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多可怕?

Admirateur128


種姓制度是一種血統論,他是制約印度社會前進的一具無形枷鎖。雖然印度政府早在獨立之初便從法律上廢除了這一陋習,但實際上已經根深蒂固的傳統種姓觀念依然普遍殘存在印度社會當中,短期內根本難以根除。

一、要想知道種姓制度的危害,就得先了解種姓制度的起源演變、制度特點和傳承形式。

1.種姓制度的起源和演變:

種姓制度由早期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創建。當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創立了這種社會制度。起初並沒有太明顯的身份階級和高低貴賤之分,主要是為了維護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族群生活、工作的基本保障。後來隨著馬木路克、蒙兀爾等外來伊斯蘭教入侵併統治印度後,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對種姓制度予以保留並將其演化調整,這一調整種姓制度的階級等級立馬顯現。後來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出於統治管理需要,殖民政府進一步將其演化、固化。種姓制度從此正式成為森嚴的社會階序體系。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油畫寫照)

2.種姓制度的特點

階級特點:印度的種姓制度總體上分為四個等級,從最高到最低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排在首位的婆羅門為宗教僧侶貴族,掌管印度祭祀、宗教教義的解釋權和傳播權,相當於是一種控制大眾思想靈魂的職業,婆羅門終身受其它三個種姓群體的供養。排名第二位的是剎帝利貴族,掌管印度政治、軍事、經濟的統治決策權,地位凌駕於另外兩個種姓之上,但還得尊重婆羅門群體。排在第三位的吠(fei)舍群體為普通階層,大多為農民、牧民以及商人身份,一輩子需要以納稅的方式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這些貴族。排名最後的是首陀羅,人口最多,又是社會的底層群體,以往不少都是那些貴族的高階奴傭,以服侍貴族群體為生存,沒有自由可言。除了四大種姓群體,還有未排名的賤民群體,地位處在整個印度社會最底層,卑賤的身份令他們的生存狀態更加悽慘。

(種姓制度等級結構示意圖)

觀念特點:高種姓群體普遍認為那些低種姓血統不潔淨,而賤民的血統更是是極其骯髒的,所以高種姓群體是禁止本族群體與低種姓群體通婚的。對於賤民就更加苛刻殘酷了,他們認為賤民是骯髒到不可接觸的群體,認為接觸他們會玷汙自己血統的聖潔,給自己帶來厄運。

3.種姓制度形成的傳承方式和影響力

印度種姓制度和觀念的傳承方式主要分三種形式:

A、統治者的繼承推廣。自從雅利安人創立種姓制度後,後續的入侵者變為新的統治者。新統治者們發現這樣的制度很有利於自己的執政地位,故而保留並進一步演化成更苛刻、等級更森嚴的社會階序制度。

B、種姓制度形成的觀念被鑲嵌到印度宗教典籍和神話記載中,信仰的權威使種姓制度在廣大信徒群體中變得更加固化,傳承範圍變得更廣,觀念更深刻。

C、社會意識形態塑造的傳承環境,印度現實的社會階級生態環境使新一代在老一輩的長期影響下,種姓觀念也在內心潛移默化的滋生。等他們成人或者成為社會主力後這種觀念會影響他們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而他們的行為將來又會影響自己的下一代,最終形成惡性傳承。

(印度種姓制度與神話)


二、種姓制度到底有哪些可怕的危害?

因種姓制度存在嚴重的階級等級劃分和歧視行為,造成印度社會族群嚴重撕裂,很大程度上阻礙印度普通民眾的社會交流、學習、工作和生活。成為制約印度社會發展潛力的隱形枷鎖!種姓制度帶來的可怕危害體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1、影響社會公平,威脅到社會安全穩定

A、造成印度政治上的不公平,產生治國危害。

關注印度的朋友都知道,印度婆羅門佔總人口的數量不到4%,但卻握著印度70%的司法權,擁有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這還只是婆羅門,並沒有算上剎帝利種姓群體。可見種姓觀念影響範圍和領域多麼廣。

儘管印度從英國殖民中獨立以後就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種姓觀念已經在整個印度社會中根深蒂固,政府群體也難以擺脫這種影響力。高種姓群體是利益既得群體,他們覺得自己佔據國家權利和上層社會利益中心是理所應當的。

(印度高種姓群體為維護自己特權引發的騷亂致10死亡)

愛屋及烏!那些率先佔領政府權利中心的高種姓群體為了確保自己擁有的地位和利益,會擴大本種姓族群的勢力,在選拔任用人員上也優先高種姓,排斥低種姓。如此一來,就容易造成“種姓觀念腐敗”,底層血統的普通民眾在政治成長上與那些貴族存在不公平競爭,永遠難以走上權利巔峰。因此,有可能會埋沒很多有高智慧和治國能力的低種姓人才,而那些資質平庸的人卻憑著高貴血統常年霸居權利頂層。這無形影響著印度的國家進步速度。

B、種姓觀念產生的歧視危及社會安全。

種姓觀念通過世代傳承,加上被鑲嵌到宗教信仰與神話傳說文化中,已經從思想精神上毒害很多印度普通大眾,高種姓看不起低種姓群體,低等種姓群體看不起賤民群體,更嚴重的是有些賤民群體居然同樣看不起和自己一樣的賤民群體。種姓觀念產生的極端歧視,嚴重阻礙印度族群的融合與交流。

隨著印度的經濟發展,與世界的融合度越來越高,外部的文化觀念會不斷衝擊這些墨守成規的低種姓群體思想,越來越多的新一代低種姓群體最容易接受外來文明的改變。這些覺醒的新一代已經在抗議這種不公平,只是因為如今印度社會大局穩定,這些聲音受到政府權威壓制,一單將來印度陷入國家動盪危機或者外部強敵干預,這些隱藏多年的不滿聲音必然爆發,將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最大隱患。

高種姓群體對低種姓群體和賤民們的極端歧視超出我們的想象,他們認為賤民是及其骯髒的,骯髒到見了賤民都躲著、繞著。他們不吃賤民們吃的那些食物,不用賤民們用過的東西,就連廁所都不允許和賤民共用,更過分的是連影子都不能與賤民重合。有些高種姓群體出於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與賤民出現在同一活動場合,事後回去必然會反覆洗幾次澡、刷幾次牙!他們感覺周圍的空氣都被這些賤民汙染了。一直以來,時不時有一些賤民因無疑冒犯高種姓群體,被他們活活打死。這些所謂的“冒犯”在我們看來完全是正常合理的。

(1946年種姓制度下的印度賤民)

2、阻礙印度教育事業和人才發掘。

在印度,那些教學優質、資源豐富的學校大多是為那些高種姓貴族學子服務的,不僅是他們家族有錢有地位,更重要的是血統高貴!試想一下,歧視到這種程度的種姓傳統觀念,如何容納一位賤民身份的學生與那些貴族子弟同處一個教室?即使賤民身份的學生成績最優秀,你認為學校敢接收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

這樣就形成教育的不公平,那些資質不錯的賤民學子天資大多會被埋沒。

3、制約印度科技、經濟和軍事的全面發展。

種姓歧視觀念使得教育資源偏向那些貴族,賤民們難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底層的潛力人才被扼殺埋沒。而高種姓群體少了來自賤民群體的競爭,自然沒有太大壓力,在科技上鑽研的勁頭缺乏競爭者的刺激,進步自然遠比激烈競爭環境下要緩慢的多。

印度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優質人才,教育資源的不公產生的弊端就是社會人才不均衡,而且高級專業人才的數量會受限。經濟發展不僅需要優秀的工作者,還要優秀的管理者!上到政府的戰略規劃與官員辦事效率,下到企業的管理和生產決策。種姓觀念的歧視容易打壓優秀的“賤民”出身者,容易產生政府腐敗、企業管理低效。

除了經濟,還有軍事。試問一下,當賤民士兵和高種姓士兵或者軍官生活在一起。而正好高種姓士兵或者軍官有嚴重的種姓歧視觀念,那麼生活、訓練、工作上是不是會處處排斥賤民出身的士兵?如此一來還有團結可言?不團結的軍隊何來戰鬥力?


小貓視野


印度種姓制度最可怕的是兩點,一是出生之後所在的種姓就已經確定了,一生都不會變化,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二是不同種姓之間不可逾越,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2000多年前,雅利安人經過歐亞平原南下進入印度,並且征服當地人,為了鞏固統治,雅利安人創造出種姓制度,不同等級對應神身體的不同位置,由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在首陀羅之下,還有達利特,他們是戰俘的後代,地位最低,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

印度人出生之後所在的種姓已經確定了,無論多麼有錢,多麼有才能,都不可能翻身,而且低種姓掌握的資源太少,也沒有翻身的資本。


既然這輩子不可能改變種姓,很多印度人寄希望於苦行,希望能夠在來世獲得更好的出身,印度一位叫做阿馬爾▪可傑的苦行僧,從1973年開始把手臂舉起來,長達38年不放下來,如今已經固定在手臂上,再也拿不下來了。

印度苦行僧擁有將近500萬人,他們通過苦行的方式尋求來世的顯赫,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遭受巨大的痛苦折磨。

種姓制度不可逾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印度社會有“榮譽謀殺”,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會被認為是有損家族榮譽,通常的做法是將新婚男女殺掉。

2018年12月,一位名22歲女教師嫁給25歲的工科學生,由於男子的種姓較低。為了維護家族榮譽,女方父母在親戚的幫助下殺害了22歲的女兒,隨後焚燒屍體,並把骨灰倒進河中。

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一名22歲的“達利特”男子娶了一名高種姓女子,結果被女方父親等六人殺害。




印度南部一名男子在婚禮上坐到高種姓的位子上吃飯,結果被身邊的高種姓發現,於是附近的高種姓聚集到一起,對該男子拳打腳踢,最終不治身亡。


種姓制度雖然在印度獨立時已經被廢除,但是越是貧窮落後的地區,越是看重種姓制度,種姓制度甚至比法律還管用,而且通常是低種姓和低種姓之間過不去。


視野新觀


即便已經過去數千年,即便當初印度脫離英國時已經在法律中明確廢除,可直到如今,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仍舊對印度有巨大影響,不斷荼毒禍害著大部分的印度人。

種姓制度將所有人分成不同等級,不同等級的人種姓固定、地位不同,所從事的工作與命運也完全不一樣。高種姓不必說,更多低種姓人群,生來如同被烙了印的牲畜。更可怕的是,種姓與生俱來而無從改變。


古印度文明無故消亡以後,來自於高加索—中亞地區的雅利安人入侵南亞次大陸,征服驅逐了當地的土著達羅毗荼人。為了建立起穩固的統治,雅利安人創立了種姓制度,最早的種姓制度是為了維護雅利安人的權威,以及保證每個工種的人數都足夠而已,並沒有刻意劃分高低貴賤。然而隨著後來大量外來入侵,印度伊斯蘭王朝時代與英國殖民時期,種姓制度開始徹底轉變為了一種固定而僵化的,等級森嚴的階序體系。

按照種姓制度,將所有人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與首陀羅,還有被稱作“不可接觸者”的達利特,也就是賤民。每個種姓地位、工作等完全不同,不同種姓不可通婚乃至不可接觸,印度教徒甚至只能吃同種姓烹煮的食物。


在印度,甚至有高種姓青年喝了低種姓人給的水,最終越想越後悔,吐血身亡的故事;高種姓絕不觸碰低種姓與賤民們,甚至連踩到他們的影子都被視作汙穢不潔。

眾所周知印度女性地位非常低下,在印度婚姻中女子一般都要陪上大量的嫁妝,甚至每年因為嫁妝問題,很多印度女性賠上了性命,而這其實也是種姓制度造成。由於種姓制度禁止不同種姓間通婚,但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低種姓女子可以嫁給高種姓男子。這種不對等情況下,造成了高種姓男子可以娶很多低種姓女子,而且為了嫁給高種姓,這些女子都要陪上鉅額嫁妝,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劣俗。


除此以外,由於種姓制度的存在,佔據印度人口絕大多數的吠舍、首陀羅與達利特,千百年來一直都備受欺辱卻無法改變。要知道印度四大種姓最低的首陀羅,已經是不被法律、宗教等保護的脆弱存在,而人口逼近2億的達利特的命運比首陀羅更加悲慘。達利特甚至不被視作人,而只是被烙上賤民印的牲畜,印度的牛地位都比這些低種姓的待遇強得多。

雖說早就在法律中明確廢除了種姓制度,可是至今為止,種姓對印度的影響絲毫都沒有減弱的意思。比如僅佔總人口不到5%的婆羅門,佔據了國會一半以上席位。低種姓的命運只有兩個,要麼乖乖接受,要麼進行所謂的苦修,比如長期吃素、斷食、自殘等,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自虐的方式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昇華。

種姓制度的可怕是超乎想象的,而最可怕的是這種制度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無從改變。畢竟有一點點希望的痛苦,至少比毫無希望的絕望好一些。


澹奕


種姓制度的由來

大概3000多年前,屬於印歐語系的中亞部落從中亞侵入印度,並征服了印度原住民,他們自稱為雅利安人(意為“高貴之人”)他們藐視印度原住民,叫他們為達薩(意為“敵人”,後指奴隸),為了更好的控制和奴役當地的原住民還有獲得更多的權益,雅利安人建立了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如下圖)


(婆羅門和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為高種姓;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相當於平民,首陀羅和達特利為印度原住民) 還有一個是被排除於種姓制度之外的種姓,他們叫達特利(意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從事最骯髒的工作,他們要帶上鈴鐺,為的就是提醒其他種姓的人遠離他們,如果他們的影子同高種姓接觸,虔誠的高種姓需要沐浴淨身,而達特利就有可能會收到懲罰,




種姓制度的可怕 這種不平等的制度在印度存在幾千多年,在印度成為英國人殖民地期間也表現得更為嚴重,使低種姓的人受到了更多的剝削,過去與現在也一直阻礙著印度社會的發展和發展民主制度的進程。在1947年印度獨立的時候,在法律上,這種制度被廢除了 ,即使是這樣,種姓制度在一些印度人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存在於幾千多年的制度不是說廢除就能廢除的,到現在,印度以前的種族歧視依舊存在。 總之,印度擺脫這樣不平等的種姓制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標題:印度最低種姓小夥被活活打死,只因在高種姓人面前吃飯, 據《印度斯坦時報》近日報道,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名21歲木匠在婚禮上被活活打死,只因為他是最低種姓人,坐在了最高種姓人面前吃飯。(2019年)

zying520


種姓制度制度固然可怕,更可怕的印度教給印度人人灌輸的轉世輪迴的思想。轉世輪迴加種姓制度,徹底抽走了印度底層民眾的骨頭,讓印度底層徹底斷絕了改變階層的希望。

培養奴性的印度教轉世輪迴思想

印度教轉世輪迴簡單說就是:你這輩子要是是賤民,你要是安安心心的當賤民,下輩子就有可能轉世成為最高種姓婆羅門。你要是個賤民,卻想反抗高種姓的統治,那麼下輩子連人都做不成了。

之所以大量的印度人選擇在恆河上舉行火葬,或者把屍體放入恆河。也是因為印度教傳說,屍體如果留在恆河裡,下輩子會成為高種姓。

印度種姓制度的來龍去脈

要想講清楚種姓制度的危害就不得不說清楚,這個種姓制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大約在3000年以前,來自中亞皮膚白皙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皮膚黝黑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為了更好的統治這片土地,雅利安人發明了種姓制度和印度教。

在統治者雅利安人內部,根據身份和職業的區分,從高到底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種,達羅毗荼人全都淪為第四種姓首陀羅,不同種姓之間不得通婚。


除了這四個種姓,印度今天還有1.62億的人是達利特(賤民),也被稱為不可接觸者。從事印度教認為最卑賤的行業,其他種姓連碰到他們的影子都覺得骯髒。賤民也是被欺壓最狠的種姓,在今天印度的村子裡,高種姓殺死賤民賠錢就夠了。

賤民最早是由罪犯、戰俘和跨種姓婚姻的人構成,父母雙方有一人是賤民,後代也淪為賤民。後來不信印度教的人也被泛指為賤民,矛盾的是外國人去了一律享受剎帝利的待遇,並不會真的有人把你當成賤民。

為了讓這一切合理化,印度人又創作了一部叫做《梨俱吠陀》的經典。裡面寫到:婆羅門來自原人的嘴,雙臂變成了剎帝利,雙腿變成了吠舍,雙腳變成了首陀羅。賤民被原人踩在腳下。

種姓制度的可怕後果

講清楚種姓制度,我在回到主題講講種姓制度存在的可怕後果。

所有試圖推翻種姓制度的人,在成功之前都變成了高種姓,繼續去奴役那些他想要幫助的低種姓群體。所以印度的統治者從雅利安人變成了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不變的就是種姓制度。

當發生災難之後,只能救一部分人,他們也會優先選擇救助高種姓人。而不是誰更需要幫助。

最可怕的是根據調查結果70%的賤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感到滿意。經過世世代代被洗腦,他們寧願相信轉世輪迴,也不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種姓制度的危害就不說了,前陣子還看到新聞,2個低種姓的孩子在村裡隨意尿尿,就被打死了;低種姓的男女想嫁娶高種姓的對象,就被榮譽處決了。這些施暴者都是高種姓的人群,幾乎都不會付法律責任。低種姓基本只配做底層的工作,在印度時期的司機是低種姓的,吃飯都不能和我們同桌,坐在一起是要被高種姓的打的。種種不勝枚舉。

比起產生的禍害,種姓制度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一、出生既定且世代傳遞。這和你的努力、勤奮等等都不相關,種姓在你一出生就決定了,這是最悲劇的事,試問一個嬰兒有什麼選擇的權力,只因為出生在低種姓家庭,這輩子就是低種姓,包括以後的子子孫孫都是低種姓,受盡欺侮,倘若不幸是賤民,那更是苦頭吃盡,可以說一出生就是來受罪的,而且這個罪會一直延續給自己的後代(倘若有機會有後代)。

二、無力反抗。更慘的是通過宗教的洗禮,印度人深信種姓制度的合理,高種姓是幾代積德積善換來的,低種姓是上輩子作惡帶來的,所以低種姓不僅心甘情願被統治,而且還要加緊洗刷自身的罪孽,希望求得來生的福報。

三、低種姓的生育率還不低。不反抗就算了,低種姓的人群似乎一點意識不到自身悲慘的處境,仍舊維持著高生育率,這些大量出生的孩子,絕大部分一出生就被種姓制度套住,換句話說就是,對於高種姓而言,這些廉價低賤的“牲畜”不僅不會少,而且還越來越多,這也加劇了高種姓與低種姓的衝突,也讓高種姓愈加不把低種姓當人看。

種姓極大制約了印度人的發展,從大義上來說,我們所有人類都應該反抗以及改變這種愚昧且愚蠢的“奴隸式制度”,從狹義上來說,這樣一個保持著落後封建制度的印度,對於我們國家是有利的,因為這極大的限制了印度前進的步伐及膨脹的野心。


獵手sk


種姓制度實際上是發源於古代奴隸制社會的一種等級制,它直接性的展示了古代社會中等級森嚴的特點。

種姓制度也並非是印度獨有的現象,波斯拜火教影響下的薩珊王朝,古代新羅,日本和吐蕃都存在過種姓制度。隨著時代發展,這些國家基本上已經實行了官僚政治取代種姓制度,而印度的種姓制度要到20世紀獨立後才從法律上廢除。
(吠舍階層)


儘管在法律上種姓制度已經被廢除,再加上印度是一個地區差異很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崇尚傳統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國家,種姓制度依然擁有堅不可摧的土壤。更重要的是,種姓制度的存在擁有經濟基礎。佔據印度大多數財富,並在社會上掌握文化領域的發生權的絕不是達利特賤民和首陀羅。

在印度,人們只要知道另一個人姓什麼就能判斷他的種姓,如果膽敢冒充高種姓,直接被人打死都是合理的。高種姓的人從來不願和低種姓群體一起吃飯,住宿,也絕不會通婚。高種姓可娶低種姓女子,但低種姓絕不可以娶高種姓女子,一旦第二種情況發生就會引發家庭,族群內部的“榮譽謀殺”。即便低種姓女子可以嫁給高種姓男子,但男方往往可以以此要求女方提供更多的嫁妝,而女子在家的地位非常低。

如果有低種姓的達利特敢並排和剎帝利,婆羅門一起,把他一腳踢飛是合理的做法。
(你以為印度人很喜歡掛車外面?那是因為低種姓人士不被允許坐車裡面)


儘管印度的大學裡面有低種姓學生的配額,但實際上學生們都是不同種姓的人拉幫結派。有時候,教室裡的課桌和椅子是專門給高種姓學生使用的,低種姓青年無權享受。即便低種姓青年通過努力變成了官員,富人和教授,他們依然不得不對高種姓人士點頭哈腰。

直到90年代,外國人如果在高種姓人士陪同下在印度街頭撞死了一個達利特,只要把達利特丟在路邊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管對方死活。
(婆羅門階層)


但印度民眾並不會覺得應該推翻種姓制度,他們覺得這是幾千年的傳統。這種等級森嚴的文化中維持社會秩序上有著良好效果。因為,司機的兒子還是司機,法官的兒子還是法官,小偷的兒子就是小偷。

不要覺得低種姓群體有多可憐,如果外國人在印度待久了,身邊接觸的是高種姓群體,那麼別人也會尊重你,而如果身邊圍著一群低種姓人士,也會被人輕視,遇見街頭乞討,偷竊的低種姓人士還是蠻可怕的。
(印度婆羅門)


許多受不了印度種姓制度的青年想要改變身份,於是背離了印度教,但即便他們成為穆斯林,也不能一起在清真寺內部共同禮拜,因為印度的穆斯林也已經“本土化”了。而如果錫克教,基本不可能,因為錫克教雖然沒有種姓制度,但人家普遍被看做是剎帝利。


朱興子


非常可怕。可怕到讓所有印吹都吹不下去的程度。

對於印度種姓制度的由來,發展和現狀,我相信大家百度也好,看之前的回答也好,基本也就清楚了,簡單來說,就是這種制度基於的宗教已經讓大多數底層人民失去了向上的可能和動力,最可怕的是,這些人多數還樂在其中。

中國人除非去印度自由行,公務活動一般也接觸不到低種姓。很多印吹說印度如何如何,我可以這樣簡單的告訴他,印度在歷史上確實是個有過文明的地理名詞,但是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強大國度。可以這樣說,被中國人打敗的西域諸國可以輕易滅了印度,被阿拉伯打敗的中亞王國,也可以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滅了印度,甚至遠道而來的歐洲士兵,也可以輕易滅了印度。從古到今,即使印度獨立,從來也不是徹頭徹尾的革命,這個國家大多數的人民就如同死了一樣,沒有骨氣,沒有理想,沒有氣結,話可能難聽了一些,但作為一箇中國人,一個幾千年滅強敵無數而巍然不動的中華民族的一員,打內心裡瞧不起他們,可以說,印度人,不值得尊重,從上到下。

上沒有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偉人,下沒有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國民。無論他有多少人口,都是負擔而不是紅利,靠著高種姓的一億人根本拖不起臃腫的印度,況且這些人根本就不想託。印度的未來,就如同他過去一樣,雖然不可忽視的存在,但奈何掀不起一絲浪花。今日聽聞其登月項目又推遲了,不由感嘆,一個工業化基礎都沒有,輕武器都造不好,靠著西方國家的幫忙,就算是登上了月球又能怎樣?證明其可以與大國角逐了嗎?

印度這個國家,需要的是一場自下而上,破除印度教枷鎖的革命,如此才能煥發出潛力,可惜,自有歷史以來,印度人最不擅長的,就是反抗。錯過了20世紀中葉的革命潮流,我想他是沒機會了。不過還好,印度人民並不極端,戰鬥力也低下,不會是世界的隱患,他會一如既往地在人類的歷史中扮演著一個會被經常提及,但又無足輕重的角色。


Damonshui


“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稱為“瓦爾那”是顏色、品質的意思。印度的種姓制度源於從原始社會時期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了印度土著居民,並逐漸征服了整個北印度,然後在原始社會轉化為奴隸社會中逐漸形成。

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在印度社會上形成了四個地位不同的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其中婆羅門是僧侶貴族,掌握宗教神權,壟斷文化,位列四種姓之首,剎帝利是軍事貴族,掌握軍事大權,吠舍是由雅利安人的農民、手工業在和商人組成,首陀羅則是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其中婆羅門、剎帝利和商人吠舍構成了奴隸主階級,首陀羅和貧困的吠舍則成為奴隸階級。奴隸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不斷的宣傳著這種階級制度,編造荒誕不經的神創種族起源說:


“他的嘴變成了婆羅門,
他的雙臂變成了剎帝利,
他的雙腿變成了吠舍,
他的雙腳生出了首陀羅。”

種姓制度在奴隸主階級的不斷努力下深入人心,奴隸主階級對奴隸階級的統治越來越絕對,在當時,奴隸的性命猶如草芥,為了加強統治,奴隸主階級又不斷制定法律和法規,每一條都維護這奴隸主階級。一條條法律和法規猶如一座座大山不斷地壓在奴隸階級神聖,他們沒有尊嚴,沒有自由,在當時生如浮萍,死不足“惜”。

首陀羅的地位卑微,或者說根本沒有地位,他們被其他種姓的階層嫌棄,這樣說吧——就算是呼吸都是錯。奴隸主階級的人壓榨奴役他們又百般嫌惡他們。

在種姓制度中,不同種姓的人甚至不能通婚,一旦不同種姓的人通婚則會被處刑。而在四種姓之外,還有“賤民”。如果說首陀羅種姓的人呼吸都是錯的,那“賤民”在當時根本不配擁有呼吸。奴隸主制定一系列規則針對奴隸階級,一旦觸犯就會受到處罰,嚴重者被開除出種姓之外,淪為“賤民”。

在當時,“賤民”的靈魂是“骯髒”,連他們的影子、腳跡都是汙濁不堪,他們做著社會最底層的工作,承擔著非人的排擠折磨,甚至只被允許在中午出門,那時候影子長度最短,不會碰到高種姓的人。除此之外,他們的身上被烙印下標誌,一邊佩戴特殊的標記,一邊不斷從嘴裡發出特殊的聲音,並不斷敲擊器物,提醒高種姓的人遠離他們。

更有甚者,有高種姓的人不慎接觸到“賤民”,“不堪侮辱”而悲憤自殺,在種姓制度之下印度社會極度畸形,種姓制度限制著奴隸階級的權利和自由,連職業也都要世襲罔替。

這種罪惡的種姓制度在印度流傳了幾千年,經過長期的演變,又衍生出數以千計的亞種姓。印度獨立後,曾有憲法宣佈廢除種姓制度,但是至今仍有殘留,封建糟粕的殘餘非一朝一夕可以去除。

種姓制度至今仍對印度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阻礙,階級的不平等和對立,社會矛盾始終得不到解決,今天印度還有數以千萬計的賤民,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著一般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哪怕種姓制度已經被廢除,他們還是受著各種歧視。


閒話茶館


種姓制度,其實是印度歷史上宗教的產物。印度教以及之前的各宗教都給印度人灌輸轉世輪迴的思想。讓生存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甘願遭受統治和奴役將人的任何希望寄託於來世。這十分便於統治階層對底層種種的思想控制。在不斷的奴役當中,底層人民反抗意志被消磨。經常成為統治者統治老百姓的手段。當然,這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可以保證農業生產和社會手工業的正常運行,但是社會是發展的,長期下去,並將這種等級制度固定下來,一直流傳到現在也導致印度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這種種姓制度,其實是雅利安人帶入印度的在。此之前印度並沒有發現明顯的這種等級制度。在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後按照身份和職業將生活在自己管轄區域內的民族進行劃分。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各種性之間不得通婚,並且第四等級是做最基礎,最累最髒的活,沒有任何社會地位。或者是罪犯或者是俘虜或者是低種姓聯姻的人。原本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這種制度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但是隨著種族融合的進行,這種制度更多的演變成一種身份制度。但可惜印度文明是經常被外族所統治的。



之後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紛紛進入印度次大陸,這就造成了印度長期以來都被外族統治。而最初的建立的種性制度很自然便被歷代統治者所繼承,為了維護自身在印度的統治。直到現在雖然種姓制度在法律上已經被取消,但實際上深刻在人們心中的制度很難短期內消除。而且印度文明就是一個宗教文明,只要宗教在印度人的心中存在著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那麼種性制度就永遠不會消失。更為關鍵的是由於重心制度在印度已經行使了2000多年。



民眾的革命思想,其實早就已經消失殆盡。其實類似於種姓制度的這種奴隸制度在任何一個文明和國家都曾出現過。但是各國都存在革命和時代的進步,而印度則完全陷入了宗教理論當中。種姓制度不斷合法化不斷加強和鞏固。這也是印度有別與其他文明古國的本質特徵。再加上現在印度各地的經濟發展並不平衡。我們現在依然可以利用種姓制度去劃分印度的高產者中產者與無產者。



而且在現在的印度社會中對於種姓之間的隔離問題也從來都沒有消失,無論是社會福利,學校教育都有著種姓制度的影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對於這一問題實際上本國政府也無能為力。而且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市場十分龐大。外界的觀念等等一些思想,但凡想要進入印度發揚光大,也必須尊守制度的前提。因此,這種社會固化現象,其實很難被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