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吃的鱼是什么鱼?

你的无空


七十年代以前,水体没被污染,很多种类的鱼都很好吃。最常见的鲫鱼、餐鱼,离家几十米可以闻到煮鱼的香味。一定要说最好吃我感觉舟山的大黄鱼,0.34元一斤,一条重三四斤吧。鲜香甘甜,用筷子一拔,肉呈蒜瓣状,吃起来非常爽快。但那时生活水平低,大黄鱼每年吃一两次。那时双职工家庭月收入五六十元,多数家庭四五个子女。吃得多一点的是小黄鱼(与大黄鱼不同种),0.23元一斤。

再有就是长江刀鱼,非常鲜嫩。烹饪时不用去鳞,煮熟时鳞就化掉了。刀鱼鱼刺多,吃的时候,只能细品,将小撮鱼块放在舌尖与上颚间,吸进鱼肉留下鱼刺吐出。

我国近海勒鱼、鲳鳊鱼、带鱼也都很鲜。如今人工养殖的味道就差了很多。


用户啸天豹


我已75岁了,5O多年前下放到皖南山区,下放前我是芜湖市长大的。芜湖在长江边,最有名的当是长江鲥鱼!小时侯妈妈烧过两次,当时也是名贵的,每斤3元以上(当时父亲每月工资三十多元,全家六口人生活)其他魚类每斤只有几角钱。到七十年代有次回家探亲我自己去菜市场买菜,正好碰到在卖鲥鱼,已涨到4元/斤,一条3斤多重的己占我当月'1/3工资了,这美味抗拒不了,毅然买下了,由母亲烧成的这美味也成了我四十多年来的梦中最怀念的佳餚。


老李小学


印象中最好吃的鱼是我钓的小杂鱼(青稍,餐鱼,黄尾)。

十多年前,与朋友相约去一个大湖钓大青鱼,并且准备了几十斤螺蛳大窝。

钓了一个上午,一条大青鱼都没有钓到。我就等不及了,干脆钓小鱼吧。后来我准备了一根4米5长的手竿,专钓小鱼。钓小鱼本来用3米6的或2米7的是最好。但是呢,我没有带。只有用4米5的啦。

结果一个下午我钓了10多斤小杂鱼,我一起去的另外两个朋友一条鱼都没有钓到,因为他们的钓具钓饵,不适合钓小鱼,大鱼又碰不到。收了竿,在回家路上,与朋友商量了一下,晚上到了一个朋友的鱼具店去聊聊天,喝喝酒。

到了渔具店以后,把这些小杂鱼交给一个开酒店的钓友。让他在他自己的酒店里把小杂鱼加工了一下。另外又炒了几个菜。

这个酒店的手艺相当好,把我那些小杂鱼做的非常的好吃。我到现在一直还忘不了。

大家喝酒聊天,好开心。


鳕鲱2000


中国地大物博,鱼🐟的种类也多,鱼🐟的做法也是万万千,至于说什么鱼🐟最好吃,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印象中最好吃的鱼,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其实呢,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如今的我也都三十好几了,我印象中最深刻,回味无穷的鱼的味道,那就是二十多年前,我们这边发了洪水,那以前我们每家每户都有自己养鱼,都有一口小鱼塘,都是放养给自己家吃的,逢年过节的都会抓一条上来吃。不知怎么地,一天三斤多的鱼,跳出池塘,逃到水沟里,被抓回来了,然后……你懂的

没错,那就妈妈煮的鱼,妈妈的味道,就是最深远的,最回味无穷的,也是一辈子都想念的。

妈妈煮的鱼就是吃过最好吃,记忆最深远的鱼🐟🐟🐟


乡村老兽医


我喜欢吃鱼,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我记忆中吃到的味道最好的是野生鲤鱼。

94年夏天有次大雨过后,门前水沟里面出现了鱼冲浪,我爸爸撸起裤管就下去捞,当时水深过膝盖,水中浑浊,大概在水沟中走了十来米,一条两斤多的野生鲤鱼受惊吓直接跳上了马路。

于是当天午餐主菜就是鲤鱼,爸爸直接下厨,收拾干净的鲤鱼用猪油煎一会儿,加点姜丝直接炖汤,汤色浑白,汤味鲜美,鱼汤泡饭,三碗下肚,幸福洋溢,终生难忘。

如今我时常做鱼汤,各种鱼类,各种方式,可再也出不了那个味道。


oOo独自伤神oOo


第一次在鱼塘边钓鱼。居然钓到了,大约有7,8条鲫鱼。那一年是86年春,我上初一。

然后老妈晚上把那几条鱼烧了,红烧,刚好一碗。绝对的真是鲜啊。

可能和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开始搞养殖有关,都是野生的,干净,鲜。又或者和那时候吃鱼次数少有关。方正现在怎么也吃不到那个味了。

老家安徽的。


safeteczhao


我喜欢钓鱼,也喜欢吃鱼,但家里除了我,父母、老婆、孩子都不喜欢吃鱼,不喜欢吃就没人做鱼,所以我钓到的鱼多半送人,因为都是野生鱼,送人还是有人要。偶尔也我会留几条,心情不错的时候就自己烧,前些天,用黄辣丁煎汤,用鲤鱼红烧,结果我一个吃,三两白酒,黄辣丁配鲤鱼,居然吃完了。但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八十年代放在稻田的稻花鲤鱼,打谷子的时候能长到一斤多,捉一条,妈妈煎了再熬汤,那种香味一辈子不会忘。现在的调料倒是齐全了,但鱼没以前好了,做出来的鱼,再也没那种味道了


wjm8277


好吃的鱼很多,各地人的口味和烹饪方法都不一样。一方水土一方人。比如黄河边的人就喜欢吃鲤鱼,长江边的人就不喜欢。鱼米之乡的吃淡水鱼,海边的就不喜欢,爱吃海鱼。同样的鱼烹饪方法不同,口味就不一样。同样的鳜鱼,徽州人就做成臭鳜鱼。也许外地人第一次吃不习惯,但越吃越香,越吃越爱吃。苏州得月楼的松鼠鳜鱼,形如松鼠、外脆里嫩、色泽橘黄,酸甜适口,并有松红香味。这是苏帮菜中的传统名菜,曾被评为江苏十大经典名菜。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尝过。不过当时并非用鳜鱼作为食材,而是用鲤鱼制作,正因为皇上赞其美味。后来,这道菜才逐渐发展成用鳜鱼制作的“松鼠鳜鱼”。由于这道菜很甜,有人觉得甜得发腻不喜欢。有的地方的烧法就是红烧或者清蒸。我倒喜欢白汁鳜鱼。有些鱼虽然好吃,但刺多,吃起来麻烦,让人望而生畏。比如刀鱼、白鱼等。吃不惯的一吃就被鱼刺卡了。现在有人就想出办法,把刀鱼的肉用刀刮下来包馄饨,只是价格不菲。有些鱼,好吃,但基本绝迹了,比如长江鲥鱼。应该说好吃还是长江河豚。苏轼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非常鲜美,但有毒,所以有句话叫“拼死吃河豚”。现在的做法多种多样,所有的部位包括认为最有毒的肝和号称西施乳的精囊,经过特殊处理都可以吃了,可有个别人怎么劝,死活都不肯尝一口。在我的记忆中,我小时候清明前后吃河豚的季节总会听说有人为此而丧命。不过现在的河豚差不多都是养殖的了,毒性小得多,或者基本无毒。真正有毒的是海豚。一条鱼有毒,吃了搞不好还会送命,就这样照样有人吃,而且大有人在,说明还是鱼的味美。现在每年清明前后多远多近的人都要赶到扬中大快朵颐,所谓的”烟花三月下扬中,正是河豚欲上时”。把李白的诗篡改成一句美食的广告词,也不失为一种创意。好在李白本身也是好游好饮好食名士,才被汪伦哄到桃花潭留下一段佳话,千古传闻,桃花潭从此名闻天下。现在李、苏二人的诗句穿越成一句扬中河豚季节的流行语,倒也贴切。真正没有吃过河豚还是遗憾的,奉劝有机会吃一次未尝不可。刚才所说的就是所谓的长江三鲜,指的是中国长江下游水域中出产的三种肉质鲜美的鱼类——河豚、鲥鱼和刀鱼。目前能吃到的大众化的只有河豚了。长江鲥鱼绝迹了,长江刀鱼也禁捕了,有也是天价。除了这些鱼及各种烧法之外,有一种鱼头也是很受欢迎的。比较有名的有“剁椒鱼头”和“砂锅鱼头”。“砂锅鱼头”又以溧阳天目湖的“砂锅鱼头”名声更大一些,是因为一个伟人品尝过,和乾隆皇帝一样赞其美味。溧阳现在的广告语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了苏杭,美在溧阳”。溧阳的美,看来少不了天目湖的水和鱼。说到鱼,还有一道名菜:软兜长鱼。长鱼大补,民间有“六月长鱼赛人参”一说。"软兜长鱼"更是作为新中国国宴中的"开国第一菜",招待中外宾客。你看这份量多足。说来说去,吃鱼吧,我觉得所有的没有受过污染的江湖河溪水域里的都好吃。特别是一些是一些山区水库里的鱼,水质好,鱼就特别鲜美。央视四套《走遍中国·北纬30度》里介绍的浙江开化清水鱼就是用山泉水养殖的。记得吃过浙江江南天池、千岛湖、安徽太平湖、江西庐山西海以及青海湖等地的鱼,都一吃难忘怀。大约20年前到青海湖吃的裸鲤,俗称湟鱼,由于过分捕捞,国家已将其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濒危。目前,经过多年封湖育鱼和其他治理措施,青海湖裸鲤的资源量有所回升,不知长江鲥鱼能否有此幸运。希望不要把长江刀鱼、长江鮰鱼等吃成濒危。老百姓说到吃好的的口头禅就是鱼肉海参、大鱼大肉。始终把鱼放在前面,说明鱼在餐饮中的地位。皖南广德有“四绝”,也就是在安徽广德市境内的四道特色菜,其中两道就是御桌珍馐桐花鱼和誓节珍稀沙河鳖。鳖也叫甲鱼。我的家乡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江鲜菜之乡”。能成为所谓的“江鲜菜之乡”无非就是有以河豚为中心的鱼虾蟹之类的原材料,还有一些可食的水生植物,也许还有一些独特的烹饪技巧。我就听单位一位长者说过,烧鱼的时候掀锅盖,要注意不要把锅盖里面的水蒸气滴到锅里,不然鱼的味道会受影响。也不知真假,反正滴不滴进去的味道我吃不出来。生在鱼米之乡有很多有关鱼的乐趣。在我小时候,放学回来有时钓鱼虾放黄鳝,其乐无穷。有时用网捕很多野生的小鱼小虾,就这样简单的烧烧。家乡有这样的话:小鱼没小味,小鱼烧黄豆;家有千担谷,不吃鱼搭粥。一说明什么鱼都好吃,二担心鱼鲜美下饭,有鱼就饭,饭吃得多。现在这些都成了儿时的记忆、难忘的乡愁。











皖南穿山甲


说实话,钓鱼很多。自己不爱吃鱼。

然后,厨师,做法口味很重要,胜过鱼的种类。

海水深水鱼最好,江鱼其次。但对于吃鱼没研究,不太爱吃鱼。

在北方,钓的最多的是鲫鱼,鲤鱼,鲢鱼,草鱼,和翘嘴,餐条。

自己家很少买鱼,一来老婆不太会做饭,孩子也不太喜欢吃鱼。

做菜一般都是我做,所以鱼肉做的也少。

所以我钓的鱼,小的一般放流。大的才带回家。

小鲫鱼一般不要。小鲤小草标准三斤一下一律不要。

偶尔,鲤鱼二斤多的也拿回去,打发老婆这个吃货。

餐条翘嘴我的最爱,喜欢吃炸酥鱼。但也要稍大的。

草鱼一般喜欢四五斤的。太小也不吃滴。别说我作,事实我不爱吃鱼。

我认为最好吃的鱼,是我自己钓到。自己做的炸酥鱼,翘嘴,白条。

清理好的白条,用料酒,盐,葱花,十三香,老抽,生姜片腌制三十分钟。

第一遍小火炸透,第二遍炸至金黄酥脆。撒上辣椒孜然粉,味道美极了。

小鱼汤,直接就用第一遍炸好的小鱼。清水下锅,配一点香菜,香葱,也是美味的很。

出锅时香油两滴,哈哈,你们饿不饿。

最好吃的鱼,莫过于自己动手,干净鲜美的餐条两吃。

劳累一天,配上二两小酒,放松解乏,爽。

喜欢炸酥鱼,喝两杯的记得关注,点赞。交流哈哈😄、











户外彬哥


我吃过最好吃的鱼是长江刀鱼。

刀鱼和鮰鱼,鲥鱼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这三种鱼中,最鲜美的就是刀鱼。

刀鱼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的2到3月份由海入江,游到淡水区产卵,清明节前的刀鱼,因为生活在海水与江水的交汇处,饵料丰富,肉质既细嫩又肥美,用我们当地的话说:连刺都能吃。所以这个时候的刀鱼最贵。

过了清明节,繁殖期结束,刀鱼丧失了大量的养分,肉质变老,刺也变硬,所以有“清明前骨软如棉,清明后骨硬如铁”的说法。这时刀鱼的价格也下来了。

但是再降价咱老百姓也吃不起,清明前的刀鱼卖到了七八千一斤,清明后也要四五千,能吃得起的都是土豪。

我记得刀鱼以前没那么贵,七八年前菜场也就卖一百多一斤,买回来不用去鳞,把木筷子从鱼嘴那戳进去,再一转一拉,鱼肠子就被拉出来了,鱼却还是完整的。我们这都这么处理刀鱼。

刀鱼的做法挺简单,要么红烧要么清蒸,虽然清蒸能保持原汁原味,但本地人更喜欢红烧的做法。把鱼和葱姜料酒一起下锅煎一煎,再放点酱油,加水稍炖即可。

吃的时候拎起鱼尾巴,用筷子轻轻一撸,细嫩的鱼肉就被从骨架上撸下来了,然后大家一起分享鱼肉。

我最爱用红烧刀鱼的汤汁泡饭,鲜味全在汤里,汤泡饭妥妥能吃三大碗。

吃过各种各样的鱼,有没刺的淡水鱼,也有鲜活的海鱼,都挺鲜美的,和刀鱼的区别在于,别的鱼吃的时候也觉得好吃,但吃完也就吃完了,没啥念想。

吃过刀鱼后,久久不忘那个味道,每年到上市的季节,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又该吃刀鱼了,然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盘红烧刀鱼,就跟条件反射似的。于是就去菜场看看有没有便宜点的小刀鱼,少买点回来解解馋。

现在刀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价格节节攀升,看新闻上播的,渔民在长江上忙碌一天,也捕不到一条刀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刀鱼只能出现在课本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