变得更加固化,传承范围变得更广,观念更深刻。

C、社会意识形态塑造的传承环境,印度现实的社会阶级生态环境使新一代在老一辈的长期影响下,种姓观念也在内心潜移默化的滋生。等他们成人或者成为社会主力后这种观念会影响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而他们的行为将来又会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最终形成恶性传承。

(印度种姓制度与神话)


二、种姓制度到底有哪些可怕的危害?

因种姓制度存在严重的阶级等级划分和歧视行为,造成印度社会族群严重撕裂,很大程度上阻碍印度普通民众的社会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成为制约印度社会发展潜力的隐形枷锁!种姓制度带来的可怕危害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影响社会公平,威胁到社会安全稳定

A、造成印度政治上的不公平,产生治国危害。

关注印度的朋友都知道,印度婆罗门占总人口的数量不到4%,但却握着印度70%的司法权,拥有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这还只是婆罗门,并没有算上刹帝利种姓群体。可见种姓观念影响范围和领域多么广。

尽管印度从英国殖民中独立以后就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种姓观念已经在整个印度社会中根深蒂固,政府群体也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力。高种姓群体是利益既得群体,他们觉得自己占据国家权利和上层社会利益中心是理所应当的。

(印度高种姓群体为维护自己特权引发的骚乱致10死亡)

爱屋及乌!那些率先占领政府权利中心的高种姓群体为了确保自己拥有的地位和利益,会扩大本种姓族群的势力,在选拔任用人员上也优先高种姓,排斥低种姓。如此一来,就容易造成“种姓观念腐败”,底层血统的普通民众在政治成长上与那些贵族存在不公平竞争,永远难以走上权利巅峰。因此,有可能会埋没很多有高智慧和治国能力的低种姓人才,而那些资质平庸的人却凭着高贵血统常年霸居权利顶层。这无形影响着印度的国家进步速度。

B、种姓观念产生的歧视危及社会安全。

种姓观念通过世代传承,加上被镶嵌到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文化中,已经从思想精神上毒害很多印度普通大众,高种姓看不起低种姓群体,低等种姓群体看不起贱民群体,更严重的是有些贱民群体居然同样看不起和自己一样的贱民群体。种姓观念产生的极端歧视,严重阻碍印度族群的融合与交流。

随着印度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外部的文化观念会不断冲击这些墨守成规的低种姓群体思想,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低种姓群体最容易接受外来文明的改变。这些觉醒的新一代已经在抗议这种不公平,只是因为如今印度社会大局稳定,这些声音受到政府权威压制,一单将来印度陷入国家动荡危机或者外部强敌干预,这些隐藏多年的不满声音必然爆发,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

高种姓群体对低种姓群体和贱民们的极端歧视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认为贱民是及其肮脏的,肮脏到见了贱民都躲着、绕着。他们不吃贱民们吃的那些食物,不用贱民们用过的东西,就连厕所都不允许和贱民共用,更过分的是连影子都不能与贱民重合。有些高种姓群体出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与贱民出现在同一活动场合,事后回去必然会反复洗几次澡、刷几次牙!他们感觉周围的空气都被这些贱民污染了。一直以来,时不时有一些贱民因无疑冒犯高种姓群体,被他们活活打死。这些所谓的“冒犯”在我们看来完全是正常合理的。

(1946年种姓制度下的印度贱民)

2、阻碍印度教育事业和人才发掘。

在印度,那些教学优质、资源丰富的学校大多是为那些高种姓贵族学子服务的,不仅是他们家族有钱有地位,更重要的是血统高贵!试想一下,歧视到这种程度的种姓传统观念,如何容纳一位贱民身份的学生与那些贵族子弟同处一个教室?即使贱民身份的学生成绩最优秀,你认为学校敢接收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

这样就形成教育的不公平,那些资质不错的贱民学子天资大多会被埋没。

3、制约印度科技、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发展。

种姓歧视观念使得教育资源偏向那些贵族,贱民们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底层的潜力人才被扼杀埋没。而高种姓群体少了来自贱民群体的竞争,自然没有太大压力,在科技上钻研的劲头缺乏竞争者的刺激,进步自然远比激烈竞争环境下要缓慢的多。

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优质人才,教育资源的不公产生的弊端就是社会人才不均衡,而且高级专业人才的数量会受限。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工作者,还要优秀的管理者!上到政府的战略规划与官员办事效率,下到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决策。种姓观念的歧视容易打压优秀的“贱民”出身者,容易产生政府腐败、企业管理低效。

除了经济,还有军事。试问一下,当贱民士兵和高种姓士兵或者军官生活在一起。而正好高种姓士兵或者军官有严重的种姓歧视观念,那么生活、训练、工作上是不是会处处排斥贱民出身的士兵?如此一来还有团结可言?不团结的军队何来战斗力?


小猫视野


印度种姓制度最可怕的是两点,一是出生之后所在的种姓就已经确定了,一生都不会变化,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二是不同种姓之间不可逾越,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2000多年前,雅利安人经过欧亚平原南下进入印度,并且征服当地人,为了巩固统治,雅利安人创造出种姓制度,不同等级对应神身体的不同位置,由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在首陀罗之下,还有达利特,他们是战俘的后代,地位最低,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

印度人出生之后所在的种姓已经确定了,无论多么有钱,多么有才能,都不可能翻身,而且低种姓掌握的资源太少,也没有翻身的资本。


既然这辈子不可能改变种姓,很多印度人寄希望于苦行,希望能够在来世获得更好的出身,印度一位叫做阿马尔▪可杰的苦行僧,从1973年开始把手臂举起来,长达38年不放下来,如今已经固定在手臂上,再也拿不下来了。

印度苦行僧拥有将近500万人,他们通过苦行的方式寻求来世的显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遭受巨大的痛苦折磨。

种姓制度不可逾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印度社会有“荣誉谋杀”,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会被认为是有损家族荣誉,通常的做法是将新婚男女杀掉。

2018年12月,一位名22岁女教师嫁给25岁的工科学生,由于男子的种姓较低。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女方父母在亲戚的帮助下杀害了22岁的女儿,随后焚烧尸体,并把骨灰倒进河中。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一名22岁的“达利特”男子娶了一名高种姓女子,结果被女方父亲等六人杀害。




印度南部一名男子在婚礼上坐到高种姓的位子上吃饭,结果被身边的高种姓发现,于是附近的高种姓聚集到一起,对该男子拳打脚踢,最终不治身亡。


种姓制度虽然在印度独立时已经被废除,但是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是看重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甚至比法律还管用,而且通常是低种姓和低种姓之间过不去。


视野新观


即便已经过去数千年,即便当初印度脱离英国时已经在法律中明确废除,可直到如今,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仍旧对印度有巨大影响,不断荼毒祸害着大部分的印度人。

种姓制度将所有人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人种姓固定、地位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与命运也完全不一样。高种姓不必说,更多低种姓人群,生来如同被烙了印的牲畜。更可怕的是,种姓与生俱来而无从改变。


古印度文明无故消亡以后,来自于高加索—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征服驱逐了当地的土著达罗毗荼人。为了建立起稳固的统治,雅利安人创立了种姓制度,最早的种姓制度是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权威,以及保证每个工种的人数都足够而已,并没有刻意划分高低贵贱。然而随着后来大量外来入侵,印度伊斯兰王朝时代与英国殖民时期,种姓制度开始彻底转变为了一种固定而僵化的,等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按照种姓制度,将所有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还有被称作“不可接触者”的达利特,也就是贱民。每个种姓地位、工作等完全不同,不同种姓不可通婚乃至不可接触,印度教徒甚至只能吃同种姓烹煮的食物。


在印度,甚至有高种姓青年喝了低种姓人给的水,最终越想越后悔,吐血身亡的故事;高种姓绝不触碰低种姓与贱民们,甚至连踩到他们的影子都被视作污秽不洁。

众所周知印度女性地位非常低下,在印度婚姻中女子一般都要陪上大量的嫁妆,甚至每年因为嫁妆问题,很多印度女性赔上了性命,而这其实也是种姓制度造成。由于种姓制度禁止不同种姓间通婚,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低种姓女子可以嫁给高种姓男子。这种不对等情况下,造成了高种姓男子可以娶很多低种姓女子,而且为了嫁给高种姓,这些女子都要陪上巨额嫁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劣俗。


除此以外,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占据印度人口绝大多数的吠舍、首陀罗与达利特,千百年来一直都备受欺辱却无法改变。要知道印度四大种姓最低的首陀罗,已经是不被法律、宗教等保护的脆弱存在,而人口逼近2亿的达利特的命运比首陀罗更加悲惨。达利特甚至不被视作人,而只是被烙上贱民印的牲畜,印度的牛地位都比这些低种姓的待遇强得多。

虽说早就在法律中明确废除了种姓制度,可是至今为止,种姓对印度的影响丝毫都没有减弱的意思。比如仅占总人口不到5%的婆罗门,占据了国会一半以上席位。低种姓的命运只有两个,要么乖乖接受,要么进行所谓的苦修,比如长期吃素、断食、自残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自虐的方式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种姓制度的可怕是超乎想象的,而最可怕的是这种制度千百年来根深蒂固无从改变。毕竟有一点点希望的痛苦,至少比毫无希望的绝望好一些。


澹奕


种姓制度的由来

大概3000多年前,属于印欧语系的中亚部落从中亚侵入印度,并征服了印度原住民,他们自称为雅利安人(意为“高贵之人”)他们藐视印度原住民,叫他们为达萨(意为“敌人”,后指奴隶),为了更好的控制和奴役当地的原住民还有获得更多的权益,雅利安人建立了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如下图)


(婆罗门和刹帝利是雅利安人为高种姓;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相当于平民,首陀罗和达特利为印度原住民) 还有一个是被排除于种姓制度之外的种姓,他们叫达特利(意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从事最肮脏的工作,他们要带上铃铛,为的就是提醒其他种姓的人远离他们,如果他们的影子同高种姓接触,虔诚的高种姓需要沐浴净身,而达特利就有可能会收到惩罚,




种姓制度的可怕 这种不平等的制度在印度存在几千多年,在印度成为英国人殖民地期间也表现得更为严重,使低种姓的人受到了更多的剥削,过去与现在也一直阻碍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发展民主制度的进程。在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候,在法律上,这种制度被废除了 ,即使是这样,种姓制度在一些印度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存在于几千多年的制度不是说废除就能废除的,到现在,印度以前的种族歧视依旧存在。 总之,印度摆脱这样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标题:印度最低种姓小伙被活活打死,只因在高种姓人面前吃饭, 据《印度斯坦时报》近日报道,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名21岁木匠在婚礼上被活活打死,只因为他是最低种姓人,坐在了最高种姓人面前吃饭。(2019年)

zying520


种姓制度制度固然可怕,更可怕的印度教给印度人人灌输的转世轮回的思想。转世轮回加种姓制度,彻底抽走了印度底层民众的骨头,让印度底层彻底断绝了改变阶层的希望。

培养奴性的印度教转世轮回思想

印度教转世轮回简单说就是:你这辈子要是是贱民,你要是安安心心的当贱民,下辈子就有可能转世成为最高种姓婆罗门。你要是个贱民,却想反抗高种姓的统治,那么下辈子连人都做不成了。

之所以大量的印度人选择在恒河上举行火葬,或者把尸体放入恒河。也是因为印度教传说,尸体如果留在恒河里,下辈子会成为高种姓。

印度种姓制度的来龙去脉

要想讲清楚种姓制度的危害就不得不说清楚,这个种姓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约在3000年以前,来自中亚皮肤白皙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皮肤黝黑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为了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雅利安人发明了种姓制度和印度教。

在统治者雅利安人内部,根据身份和职业的区分,从高到底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达罗毗荼人全都沦为第四种姓首陀罗,不同种姓之间不得通婚。


除了这四个种姓,印度今天还有1.62亿的人是达利特(贱民),也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从事印度教认为最卑贱的行业,其他种姓连碰到他们的影子都觉得肮脏。贱民也是被欺压最狠的种姓,在今天印度的村子里,高种姓杀死贱民赔钱就够了。

贱民最早是由罪犯、战俘和跨种姓婚姻的人构成,父母双方有一人是贱民,后代也沦为贱民。后来不信印度教的人也被泛指为贱民,矛盾的是外国人去了一律享受刹帝利的待遇,并不会真的有人把你当成贱民。

为了让这一切合理化,印度人又创作了一部叫做《梨俱吠陀》的经典。里面写到:婆罗门来自原人的嘴,双臂变成了刹帝利,双腿变成了吠舍,双脚变成了首陀罗。贱民被原人踩在脚下。

种姓制度的可怕后果

讲清楚种姓制度,我在回到主题讲讲种姓制度存在的可怕后果。

所有试图推翻种姓制度的人,在成功之前都变成了高种姓,继续去奴役那些他想要帮助的低种姓群体。所以印度的统治者从雅利安人变成了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不变的就是种姓制度。

当发生灾难之后,只能救一部分人,他们也会优先选择救助高种姓人。而不是谁更需要帮助。

最可怕的是根据调查结果70%的贱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经过世世代代被洗脑,他们宁愿相信转世轮回,也不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印度!一个神奇的国度!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大泽遗珠


种姓制度的危害就不说了,前阵子还看到新闻,2个低种姓的孩子在村里随意尿尿,就被打死了;低种姓的男女想嫁娶高种姓的对象,就被荣誉处决了。这些施暴者都是高种姓的人群,几乎都不会付法律责任。低种姓基本只配做底层的工作,在印度时期的司机是低种姓的,吃饭都不能和我们同桌,坐在一起是要被高种姓的打的。种种不胜枚举。

比起产生的祸害,种姓制度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出生既定且世代传递。这和你的努力、勤奋等等都不相关,种姓在你一出生就决定了,这是最悲剧的事,试问一个婴儿有什么选择的权力,只因为出生在低种姓家庭,这辈子就是低种姓,包括以后的子子孙孙都是低种姓,受尽欺侮,倘若不幸是贱民,那更是苦头吃尽,可以说一出生就是来受罪的,而且这个罪会一直延续给自己的后代(倘若有机会有后代)。

二、无力反抗。更惨的是通过宗教的洗礼,印度人深信种姓制度的合理,高种姓是几代积德积善换来的,低种姓是上辈子作恶带来的,所以低种姓不仅心甘情愿被统治,而且还要加紧洗刷自身的罪孽,希望求得来生的福报。

三、低种姓的生育率还不低。不反抗就算了,低种姓的人群似乎一点意识不到自身悲惨的处境,仍旧维持着高生育率,这些大量出生的孩子,绝大部分一出生就被种姓制度套住,换句话说就是,对于高种姓而言,这些廉价低贱的“牲畜”不仅不会少,而且还越来越多,这也加剧了高种姓与低种姓的冲突,也让高种姓愈加不把低种姓当人看。

种姓极大制约了印度人的发展,从大义上来说,我们所有人类都应该反抗以及改变这种愚昧且愚蠢的“奴隶式制度”,从狭义上来说,这样一个保持着落后封建制度的印度,对于我们国家是有利的,因为这极大的限制了印度前进的步伐及膨胀的野心。


猎手sk


种姓制度实际上是发源于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它直接性的展示了古代社会中等级森严的特点。

种姓制度也并非是印度独有的现象,波斯拜火教影响下的萨珊王朝,古代新罗,日本和吐蕃都存在过种姓制度。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国家基本上已经实行了官僚政治取代种姓制度,而印度的种姓制度要到20世纪独立后才从法律上废除。
(吠舍阶层)


尽管在法律上种姓制度已经被废除,再加上印度是一个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崇尚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国家,种姓制度依然拥有坚不可摧的土壤。更重要的是,种姓制度的存在拥有经济基础。占据印度大多数财富,并在社会上掌握文化领域的发生权的绝不是达利特贱民和首陀罗。

在印度,人们只要知道另一个人姓什么就能判断他的种姓,如果胆敢冒充高种姓,直接被人打死都是合理的。高种姓的人从来不愿和低种姓群体一起吃饭,住宿,也绝不会通婚。高种姓可娶低种姓女子,但低种姓绝不可以娶高种姓女子,一旦第二种情况发生就会引发家庭,族群内部的“荣誉谋杀”。即便低种姓女子可以嫁给高种姓男子,但男方往往可以以此要求女方提供更多的嫁妆,而女子在家的地位非常低。

如果有低种姓的达利特敢并排和刹帝利,婆罗门一起,把他一脚踢飞是合理的做法。
(你以为印度人很喜欢挂车外面?那是因为低种姓人士不被允许坐车里面)


尽管印度的大学里面有低种姓学生的配额,但实际上学生们都是不同种姓的人拉帮结派。有时候,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是专门给高种姓学生使用的,低种姓青年无权享受。即便低种姓青年通过努力变成了官员,富人和教授,他们依然不得不对高种姓人士点头哈腰。

直到90年代,外国人如果在高种姓人士陪同下在印度街头撞死了一个达利特,只要把达利特丢在路边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管对方死活。
(婆罗门阶层)


但印度民众并不会觉得应该推翻种姓制度,他们觉得这是几千年的传统。这种等级森严的文化中维持社会秩序上有着良好效果。因为,司机的儿子还是司机,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就是小偷。

不要觉得低种姓群体有多可怜,如果外国人在印度待久了,身边接触的是高种姓群体,那么别人也会尊重你,而如果身边围着一群低种姓人士,也会被人轻视,遇见街头乞讨,偷窃的低种姓人士还是蛮可怕的。
(印度婆罗门)


许多受不了印度种姓制度的青年想要改变身份,于是背离了印度教,但即便他们成为穆斯林,也不能一起在清真寺内部共同礼拜,因为印度的穆斯林也已经“本土化”了。而如果锡克教,基本不可能,因为锡克教虽然没有种姓制度,但人家普遍被看做是刹帝利。


朱兴子


非常可怕。可怕到让所有印吹都吹不下去的程度。

对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发展和现状,我相信大家百度也好,看之前的回答也好,基本也就清楚了,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制度基于的宗教已经让大多数底层人民失去了向上的可能和动力,最可怕的是,这些人多数还乐在其中。

中国人除非去印度自由行,公务活动一般也接触不到低种姓。很多印吹说印度如何如何,我可以这样简单的告诉他,印度在历史上确实是个有过文明的地理名词,但是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度。可以这样说,被中国人打败的西域诸国可以轻易灭了印度,被阿拉伯打败的中亚王国,也可以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灭了印度,甚至远道而来的欧洲士兵,也可以轻易灭了印度。从古到今,即使印度独立,从来也不是彻头彻尾的革命,这个国家大多数的人民就如同死了一样,没有骨气,没有理想,没有气结,话可能难听了一些,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几千年灭强敌无数而巍然不动的中华民族的一员,打内心里瞧不起他们,可以说,印度人,不值得尊重,从上到下。

上没有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伟人,下没有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国民。无论他有多少人口,都是负担而不是红利,靠着高种姓的一亿人根本拖不起臃肿的印度,况且这些人根本就不想托。印度的未来,就如同他过去一样,虽然不可忽视的存在,但奈何掀不起一丝浪花。今日听闻其登月项目又推迟了,不由感叹,一个工业化基础都没有,轻武器都造不好,靠着西方国家的帮忙,就算是登上了月球又能怎样?证明其可以与大国角逐了吗?

印度这个国家,需要的是一场自下而上,破除印度教枷锁的革命,如此才能焕发出潜力,可惜,自有历史以来,印度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反抗。错过了20世纪中叶的革命潮流,我想他是没机会了。不过还好,印度人民并不极端,战斗力也低下,不会是世界的隐患,他会一如既往地在人类的历史中扮演着一个会被经常提及,但又无足轻重的角色。


Damonshui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为“瓦尔那”是颜色、品质的意思。印度的种姓制度源于从原始社会时期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了印度土著居民,并逐渐征服了整个北印度,然后在原始社会转化为奴隶社会中逐渐形成。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在印度社会上形成了四个地位不同的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是僧侣贵族,掌握宗教神权,垄断文化,位列四种姓之首,刹帝利是军事贵族,掌握军事大权,吠舍是由雅利安人的农民、手工业在和商人组成,首陀罗则是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其中婆罗门、刹帝利和商人吠舍构成了奴隶主阶级,首陀罗和贫困的吠舍则成为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断的宣传着这种阶级制度,编造荒诞不经的神创种族起源说:


“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
他的双臂变成了刹帝利,
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
他的双脚生出了首陀罗。”

种姓制度在奴隶主阶级的不断努力下深入人心,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统治越来越绝对,在当时,奴隶的性命犹如草芥,为了加强统治,奴隶主阶级又不断制定法律和法规,每一条都维护这奴隶主阶级。一条条法律和法规犹如一座座大山不断地压在奴隶阶级神圣,他们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在当时生如浮萍,死不足“惜”。

首陀罗的地位卑微,或者说根本没有地位,他们被其他种姓的阶层嫌弃,这样说吧——就算是呼吸都是错。奴隶主阶级的人压榨奴役他们又百般嫌恶他们。

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姓的人甚至不能通婚,一旦不同种姓的人通婚则会被处刑。而在四种姓之外,还有“贱民”。如果说首陀罗种姓的人呼吸都是错的,那“贱民”在当时根本不配拥有呼吸。奴隶主制定一系列规则针对奴隶阶级,一旦触犯就会受到处罚,严重者被开除出种姓之外,沦为“贱民”。

在当时,“贱民”的灵魂是“肮脏”,连他们的影子、脚迹都是污浊不堪,他们做着社会最底层的工作,承担着非人的排挤折磨,甚至只被允许在中午出门,那时候影子长度最短,不会碰到高种姓的人。除此之外,他们的身上被烙印下标志,一边佩戴特殊的标记,一边不断从嘴里发出特殊的声音,并不断敲击器物,提醒高种姓的人远离他们。

更有甚者,有高种姓的人不慎接触到“贱民”,“不堪侮辱”而悲愤自杀,在种姓制度之下印度社会极度畸形,种姓制度限制着奴隶阶级的权利和自由,连职业也都要世袭罔替。

这种罪恶的种姓制度在印度流传了几千年,经过长期的演变,又衍生出数以千计的亚种姓。印度独立后,曾有宪法宣布废除种姓制度,但是至今仍有残留,封建糟粕的残余非一朝一夕可以去除。

种姓制度至今仍对印度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阻碍,阶级的不平等和对立,社会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今天印度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贱民,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一般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哪怕种姓制度已经被废除,他们还是受着各种歧视。


闲话茶馆


种姓制度,其实是印度历史上宗教的产物。印度教以及之前的各宗教都给印度人灌输转世轮回的思想。让生存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甘愿遭受统治和奴役将人的任何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十分便于统治阶层对底层种种的思想控制。在不断的奴役当中,底层人民反抗意志被消磨。经常成为统治者统治老百姓的手段。当然,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和社会手工业的正常运行,但是社会是发展的,长期下去,并将这种等级制度固定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也导致印度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种种姓制度,其实是雅利安人带入印度的在。此之前印度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这种等级制度。在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按照身份和职业将生活在自己管辖区域内的民族进行划分。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种性之间不得通婚,并且第四等级是做最基础,最累最脏的活,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或者是罪犯或者是俘虏或者是低种姓联姻的人。原本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这种制度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但是随着种族融合的进行,这种制度更多的演变成一种身份制度。但可惜印度文明是经常被外族所统治的。



之后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纷纷进入印度次大陆,这就造成了印度长期以来都被外族统治。而最初的建立的种性制度很自然便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为了维护自身在印度的统治。直到现在虽然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经被取消,但实际上深刻在人们心中的制度很难短期内消除。而且印度文明就是一个宗教文明,只要宗教在印度人的心中存在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那么种性制度就永远不会消失。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重心制度在印度已经行使了2000多年。



民众的革命思想,其实早就已经消失殆尽。其实类似于种姓制度的这种奴隶制度在任何一个文明和国家都曾出现过。但是各国都存在革命和时代的进步,而印度则完全陷入了宗教理论当中。种姓制度不断合法化不断加强和巩固。这也是印度有别与其他文明古国的本质特征。再加上现在印度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利用种姓制度去划分印度的高产者中产者与无产者。



而且在现在的印度社会中对于种姓之间的隔离问题也从来都没有消失,无论是社会福利,学校教育都有着种姓制度的影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对于这一问题实际上本国政府也无能为力。而且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市场十分庞大。外界的观念等等一些思想,但凡想要进入印度发扬光大,也必须尊守制度的前提。因此,这种社会固化现象,其实很难被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