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大多是這3點原因,父母要深思

閨蜜的兒子樂樂今年7歲,在家裡就是個十足的小霸王,閨蜜和老公對兒子幾乎是有求必應,這導致了樂樂的脾氣非常不好,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大喊大叫,扔東西打人。但是樂樂在學校裡卻表現得異常溫順,即使受到同學的欺負也不敢反抗,這讓閨蜜大為惱火。

樂樂的表現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窩裡橫,外面慫。”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就好了。其實不然,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一旦養成,以後就很難發生改變了。

所以父母需要從小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兩面型”的性格?原因大多是這3點,父母要深思。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大多是這3點原因,父母要深思

一、毫無原則溺愛孩子

要知道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孩子敢在家裡對長輩大吼大叫,耍威風發狠還不是仗著家人的寵愛?孩子不斷的試探著你的忍耐範圍,你對孩子越是放縱溺愛,孩子只會更加肆無忌憚,變本加厲。

等孩子上了學,面對老師同學,他們可不吃這一套。而且在同齡人面前,孩子完全知道對方不會慣著他,自然不敢得罪,甚至在被欺負後只敢跑回家朝父母發火洩憤。

家長們一定要明白“慣子如殺子”的道理,千萬不要打著愛的名號教壞孩子。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大多是這3點原因,父母要深思

二、受父母性格影響

如果說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自然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陳勇是一家工廠的技術工人,平時在外面忍氣吞聲,回家後卻是十足的大男子主義,只要一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喜歡對兒子妻子大呼小叫。兒子在潛意識裡以爸爸為模仿對象,所以也漸漸變得和陳勇差不多。

一般在家裡爸爸是孩子崇拜的對象,孩子也會模仿爸爸的為人處世,如果爸爸本身就有這種“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孩子自然也會變成這樣。

孩子一旦養成了這種性格,以後步入社會肯定會吃虧的,而且這樣的孩子多半內心壓抑自卑,很可能無法好好的融入集體中。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大多是這3點原因,父母要深思

三、人際交往力差

有的孩子害怕與人溝通,人際交往力差,這也會對性格造成影響。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孩子常年躲在家庭的避風港中,習慣被照顧,被呵護。長此下去,孩子只會越來越害怕交集,自然就形成了“外面慫”的現象。

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長就要多加陪伴,多與孩子溝通,知道孩子內心在想什麼。如果孩子害怕交際,家長就要多創造孩子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讓孩子適應不同的相處模式。

總之,家長不要小看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這種性格一旦形成,不僅會傷害到最親近的人,還會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步履艱難,步入婚姻後也很難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